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熱點>

屈原列傳教案

熱點 閱讀(2.89W)

一、教學目標

屈原列傳教案

(-)瞭解屈原的生平事蹟,學習屈原的愛國精神和志潔行廉、剛正不阿的高尚品德。

(二)學習本文記敘和議論相結合的寫作方法。

(三)掌握本課的文言常用實詞;熟記通假字“離”、“反”、“濯”、“見”、“指”,“絀”“質”、“被”,正確理解古今異義的詞,複習鞏固判斷句與被動句。

(四)理解課文運用的修辭手法。

二、難點、重點分析

(一)課文第一部分寫屈原由見“任”而見“疏”。第一段首先簡介屈原的姓名、官職和傑出才能,說明“王甚任之”。王怎樣“甚任”之?為什麼“甚任之”?

分析:王甚任之:“為左徒”,“入則與王圖議國事,以出號令;出則接遇賓客,應對諸侯”。”(左徒:楚官名。相當於上大夫而次於令尹。在國王左右參預政事,起草詔令,是相當重要的職位。)

“王甚任之”的原因:

①楚之同姓:屈原的祖先屈暇是楚武王的兒子,受封於屈,因以屈為氏,是楚國王族中的一支。(古代姓比氏大,後來姓氏不分。)

②屈原具有傑出的才能:“博聞強志,明於治亂,嫻於辭令”。(明、嫻,形容詞用作動詞,這兩句狀語後置。)

(二)王為什麼怒而疏屈原?

分析:直接原因是上官大夫“讒之”,根子在於“爭寵而心害其能”。

按:“上官大夫見而欲奪之,屈平不與”一句有兩種理解。《教學參考書》的譯文是:“上官大夫看見了就想改動,屈平不贊同”。與課文註釋相左。依教材對“奪”、“與”的註釋,應譯作:“上官大夫看見了想搶過去(看),屈原不給。”

“因讒之日:‘……平伐其功,曰,以為“非我莫能為”也。”’資料認為,“曰”、“以為”重複,疑有衍文,此說似不妥。如重新標點,作“……平伐其功,曰:‘(王)以為非我莫能為也。”’理解,文辭便可貫通。聯絡上下文,可補出“以為”前省略的主詞。

(三)屈原為什麼作《離騷》?

分析:憂愁幽思而作《離騷》。憂愁的具體內容是“疾王聽之不聰也,讒館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疾,恨,痛心。四句中的“之”是助詞,取消句子的獨立性。這四個主謂短語都是“疾”的賓語。

(四)第3小段包括幾層?作者是怎樣對《離騷》進行記敘和議論的?

分析:分兩層。

第一層從本段開頭至“蓋自怨生也”,第一句記敘屈原“憂愁幽思而作《離騷》”,以下幾句就“憂”“怨”展開議論,分析產生優怨的原因,寄寓作者對屈原的深切同情。

第二層第一、二句“上稱帝嚳……靡不畢見”記敘(概述)幅規的主要內容,以下幾句就其文、辭、志、行進行評論,評價其藝術成就,讚揚屈原的“泥而不滓”“與日月爭光”的高貴品質。

(五)詞語提示:

(1)“齊與楚從親”:從:同“縱”,合縱。親:親善。

(2)“又因厚幣用事者臣靳尚,而設詭辯於懷王之寵姬鄭袖”:“又因厚幣”後省略動詞“賂”。“而”後省略主語(靳尚)。“於……鄭袖”:在鄭袖面前,狀語後置。

(3)“秦,虎狼之國”:虎狼,像虎狼一樣,名詞作狀語。

(4)“奈何絕秦歡”:歡:友好。

(5)“亡走趙,趙不內”:亡:逃亡。走:跑,現代的“跑”古代稱“走”;現代的“走”古代稱“行”。內:同“納”,接納,收留。

(6)“復之秦”:之:動詞,到。

(7)“雖流放,眷顧楚國,繫心懷王,不忘欲反,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也”:眷:眷戀。顧:念。眷顧:眷念。繫心:掛念。反:同“返”。冀幸:僥倖希望:“一悟”的“一”:副詞,一旦,一經。“一改”的“一”:副詞,都,全部。這句話的意思是:雖然流放在外,(仍)眷念楚國,惦記著懷王,不忘要回(朝廷中)來,盼望懷王一旦醒悟,風氣全都改變。

(8)“其存君興國而欲反覆之”:他保全君王振興國家而想把不利局面改變過來。

(9)“人君無愚、智、賢、不肖,莫不欲求忠以自為,舉賢以自佐”:無:無論。自為。 自佐:既為自,佐自,賓語前置。

(六)本文寫作特點是什麼?

分析:

(1)思想內容:課文通過記敘屈原的生平事蹟特別是政治上的悲慘遭遇,表現了屈原的一生和楚國的興衰存亡攸攸相關,讚頌了他的愛國精神和正直的品德。作者為屈原立傳,按時間順序,以“任、疏、細、遷、沉”為線索,處處圍繞屈原的“志”寫:第一部分以評介《離騷》“推其志”,第二部分以國家危難突出屈原“眷顧楚國,繫心懷王”,“其存君興國而欲反覆之,一篇之中三改志篇”,第三部分以回答漁父讓屈原抒發矢志不渝的信念。

(2)寫作特色:和從《史記》中選入中學課本的其它幾篇人物傳記(《廉頗藺相如列傳》、《鴻門宴》、《信陵君竊符救趙》、《毛遂自薦》)相比,本文的特色是:

①選材上,《屈原列傳》不具備曲折、生動、完整的故事情節,而是根據文獻記載,粗線條地勾勒人物的生平事蹟;

②寫法上,記敘和議論相結合。全文四個部分都有“傳”有“評”,因“傳”而“評”,以“評”點“傳”。議論方式各不相同,第一部分為評價式,第二部分為結語式,第三部分為陳述式,第四部分為比照式。

③語言上,本文具有濃厚的抒情-色彩,敘中有情、傾向鮮明;議中有情、直抒胸臆。作者運用對偶、對比、排比、反覆、比喻等修辭手法,增強了語言表達效果。本文堪稱“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三、教學過程設計

(一)檢查預習情況,匯入新課。

做法:指名學生朗讀1、2自然段,說說自己的段落劃分情況和本文寫法上的主要特點,以瞭解學生的預習情況,然後作如下導語:

屈原,是我國第一個偉大詩人,又是世界古代文化名人。他的作品,流傳下來的有《離騷》、《九章》、機規、《天問》、《招魂》等,我們曾讀過他《九章》中的一篇:《涉江》。從《涉江》裡,我們知道他即使在晚年放逐到沉湘蠻荒之地,也仍在關心楚國的朝政,眷戀祖國,仍然在堅持自己的理想和節操,寧死也不與朝中的佞臣同流合汙。這種崇高的愛國精神和端方正直的品格,兩千多年來曾經影響我國千千萬萬的仁人志士。今天,我們要進一步學習《史記》中的崛原列傳》,這是我國歷史上出現得最早的一篇記載屈原事蹟、思想、人品的文獻。它有著很高的史料價值,後世的研究屈原的著作,都以它為出發點:它又有著很高的文學價值。魯迅曾稱讚《史記》是“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這篇傳記就能體現這一特色,今天我們研讀這篇課文,在寫作方面,應充分注意這一特點。

