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歷史解讀>

三國曆史人物故事

歷史解讀 閱讀(2.27W)

關於三國歷史人物故事有哪些呢?歷史是一門人文學科,學習歷史能夠讓人瞭解世界的發展變化,豐富自己的知識積累,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在國中階段的學習尤為重要。下面是小編為您整理的三國曆史人物故事,歡迎閱讀借鑑!

三國曆史人物故事

  三國曆史人物故事篇一:周瑜假書賺蔣幹

這個智謀故事見於《三國演義》第四十五回“三江口曹操折兵 群英會蔣幹中計”。

周瑜是江東孫氏集團中一個足智多謀的將領。他用反間之計,一舉除掉了曹操手下兩個得力的水軍將領。

原來,曹軍士兵,多系北方人,不習水戰。曹操在佔領荊州之後,便用降將蔡瑁和張允為都督,訓練水軍,為掃平江東做準備。蔡、張二人,久居荊州,深得水戰之妙。由他們訓練水軍,對江東顯然是一種潛在的威脅,周瑜深為憂慮。一天,周瑜正在帳中議事,有人通報故人蔣幹來訪。周瑜對眾將作了一番部署,遂整衣出迎。

這蔣幹,字子翼,與周瑜自幼同窗,交情頗厚,現為曹操帳下幕賓。這次,他是主動請命前來江東的,目的是要說動周瑜投降。對此,周瑜自然心中有數。所以,他一見面就把蔣幹的嘴“封”了起來:他命大將太史慈監酒,聲稱“今天是老同學相見,但敘朋友之情,不言軍旅之事,有言之者當即斬首”。然後,他又以江東精勇雄壯的士兵、堆積如山的糧草和眾多的'文武英傑,誇示蔣幹,使得蔣幹始終無法開口道出說詞。歡宴之後,周瑜一定要與蔣幹同榻而眠。他故作大醉之狀,和衣而臥,嘔吐狼藉,一會兒就鼾聲如雷。那蔣幹因心中有事,難以入睡,二更即起,見帳內殘燈尚明,桌上堆著文書,便下床偷看,他見有蔡瑁、張允寫給周瑜的一封投降書信,不禁大驚,忙將其藏到了身上。這時,周瑜在床上翻了個身,說起了夢話,道是數日之內要讓蔣幹看那曹操的腦袋。蔣幹連忙熄燈上床。將近四更時分,只聽得有人進帳喚道:“都督醒了嗎?”周瑜裝作夢醒的樣子,故意問那人說:“床上睡的是什麼人?”那人答道:“都督請子翼一同睡覺,怎麼忘記了?”周瑜懊悔地說:“我平日從未醉酒,昨天喝醉了,不知可曾說過些什麼?”那人道:“江北有人過來。”周瑜小聲喝道:“低聲!”又叫:“子翼。”蔣幹裝作睡著,一聲不應。

周瑜同來人悄悄走出帳外,蔣幹則在帳內偷聽。只聽來人在外面說:“蔡、張二位都督道:‘急切中無法下手。’”後面的話因聲音太小,無法聽清。一會兒,周瑜回到帳內,又叫:“子翼。”蔣幹不應,仍然矇頭假睡。周瑜遂脫衣就寢。蔣幹暗想:這周瑜是個精細人,天亮後若不見了蔡、張二人的書信,豈肯與我干休?因此,剛到五更,即趁周瑜熟睡之機,悄悄溜出帳外,叫上隨身帶的小童,飛快地趕到江邊下船回江北去了。

蔣幹回到江北,去見曹操。曹操問道:“子翼,事情辦得怎麼樣?”蔣幹回答說:“周瑜雅量高致,不是言詞所能打動。”曹操十分不悅,道:“事情沒有辦成,反讓人家笑話!”蔣幹說:“雖然沒能說動周瑜,卻為丞相打聽到一件重要事情。請摒退眾人。”待左右之人退下,蔣幹取出書信,並將聽到的事情一一告訴了曹操。曹操大怒道:“這兩個賊人竟敢如此大膽!”遂喚蔡瑁、張允入帳,未容二人分辯,即命武士推出斬首。這樣,大戰尚未開始,曹軍最為得力的兩個水軍將領,就被周瑜以反間之計輕而易舉地除掉了。

