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教育考試>

小鹿的玫瑰花教學反思範文三篇

教育考試 閱讀(8.76K)

  範文一

小鹿的玫瑰花教學反思範文三篇

小鹿在門前栽了一叢玫瑰,他常常去鬆土、澆水。可是就在玫瑰快要開花的時候,小鹿不小心把腳跌傷了,等他傷好以後,玫瑰已經謝了,一朵花都看不到了。就在小鹿兄弟倆感到惋惜的時候,黃鶯和微風過來告訴他們,玫瑰花給他們帶來的快樂。小鹿不再難過了。一個很美麗的故事,傳遞出能夠給別人快樂,自己也快樂的樸素的哲理。我在教學《小鹿的玫瑰花》時著重按新課標的精神,上完這堂課,感觸頗多。

一、 追求平等對話

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字之間對話的過程。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學習活動的指導者和組織者。語文課堂應該提供一個平臺,讓學生置身於與教材、與作者、與同學、與老師的對話交流的過程之中,師生共同經歷,共同生成。《小鹿的玫瑰花》一文,要讓學生體驗到能夠給別人快樂,自己也快是不太容易的,但通過努力,也是可以做到的。教學中,我抓住了一些看似平常實則頗具玩味的詞句,如:這玫瑰你白栽了,一朵花都沒看著。看來,你的玫瑰沒有白栽。學生從無疑到有疑,從有疑到解疑,隨著思考的加深,感受的加深,情感的體驗也在不斷地生成。

二、 注重情感體驗

新課標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語文課堂教學是一個師生情感流動的過程。有真情付出,才會有心靈交匯;有情感體驗,才能與文字對話。因此,課堂中,我以自身的激情引導學生,用他們全部的理智、經驗和情感去感受、領悟、欣賞課文的內涵。《小鹿的玫瑰花》一課,就多處引移情進課堂,注重體驗。學生一會兒是小鹿,如果你就是小鹿,可是一朵玫瑰花也沒看到,你的心情會怎樣?體驗中,感受到小鹿是那麼迫切希望看到玫瑰花,感受到他看不到花時的那種惋惜和難過。一會兒又成了黃鶯和微風,你為什麼見了玫瑰花就想唱歌?和微風,大夥兒在誇你的時候,你心裡怎麼想?體驗中,感受到小鹿的`玫瑰花給別人帶來的快樂。隨著體驗的深入,學生自然而然就能感受到小鹿自己沒有看到玫瑰花但仍然發自內心的那種快樂。不斷的角色體驗的過程,是學生全部生命活力的外化,是對課文中包含的思想情感的重新組合和建構。

三、 啟用創造思維

愛因斯坦說過:想象力比知識本身更重要。讓學生學會學習,很大程度上依賴於思維品質的提高。因此教學中要抓住時機,鼓勵學生進行想象和創造,保護孩子富於幻想的天性。如,在指導讀好黃鶯和微風說的話以後,我先提供給學生的是一個幫助想象的平臺:還有誰也看到了玫瑰花?蝴蝶姑娘飛來了,她說──。一位可愛的小姑娘跑過來,她說──,繼而讓學生自由想象說話。學生有了閱讀的基礎和思維的開啟,小白兔、蜜蜂等人物形象紛紛浮於腦海。一個問題展開了孩子們想象的翅膀。

為他人開一朵花,小鹿這樣的行為,給大家帶去了快樂。我想,作為一名語文教師,也應該常常地想到學生喜歡什麼,常常地為他們帶去快樂。

  範文二

《小鹿的玫瑰花》是一篇能夠引人思考而有所感悟的童話故事。在美好的春天,小鹿栽下了一叢玫瑰,“他常常去鬆土、澆水”,期盼玫瑰早日開花。然而,當玫瑰快要開花時,小鹿因跌傷了腳不能走動而沒能看到玫瑰花。課文圍繞“小鹿的玫瑰是否白栽?”這一問題展開討論,引發思考。故事的深層,蘊含著美化環境的意義,以及在為他人創造幸福生活的過程中自己也體驗到幸福和快樂的思想。在這個過分崇尚自我的社會中,這篇課文的教育意義就顯得尤為重要。

為了讓學生能更好地體會這一層深意,我讓每個孩子都成為森林中見過小鹿玫瑰花的小動物:“聽了黃鶯和微風的話,很多小夥伴也趕來了。你看,我們也看到聞到小鹿的玫瑰花了,我們會對小鹿說什麼呢?”創設情境,說話練習。課堂上的氣氛一下子熱鬧起來,“小蜜蜂”說:“小鹿,我採過你種的玫瑰花的蜜,可好吃啦!現在想起來我的嘴裡還甜甜的呢!”“小蝴蝶”說:“小鹿,我見過你的玫瑰花,可美啦!每天我們都要到玫瑰叢中跳集體舞,大家都說:‘這是一幅多麼美的圖畫!’”“小兔子”說:“小鹿,我戴過你的玫瑰花,朋友們都說我是森林中最漂亮的小兔子!”……孩子們擁有的超凡的想象力是他們最大的財富,只要我們努力挖掘,就一定能收穫驚喜。精彩的回答已給“小鹿的玫瑰是否白栽?”這一問題畫上了圓滿的句號。不需喋喋不休地說教,孩子們已能深深體會到小鹿的玫瑰給大家帶來的快樂。正所謂“贈人玫瑰,手有餘香”,在給人快樂的同時,小鹿也收穫著快樂。

  範文三

《小鹿的玫瑰花》是一篇能夠引起學生思考而有所感悟的童話故事,在美好的春天,小鹿栽了一叢玫瑰。從“他常常去鬆土、澆水”中的“常常”,我們可以體會到小鹿很愛玫瑰,他種玫瑰很用心,很辛苦。從他和弟弟一起數花骨朵,我們知道小鹿十分盼望見到玫瑰開花。然而,當玫瑰快要開花的時候,小鹿因跌傷了腳不能走動而沒看到玫瑰花。鹿弟弟先是替哥哥惋惜,聽了黃鶯和微風對玫瑰花的讚美後,高興地說“看來,你的玫瑰沒有白栽”。結尾的這句話,一定會引發學生許多思考。

故事意味深長,語言美,情節曲折,能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內容貼近學生生活,學生應該很容易讀懂。但理解“為什麼說小鹿的玫瑰沒有白栽”對學生來說有一定的難度,引導學生尋找小鹿的玫瑰沒有白栽的原因是本課的難點。 所以教學時,我在學生讀通課文,運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識記生字的基礎上,要求學生自讀課文,整體感知文章內容,弄清故事情節發展的順序,並圍繞“泡泡”中“為什麼說小鹿的玫瑰沒有白栽呢”這個問題進行初讀感知。再指導學生默讀課文,用橫線畫出鹿弟弟的話,讀讀這兩句話,想想你有什麼不明白的嗎?然後進行小組合作、探究、交流,很快就探究出了問題的答案

然後指導學生自讀課文,用橫線畫出鹿弟弟的話,讀讀這兩句話,並提出質疑?有的學生說:“鹿弟弟為什麼開始說玫瑰白栽了,可後來又說玫瑰沒有白栽呢?”我就這一問題立即引導學生小組合作、探究學習第一至三自然段,重點體會小鹿對玫瑰的精心栽種和喜愛。讓學生畫出相關詞語,從這些詞語中你感受到了什麼?學生從“常常、鬆土、澆水”體會到了小鹿種花的辛苦,從“數了數、高興”體會到了小鹿對玫瑰的喜愛和憧憬,從這裡學生也明白鹿弟弟說哥哥玫瑰花白栽了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