(二)說明本文是史傳“變體”,明確研讀方法。

做法:仍從檢查預習入手,指名學生說說這篇史傳文與我們學過的《廉藺列傳》、《信陵君列傳》、《鴻門宴》、《毛遂自薦》等篇在寫法上有何顯著區別,為什麼有這種區別,然後教師作如下點撥、提示。

關於史傳“變體”:

這篇史傳的顯著特點,就是它不像其他史傳文那樣,“寓論斷於敘事”,而是“以議論行敘事”(明茅坤語),所以前人說它是“太史公變調”,即史傳中偶然出現的一種“變體”。作者為什麼要採用這種寫法?歷來一般認為,是由於司馬遷為了便於寄寓自己個人的“政治幽憤”。但主要原因恐怕還不在這裡,而在於先秦文獻中有關屈原事蹟的記載本來很少,特別是秦始皇燔毀六國典籍後,有關屈原的記載,更幾乎是蕩然無存,要憑史料來寫出屈原的偉大精神和偉大人格是不可能的。這隻要從這篇傳記所寫屈原的事蹟,不過片鱗斷爪,僅夠勾畫他一生大體輪廓就可看出來。所幸的是屈原的作品卻流傳下來了,可以充分運用它來寫出屈原崇高的精神境界。這就是這篇列傳為什麼要採用“以議論行敘事”的“變調”寫法的根本原因。也可以說,這篇文章的基本寫作特點,是以粗筆寫“形”,以工筆寫“心”,研讀時一定要把握住這一特點。

關於研讀方法:

根據上述情況,我們學習這篇列傳,不能採用一般學法,要把精力用在議論部分,即把評介《離騷》、就懷王客死於秦抒感、與漁父對話三處作為研讀重點,看作者怎樣通過這三處議論,揭示屈原的偉大精神和偉大人格;至於記敘部分,弄懂若干難句,能夠疏通文意,理清行文脈絡就夠了。此外,這是我們中學階段最後講讀史傳文,學完以後,還要抽出一些時間來歸納、拓展一些史傳文知識。

(三)逐段解釋難句,編寫內容提綱。

做法:這一步驟的目的,是疏通全文,瞭解屈原的事蹟,為重點研讀議論段作鋪墊。為了贏得教學速度,議論節段可暫時擺下。具體步驟是先與學生一道分好大段,然後按大段,在朗讀的基礎上解釋難句,理請行文思路,編出內容綱要。在這個過程中,應相機提些問題,但問與答都應力求簡明。

1.關於第一大段。

(1)難句解釋:

“屈原者,名幹,楚之同姓也。為楚懷王左徒。”

——讓學生明確:在先秦,姓是一種族號,氏是姓的分支;分支有因封地得氏的,有因先祖的滋號得氏的。楚國王族姓舉(m?),屈原先祖暇,因受封於屈地得氏。“左徒”,在楚國是一種僅次於“令尹”(宰相)的官職,多由王室親族充任。後文“三間大夫”,是一種掌管屈、景、昭三氏事務的官職,屈原也曾充任。

“懷王使屈原造為憲令,屈平屬草稿本定,上官大夫見而欲壓之,屈乎不與。”

— —讓學生明確:上官大夫公然要搶奪屈原所寫憲令草稿,在情理上說不能,因此郭沫若提出一種別解:“奪”,作“改動”解;“與”,作“同意”解。按:這樣解釋很合理。一方面,它符合古代“奪”、“與”的常用義之一;另一方面它反映了屈原所作“憲令”具有改革的進步意義,觸犯了上官大夫等守舊官僚的利益,所以他們要篡改。

“每一令出,平伐其功,曰:以為‘非我莫能為’也。”

——讓學生明確:用了“曰”,又用“以為”,語意欠順通。按:歷來研究者認為這兩個詞,必有一個是衍文,即因傳抄錯誤產生的多餘的詞語。

(2)行文思路:

提問:這一大段寫了哪幾件事?它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麼?

點撥:一共寫了三件事,揭示屈原的政治才能。端方正直的品格,和因讒見流的緣由,預示楚國的國事將不可為。板書:

因才能卓越重用

寫屈原初次被疏 因上官進讒被疏遠 “讒”、“硫”、幽怨,統率全文綱領

因憂愁幽思作《離騷》

2.關於第二大段。

(1)難句解釋:

“惠王患之,乃令張儀佯去秦,厚市委質事楚……”

??讓學生明確:“佯”,假裝;“去”,離開,“厚市委質”,課文註釋沒說清楚,“厚市”,是指豐厚的禮物,“市”,禮物。“委質”,前人研究是指另再呈獻信物,古代別國重臣投靠新主,“必先書名於策(竹簡),委死之質於君,然後為臣,示必死節也”。“委”,呈獻;“質”通“蟄”,但作信物解。這種信物,不是禮物所能代替的。

“張儀聞,乃曰:‘以一儀而當漢中地,臣請往如楚。”’

——讓學生明確:“以”,。介詞,用、憑的意思;“當”,抵得上;“往如楚”,“往”,去;“如楚”,到楚國去。句意謂:憑我一個張儀就可抵換漢中地,請讓我離開秦國,到楚國去。

“如楚,又因厚市用事者臣靳尚,而設詭辯於懷王之寵姬鄭袖。”

——讓學生明確:要注意“因”是介詞,憑藉;“用事者”。“臣”,均為“靳尚”的同位語;“於……鄭袖”是狀語後置,即向懷王寵姬鄭袖說假話:設“詭辯”的主語是靳尚。據被記》中《張儀列傳》的記載,張儀一到楚國,懷王就把他囚禁起來,靳尚對鄭袖的詭辯是:“子亦知子之賤於王乎?”“秦王甚愛張儀,而必欲出之。今將以上庸之地賠楚,以美人聘楚,以宮中善歌誆者為媵。楚王重地尊秦,秦女必貴,而夫人斥矣。”

(2)行文思路:

提問:這一大段寫了哪幾方面的內容?屈原本人的事蹟寫得很少,主要是穿插一大篇懷王受騙,以致最終客死於秦的史實,為什麼?

點撥:寫了三方面的內容:懷王受騙,至死不悟;屈原被放,仍關心朝政,系必懷王; 頃襄王接受讒言,怒“遷”屈原。穿插這麼一大段史實,而這些史實,都是在屈原“既細” 以後發生的,這就說明屈原的去留,關係著楚國的命運。另一方面也意在揭示楚王父子均昏饋腐朽,當朝重臣多貪婪鄙陋,像屈原這樣端方正直的人,必然不見穿於朝廷,所以最後終於自沉淚羅。板書:

寫懷王屢受秦騙,至死不悟

寫屈原由見

絀到見遷 屈原雖遭流放,仍眷念君國 屈原去留關乎楚國的命運

楚襄王接受讒言,怒遷屈原

3.關於三、四兩大段。

(1)難句解釋:

“乃作《懷沙》之賦。於是懷石,遂自投汩羅以死。”

——讓學生明確:《懷沙》是屈原投水前的絕筆。“懷沙”二字,舊時解作懷抱沙石,即下句的“懷石”。但也有人解釋為“懷念長沙”。長沙為楚之先王始封之地。古時長沙包括的地域很廣,淚羅也在其內,屈原在淚羅投水,也就是要歸死先王故居之地。“自投淚羅以死”的“以”,連詞,錶行為的結果,和用作連詞時表目的不同。

“然皆祖屈原之從容辭令,終莫敢直諫。”

——讓學生明確:“祖”,摹仿、效法的意思,古代“祖”是個多義詞。“從容辭令”,課本注為“說話得體,善於應酬。從容,言語舉動適度得體。”這是一說;另一說,認為“從容”是指“委婉蘊藉”,也通,屈原的辭令本也有委婉的一面。

(2)行文思路:

提問:這兩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麼?它們是分別從什麼角度來寫屈原的?

