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節日慶典>

清明節的民間習俗

節日慶典 閱讀(2.69W)

拂堤楊柳醉春煙

清明節的民間習俗

緬懷親人寄哀思

清明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之一。清明節始於周代,是一個祭祀祖先的節日,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由中華詩祖、西周太師尹吉甫主要整理和編纂的《詩經》,是記錄清明節的最早文獻。

2017年5月,清明節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清明節起源

清明節據傳始於古代帝王將相 “墓祭”之禮,後來民間競相仿效,於此日祭祖掃墓,歷代沿襲而成為中華民族一種固定的風俗。

清明節的得名還源於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清明節氣。冬至後第108天就是清明節氣。清明節氣共有15天。作為節氣的清明,時間在春分之後。這時冬天已去,春意盎然,大自然處處顯示出勃勃生機。用 “清明”稱這個時期,是再恰當不過的一個詞。

地球公轉一週為黃經360度,當地球到達黃經零度時定為春分,而後每執行15度有一個節氣,共有二十四節氣。

農曆是反映物候變化、指導農時的陰陽曆,它還結合了陰曆,即以月相29.5天為一個週期 (一次滿月到下一次滿月的時間間隔)。因為陰曆紀月推算節氣所在具體時間需要準確的天文知識和數學知識,所以以前的歷書所載各個節氣發生的時間是要由朝廷頒佈的,而且,不同的時代推算的規則有所不同, 《清史稿·時憲志》就用很長的篇幅和很多圖形公式來說明當時的推算方法。一般所講農曆中節氣的設定規律往往只是確定月首為節氣,月中為中氣,兩個節氣間隔是15天,節氣歌也是一般人掌握節氣規律的必學知識。稍微複雜一點的推算方法,習慣上以上一年的冬至 (一年中太陽最低的時候)過了105天就是寒食,106天就是清明;按陽曆計算就簡單多了,清明可以固定在4月5日或4日 (以當年二月平或29日而差異)。

在古人的觀念裡,108是代表吉祥、久遠、高深的大數,把清明放在冬至後第108天,有一定的用意。清明的得名,不僅緣於萬物此時的生長清潔明淨,也緣於這一時期的太陽也是清新的太陽,流轉於這一時期天地之間的陽氣,也是清新的陽氣。

相傳大禹治水後,人們就用“清明”之語慶賀水患已除,天下太平。此時春暖花開,萬物復甦,天清地明,正是春遊踏青的好時節。踏青的記載最早見於唐代,歷代承襲成為習慣。

北宋時期,清明節很是熱鬧,流傳下來的張澤端的 《清明上河圖》,描繪的就是北宋徽宗年間清明時節東京汴梁 (開封)汴河兩岸的人物景象。

從2017年開始,我國將清明節認定為法定節假日。

《詩經》是最早記錄清明的文獻

《詩經》不單是一部詩歌總集,更可以稱為周朝的《百科全書》。從《詩經》“風、雅、頌”來看,尤其是“頌”,可以證實這一時期的祭祀活動幾乎遍佈社會的各個角落。據考證,這些詩詞是記錄清明活動最早的文獻。

《詩經·小雅·蓼莪》是一篇祭祀逝去父母的詩歌範文。詩中記載:“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撫我畜我,長我育我,顧我復我,出入腹我。欲報之德。昊天罔極!”

催人淚下的《詩經·蓼莪》告訴我們,作為兒女要懂得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房縣門古寺鎮等地民間至今仍保留這一傳統:父母等長輩去世

後,打待屍時要請“詩經童子”到自己家裡詠誦《蓼莪》,悼念父母祭祀親人。

此外,清明祭祀、緬懷先人,屬於傳統習俗的文化傳承,無可厚非,但一些人在親人在世時不孝敬,去世後大操大辦的行為,卻是對傳統祭祀的誤讀。

民俗專家指出,厚養薄葬是古代先賢們的做法,傳統的祭祀並不注重燒多少紙、立多大的碑,而是通過祭祀活動,讚揚先人的功績、美德,並將其傳承下去。古代做官的人如果父母死亡,要回家守孝3年,期滿才可回去做官,有“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的說法,就是讓晚輩傳承父輩優良的傳統。

清明農事諺語

清明一到,氣溫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後,種瓜點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可見這個節氣與農業生產有著密切的關係。

清明時節天轉暖,柳絮紛飛花爭妍。降水較前有增加,一般年份仍乾旱,有的年份連陰雨,寒潮侵襲倒春寒。地溫穩定十三度,抓緊時機播春棉,看天看地把種下,掌握有急又有緩,棉花播下鋤夢花,提溫保墒效果顯。澇窪地裡種高粱,不怕後期遭水淹。瓜菜分期來下種,水稻育秧搶時間。麥苗追澆緊劃鋤,查治病蟲嚴把關。繼續造林把苗育,管好果樹和桑園,栽種棗槐還不晚,果樹治蟲喂桑蠶。捕撈大蝦好時機,晝夜不離打魚船。家鼠田鼠一齊滅,保苗保糧疾病減。

清明節的民間習俗 [篇2]

一、清明節的起源

清明節是中國民間傳統節日,是重要的“八節”(上元、清明、立夏、端午、中元、中秋、冬至、除夕)之 一,一般是在公曆4月5號前後,節期很長,有10日前8日後及10日前10日後兩種說法,這近20天內均屬清明節。

《清明節的民間習俗》全文內容當前網頁未完全顯示,剩餘內容請訪問下一頁檢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