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工作方案>

國中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工作方案 閱讀(2.05W)

合作是人類社會賴以生存和發展的重要動力,學會共同生活,培養在人類活動中的參與和合作精神是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這是一句飽含對歷史深沉的審視,對現實冷靜的洞察,對未來辯證的思索的至理名言。民族創新精神的培養,創新潛能的開發,基礎在教育,關鍵在教育。所以有人說,創新就是教育的終極存在的價值所在,就是教育的真諦所在,要義所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報告《教育——財富蘊藏其中》指出學會合作是面向21世紀的四大教育支柱之一。合作學習作為對傳統教學組織形式的一種突破和補充,已經被教師越來越廣泛地運用於以學生髮展為本的課堂教學之中,這也是新一輪課程改革所倡導的自主、探索與合作的學習方式,促進了學生在教師指導下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

國中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如何有效地組織學生開展合作學習培養創新能力?是目前普遍關注的熱點問題。但通過大量的課堂觀察和調查,仍存在許多誤區,如浮於表面、流於形式的合作學習,缺乏對合作學習的價值認識,缺乏適合學生進行合作學習的環境,以及教師在合作學習過程中的角色轉換等問題,導致合作學習不能真正發揮出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優勢。為此,在新課程理念的引領下,為了解決這個實質性的問題,克服當前國中數學課堂教學中的小組合作學習存在的多種問題,達到新課程理念的最好體現。我結合自己多年國中數學教學的感受談談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如何正確培養學生的創新合作能力

1.傳統的課堂教學常常被視為孤立、個體化的活動,座位統一的“插秧式”編排,回答問題時統一的舉手姿勢,甚至連坐姿也作統一要求。每個孩子安靜地坐在自己的位置上,並被要求努力地理解黑板、書本上的內容或完成老師預設的一些問題,完全被當作一個接受知識的“容器”。新課程標準把“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提到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這充分肯定了合作學習能從許多方面促進學生更加生動、活潑地學習。

2.合作學習為學生提供了終身學習的必備素質——學會學習。

學會學習是一個現代人生存和發展的首要條件。新課程理念下的課堂是師生共同生活、共同發展的場所,是以學科知識為載體,在師生、生生之間的相互活動和對話中,在學生經歷知識形成的過程中,獲得知識、技能、情感、態度、價值觀的體驗,形成良好的個性品質,這其中更多強調的是學生的學習方式。學生在合作過程中,能主動地提出問題、自由地展開討論和交流、敢於嘗試、學會傾聽、以及進行自我反思。所有這些,如果我們在課堂教學中能有意識地構建這樣一個符合學生特點的合作學習的方式,使每位學生都能在有限的合作時空裡全員參與,在互動中互幫互學,那麼不僅能有助於增強學生的合作意識,而且還能為學生獲得終身學習的能力奠定基礎。

3.合作學習中學生自身價值的體現——體驗

以數學課堂教學為例,課本中幾乎每個數學公式、原理、法則、性質等都有著清晰闡述的過程,如果教師一味地進行“淋漓盡致”地講解,那些常常令人充滿興奮和富有挑戰的思想,就會由於我們的老師的“傾心傾力”而被甄沒。如果讓學生帶著問題參與到這些公式、原理、法則、性質形成的過程中,在相互合作中彼此進行交談、傾聽、解釋、思考、反思,在觀點分享與協商的過程中,學生自己在幾分鐘或幾十分鐘之內“暢遊”科學家幾十年的經歷,油然而然地產生出一種“我也能行”的積極情感。在此過程中,學生不僅僅是掌握知識,而且學生在經歷過程中體驗到了合作的價值,也發現了自己的價值和潛能。

針對以上情況我認為,準確理解小組合作學習的理念,正確掌握小組合作學習策略,科學地使用激勵性評價機制,可以有效地避免小組合作學習走入誤區。 對小組合作學習的概念表述,可謂眾說紛紜,但其本質是一樣的,即:小組合作學習是以小組為基本組成單位,以小組成員之間的合作性活動為載體,以小組共同達成教學目標為目的,以小組總體成績和個人在小組中的表現為評價依據的教學策略體系。列寧說:“沒有革命的理論,就不會有革命的運動。”教學實驗是一項實踐性、科學性、創造性、複雜性和主體性很強的教學實踐活動,若沒有正確理論的指導是不會成功的。因此,實驗基礎上一確定,我們組織全體數學教師學習教育雜誌、報刊等有關合作性學習及其相關的理論刊物,提高教師對這個研究課題的認識。自覺在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合作能力。

二、培養創新合作意識的途徑和方法

1.將學生的個別差異作為一種積極的教育資源加利用,實驗班實施動態分組教學。按照“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原則,將學生組成學習小組,每個小組6-8人,每組成員在性別、興趣、能力、學習水平、家庭背景等主要方面合理搭配,保證組內各成員之間的差異性和互補性,小組之間合理競爭的公平性。

《國中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全文內容當前網頁未完全顯示,剩餘內容請訪問下一頁檢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