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教育考試>

放飛蜻蜓的教學反思範文三篇

教育考試 閱讀(2.43W)

  第一篇

放飛蜻蜓的教學反思範文三篇

《放飛蜻蜓》一文,這些雖普通但無比可愛的字眼飽含情感,不僅是學生對語言文字的實踐,更是真情的流露、靈性的湧動。學生用心傾訴,是心靈深處真正的獨白。本文的主旨是在陶行知先生的循循善誘和行為表率下,使孩子明白“蜻蜓是人類的朋友!”

所以,教學聚焦於“陶行知怎樣勸說孩子們?陶行知給孩子們留下了怎樣的印象?”這兩個問題,引導學生品味語言,讀懂一段話。語文課是緊密聯絡生活這個大課堂的,在這一堂課中我幸運地獲得了這一寶貴的教學資源 --撿著了一隻死了的美麗的大蜻蜓。根據國小生的心理特點,喜愛動物是他們的天性,他們源於對小動物的熱愛,發自內心願意接近、走近文字,學生的情感在一見到蜻蜓的剎那間已流淌出來了,他們抑制不住這份心中的激動,在一邊聽著老師的介紹內容,一邊已慢慢踱步安靜地朝前圍攏過來。看清了蜻蜓的全身,同學們一個個都張開了大嘴,都感受著自己此刻對蜻蜓不一樣的心境,親眼看到蜻蜓的大複眼,幾乎佔了整個頭部的一半,能保持平衡、調整方向的尾巴一節節的,又細又長。他們看著都忍不住親手摸一摸蜻蜓那像花邊一樣的膜狀的翅膀。用手扇動翅膀飛舞,看著這一隻彷彿活了的大蜻蜓,同學們都不禁想起了“蜻蜓點水款款飛”的美麗情景。感受著蜻蜓的美麗身影,同學們學習課文熱情高漲,讀書感情把握較好,挖掘人物內心的思潮更深刻……

這一切都得感謝這隻大蜻蜓的到來。也可以聯絡學生的生活實際,如傷害蜻蜓的某個器官事例,認識蜻蜓身體結構特點和作用,感悟陶行知“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的教育思想。語文課堂這時已經變成具有磁石般魔力的智慧碰撞和智慧生成的對話場,師生在七嘴八舌的混響聲中,過濾和沉澱開啟心智的思考,語文課堂成了一個激情、智慧、靈感、創造碰撞和生成的大舞臺。

  第二篇

這是人民教育家陶行知的教學案例,是生活即課堂的案例。對於我們老師的`成長來說,這是篇非常有啟發性的案例,這一課可以讓我們懂得陶行知的教學方式及教學理念。對於學生來說,生活中有許多東西看似是簡單的,其實裡面的知識可多了,如果只是簡單地玩一玩,等於是喪失許多學習機會。現在各門學科都在講究探究性學習,其實這一課也是探究性的案例。

讀這一課,我們可以發現這篇文章有多個問題出現,認識這些問題,明白這些問題是怎麼解決的,其實就是交給孩子一把探究性學習的金鑰匙。

這個教學故事其實是從陶行知從村裡走出來,看到孩子在捉蜻蜓談起的:

問題一:“翠貞,你知道蜻蜓吃什麼嗎?”[學生的答案,學生一下子可以讀到。吃蟲子,吃露水,吃草,吃樹葉,吃泥土……]孩子的答案是開放的,這些答案到底哪個正確?陶行知在孩子們回答之後,給了學生更明確的答案。

問題二:你們說蜻蜓是不是我們的好朋友?[這個問題的答案是簡單的,當然這是第一個問題的思想提升。孩子初步理解了,肯定會有明確的認識。所以第七自然段開頭就說“孩子們點點頭。”

問題三:蜻蜓的尾巴有什麼用,誰知道?[這又是一個開放性的題目,從第一問題來看,學生答案這麼多,這個問題肯定也難以回答,孩子只能假設。所以就出現了直接觀察性的答案——蜻蜓用尾巴在河裡點水。一種猜測性答案——尾巴是掌握飛行方向的。在學生不知之時陶行知向孩子介紹了蜻蜓的尾巴,非常有趣,孩子們讀這個答題也會感受到原來蜻蜓的尾巴真的值得研究。

問題四:關於蜻蜓的頭部,其實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雖然這個問題沒有提出,陶先生沿著尾巴的作用直接談起,實質上卻是一個重要問題。把其放在一起,更有利於學生從整體上認識蜻蜓。

問題五:“把它放了,好不好?”這個問題的答案就成了文章的結局,這個問題的出現,肯定是在最後,放是有理由的,放是學生真正明白以後才能做的事。所以,我個人認為這個問題是非常重要的,將起到“綱領”之作用,提起這個“綱領”,前面所有的問題會接二連三的出現,並且得以解決之後,才能高興地放飛蜻蜓。

研究上面這五個問題,其實給學生一個很大的啟示,那就是平時生活的許多事都可以研究,怎麼研究?設計問題是非常重要的,只要設計幾個問題,或者發現到一些問題,將其逐步解決了,就是適應學生的研究性學習。所以,我個人認為,這一課抓住這幾個問題,引導學生學習,可以讓學生收穫到新課程標準倡導的學習理念。

  第三篇

這篇課文給我們訴說了這樣一個清新的小故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沒有橫加訓斥捉住蜻蜓的孩子們,而是因勢利導,將蜻蜓的作用向孩子們一一傳授,在不知不覺中,完成了一次最成功的“教育”。掩卷沉思,不由得欽佩教育家動人的人格魅力。

教學本課時,我抓住了課文中的一些重要語句,帶領孩子們走近陶行知,感受一次不著痕跡的教育。

在課文中,有這樣幾個詞語:慈愛、小心、商量。我抓住這幾個詞語,給孩子們設計了幾個問題:哪些地方體會到陶先生的慈愛?他的慈愛帶給孩子們什麼?為何要小心地拿著蜻蜓?怎樣才是商量的口吻?讓孩子們在特定的情境中去表演,在反覆品讀中將自己的感受與大家共享:在誦讀中,孩子們瞭解到陶先生的循循善誘,詢問孩子們蜻蜓吃什麼?尾巴有什麼用?眼睛的結構很複雜……沒有絲毫的說教,卻是環環相扣,教給孩子們認識蜻蜓的知識,不著痕跡,卻水到渠成。同時,我在課上更進一步引導孩子們去體會“商量”,就是態度不居高臨下,學生們在朗讀中欣喜地發現:自己也變成了翠貞,似乎在聆聽陶先生的教導,將人類的好朋友蜻蜓心悅誠服地放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