點撥:第三大段是屈原自述自己的立身處世準則,即寧赴清流而死也不與世同流合汙,要保持自己的高潔品格。第四大段是寫屈原死後對後世的影響,即從繼承者對照的角度,來說明屈原敢於同邪-惡作鬥爭的精神很不容易為人企及。這一段的寫法實際上是寓議於敘。

(四)重點研讀評介《離騷》一段。

做法:先講明這一段為什麼要重點研讀:難度最大;最集中地揭示了屈原的崇高品格;又是歷來評價《離騷》的最重要文字(按:原是淮南王劉安所作《離騷經傳》中語,太史公採入《屈傳》內,原作已佚)。然後引導研讀,具體過程是:(1)簡介《離騷》內容;(2)疏通文意和難句;(3)思路分析;(4)反覆朗讀,要讀出詠歎語氣。

(1)關於《離騷》的簡介。

《離騷》是屈原的代表作,是我國古代最長的一首抒情詩,共373句,2490字。這篇浪漫主義傑作,迸發出了詩人崇高理想和熾熱感情的燦爛光彩。全詩可分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作者敘述自己的身世、德才和理想;他關心楚王朝的命運而把改革的希望寄託在楚王身上,終因楚王變心而理想不能實現。接著又敘述自己和朝廷中讒諂“黨人”的深刻矛盾,對他們作了尖銳有力的揭露,表示自己雖然被楚王疏遠,仍然要進一步修養自己的品德,堅持原來的理想。第二大部分作者以浪漫主義幻想的方式,設想一個老大姐式的人物——女?,勸誡他不要那麼端方剛直,不要那麼堅持自己美好的節操,既然別人都結黨為朋,你也不妨隨和一點。他聽了不服氣,就去向古帝虞舜陳訴。當他認為已得到公正的評判之後,便滿懷信心周遊太空,上求天帝,下京佚女(美好的女子),探尋實現理想的途徑。然而天庭同人世一樣混濁,天帝無法接近,下索佚女也因種種原因沒能成功。這是以幻想的方式表現自己在現實中的追求和遭遇。第三大部分寫作者請靈氛占卜,巫咸降神,以求得啟示,決定行止。在絕望中,他聽從靈氛的勸告,選定吉日,駕著飛友,出國遠遊,到別的國家去實現自己的理想。可是當他在光明的天空中遨遊的時候,突然望見了下面祖國的大地。這時候,“僕伕悲,餘馬懷兮,蜷局顧而不行”,他再也不忍離開祖國,最後以殉國的決心結束全篇。

在(離騷》裡,作者充分展示了自己熱愛祖國、熱愛人民和端方正直的品格。面對那些貴族群要把祖國引上“幽昧”、“險隘”的道路,他要鬥爭,他“豈餘身之憚殃兮,恐皇輿之敗績”(難道是我個人害怕遭殃嗎?我怕的是楚國這輛大車會顛覆)。他深切關懷人民的疾苦,說自己是“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他一再提到堯、舜、禹、湯、文、武。劉桓公,是要引導楚懷王走上謀求楚國富強的道路,因而他勉勵懷王:“乘騏驥以馳騁兮,來吾導夫先路。”即使在被疏遠以後,他仍在追求理想的實現,說:“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他明知直言冷諫,會招來禍患,但他的態度卻是“餘固知春客(忠言直諫)之為患兮,忍而不能捨也”。面對那些貴族群的謠言中傷,面對他們的工讒善媚和背離法度,他決不妥協,決不同流合汙,堅定地表示:“寧溢(?,突然)死以流-亡兮,餘不忍為此態也。”“雖體解吾猶未變兮,豈餘心之可懲!”由上可見,《離騷》,不但是一篇空前絕後的傑作,就是它所反映的屈原的品格,在整個封建時代,也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

(2)關於整段的文意和難句。

先指導理解段意層次。板書:

(一)作《離騷》的緣由(……“蓋自怨生也”)

(二)《離騷》的主要特點(……“故死而不容”)

評介 內容:明道德、治亂

《離騷》 寫作特色:文約辭微

(三)評論屈原的偉大人格(……“雖與日月爭光可也”)逐層疏解,以第二層為重點。

“人窮則反本,放勞苦倦極,未嘗不呼天也,疾痛慘但,未嘗不呼父母也。”

——讓學生明確:這句提出屈原作《離騷》的緣由之一:“窮”,處境困窘,走投無路。由“窮”必然生“怨”,所以下句寫“怨”。“勞苦倦極”,課本未加註,從它與下句“疾痛慘但”四字對舉看,“極”,應解作“困憊”,“極”的這個義項,古時常用。

“明道德之廣崇,治亂之條貫,靡不畢見。”

——讓學生明確:這句承“上稱(稱道)帝嚳”等句,進一步說明《離騷》的內容。“明”是“闡明”。“道德”,在這裡不但指個人品格,還指政治上舉賢授能的善政(按:古代“道德”本有此義,見《禮記·王制》)。“條貫”,條理,加以推演,指道理,再進一步推演,可用來指因果關係。整個這句可以譯為:“(作者)闡明瞭‘舉賢授能’的道德的崇高偉大,國家治亂的因果關係,(所要說明的道理)無不完全揭示了出來。”“見”,通“現”,表現,表達。

“其文約,其辭微,其志潔,其行廉。”

——讓學生明確:這句是總說《離騷》寫作特徵,下面“其稱文”數句是這句的具體解說。課本註釋解釋“約”為“簡約”,“微”為“含蓄”,似欠妥帖。因為《離騷》的文辭並不簡約,相反,它在反覆申說;並不含蓄,相反,它是淋漓痛切。按這兩句是同義反復,意為“它的文辭迂典深微”。“約”的本義是“纏束”,可引申為“迂曲”,“微”的義項之一是“深微”。整個這句話應譯為:“它的文辭迂曲深微,它所表達的志趣是高潔的,所表達的品格是端方正直的。”

“其稱文小而其指極大,舉類速而見義遠。”

——讓學生明確:這兩句互文見義,承卜“文約辭微”加以申說。課本已有註釋,要補充說一說的是,這兩句是說明《離騷》的“引類譬喻”這一表現手法,如用“善鳥香草,以譬忠貞;惡禽臭物,以比讒佞”;“虯龍駕鳳,以託君子,飄風去霓,以為小人”(王逸語),等等。

