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歷史解讀>

簡短的三國曆史故事

歷史解讀 閱讀(9.24K)

關於簡短的三國歷史故事有哪些呢?歷史故事不僅能夠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更重要的是它符合七八年級學生學習的心理特徵,將歷史故事引入國中歷史課堂,不僅必要,而且非常具有實用性。下面是小編為您整理的簡短的三國曆史故事,歡迎閱讀借鑑!

簡短的三國曆史故事
  簡短的三國曆史故事篇一:三國時的“毒士”賈詡

賈詡(147年-223年8月11日),字文和,武威姑臧(今甘肅武威)人。東漢末至三國曹魏初年著名謀士、軍事戰略家,也是曹魏的開國功臣。原為董卓部將,董卓死後,獻計李傕、郭汜反攻長安。李傕等人失敗後,輾轉成為張繡的謀士。張繡曾用他的'計策兩次打敗曹操,官渡之戰前他勸張繡歸降曹操。

官渡之戰時,力主與袁紹決戰。赤壁之戰前,認為應安撫百姓而不應勞師動眾討江東,曹操不聽,結果受到嚴重的挫敗。曹操與關中聯軍相持渭南時,賈詡獻離間計瓦解馬超、韓遂,使得曹操一舉平定關中。

在曹操繼承人的確定上,賈詡以袁紹、劉表為例,暗示曹操不可廢長立幼,從而暗助了曹丕成為世子。黃初元年,曹丕稱帝,封其為太尉、魏壽鄉侯。曹丕問應先滅蜀還是吳,賈詡建議應先治理好國家再動武,曹丕不聽,果然徵吳無功而返。

黃初四年去世,享年七十七歲,諡曰肅侯,《唐會要》尊其為魏晉八君子之首。賈詡精通兵法,著有《鈔孫子兵法》一卷,併為《吳起兵法》校注.

賈詡年少時並不出名,只有當時名士閻忠認為他與眾不同,說他有張良、陳平那樣的智慧。賈詡早年被察孝廉為郎,因病辭官,向西返回家鄉到達汧地,路上遇見叛亂的氐人,和同行的數十人一起被氐人抓獲。賈詡說:“我是段公的外孫,你們別傷害我,我家一定用重金來贖。”當時太尉段熲,因為久為邊將,威震西土,所以賈詡便假稱是段熲的外孫來嚇唬氐人,叛氐果然不敢害他,還與他盟誓後送他回去,而其餘的人卻都遇害了。賈詡擁有如此隨機應變處理事情的才能,像這樣的事情很多。

  簡短的三國曆史故事篇二:詭計多端的小人郭圖

說起郭圖,給大家留下的印象可能不怎麼深刻,他只是袁紹帳前的一個謀士,至於他長什麼樣,穿什麼衣服,作者從未著墨,算是小人物一個。

可小人物不能當小人。一旦餿主意、壞點子發揮了作用,那麼,危害程度是相當嚴重的。

在《三國演義》中,郭圖出場並不多。可他每次一露面,給主公袁紹上的都是“壞菜”,這非常可怕。

他第一次出場是在第22回《袁曹各起馬步三軍 關張共擒王劉二將》。當時窮途末路的劉備佔據徐州孤城,為求自保,便差孫乾星夜帶著書信前往河北聯合袁紹共同抗曹。袁紹覽畢書信猶豫不定時,謀士田豐說:“兵起連年,百姓疲弊,倉廩無積,不可復興大軍。”謀士審配說:“不然。以明公之神武,撫河朔之強盛,興兵討曹賊,易如反掌。”謀士沮授說:“制勝之策,不在強盛。曹操法令既行,士卒精練,比公孫瓚坐受困者不同。今棄獻捷良策,而興無名之兵,竊為明公不取。”這時,郭圖站了出來,他奏道:“兵加曹操,豈曰無名?與劉備共仗大義,剿滅曹賊,上合天意,下合民情,實為幸甚!”

最後,經過一番舌戰,郭圖等主戰派佔了上風。袁紹隨即兵發官渡,攻打曹操。這時,被袁紹關在獄中的謀士田豐得此訊息,急忙上書諫道:“今且宜靜守以待天時,不可妄興大兵,恐有不利。”

可惜至理名言,袁紹不聽。如果袁紹用田豐之謀而棄郭圖之策,也許歷史將會改寫。但這隻能是一個假設。

  簡短的三國曆史故事篇三:孔明智設空城計

這個智謀故事見於《三國演義》第九十五回“馬謖拒諫失街亭 武侯彈琴退仲達”。

三國時期,諳葛亮因錯用馬謖而失掉戰略要地——街亭,魏將司馬懿乘勢引大軍15萬向諸葛亮所在的西城蜂擁而來。當時,諸葛視身邊沒有大將,只有一班文官,所帶領的五千軍隊,也有一半運糧草去了,只剩2500名士兵在城裡。眾人聽到司馬懿帶兵前來的訊息都大驚失色。諸葛亮登城樓觀望後,對眾人說:“大家不要驚慌,我略用計策,便可教司馬懿退兵。”

於是,諸葛亮傳令,把所有的旌旗都藏起來,士兵原地不動,如果有私自外出以及大聲喧譁的,立即斬首。又教士兵把四個城門開啟,每個城門之上派20名士兵扮成百姓模樣,灑水掃街。諸葛亮自己披上鶴氅,戴上高高的綸巾,領著兩個小書童,帶上一張琴,到城上望敵樓前憑欄坐下,燃起香,然後慢慢彈起琴來。

司馬懿的先頭部隊到達城下,見了這種氣勢,都不敢輕易入城,便急忙返回報告司馬懿。司馬懿聽後,笑著說:“這怎麼可能呢?”於是便令三軍停下,自己飛馬前去觀看。離城不遠,他果然看見諸葛亮端坐在城樓上,笑容可掬,正在焚香彈琴。左面一個書童,手捧寶劍;右面也有一個書童,手裡拿著拂塵。城門裡外,20多個百姓模樣的人在低頭灑掃,旁若無人。司馬懿看後,疑惑不已,便來到中軍,今後軍充作前軍,前軍作後軍撤退。他的二子司馬昭說:“莫非是諸葛亮家中無兵,所以故意弄出這個樣子來?父親您為什麼要退兵呢?”司馬懿說:“諸葛亮一生謹慎,不曾冒險。現在城門大開,裡面必有埋伏,我軍如果進去,正好中了他們的計。還是快快撤退吧!”於是各路兵馬都退了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