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熱點>

超三成高校應屆生選擇在小微企業上班

熱點 閱讀(2.58W)

高校畢業生是新生勞動力的主力軍。高校畢業生的就業狀況不僅影響個人職業發展前景,而且關係到千家萬戶的切身利益和經濟社會的發展穩定,近年來社會關注度不斷提高。統計資料顯示,2016屆上海高校畢業生共17.1萬人,就業率已達96.5%。在經歷了緊張而忙碌的求職期後,大多數2016屆高校畢業生已經開啟了自己的職場人生。

超三成高校應屆生選擇在小微企業上班

為了深入瞭解高校畢業生的就業狀況,上海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就業促進中心會同上海市學生事務中心,聯合釋出《樂業報告》系列之《上海市2016屆高校畢業生就業狀況報告》,以上海市勞動力資源管理資訊系統的資料為基礎,研究分析了進入本市人力資源市場的8.5萬名(升學、出國、去外省市就業的除外)2016屆上海高校畢業生的就業狀況。

小微企業吸納1/3大學生就業

從不同型別的用人單位吸納高校畢業生就業的情況來看,民營企業吸納的2016屆上海高校畢業生最多,約佔21.7%;外商投資企業吸納的高校畢業生約佔14.9%,國有企業吸納的高校畢業生約佔9.4%。

從不同規模的用人單位吸納高校畢業生就業的情況來看,32.4%的2016屆上海高校畢業生選擇在從業人員規模100人以下的小微企業就業,可以說小微企業吸納了近三分之一的高校畢業生,比2015屆畢業生上升0.4個百分點。在500人及以上規模企業就業的高校畢業生約佔43.4%,比2015屆畢業生下降0.4個百分點。從近兩屆高校畢業生的就業情況來看,上海高校畢業生在不同規模的用人單位就業的分佈結構,基本保持穩定。

服務業就業比重高於全市總體水平

統計資料顯示,租賃和商務服務業吸納的2016屆上海高校畢業生最多,約佔28.3%;其次是金融、科研行業,吸納的高校畢業生分別佔11.9%、10.7%,與2015屆上海高校畢業生的就業分佈情況相比,均有一定幅度的上升。

從上海高校畢業生就業單位的產業分佈情況來看,從事第三產業的畢業生約佔87.5%,高於全市從業人員的總體水平,與2015屆畢業生同期資料相比上升1.6個百分點,從事服務業的高校畢業生比重有所增加。

外省市生源畢業生在滬就業意願增強

統計資料顯示,2016屆上海高校外省市生源畢業生中,除升學、出國、去外省市就業的之外,已有3.5萬人在本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辦理了就業登記手續,佔外省市生源高校畢業生總數的32.1%,較2015屆上海高校畢業生的同期水平提高了7.4個百分點,可以說,外省市生源畢業生在滬就業的意願在增強。

專家分析指出,從最近幾屆上海高校畢業生的就業規律來看,未來幾個月還將有不少外地生源的'高校畢業生陸續進入上海人力資源市場,這一比例有望進一步提高。此外,外省市生源畢業生中還有相當一部分,以讀書深造、靈活就業、自主創業等方式留在了上海,真正離開上海到外省市求職就業的並不多。

“慢就業”悄然興起,別成為啃老的藉口

2016屆上海高校畢業生自今年6月陸續畢業以來,實際就業狀況已經發生了較大變化,有些離校時尚未就業的畢業生目前已經實現了就業,也有一部分已經就業的畢業生跳槽離開了原先的就業單位。

為了動態瞭解未登記就業的高校畢業生的真實就業狀況,市人社局就業促進中心結合相關業務系統的資料,組織就業援助員對尚未登記就業、也沒有出國或升學的本市戶籍高校畢業生逐一進行了調查摸排。調查結果顯示,截至9月底,共有3894名本市戶籍的上海高校畢業生,目前正在積極求職或參加相關培訓。

從尚未就業的高校畢業生的學歷結構來看,大專高職學歷的人數最多,約佔57.8%;其次是本科學歷的畢業生,約佔41.1%;碩士以上學歷的畢業生僅佔1.1%。從尚未就業的高校畢業生的專業結構來看,財經商貿、文化藝術的高校畢業生人數最多,分別佔21.6%和17.6%。

這類專業尚未就業的高校畢業生較多,反映了該專業的畢業生供過於求、可替代性強、就業競爭較為激烈的社會現實,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這類專業畢業生就業選擇的多樣性。

專家分析指出,財經商貿類專業的不少畢業生在校期間就開網店、做電商,不但能夠保障個人的基本生活,還能夠成就大有可為的事業。文化藝術類畢業生中則有不少人選擇自主創業或者從事自由職業,有些已經做得小有規模甚至成為“網紅”。

大學生畢業後並不急於尋找工作的現象,而是選擇自主創業或者較長時間的外出旅遊,慢慢考慮和規劃自己的職業生涯,也就是所謂的“慢就業”,正在高校畢業生中悄然興起。專家同時提醒,“慢就業”不等於不就業,不應成為浪費青春、逃避競爭的藉口;窩在家裡不就業做啃老族,不但會給家庭造成沉重的負擔,也不利於個人身心健康和職業生涯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