“其志浩,故其稱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

——讓學生明確:這兩句承上“志潔行廉”進一步申說,並用它來轉入下一層的評論屈原的偉大人格。“稱物芳”,具體指屈原修養品格,堅持節操,多用蘭惠費桂等芳香草木來說明自己的愛好。這兩句可譯為:“由於他志趣高潔,所以作品中多引用芳香之物;由於他行為端正不苟,所以作品中表達他即使至死也不為讒館小人所容。”

“自疏擺淖汙泥之中”至“雖與日月爭光可也”。

——讓學生明確:“自流’以下五句,表達的意思重複,而且句式、節奏不很協調。據前人考證,可能有“異文竄入”,加上詞語解釋,說法甚多,是全段的難點。因此,我們只要藉助註釋,大致弄清文意就行了,不必追求譯得很順暢。

(3)關於這段的思路:

——讓學生明確:就段內來看,作者的目的是借評介《離騷》來論述屈原的偉大人格,歸結點是指出屈原的志行可“與日月爭光”。因此,寫創作緣由,特別揭示“疾”、“窮”。“怨”三字,其中“信而見疑,忠而被謗”更為眼點句;寫《離騷》內容和創作特色,特別指出其“明道德之崇高,治亂之條貫”,而歸結到讚美屈原“志潔行廉”。就全文來看,這段議論是全文綱領。由“信而見疑,忠而被謗”,引出文章的第二大段寫屈原的去留關乎楚國命運;由“志潔行廉”引出第三大段寫屈原與漁父的對話,自沉淚羅。

板書:

“疾”

信而見疑

“窮” 引出第二部分:楚國命運

忠而被謗

“怨”

明道德 志潔 與漁父對話

引出第三部分

明治亂 行廉 自覺汨羅

(五)重點研讀就懷王客死於秦抒感兩段。

做法:先疏通文意和難句,並分析兩段的行文思路;最後介紹點司馬遷的政治遭遇,講明議論中寄託著司馬遷本人的政治幽憤。

(1)關於文意、難句的疏通:

“屈原既嫉之,雖放流,眷顧楚國,繫心懷王,不忘欲反,冀幸君之一語,俗之一改也。”

——讓學生明確:“雖放流”,意為“即使流放在州’。有人解釋“放流”為“放浪”,從文字學角度看,尚欠根據。從這句看,屈原一生曾流放兩次,第一次是懷王入秦或頃襄王即位時,這一次是流放在漢北,後文“頃襄王怒而遷之”,是再一次把他流放到更荒僻的沉湘一帶。按:此處敘事脈絡不夠清晰,前人曾指出這是由於有“錯簡”(竹簡散了,整理時發生錯誤)形成,不必深究。“不忘欲反”,指屈原不忘要返回朝廷,“反”,通“返”。“冀幸”,“冀”是希望,“幸”也有希望意,指存有萬一的希望。

“其存君興國而欲反覆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

讓學生明確:“存君”的“存”,意為關懷;“反覆”連用,意為挽轉過來,“反覆之”即挽轉楚國的局面。下面的“然終不可反”的“反”,仍通“返”,指屈原終於不能返回朝廷。“一篇之中三致志焉”是句很重要的話,說明這段所論屈原的心跡,仍同評介《離騷》一樣,是從屈原作品中概括出來的。

“而聖君治國累世而不見者,其所謂忠者不忠,而所謂賢者不賢也。”

----讓學生明確:“聖君治國”,應看作聯合短語,即聖明的君主,治平的國家。“累世”,猶言“多少世代以來”。“而不見者”的“者”,表提頓的助詞,引出下兩句的解說。

(2)關於這兩段的行文思路:

——讓學生明確:這兩段議論,從全文的脈絡來看,它是緊承懷王三受秦騙,客死於秦的記敘,遠接評介《離騷》中“信而見疑,忠而被謗”二語,並把議論推進一層,’指明“聖君治國累世而不見”的原因,就在“其所謂忠者不忠,賢者不賢”。這個見解非常深刻,它融合了作者個人的體驗在內,寄託著作者個人特有的政治幽憤,特別值得注意。從這兩段本身的脈絡來看,它是從兩個角度來寫的。先從為臣(屈原)的角度寫,方法是寓議於敘,突.出屈原的“忠”與“賢”,闡明他與國家命運息息相關;後從為君(懷王)的角度寫,方法是純用議論,突出其結果是“兵挫地削,身客死於秦”,闡明太君“不知人之禍”。兩相結合,在文筆上就顯出往復迴環的特點。

板書:

從全文 緊承前面記敘

脈絡看 遠接評介《離騷》中“信而見疑,忠而被謗”

就懷王

突出“存君興國”

客死於 從為臣(屈原)的角度寫

從本段 寓議於敘

秦抒感

脈絡看 突出“不知人之禍”

從為君(懷王)的角度寫

純用議論

(3)關於司馬遷的政治遭遇:

——讓學生明確:全文中的議論部分都寄託著作者個人的政治幽憤在內,而以這兩段議論最突出。在司馬遷看來,他與屈原有著類似的遭遇。他侍奉漢武帝,原來也受信任,他自己也“絕賓客之知,忘室家之業,日夜思竭其不肖之力”為主上服務。不料在李陵事件上卻受到極不公正的懲罰。他和李陵本無交情。李陵被俘投降時,他因李陵平素頗有“國土”之風,又因李陵被俘前,只憑五千人的兵力,就跟匈奴數十萬兵力連戰十餘天,轉戰千餘里,最後才因失盡道窮,救兵不至被俘,就揣想李陵也許是想暫時保全自己,然後再找機會報答漢朝。加上他又看不慣那滿朝文武的醜態,當李陵未被俘以前,看到武帝高興,就爭著奉觴上壽,現在李陵投降,看到武帝惱怒,就又爭說李陵的壞話,於是就想為李陵說幾句公道話。這一來,就觸怒了武帝,被下獄治罪,被處以腐刑。在封建立大夫看來,受腐刑,這是極大的恥辱。他之所以還活著,是因為要完成《史記》這部偉大著作,就如屈原被放流以後,發憤寫出《離騷》一樣。這就是他要在《屈原列傳》中寄託自己政治幽憤的原因。

(六)重點研讀與漁父的對該段。

這段的議論,性質跟前兩處沉然不同,因此研讀的方法也應跟前兩處有些差異。具體步驟是指名學生朗讀,正音正讀後,教師先用導語引路,然後才流通文意、難句,分析行文思路,最後反覆誦讀。無論哪個步驟,都要引導學生體味議論的形象化特徵。

(1)關於導語引路:

教師提示:這段是化用《楚辭》中的《漁父》篇寫成,跟原作只是字句稍有不同。原作是一篇辭賦,是一種介乎詩與散文之間的文體。它的作者歷來有爭論,有的認為是屈原本人所作,有的認為是楚人思念屈原所作。但不管作者是誰,創作的目的都是設為問答來形象化地揭示屈原的內心世界,雖是議論,卻跟一般的議論不同。作品中的漁父是一個避世隱者,不是一般的漁父。因此研讀這一段要緊緊扣住兩個問題:①兩次對話揭示了屈原臨死前怎樣的內心世界?②屈原的兩次回答都是議論,這些議論是怎樣形象化了的?