  三國曆史人物故事篇二:諸葛亮計激周瑜

此計謀故事見於《三國演義》第四十三回“諸葛亮舌戰群儒 魯子敬力排眾議”和第四十四回“孔明用智激周瑜 孫權決計破曹操”。

諸葛亮奉劉備之命到達江東勸說孫權共同抗曹,魯肅帶他前去會見孫權。諸葛亮見孫權碧眼紫髯,一表人材,自知難以用言語說動,便打定主意要用言語激他。寒喧之後,孫權問道:“曹兵共有多少?”諸葛亮答:“馬步水軍,共100餘萬。”孫權不信。諸葛亮說:“曹操在兗州時,就有青州軍20萬;平定河北,又得五六十萬;在中原招新兵三四十萬,現在又得荊州兵二三十萬:如此算來,曹兵不下150萬。我只說100萬,原因是怕驚嚇了江東之士。”魯肅聽後大驚失色,一個勁向諸葛亮使眼色,諸葛亮卻裝看不見。孫權又問:“曹操部下戰將,能有多少?”諸葛亮說:“足智多謀之士,能征慣戰之將,不下一二千人!”孫權道:“曹操有吞併江東的意圖,戰與不戰,請先生為我下決心。”諸葛亮說:“曹操取得了官渡之戰的勝利,又新破荊州,威震天下,現在即使有英雄豪傑要與他抗衡,也沒有用武之地,所以劉豫州才逃到這裡。希望將軍您量力而行:如果能以吳、越之眾與他抗衡,就不如早一點與其絕交;如果不能,為什麼不依眾謀士的主張,向他投降呢?”

孫權道:“就如您所說的,那麼劉豫州為什麼不投降曹操呢?”諸葛亮說:“當年的田橫,不過是齊國的一名壯士罷了,尚能篤守節義,不受侮辱,更何況身為王室之胄、英才蓋世、眾士仰慕的劉豫州。事業不成,這是天意,又豈能屈處人下?”孫權聽了,不禁勃然大怒,退入後堂。眾人都笑諸葛亮不會說話,一鬨而散。魯肅則一個勁埋怨諸葛亮,批評他藐視孫權。諸葛亮笑道:“我自有破曹良策,你不問我,我豈能說?”魯肅聽罷,趕緊跑到後堂告訴孫權。孫權回嗔作喜,又出來與諸葛亮相見,並設酒宴款待。經請葛亮一番實事求是地分析,孫權果然進一步堅定了抗曹決心。

周瑜系江東主戰派的核心。但是,他在與諸葛亮相見時,卻故意反說宜降不宜戰。魯肅不知是詐,與周瑜當面爭辯起來。諸葛亮裝作主張投降的樣子,然後說:“我有一計,既不必牽羊擔酒,納土獻印,也不必親自渡江;只要派一名使者,送兩個人到江北給曹操,百萬大軍就會卷旗卸甲而退。”周瑜問道:“用哪兩個人?”諸葛亮說:“我在隆中時,就聽說曹操在漳河新建了一座十分壯麗的樓臺,稱之為‘銅雀臺’,並且廣選天下美女置於其中。曹操原本就是個好色之徒,他很早就聽說江東喬公有兩個女兒,長曰大喬,次曰小喬,都有沉魚落雁之容,閉月羞花之貌。曹操曾經發誓說:‘我一願掃平四海,以成帝業;一願得江東二喬,置之於銅雀臺,以樂晚年。如此,雖死也沒有什麼可恨的了。’可見,他率百萬雄兵,虎視江南,其實不過是為得到這兩個女子。將軍何不去找那喬公,用千金買下這兩個女子,派人送給曹操。曹操得到她們之後,心滿意足,必然班師回朝。”周瑜道:“曹操想得到二喬,有什麼證驗沒有?”諸葛亮說:“曹操的小兒子曹植,下筆成文。曹操曾經命他寫了一篇《銅雀臺賦》。賦中的意思,單道他家合為天子,誓娶二喬。”周瑜道:“先生還能記得這篇賦嗎?”諸葛亮說:“我愛其文采華美,曾經把它背了下來。”說完,當即將《銅雀臺賦》背誦了一遍。其中“攬‘二喬’於東南今,樂朝夕與之共”一語,果然是想要得到江東二喬的意思。周瑜聽罷大怒,站起來指著北方大罵道:“老賊欺人太甚!”諸葛亮連忙勸阻說:“當年漢朝皇帝曾以公主和親,今天為了退敵,這民間的兩個女子有什麼可惜的呢?”周瑜道:“先生有所不知,大喬是孫伯符(即孫策,孫權之兄,其時已死)之婦,小喬乃周瑜之妻。”諸葛亮佯裝惶恐道:“我確實是不知此事,矢口亂說,死罪死罪!”周瑜道:“我與老賊誓不兩立,希望先生助我一臂之力。”於是,二人遂訂下聯合抗擊曹軍的大計。

