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教育考試>

2017廣東大學聯考物理實驗高分策略

教育考試 閱讀(8.24K)

大學聯考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要想不被淘汰就必須掌握好大學聯考物理實驗。下面本站小編就來告訴大家廣東大學聯考物理實驗高分策略,希望大家喜歡。

2017廣東大學聯考物理實驗高分策略

  廣東大學聯考物理實驗高分策略

高分策略一 明確一個實驗的三大知識主幹

在新課程大學聯考形式下,不能認為一個實驗只不過是讀數或實驗原理的理解或實驗的操作,更不能認為就是資料的處理與結果分析,而應該認識到一個實驗是基本儀器的使用、實驗的設計、實驗資料的處理與實驗結構的分析三個有機體的合成.這三大部分便構成了一個實驗的三大知識主幹.主幹知識向來是大學聯考大舞臺中的重要角色,一直受到命題專家的青睞.對於一個實驗的三大知識主幹要有明確的認識:

1.基本儀器的使用

基本儀器的使用是實驗考查的基礎內容,無論是實驗的設計還是實驗結果的分析,往往都涉及基本儀器的使用,所以一些基本儀器的原理、使用方法、注意事項和讀數等,在近幾年的大學聯考中不斷出現,長度和各電學參量的測量及相關儀器的使用是考查的熱點,在複習時一定要注意.大學聯考中出題頻率較高的基本實驗儀器有刻度尺、遊標卡尺、螺旋測微器、打點計時器、秒錶、電壓表、電流表、多用電錶以及感測器等.

2.實驗的設計

近幾年來,大學聯考物理實驗的考查已經由原來單一的、基本的形式向綜合的、高層的方向發展,表現之一是加強了對同學們動手能力的考查.試題往往從實驗原理、器材的選擇和使用、實驗步驟和現象的觀察等方面進行全面的考查,表現在設計型實驗題頻頻出現,設計型實驗題一般是以規定的實驗原理、方法和器材為基礎編制出來的.這些實驗可以有效地培養同學們的觀察能力和激發同學們的學習興趣.

3.實驗資料的處理與實驗結構的分析

對考生能力的考查是歷年大學聯考的一個主題,對實驗資料的處理、實驗結果的分析能力的要求越來越高.試題往往要求同學們通過研究題給電路、圖表和資料,運用物理知識和資料推出正確結果,並能就實驗裝置、操作以及資料處理等方面分析產生誤差的原因,這就要求同學們在平時學習中慢慢培養這方面的`能力.

高分策略二 把握好處理實驗資料的兩把利劍

1.列表法:把被測物理量分類列表表示出來.表中對各物理量的排列習慣上是先記錄原始資料,後計算結果.列表法可大體反映某些因素對結果的影響,常用作其他資料處理方法的一種輔助手段.

2.影象法:把實驗測得的量按自變數和因變數的函式關係用影象直觀地顯示出來.根據實驗資料在座標紙上畫出影象.若是反比關係一般改畫成正比圖線,同時注意影象斜率、影象在座標軸上截距的物理意義.值得提醒的是,創新實驗的落腳點幾乎都是影象,故備考時一定要將影象法處理資料作為重中之重.

高分策略三 要善於提取一個實驗的精髓

俗話說“擒賊先擒王,打蛇打七寸”.同樣對於一個實驗,複習時必須抓住其精髓部分,然後以該實驗的精髓部分為核心進行拓展,這樣才能真正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很多同學學習實驗一直很努力,也在不斷地做練習題,可是同一個實驗,換一種考查方式就不會了,更不要說觸類旁通了.縱觀近幾年的大學聯考創新實驗發現:實驗題一年比一年“新”,年年都在“變”,但是這種“變”只不過是實驗命題的形式在變,所謂的“新”,只不過是實驗的環境新了,知識點是不會新的,更不會變的,所以複習一個實驗我們要抓住其精髓部分.

高分策略四 如何與命題專家想到一塊兒

大學聯考物理實驗是“年年有花開,年年花不同”,這說明每年的大學聯考結束後命題專家都在思考一個問題,那就是“下一次命題該如何出題呢?”因此我們在備考的同時也應該跟著命題人一塊兒想,那麼如何做才能使我們與命題專家想到一塊兒呢?對於這一點,我們可以按以下方案去做,那就是:

1.穩端“碗裡”的——弄透教材中的基礎實驗

其含義是:熟悉教材中的每一個實驗的基本原理、實驗的基本器材、實驗的過程,也就是說要熟悉每一個實驗的“源”與“理”.

近年來大學聯考實驗題已由側重於考查實驗儀器的使用、基本操作等最基礎的實驗能力,向著側重於考查對實驗原理的理解、實驗方法的靈活運用等更高層次的能力轉變,要求考生運用學過的實驗原理和方法,選擇合適的儀器,設計出合理的方案去解決新的實驗問題.縱觀近幾年的大學聯考實驗題,幾乎都是教材中內容的改編、重組,教材實驗的延伸,或者是教材實驗的重新設計,通過這樣做來鑑別考生獨立解決新問題的能力和知識的遷移能力,也體現了新課程改革對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的要求.可見教材中的實驗永遠是大學聯考創新實驗的命題根源,如果將大學聯考創新實驗比作“天空中的風箏”,那麼教材中的基本實驗就是“風箏的線”.這就要求我們在大學聯考實驗備考中要緊扣教材中的實驗,弄清楚教材中每一個實驗的基本原理、實驗步驟、實驗的操作過程、實驗資料的處理,不要將理解實驗變成“背”實驗,更不要對原理的理解和方法的掌握只是“紙上談兵”,否則大學聯考實驗稍作一些變形,我們就會感到無從下手.只有將課本上的實驗複習好了,才能舉一反三,觸類旁通.