(2)關於文意、難句的疏解:

“屈原行於江濱,被髮行吟澤畔,顏色慌粹,形容枯槁。”

——讓學生明確:緊承上文,“江濱”是沅、湘一帶的水濱;“被髮行吟”,“被”,通“披”“顏色”,指面容、臉色,“形容”,指整個身影。按:“被髮行吟”是一種潦倒到了極點的舉止,“推淬”、“枯槁”,是一種近死的容色;一句話就把讀者帶入到充滿悲劇氣氛的境地,正因為這樣,所以漁父見而問屈原“何故而至此”。“何故而至此”,就是怎麼弄到這種地步的意思。

“眾人皆醉,何不鋪其糟而啜其??”

——讓學生明確:“鋪,讀?,“食”的意思。這句話是用譬喻的說法問屈原為什麼不同流合汙。上句的“隨流場波”,下句的“懷瑾握瑜”,都是譬喻說法。

“吾聞之,新沐者必彈冠,新浴者必振衣。”

——讓學生明確:“沐”,指洗頭;“員,指洗澡。這裡是用“洗頭洗澡”的比喻說明不願讓乾淨的身子再被灰塵玷汙。

“人又誰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讓學生明確:“察察”、“漢漢”均定語後置,整句可譯為“人們又誰肯讓潔淨的身子,受到汙濁的東西(玷汙)呢。”這句仍是切“沐員而言。

“又安能以皓昭之白,而蒙世之溫蠖乎?”

——讓學生明確:“皓皓之白”,喻高潔的品格。這句是說:“又怎麼能讓自己高潔的品格,蒙受世俗的'塵垢汙染呢?”

(3)關於行文思路:

提出兩個問題指名學生口答。(1)本段與全文的脈絡關係怎樣?(2)回答“導語引路”所提的兩個問題,說說本段內部的脈絡和寫法。板書:

從全文 緊承“頃襄王怒而遷之”

脈絡看 遠接評介《離騷》中“志潔行廉”

與漁父的對話

從段內 回答(一):生不容於世 用譬喻使

脈絡看 回答(二):死要堅持節操 議論形象化

(六)對三處議論進行小結

提示:請大家回顧三處議論,回答下面的一組問題:

(1)三處議論,彼此間的關係怎樣?是否帶有迴環往復的特點?

(2)三處議論,分別用了怎樣的議論方法?

(3)三處議論,在筆調上有何共同特點?

點撥性小結:第一處帶有總綱性質,後兩處帶有分論性質,後兩處與第一處有迴環往復的關係,這種迴環往復,前人又叫“回挽法”。議論的方法,第一處是述評法,第二處是寓議於敘和抒感相結合;第三處也是寓議於敘,但用的是引譬說理的方法。三處議論,運筆雖不相同,但都帶有詠歎的筆調。迴環往復的回挽法,加上議論方法的豐富多彩的充滿感情的詠歎筆調,就使全文具有《離騷》的文情筆意,《離騷》的文情筆意正具有如上特色。

(七)歸納、拓展有關秦以後歷史散文知識。

做法:教師先縱向板書名稱,然後依次指名學生按專案回答有關知識。《漢書》、《三國志》中的文章學生沒有學過,由教師補充。板書只寫明書名、作者、史體、是通史類還是斷代史類就夠了,其他口頭上說一說即行。

《史記》:西漢人司馬遷撰,紀傳體,通史,內容上起黃帝,下迄漢武帝時。選為中學課文的有:《廉頗藺相如列傳》、《鴻門宴》、《信陵君救趙》、《毛遂自薦》、《屈原列傳》等。

《漢書》:東漢人班固撰,紀傳體,斷代史,內容上起漢高祖元年,下迄王莽地皇四年。《蘇武傳》曾一度選為中學課文,今刪。

《後漢書》:南朝劉宋時人范曄(爐)撰,紀傳體,斷代史,內容上起漢光武帝,下迄漢獻帝。選為中學課文的有《樂羊子妻》、《張衡傳》。

《三國志》:西晉人陳壽撰,紀傳體,斷代史,內容上起黃巾起義,下迄晉滅吳統一天下。選為中學課文的原有《隆中對》,今刪。我們讀過的諸葛亮《出師表》,該書已全文收入《諸葛亮傳》。

《資治通鑑》:北宋人司馬光為主編撰,編年體,通史,內容上起戰國,下迄五代。選為中學課文的有:《赤壁之戰》、《李停?雪夜人蔡州》。

教師補充說明:前四部紀傳體史書,因為是舊時“二十四史”中頭四部史書,史學價值、文學價值均高,所以合稱“前四史”,為舊時讀書人必讀的史書。《資治通鑑》史學價值、文學價值也高,因非紀傳體,沒有列入“二十四史”。

(八)秦以後歷史散文閱讀能力綜合訓練。

提示:下文是《漢書》中《霍光傳》的最後部分,霍光,驃騎將軍霍去病之弟,以受漢武帝之命,輔佐漢昭帝、擁立漢宣帝,把持朝政一二十年。霍光死,其家族猶權傾朝野,驕恣無節,發展到要謀反,被人告發後遭族滅。節選的這一部分,是寫霍氏被族滅後的論-功行賞、交代霍氏族滅的由來,以及漢室最後對霍氏的處理。先通讀一遍,標點“宣帝始立”一段,然後再分段細讀,做段後和篇末的題目。

初,霍氏奢侈,茂陵徐生曰:“霍氏必亡。夫奢則不遜①,不遜必海上;侮上者,逆道也。在人之有,眾必害之。霍氏秉權日久,害之者多矣。天下害之,而又行以逆道,不亡何待!”乃上疏,言:“霍氏泰盛②”;陛下即愛厚之,宜以時抑制,無至亡。”書三上,輒報聞③。

注:①[不遜]不順乎禮義常道。遜,通“馴”。②[泰盛]指權力太大,氣焰太盛。“泰”,通“太”。③[輒報聞]封建皇帝處理臣下奏章的一種方式,只說“已知道”,不依言處理。

習題:

(1)“逆道”,此處的意思是:A 謀反之道;B 違反順於禮義之道;C 違背待人接物之道。

(2)“在人之右,人必害之”,聯絡下幾句看,“右”和“害”的意思是:A上、害怕B右邊、害怕;C上、忌恨;D右邊、忌恨。

(3)“陛下即愛厚之,宜以時抑制,無使至亡”幾句的正確澤語是:A陛下即使愛霍氏給以優厚待遇,也應及時加以抑制,不使他們發展到自取滅亡的地步:B陛下如果厚愛霍氏,就應隨時加以抑制,不讓他發展到自取滅亡;C陛下即使厚愛他們,也應隨時加以打製,不讓他們自取滅亡。