  三國曆史人物故事篇三:張飛沉著退敵兵

此計謀出於《三國演義》第四十二回“張翼德大鬧長阪橋 劉豫州敗走漢津口”。

曹操平定河北之後,大舉南下,征伐荊州。劉琮自知不是曹操的對手,便率眾投降。這樣,曹操不費吹灰之力,即佔領了襄陽。劉備因寡不敵眾,只好率所部退往江陵,但在長阪坡被曹軍追及。雙方血戰一場,劉備大敗,幸得張飛保護,且戰且走。待到天明,見追兵漸遠,劉備方敢下馬歇息。這時,趙雲、糜竺、簡雍等均不知下落,劉備身邊只剩下100多騎兵。正悽惶之間,忽見糜芳面帶數箭,踉蹌而來,口稱“趙雲投降曹操去了”。劉備不信,張飛說:“他見我們勢窮力盡,所以投降曹操,以便圖取富貴。我現在就去找他,如果撞見,就一槍刺死他。”說完,遂不聽劉備勸阻,飛身上馬,率20多名騎兵,回到長阪橋邊。他見橋東有一大片樹林,心生一計,教那20多名騎兵,都砍下樹枝,拴在馬尾上,在樹林中往來賓士,衝起塵土,作為疑兵;自己則橫矛立馬於橋上,向西而望。

其實,趙雲並未投降曹操。撤退時,他受命保護老小,在長阪坡被曹軍衝散,便不顧死活,翻身殺入重圍。經過一天血戰,趙雲先後救出簡雍、糜竺、甘夫人和阿斗,殺死曹營名將50多員,直透重圍,到得長阪橋邊時,已經是人因馬乏。他見張飛挺矛立馬於橋上,便大呼:“翼德援我!”張飛因有簡雍報信,知趙雲並未背叛,便說:“子龍快走,追兵有我抵擋。”趙雲縱馬過橋。此時,曹軍大將文聘引軍至橋邊。他見張飛倒豎虎鬚,圓睜環眼,手持蛇矛,立馬橋上;又見橋東樹林之後,塵土飛揚,疑有伏兵,便勒住馬,不敢向前。一會兒,曹仁、李典、張遼、許褚等陸續追到,也都不敢近前,使人飛報曹操。曹操聞報,急忙上馬趕來。張飛見曹軍陣後青羅傘蓋與旄鉞旌旗漸近,知是曹操來到,便大喝道:“我乃燕人張翼德,誰敢與我決一死戰?”聲如響雷,曹軍聽了,不由得個個兩腿發抖。

曹操忙令去掉傘蓋,回顧左右道:“我以前曾聽關雲長說:‘張飛在百萬軍中取上將之首,有如探囊取物。’今天相逢,切不可輕敵!”話未說完,張飛又大喝道:“燕人張翼德在此,誰敢來決一死戰?”曹操見張飛氣概如此雄壯,遂有退兵之心。張飛見曹操後軍陣腳移動,挺矛大喝道:“戰又不戰,退又不退,卻是何故?”喊聲尚未斷絕,曹操身邊的將領夏侯傑,竟然嚇得肝膽碎裂,倒撞馬下。曹操見狀,撥馬便走。於是,曹軍眾將一齊往西而逃。一時人如潮湧,馬似山崩;棄槍落盔者,自相踐踏而死者,不計其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