  大學聯考物理解題要注意的問題

1、識別物理現象

識別物理現象的過程是在充分讀懂、理解題目文字敘述的基礎上,抓住己給的解題線索,形成具體問題情景的大致物理輪廓,並且對解題的方向作出初步判斷的過程。識別物理現象包括理解題意和確定研究物件兩個方面。理解題意是正確解答物理問題的關鍵。要迅速地理解題意,必須抓住題目中的關鍵字句,找出已知條件和所求物理量之間的關係,在必要時畫出草圖幫助理解題意。確定研究物件實際上是把題目所給的物理條件分析為研究物件和研究物件的影響因素的過程。

2、分析物理過程

物理過程是指物理模型在物理環境中的運動。變化過程。分析物理過程包括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兩個方面。定性分析是從質的方面把握運動的性質、特點,找出運動的本質特點,排除非本質特徵的干擾,建立起物理過程的模型。定量分析是指利用物理公式,找出物理量在各個於過程中的定量關係,特別是要找出物理過程中相同的物理量、不變化的物理量和臨界狀態的條件。

3、選擇合適的方法

選擇合適的方法是把物理問題轉化為數學問題的關鍵之一。只有我們選擇了合適解決問題的辦法,我們才能順利而簡捷地解決問題。在這個環節,我們是用分析、綜合還是反證、遞推,是否要用隔離分析等方法。

4、運用數學知識解題

運用數學知識的過程是把物理問題轉化為數學問題的關鍵環節。數學在這個過

程中的作用可以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①通過尋找數量關係,給物理模型加入定量的因素;

②用符號來表示物理量,從而使符號成為物理內容的載體,把複雜的事物程式碼化;

③根據物理規律列出問題中物理量之間的關係,實現物理過程的數學化。

當表示物理量之間的數學表示式列出以後,就應該運用數學知識準確地求出結果,並應注意提高解題效率。

5、討論驗證結果

討論驗證結果既是對原來的問題重新審視的過程,也是對自己的解題是否成功進行評價的環節。常用的討論驗證結果的方法有數量級估演算法,特殊值假設檢驗法等。

  大學聯考物理功和能複習資料

1.功:W=Fscosα(定義式){W:功(J),F:恆力(N),s:位移(m),α:F、s間的夾角}

2.重力做功:Wab=mghab {m:物體的質量,g=9.8m/s2≈10m/s2,hab:a與b高度差(hab=ha-hb)}

3.電場力做功:Wab=qUab {q:電量(C),Uab:a與b之間電勢差(V)即Uab=φa-φb}

4.電功:W=UIt(普適式) {U:電壓(V),I:電流(A),t:通電時間(s)}

5.功率:P=W/t(定義式) {P:功率[瓦(W)],W:t時間內所做的功(J),t:做功所用時間(s)}

6.汽車牽引力的功率:P=Fv;P平=Fv平 {P:瞬時功率,P平:平均功率}

7.汽車以恆定功率啟動、以恆定加速度啟動、汽車最大行駛速度(vmax=P額/f)

8.電功率:P=UI(普適式) {U:電路電壓(V),I:電路電流(A)}

9.焦耳定律:Q=I2Rt {Q:電熱(J),I:電流強度(A),R:電阻值(Ω),t:通電時間(s)}

10.純電阻電路中I=U/R;P=UI=U2/R=I2R;Q=W=UIt=U2t/R=I2Rt

11.動能:Ek=mv2/2 {Ek:動能(J),m:物體質量(kg),v:物體瞬時速度(m/s)}

12.重力勢能:EP=mgh {EP :重力勢能(J),g:重力加速度,h:豎直高度(m)(從零勢能面起)}

13.電勢能:EA=qφA {EA:帶電體在A點的電勢能(J),q:電量(C),φA:A點的電勢(V)(從零勢能面起)}

14.動能定理(對物體做正功,物體的動能增加):

W合=mvt2/2-mvo2/2或W合=ΔEK

{W合:外力對物體做的總功,ΔEK:動能變化ΔEK=(mvt2/2-mvo2/2)}

15.機械能守恆定律:ΔE=0或EK1+EP1=EK2+EP2也可以是mv12/2+mgh1=mv22/2+mgh2

16.重力做功與重力勢能的變化(重力做功等於物體重力勢能增量的負值)WG=-ΔEP

注:

(1)功率大小表示做功快慢,做功多少表示能量轉化多少;

(2)O0≤α<90O 做正功;90O<α≤180O做負功;α=90o不做功(力的方向與位移(速度)方向垂直時該力不做功);

(3)重力(彈力、電場力、分子力)做正功,則重力(彈性、電、分子)勢能減少

(4)重力做功和電場力做功均與路徑無關(見2、3兩式);(5)機械能守恆成立條件:除重力(彈力)外其它力不做功,只是動能和勢能之間的轉化;(6)能的其它單位換算:1kWh(度)=3.6×106J,1eV=1.60×10-19J;*(7)彈簧彈性勢能E=kx2/2,與勁度係數和形變數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