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教育考試>

古詩兩首望廬山瀑布教學反思2015

教育考試 閱讀(7.69K)

《望廬山瀑布》是詩人李白站在很遠的山峰下面向上看瀑布,看到的是怎樣一幅畫面呢:在陽光的照耀下,香爐峰瀰漫著紫色的雲霧,遠遠望去瀑布像是掛在山前的一條大河。“遙看”與題目《望廬山瀑布》中的“望”字相照應;“掛”是懸掛。這一“掛”字用得格外生動,它化靜為動,惟妙惟肖地表現出傾瀉的瀑布像一條巨大的白練高掛在山川之間。這飛一樣的瀑流從山上奔騰而下,足足有三千尺長,讓人感覺像是銀河從天空中最高處落下來了。“飛”給人以瀑布急流飛奔的感覺;“直下”既寫出了高峻陡峭,又突出了瀑布奔騰而下、勢不可擋的氣魄。

古詩兩首望廬山瀑布教學反思2015

  範文一

《望廬山瀑布》意在讓學生熟讀的基礎上知道:在陽光的照射下,廬山的香爐峰升起紫色的雲霧。一條白練似的瀑布從青翠的山壁間跌落下來,好像一條大河掛在山前。那長長的瀑布飛快地直往下瀉,真讓人以為那是銀河從九重天外落了下來。多麼壯觀的景象啊!詩人李白運用極其誇張的浪漫主義創作手法,再現了廬山瀑布的雄偉壯麗,盡情抒發了對大自然讚美之情。我在仔細研讀了教材之後,將目標設定為:1、學會4個生字。2、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感悟詩人對大自然美景的讚美之情。3、激發學習古詩的興趣。積累古詩中的名句。二年級的學生學習重點仍然在識字、寫字上,而在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上則為難點。

一、畫面匯入,激發學生學詩興趣。

課的一開始,我通過深情地匯入,讓學生對李白充滿敬佩之情。師:我們的祖國是詩的國度,幾千年來,我們的祖先留下了無數輝煌的詩篇。在詩歌的創作史上,唐代取得了很高的成就,湧現了無數優秀的詩人,李白是當時最傑出的浪漫主義詩人。我們曾經學過他的幾首詩,誰願意來背一背?學生回憶以前學過的詩,在回憶中引出今天要學習的內容。接著讓學生欣賞廬山瀑布的圖片,在學生驚訝的讚歎聲中發現孩子們已經被廬山瀑布的雄偉壯麗景象吸引了。揭示課題就順理成章。

二、讀誦詩句。

1.掃清障礙,主要解決生字。學生小組間互相幫助學習,然後檢查個別字朗讀,並通過為生字比較、組詞讓學生鞏固生字。這首古詩裡生字比較簡單,學生學起來比較輕鬆。

2.理解古詩。首先讓學生讀,讀通讀準古詩。接著幫助學生逐句理解詩意,體會作者李白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可以通過給個別組詞理解字義,比如照就可以組為照射;學生理解香爐是指香爐峰,用簡筆畫配合手勢理解“生紫煙”;猜哪個字解釋為河(川);“三千尺”是作者用誇張的方法,“銀河落九天”是作者用比喻的方法描繪廬山瀑布的雄偉壯美。之後又讓學生讀,有感情的讀,讀出廬山瀑布氣勢磅礴的感覺。在熟讀的基礎上成誦。

三、拓展詩句,體會寫作特點。

李白的詩激情浪漫,多采用誇張、比喻、想象等寫作方法巧妙地表達詩的意境和豐富的情感。在這首詩中詩人李白運用極其誇張的浪漫主義創作方法和比喻、想象等,再現了廬山瀑布的雄偉壯麗,盡情抒發了對大自然的讚美之情。教學中我用直觀形象的數字舉例讓學生理解“三千尺”誇張寫法,還通過講解理解、圖片演示理解“銀河”“九天”“香爐峰”的意思。還結合以前學過的詩句和拓展詩《秋浦歌》體會李白誇張寫法特點。受到很好的學習效果。

  範文二

《望廬山瀑布》是我去年參加晉中市優質課賽講時所選的一首詩。這首詩景美詩更美,學完後還沉浸在這種美的享受中。我愛美,而且每個人都有愛美之心,俗話說,愛美之心人皆有之。正因為愛美,所以才容易被美所打動,被一切美的東西、美的事物所感動。此時,廬山的美景所留下的餘香還在鼻邊,浸潤著我的心田。但遺憾的是,我沒能讓這種美更深刻地留在那群小鬼們的腦海中。回顧這節課,我感覺自己仍然是設好了圈套讓孩子們往裡鑽,仍然是在牽著孩子的鼻子走。

首先從課前的交流中來談起。課前交流為了讓孩子們感覺到一份平等,我用了三次不同的問好方式,一次比一次讓他們感覺到與我在距離上的拉近。目的是讓孩子在課堂上能與我達成平等對話的關係。只有平等,才會無拘無束;只有平等,才能交流自然、相處和協;只有平等,才能進行心靈的對話。我的這一目的是達到了,孩子們的思維也緊跟著我的圈套一步一步地“中計”,雖然我是出自內心的愛著這群孩子,但這份愛畢竟是我最初設計好的圈套所“套”來的',心裡總感不安。

再次是教學過程中。塊狀的教學設計影響並束縛著我的思維。縱觀整節課,我的教學程式始終沒敢遊離於我為這課所作的設計半步。我對這節課所作的設計恰恰成了我為自己建築的一道圍城,把我的手腳緊緊困在這道圍城之內。孩子雖能欣賞到這“城內”的一些為數不多的風景,但“城外”的大千世界對孩子來說卻有恍若隔世之感了。我為這次教學所作的設計,不僅對孩子是個圈套,對自己更是個圈套,緊緊地把自己捆死在這個“繭”中,不能放開手腳,大膽對課、對學生進行放手的教與學――這才是我這節課最大的敗筆。

最後再說一說作業的佈置。這一點還是我比較欣賞的--因為實用。作業的佈置首先是佈置預習《絕句》,這既是對習慣篇的鞏固,也是讓學生學會用古詩學習的方法來自學。古人云: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作為教師,我們不僅僅是教孩子學,更主要的是教學生會學,掌握學習的方法才能使孩子受益終身。默寫《望廬山瀑布》這首詩則是對本節課教學的鞏固。

在這節課後與老師們的交流中有老師提到,對於中年級的孩子不必要讓他知道關於詩人的太多。我個人想法是不僅應該讓孩子瞭解詩人,而且還應該讓孩子瞭解有關詩人在寫這首詩時的一些背景。古人云:“知其詩,不知其時可乎?知其詩,不知其人可乎?”可見對於詩人及其詩人所作這首時的時代背景孩子是應該知道的。這節課中所留下的遺憾遠不止這些,我們年青教師所缺乏的就是教學經驗、文化底蘊、教學手段的靈活運用等等,這些都還有待於在今後的教學中慢慢積累、吸收、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