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熱點>

家長怎樣幫孩子成為交際的高手

熱點 閱讀(2.86W)

寶寶的社交活動從出生那一天就開始了,父母就是第一任社交物件。當媽媽喂嬰兒吃奶時,孩子會用眼睛看著媽媽或以笑作答,這是親子之情的流露和表現;孩子也非常喜歡跟小夥伴交往,即使不認識,只要碰在一起,八九個月大的嬰兒便會互相摸抓,以表示親熱,年齡大一點的寶寶則因為有共同的樂趣、相互能懂的語言,很自然地在一起玩耍。而且當孩子的這種交往需要得到滿足時,往往特別高興。因此,家長應正確認識幼兒與人交往的需要,有意識地創造交往的條件,滿足孩子情感上的需要。

家長怎樣幫孩子成為交際的高手

心理學家們普遍認為,人際關係代表著人的心理適應水平,是心理健康的一個重要標誌,而人際交往不良常常是心理疾病的主要原因。缺少正常人際交往的孩子,往往會表現出如下適應困難:拘謹膽小、害羞怕生、孤僻退縮,或不能合作、任性攻擊。而人際交往中的尊重、分享、合作、關心則是預防和治療這類心理問題的靈丹妙藥。由此可見,從小培養幼兒具有良好的人際交往能力和水平,對促進其心理健康發展,預防各種心理疾病有著積極而重要的意義。

現在大多數孩子都是獨生子女,他們從小容易被嬌生慣養,很多事情不用自己操心,父母全都包辦代替,這樣一來將使許多孩子失去與人交往的機會。當孩子長到一定的年齡,需要接觸到其他小朋友的時候,就會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了。那麼,怎樣讓孩子學會與人相處、與人交往,如何培養孩子的交際能力,這就成為父母很重要的一課。

作為家長,需要有意識地讓孩子從小開始家庭外的社交活動。因為我們的一生都是不斷和人打交道,和人的交往是需要從小開始練習這方面技巧的。這種技巧也是需要在各種各樣的場合下,通過不斷地探索、嘗試和練習,包括各種各樣的衝突,在這種親身體驗中積累起經驗來。在家庭教育中,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培養孩子的社交能力:

第一,放手讓孩子嘗試。有些家長怕孩子著涼、生病,就把孩子捂在家裡,不讓孩子出去。甚至直到孩子快上幼兒園了還沒有見識過其他的小朋友和成年人,這樣的孩子會比較怯懦、認生,缺乏表達自己的能力。有些家長過於心疼自己的孩子,不能容忍其他小朋友和自己的孩子之間發生衝突,一旦有了爭執的苗頭,家長就會一步衝上前替孩子出面“伸張正義”。其實家長越強勢,孩子缺乏自己解決問題的機會,也就越發變得依賴家長,容易受欺負。

第二,接納自己孩子的天性。人的個性本來就是多種多樣的,有的孩子膽大,有的孩子謹慎,有的孩子活潑,有的孩子安靜,有的孩子進入狀態快,有的孩子則是慢熱型的,這些都是正常的,不要因為羨慕別人家的孩子就去要求自己的孩子,達到他力所不能及的樣子。

第三,父母應該創造條件讓孩子多接觸同齡人。通過與同齡人接觸,孩子可以學到團結、競爭等一些基本的社會價值觀念。比如可帶孩子參加親子班之類的課程,讓寶寶體驗到與小朋友交往的樂趣。即使孩子與夥伴們爭吵起來,他還會通過辯解、說理和衝突,瞭解夥伴心中的陌生世界,瞭解自己與別人在感覺和處世方法上的'差異。這樣,孩子在與同齡孩子的接觸交往中不僅學會了進攻的勇氣、讓步的涵養,而且還獲得了勝利的體驗、失敗的教訓等。

另外,還需要特別注意,一旦孩子在人際交往中鬧笑話時,千萬不要當眾恥笑或斥責,否則孩子將很可能發展成內向、孤僻和不合群的個性。若是孩子碰到人際關係衝突,要鼓勵他獨立面對與解決。父母要教給孩子一些基本社會技能,例如怎樣善於理解、寬容別人,這些將是孩子邁向成功的很關鍵的一步,關係到他一生的發展。這些能力與態度的養成,越早越好。矛盾是不可避免的,而善於解決交往中的矛盾,是高水平的合作與交往能力的標誌。心理學研究證實,那些在兒童時代難以接受批評的孩子,長大後也大多會對批評持“厭惡”或乾脆“抗拒”的消極態度。因此,當孩子跟同齡人交往時,遇到矛盾與問題,應該讓孩子迎著問題去主動交涉,而不是迴避或拖延。家長要有意識地引導、鼓勵,設法使孩子體驗到交往中解決矛盾的成功與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