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工作方案>

校本課程實施方案

工作方案 閱讀(2.29W)

為了確保事情或工作紮實開展,常常需要預先制定方案,方案是闡明具體行動的時間,地點,目的,預期效果,預算及方法等的企劃案。制定方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校本課程實施方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校本課程實施方案

校本課程實施方案1

一、指導思想

認真貫徹《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的精神,確立現代教育觀、課程觀、質量觀,利用課程分級管理的體制,優化學校課程結構,把“以學生髮展為本,以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培養為重點”作為課程基本理念,轉變教育思想,更新教育理念,根據當地社會、經濟發展的具體情況,結合本校的優勢、學生的興趣和需要,精心組織,紮實有效地開展新課程改革實驗,促使學生全面發展。

二、實施目標

以課改為載體,在校本課程開發中,做到以師生為主體,以人的發展為核心,以培養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為目標,積極發展學生個性,全面落實素質教育,樹立學生自主學習的信心;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善於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磨練學生的意志,使學生形成知難而進的品格,消除畏難心理;從學生的興趣出發,尊重每個學生的個性發展,因勢利導,促使學生形成健全的人格,讓師生與課改同成長。

三、校本課程組織機構

1、課程開發領導小組(負責課程的初步審議)

組長:***(校長)

副組長:***(教導主任)***(政教主任)

組員:班主任、學科組長

2、課程開發研究小組(負責課程的具體開發)

組長:***(教導主任)***(政教主任)

副組長:學科組長

音樂、美術、體育、語文、數學、英語等學科等相關教師

3、課程實施督察小組(負責課程實施的督察)

組長:***(校長)組員:班主任、物理、化學、地理、綜合實踐課程

副組長:政教主任年級主任

組員:班主任、學科組長

四、課程內容

從學生的興趣出發,以學校為基地,充分利用我校的'教育資源優勢,努力發掘本地教育資源,開發出多樣性的、可供學生選擇的課程。擬設定符合學生興趣、需求、促進學生髮展的七大類課程:

1、認知類:認識自身以及身邊的人、事及事物(尺寸、重量、年齡、生日等)

2、欣賞製作類(攝影、剪紙、摺紙、麵食製作、繪畫、圖片——當地名勝風景)

3、音樂類(民歌、小曲調、樂曲、舞蹈等)

4、體育類(球類、跳繩、毽子等規則、技能)

5、禮儀教育(道德規範、文明用語、語言藝術、常用交際用語、英語常用交際口語等。)

6、地方人文(本縣歷史名人故事、縣名及村名的由來及變遷等。)

7、資訊科技(計算機基本知識及技能)

五、實施辦法

1、據校本課程開發指南所確定的基本原則對教師及其提供的課程材料進行綜合評估,確定開設科目和開設時間。

2、布初評通過的校本課程科目及教師名單,推出校本課開設科目選單供學生詢問和選擇。

3、加強校本課程的計劃性。開學初始認真制訂教學計劃,確定教學內容的框架。日常的教學工作必須根據教學計劃展開,做到認真備課、上課、考核,充分發揮校本課程的育人功能。

4、選擇有特長,有事業心、有創新精神的年輕教師,擔任校本課程的教學工作,定期組織他們學習“課程理論”,掌握校本課程的管理原則和實施方法,逐步提高他們的實踐水平。

5、重教師和學生的參與過程,給教師和學生一個客觀評價,以激勵性評價為主。

6、在開展課程研究的過程中請有關專家和上級領導及時指導、幫助,以使課題研究獲得成功。

六、課程評價

(一)對課程的評價

每學期結束時,學校要召開任課教師會議,聽取任課教師對課程建設的意見,及時修正不足,完善方案;同時,要對實施的年級進行問卷調查或召開座談會,關注學生喜好的程度,也聽取學生乃至家長、社會人士的建議和意見。

(二)對學生的評價

在該課程中,對學生的評價主要是過程性評價。一是建立成長檔案袋,讓學生自己收集學習過程中反映自己成長的資料,如學習時收集到的故事、照片,辦的剪貼報,寫的採訪日記、調查報告,家長、教師、社會人士的評價等。二是教師根據教學內容設計相應的評價表,隨時進行評價。最後在一學期結束時,進行終結性的評價,評價的形式根據教學內容的不同,體現多樣性。