參考答案:(1) B(2) C(3) A

其後,霍後沫滅,而告霍氏者皆封。人為徐生上書日:“臣聞客有過主人者,見其灶會突①,旁有積薪。客謂主人:‘更為曲突,遠徙其薪;不者,且有火患。’主人嘿然不應。俄而家果失火,鄰里共救之,幸而得息。於是殺牛置酒,謝其鄰人。灼爛者在於上行②,餘臺以功次坐,而不錄言曲突者③,人謂主人曰:‘鄉使聽客之言,不費牛酒,終亡火患。今論-功而清賓,曲突徙薪亡恩澤,焦頭爛額為上客耶?’主人乃寤而請之。今茂陵徐福數上書言霍氏且有變,宜防絕之。鄉使福說得行,則國亡裂土出爵之費,臣無逆亂誅滅之敗。往事既已,而福獨不蒙其功。唯陛下察之,貴徙薪曲突之策,使居焦發灼爛之右。”上乃賜福帛十匹,後以為郎④。

注:①[在突]直煙囪。②【上行】上座,行:讀h?ng。這句言那些因救火燒得焦頭爛額的人坐於上座。③[不錄言曲突]沒把建議改為彎曲煙囪的人計算在有功者之內。錄,計算。④[郎]郎官,宮廷侍衛。

習題:

(1)“更為”的意思是、;“且”的意思是__________。

(2)“餘各以功次坐”是說:A其餘的人憑救火之功依次就坐;B其餘的人都按功勞大小依次就坐:C其餘的人都按功勞等次就坐。

(3)“且有變”,“變”的意思是、;“唯陛下察之”,“唯”的意思是

(4)“貴徙薪曲突”二句的修辭方法是:A引用;B借代;C比喻;D省略。

參考答案:(1)改換成;將要。(2)C。(3)變亂;希望。(4)借代。“徙薪曲突之策”,代建議止亂於萌芽時之策;“焦發灼爛”,代亂起後止亂有功之人。

宣帝始立謁見高廟①大將軍光從接乘②上內嚴憚之③若有芒刻在背後車騎將軍張安世代分驂乘天子從容體肆甚安近焉及光身死而宗族竟誅故俗傳之曰威震人主者不畜④霍氏之褐萌於驂乘

注:①[高廟]漢高祖廟。②[從駐乘]跟隨前去,騎馬隨侍皇帝車倒,乘:讀shèng。③[上內嚴憚之〕皇上小心非常害怕他。④【不畜】不容。

標點參考答案:(立,)(廟,)(乘。)(之,)(背。)(乘,)(體,)(焉。)(死,)(誅。)(曰:“)(畜。)(禍,)(乘。”)

至成帝時,為光置守冢百家①,吏卒奉詞焉。元始二年②,封光從父昆弟③,曾孫陽為博望侯,千戶④

注:①“為光”句:言設定了一百戶人家為霍光守墳墓。②[元始]漢平帝年號。③[從父昆弟]以父,叔伯父;昆弟,兄弟;霍光從父之於是霞光的堂兄弟。④【千戶】言霍陽享用一千戶人家的賦稅。

(1)指出全文中的古音通假字。

(2)指出“亡”字在句中的不同意義。

①帝為白衣時,藏亡匿死,吏不敢至門。

②而又行以逆道,不亡何待。

③鄉使福說得行,則國亡裂主出.爵之費。

(3)準確譯出下面的句子:

①天下害之,而又行以逆道,不亡何待。

②曲突徙薪無恩澤,焦頭爛額為上客耶?

③威震主者不容,霍氏之禍,萌於驂乘。

(4)簡答下面的問題:

①全文旨在揭示什麼歷史經驗教訓?

③結尾兩段分別從什麼角度揭示封建時代君臣之間的矛盾鬥爭?

參考答案:

(1)“遜”通“馴”;“泰”通“太”;“鄉”通“向”;“亡’通“無”;“寤”通“悟”;““畜”通“蓄”;“蓄”,容也。

(2)“亡”的意義:①逃亡;②滅亡;③通“無”。

(3)全國人忌很他們,而他們本身又以違反禮義常道行事,則他們不滅亡還等什麼呢?②建議改裝煙囪,搬走柴火的人沒有受到什麼好處,而把因救火燒得焦頭爛額的人奉為上客,(這合理嗎?)③假使原先徐福的意見能得到施行,那國家就不會有(對功臣)劃分封地、賞賜爵祿的耗費了。

(4)①全文旨在揭示這麼一個歷史教訓,應當遏止禍亂尚處在萌芽狀態之時,等禍亂髮生,國家損失就大了。②這兩面反映了封建時代有功重臣與皇室存在著尖銳的矛盾。從重臣來說,切忌威震人主,以免招致滅族之禍;從人主來說,又須平亂之後做些安撫工作,以收買人心,這就是封建統治階級內部的鬥爭歷史。

[孫資料]

(一)作家與作品。

(1)司馬遷(約前145或前135~?)西漢偉大的史學家、文學家。字子長,左馮翊夏陽(個陝西韓城)人,父司馬談,學問廣博。漢武帝即位,談為太史命。無封元年(前110)臨終時囑咐司馬遷繼寫史書。父卒三年後,司馬遷繼父任太史命,開始在“金匾石室”(國家藏書處)閱讀,整理歷史資料。二十歲時,遊歷長江中下游和山東、河南等地,併到廬山和會稽考察傳說中的“禹疏九河”等遺蹟,經院水和湘水流域,憑弔屈原沉水的淚羅江,在曲阜,參觀了孔子的“廟堂車服禮器”。回長安後任郎中。三十五歲時二次出遊,廣泛地接近下層人民。武帝天漢三年(前98),李陵孤軍人匈奴,敗降,而司馬遷極言李陵降敵出於無奈,意在待機答漢,因此觸怒武帝,致罪下獄,受官刑。司馬遷為完成《史記》,隱忍苟活。出獄後任中書分,繼續發憤著書,終於完成了我國最早的一部通史《史記》,人稱《太史公書》。

(2)《史記》。史書名。西漢司馬遷著。上起傳說中的黃帝,下迄漢武帝時代,共三千多年的歷史。全書130篇:本紀(給帝王做傳)十二篇,世家(給將相做傳)三十篇,列傳(給三教九流的歷史名人做傳)七十篇,表(大事紀)十篇,書(詔書)八篇。《史記》開創了我國紀傳體史書的體例,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史書(通史)。書中記述了歷代政治、經濟、文化各方面的情況及帝王、公侯、將相和其他重要人物的事蹟,不僅具有極高的史學價值,也是一部優秀的史傳文學作品彙編。書中對國家統治者敢於批判、諷刺,同情農民起義,歌頌了我國人民的革命傳統、群眾的優良品質和殊異才能。作者有極高的寫作技巧,塑造了鮮明的人物形象,表現了人物的重要特徵,有極強的藝術感染力。該書被魯迅讚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二)背景材料。