(三)對教師的評價

一是教師自我反思性評價:每一個主題內容的教學完成後,認真進行反思總結

二是教學督察評價:學校重點檢查備課、教師收集的資料及課堂教學。

總之,校本課程開發的過程就是我們不斷學習、發展、成長的過程。我們願繼續努力,積極投身於課程改革的洪流中,去開拓、去創新,用智慧和汗水譜寫出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新篇章。

校本課程實施方案2

地方課程、校本課程的評價對課程的實施起著重要的導向和質量監控作用。評價的目的功能、評價的目標體系和評價的方式方法都直接影響著課程目標的實現,影響著課程功能的落實。我校結合學校實際制定了地方課程、校本課程評價方案。

一、對課程的本質和標準有一個正確的認識。

1、課程評價標準對於課程評價有很強的指向性,確定課程評價標準,需要綜合各方面的因素,具體需要考慮的問題有:

2、學生與社會都是價值主體,作為評價主體的課程評價者如何綜合考慮學生與社會的需要。

3、課程評價標準如何既體現學生主體的共同需要又體現學生的個性要求。

4、學生參與地方課程、校本課程學習程度的大小,是否有一定的興趣。

5、當評價主體與價值主體不一致時,價值主體的需要只有通過評價主體的意識和理解才能起作用,因此,評價者對價值主體需要的認識、理解,是評價成功與否的關鍵因素。

6、即使當評價主體與價值主體趨於一致時,主體的真實需要與主體的願望之間仍會有差距,因而應儘量使願望與需要保持一致,從而形成主觀價值標準與客觀價值標準的一致性。

二、評價原則

1、科學性原則。

對課程的評價要運用科學的評價方法,提高評價的`效度和信度。

2、可操作性原則。

評價方法要簡單可行,可操作性強。

3、素質培養的原則。

對課程的評價要注重考察提高學生各方面的素質,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

4、參與性原則。

對學生的評價注重學校課程的參與情況,作為學生學分考核的依據。

5、全面性原則。

對教師的評價既要考慮到教師課程目標的實施情況,學生能力的提高水平,又要考慮到教材的編寫質量。

三、地方課程、校本課程內容。

地方課程:(七、八年級)傳統文化、安全教育、環境教育、健康教育

(九年級)人生規劃、安全教育、健康教育

校本課程:結合我校實際,我們共開發了以下課程作為我們各年級的校本課程。傳統節日教育、生活中的數學等三、評價標準與方法:

(一)地方課程評價內容、標準及方法:

內容與標準:學習興趣與參與態度、學生認知與技能、學習方法與思維習慣的養成、學習成果等方面(具體參看附表)。方法:

1、學生自評互評,即學生自己的評價和小組成員對夥伴的評價。

2、教師對學生的評價 。主要依據學生出勤情況、學習材料準備情況、課堂表現、作業情況等方面的內容給予學生評價。

(二)校本課程評價內容、標準及方法:內容與標準:

校本課程的評價包括三方面的內容:教師課程方案評價、學生情況的評價。對教師評價內容包括教學計劃、教材、教案等,主要看這些內容是否符合新的課程理念,是否符合“和諧高效、思維對話”型課堂教學要求。學生情況主要指學生學習興趣與參與態度、學生認知與技能、學習方法與思維習慣的養成、學習成果等方面(具體參看附表)。

方法:

1、學生自評互評,即學生自己的評價和小組成員對夥伴的評價。

2、教師對學生的評價 。主要依據學生出勤情況、學習材料準備情況、課堂表現、作業情況等方面的內容給予學生評價。

3、對教師的評價隨學校對教師計劃、備課等檢查進行。

校本課程實施方案3

為了進一步推進學校素質教育,以德育創新發展為主線,重視學生基礎道德教育。在原有的基礎上,使德育工作的實效性、整體性、充分體現學校教育教學工作中以德育為核心的思想,體現學校“讓我們的學生自信而快樂地成長”的辦學理念,塑造求真人的形象和風格。通過學生的自我體驗、自我提高提高學生髮現問題、探究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促進學生良好道德品質和文明行為習慣的養成,鼓勵學生爭做“優秀求真人,合格社會人”。