(1)屈原(約前340~前27幻名平,字原,又自雲名正則,字靈均,戰國時楚人,我國文學史上最早的偉大詩人。

屈原出身於和楚王同宗的沒落貴族家庭,因其“博聞強志,明於治治亂,嫻於辭令”,應對諸侯,後又任三閭大夫,對內主張修明法度,舉賢授能,對外堅持聯齊抗秦,以楚為中心統一中國,受到腐朽貴族集團子蘭、靳尚等人的攻擊,遭讒而去職。約在楚懷王二十五年左右,被放逐到漢北(今湖北省西北部)。從此,楚國國勢日益衰微,懷王寵姬鄭袖和大臣靳尚等舊貴族集團的人物,包圍了懷王,後懷王又受到秦國使臣張儀的欺騙,與齊絕交,使楚陷於孤立,兩次派兵攻秦,結果損兵折將,失去漢中六百里國土。懷王晚年,不聽屈原勸阻,在子蘭等人慫恿下,去秦講和,被秦扣留,客死於秦。頃襄王繼位後,繼續對秦執行投降政策,屈原又因此批評舊貴族集團誤國,繼續受到子蘭等人的迫-害。約在頃襄王十三年左右,再次被放逐到江南一帶。他對國家前途憂心如焚,痛恨奸佞誤國,但又不肯同惡勢力同流合汙,繼續堅持自己的高尚理想。就在他兩次被放逐的前後,寫了不少憂國憂民的詩篇。頃襄王二十一年(前278),泰將白起攻破郢都,他覺得無力挽救楚國危亡,政治理想無法實現,極端悲憤絕望,寫了《哀郢》、《懷沙》兩首詩後,相傳在舊曆五月五日這一天,自沉於湘水附近的淚羅江。從此這一天就被作為紀念屈原的節日,名曰端午節。

屈原的作品,《史記·屈原列傳》做中提到有《離騷》、《天問》、《招魂》、《哀郢》、《懷沙》五篇。《漢書·藝文志》載“屈原賦二十五篇”,但未指出具體篇目,東漢王逸作《楚辭章句》,以(離騷》、《九歌》(十一篇)、《天問》、《九章》(九篇)、《遠遊》、《卜居》、《漁父》等二十五篇為屈原作品。所列篇數與《漢書·藝文志》相合,但未列入《招魂》。現代學者認為,《離騷》、《九歌》(十一篇)、《天問》、《九章》(九篇)、《招魂》等二十三篇,基本上可以肯定為屈原所作。但對《招魂》一篇尚有異說。《卜劇》、《漁父》是根據屈原傳說敷衍而成,非屈原所自作。《離騷》是中國詩歌史上僅見的長篇抒情詩,是屈原的代表作,通篇洋溢著愛國熱情和為堅持真理、理想而鬥爭的精神。《九歌》原為古代樂曲名,屈原用作這一組詩的名稱,包括《東皇太一》、《雲中君》、《湘她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東君》、《河伯》、《山鬼》、《國殤》、《禮魂》,是屈原在民間祭神樂歌的基礎上加工創作而成的。前九篇是祭神的歌曲,各祭一自然神,並以神名為樂章的篇名。《國殤》所祭是為國捐軀的戰士。末篇《禮魂》是祭把結束時的送神曲。

(2)司馬遷談屈原。“古者富貴而名磨滅,不可勝記,唯惆代非常之人稱焉。蓋文王構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止失明,厥有幗劇;孫子膠腳,《兵法》修列;不韋遷蜀,世傳《呂覽》;韓非囚秦,《說難》《孤憤》;《詩》三百篇,大抵聖賢發憤之所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鬱結,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來者。乃如左丘無目,孫子斷足,終不可用,退而書策以舒其憤,思垂空文以自見。”(司馬遷《報任安書》

(三)譯文。

屈原,名平。是楚國王族的同姓,做楚懷王的左徒。他學識淵博,記憶力強,通曉治理國家的道理,熟悉外交的言辭。對內同楚王謀劃商討國家大事,發號施令;對外接待賓客,應酬諸侯。楚懷王很信任他。

上官大夫跟屈原同屬一個官階,想爭得楚懷王的寵信,內心嫉妒屈原的賢能。懷王派屈原制定國家的法分,屈平起草還沒有定稿,上官大夫看見了就想改動,屈平不贊同。上官大夫就在懷王面前講屈原的壞話說:“大王叫屈平起草法分,大家沒有誰不知道的。每一法令制度定出來,屈平就誇耀他的功勞,說‘除了我就沒有誰能制定法令了’。”楚王很生氣,因而疏遠了屈平。

屈平痛心懷王耳聽是非不清,讒言和餡媚遮蔽了君王的眼睛,邪-惡不正直的人危害公正無私的人,端方正派的人不為朝廷所容,所以憂愁深思,寫了《離騷》。“離騷”也就是遭遇憂愁的意思。天是人的起源;父母是人的根本。人們處境艱難就追念本源,所以人在勞累、辛苦、疲倦、困憊時,沒有不喊天的;在疾並痛苦、悽慘、驚懼時,沒有不呼父母的。屈平使自己的道德端正,使自己的品行正直,竭盡忠心和智慧來侍奉他的君主,遭到小人離間,可以說是處境非常艱難了。誠信卻被懷疑,忠貞卻被誹謗,能沒有怨恨嗎?屈平作《離騷》是由怨憤引起的吧。他遠古稱頌帝嚳,近古稱道齊桓公,中古稱述商湯、周武王,用這些來諷刺楚國朝廷的政事。他闡明道德修養的廣大崇高、國家興亡盛衰的規律,無不透徹明白。他的文筆簡約,他的言辭含蓄。他的志趣高潔,他的品行端正。他文辭表達平常的事物,但含義卻很重大;列舉的事例雖近在眼前,但表達的意思卻極為深遠。他的志趣高潔,所以作品所述的物也是芬芳的;他的品行方正不苟,所以至死也不容於世。他自動地遠離汙泥濁水,像蟬脫殼那樣擺脫汙穢,超脫於塵埃之外,不沾染世俗的汙垢,他真是一個潔白乾淨出汙泥而不染的人。我們推論他的這種志趣,即使同日月爭光也是可以的。 屈平被罷免了官職,後來秦國想攻打齊國,齊國跟楚國合縱親善,秦惠王很擔心,就指使張儀假裝離開秦國,給楚王奉獻厚禮,呈獻信物,表示願意侍奉楚王,說:“秦國很憎恨齊國,齊國卻同楚國合縱親善,如果楚國確實能同齊國絕交,秦願意奉獻商矜一帶六百里的地方。”楚懷王心貪而聽信了張儀的話,就同齊國絕交了,派使者到秦國接受商補六百里土地。張儀騙楚使說:“我與楚王約定只割讓六裡的地方,沒有聽說有六百里。”楚國的使者憤怒地離開泰國,回楚國告訴懷王。懷王很氣憤,便大規模出動軍隊討伐泰國。泰國出兵迎擊楚軍,在丹水和浙水一帶把楚軍打得大敗,殺八萬人,俘虜楚國大將屈匐,於是奪取了楚國的漢中地區。楚懷王於是全部發動國家的軍隊,深入到秦國境內進攻秦軍,在藍田展開了激戰。魏國聽到了這個訊息,乘機偷襲楚國,一直到達鄧縣一帶,楚軍懼怕,從秦國撤退回來。而齊國終究因為憤恨楚王而不救助楚國,楚國處境極為艱難。

第二年,秦國割讓漢中一帶的地方給楚國來講和。楚王說:“不願意得地方,願意得到張儀就甘心了。”張僅聽了說:“用一個張僅批個漢中地方,請您讓我到楚國去。”到了楚國,又用豐厚的禮物賄賂楚國當權的大臣靳尚,讓他在懷王的寵姬鄭袖的面前編造謊言。懷王居然聽信了鄭袖的話,又放走了張儀。這時候,屈平已被懷王疏遠,不再在原來的職位上。出使到了齊國;回到楚國以後,進諫懷王說:“為什麼不殺張儀?”懷王后悔,派人追趕張儀,沒追上。

在這以後,諸侯聯合起來攻打楚國,把楚國打得大敗,殺了楚國的大將唐昧。

這時秦昭王同楚國通婚,想同懷王會晤。懷王想去,屈平說:“秦國,是虎狼一樣的國家,不能相信。不如不去。”懷王的小兒子子蘭勸懷王去,說:“為什麼要拒絕秦國的美意呢!”懷王終於去了。進入武關,秦國埋伏軍隊斷了他的後路,於是扣留懷王來強求楚國割讓土地。懷王非常氣憤,不答應。逃跑到趙國,趙國拒不收留。又到泰國,終於死在秦國,後來才弄回來葬在楚國。懷王的大兒子頃襄王繼位,用他的弟弟-子蘭做個尹。

楚國人抱怨子蘭因為勸說懷王到泰國去卻沒有回來;屈平始終痛恨子蘭,雖然被流放,仍眷戀楚國,惦記懷王,沒有忘記楚國和懷王,希望返回朝廷,盼望懷王能幡然醒悟,世俗的陋習能全部革除。他愛護國君、振興楚國而一反楚國衰弱局面的意願,在一篇文章中再三表露出來。但是終究沒有辦法,所以不能回到朝廷,終於由此看出懷王終究沒有悔悟。

一個國君無論他是愚昧還是聰明,賢能還是不賢能,沒有不想尋求忠臣、任用賢良來輔佐自己的;可是亡國破家的事件一個連著一個,而聖明的君主和清平的國家卻多少世代也沒有出現過,也許就是因為人君所認為的忠臣並不是真正忠誠,所認為的賢臣並不是真正賢明埃懷王因為不懂得忠臣的職分,所以在內被鄭袖所迷惑,在外被張儀所欺騙,疏遠屈平而信任上官大夫、今尹子蘭。結果,軍隊遭挫敗,國土被削割,失掉了六郡,自身客死在秦國,被天下人恥笑。這就是懷王不瞭解人所招來的禍患埃

令尹子蘭聽說屈原痛恨他,非常憤怒,終於指使上官大夫在頃襄王的面前低毀屈原,頃襄王很惱怒,把他放逐了。

屈原來到江邊,披散著頭髮,在水邊一面行走一面吟唱,臉色然怦,身體和相貌都像乾枯的樹木一樣,有個漁父見到,便問他說:“您不是三間大夫嗎?為什麼來到這裡?”屈原說:“整個社會都汙濁,我一人潔淨;眾人都昏醉,我一人清醒,因此被放逐。”漁父說:“那聰明通達的人,不受外界事物的拘束,而能夠跟世俗一道轉移。整個社會渾濁,為什麼不順應潮流去推波助瀾呢?眾人都昏醉,為什麼不一起吃那酒糟、飲那薄酒呢?為什麼要特意保持美玉一樣高潔的品德而使自己被放逐呢?”屈原說:“我聽說,剛洗完頭髮的人一定要彈去帽子上的灰塵,剛洗過澡的人一定要拍掉衣上的塵土,作為一個人,又有誰願意讓自己的潔白之身受髒物的汙染呢?寧可跳進江水,葬身在魚腹之中,又怎能拿高潔的品德受濁世的汙垢呢?”他就作了個《懷沙》賦。於是懷抱著石頭,跳進汨羅江自殺了。

屈原死後,楚國有宋玉、唐勒、景差這一班人,都愛好文辭而以善於作賦被人稱讚;然而他們都只效法屈原的說話得體,善於應酬的一面,始終不能像屈原那樣敢於直言相諫。此後楚國的領土一天比一天縮小,幾十年後,終於被秦國滅了。

(四)關於《屈》傳中的疑點和難點。

由於史料的相對短缺,錯簡以及作者行文中的某些疏漏,《屈》傳中有不少疑點和難點頗為費解。現輯錄一部分供參考:

1.[上官大夫見而欲奪之,屈平不與。]“奪”有“搶奪”“奪易(改動)”二義,“與”有“給與”“與同(贊同)”二義。根據當時情理和人物性格,“奪”應解為“奪易”,即“定其去缺,“與”應解為“贊同”,既與“奪”照應,又符合屈原不屈於強暴的性格。

2.[因讒之曰:“……平伐其功,曰,以為‘非我莫能為’也。”]如果是上官轉述屈原的話,“曰”字則為衍文,應去掉;如果直接引屈原的話,則“以為”為衍文,應去掉。

3.[勞苦倦極]與上文“疾(疾病)”“痛(疼痛)”“慘(悽慘)”“但(驚恐)”為對文,“勞(操勞)”“苦(苦悶)”“倦(疲倦)”“極(困憊)”。“極”與“倦’是近又對舉,如《漢書·王褒傳》“胸喘膚汗,人極馬倦。”“極”與“倦”王文見義。

4.[自疏灌淖汙泥之中,蟬蛻於濁穢,以浮游塵埃之外,不獲世之滋垢,?然泥而不滓者也。]這五句話表達的是同一個意思,“出汙泥而不染”,反覆申說是為了強調,但句式。節奏、聲韻俱不協調,屬於原作文字上的瑕疵。也有人考證,這幾句屬於“異文竄入”,本屬《淮南子》語。也有人認為“自疏”二字應斷入上句,“疏”作“疏忽”解,“死而不容自疏”更符合屈原正道直行的人品,而下文“誰淖”“蟬蛻”“浮游”幾個動詞並舉,只不過“誰淖”“浮游”後省了介詞“於”。此說似更有道理。

5.“楚人既咎於蘭——頃襄王怒而遷之”幾段的內容很不連貫,有人認為可能是“錯簡”(竹簡散了,整理時顛倒了次序)造成,建議作如下調整:①“人君無愚——此不知人之禍也”是評論懷王的,應調至第7自然段之後;②“屈平既嫉之”之後全。何?無下文交代,“今尹子蘭聞之”一段應插入這裡;③“繫心懷王”與“懷王之終不悟”中的“懷王”可能是“襄王”之誤,因‘楚王既咎子蘭”事在襄王七年,而懷王在襄王三年就客死在秦國了。此說文氣尚通,但終無有力的佐證,且與屈原一生兩次遭流放之說牴牾,故只能作為參考。

6.【其存君興國而欲反覆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與上下文脫節。一篇究竟是哪一篇,林庚先生認為是指《哀郢》,姜亮夫先生認為是通承上文作《離騷》而言,晏炎吾先生推測屈原可能還有一篇像議的文字,已俠亡無可考。不少人指出,此處系古人文法未甚縝密,不必阿諱。

7.[今尹子蘭聞之,大怒……]此句中的“之”按理應承代上文,但上文卻是一大段議論(“人君無愚……此不知人之禍也”),這樣,“之”就指代不明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