一、教材內容:

一、電話禮儀

二、網路禮儀

三、交往禮儀(學校篇)

四、交往禮儀(家庭篇)

五、交往禮儀(社會篇)

六、安全禮儀(學校篇)

七、安全禮儀(家庭篇)

八、安全禮儀(交通安全篇)

九、安全禮儀(生活安全篇)

十、車國小校學生禮儀規範

十一、課堂禮儀

十二、著裝禮儀

二、校本教材的實施:

1、 強化意識:

學校通過課程設計的地方教材、升旗儀式的主題發言,校會課的'專題廣播、班會課、手抄報等以及每個學期一次的主題班會進行宣傳,不定期地舉行知識競賽,強化學生的認同感。比如,本學期十二月份,學校德育工作的主題是“愛集體”,重點:進行集體主義教育,懂得我在集體中成長。每個班級出一期專題黑板報,利用校會課進行“我們班的溫馨故事”交流活動,分年級召開主題班會,讓學生感受、回顧在集體成長中的點點滴滴,增強集體意識,強化只有“集體的事情一起幹”,我們的集體才會變得更美好、更溫馨。

2、具體指導

在我們的校本教材中,每個好習慣都有具體指導要求.比如:“微笑待人”

(1) 教育目的:教育學生微笑面對他人,微笑面對一切困難與挫折,培養學生自信心。

(2)行為表現:微笑面對一切碰到困難和挫折,遇到不順心的事,碰到這樣或那樣的困難和挫折,能以平常心對待它們,迎著困難上不退縮、不懼怕,努力克服困難,取得成功。

(3)親身體驗:

⑴ 微笑是一種好習慣,需要我們共同努力,請你談一談自己的體驗。

當你得到微笑時,你有何感受?當你送給他人微笑時,有什麼體會?

請在你的學習小組中與同學交流,把你的想法告訴同學和老師。

⑵ 在日常生活中自己怎麼做到互幫互諒,微笑待人?怎麼實踐。

⑶ 教師應遵循以下原則:多表揚少批評;放手與指導原則,培養學生獨立性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習與實踐的原則,豐富知識,實踐中重新學習。

⑷ 家長必須做到孩子做的事不論大小,只要有益都要大力支援、幫助、鼓勵,不搞物質刺激,批評要把握度,不傷害孩子的自尊心。

這樣,從學生、教師、家長不同的方面可以加以指導。

3、檢查評比、評價相結合

只要求沒檢查,就跟沒要求一樣。因此檢查評比工作必須堅持下去。學校通過值周班、文明崗檢查,行政值勤檢查,做到“天天檢查、週週點評、月月總結、學期總評”。工作雖然瑣碎但對形成學生良好行為習慣起到了督促作用。但是檢查評比終究是外力,養成好行為習慣必須靠內因,為此,我們把檢查評比與自我評價結合起來。進行學生自評,小組互評,教師評。學生把道德規範與本人的有關行為進行聯絡,對照評價,對學生道德行為發展起到了重要的導向作用。特別是自我評價,它是學生進步的力量源泉,只有自己認識到自己的行為正確與否,才會產生美化自我行為的強大動力。同時,班主任老師還利用《學生行為規範養成手冊》,堅持與家長的聯絡,讓家長知道孩子在校表現,從而形成教育合力。

校本課程實施方案4

一、課程開發背景及資源分析:

1、滿足學生需求

新課程強調,教師要尊重學生的人格,這種尊重表現在對學生獨特個性行為表現的接納和需要的滿足,這就決定著我們的教學要一切從學生的實際需求出發。因此,我校在這門課程開發前進行一項調查中表明有相當一部分學生對寫字感興趣,這說明學生有開設寫字課程的需求。

2、發揮教師特長

教師既是校本課程的實施者,也是開發者。我校有幾位擅長書法的教師,開發實施《中國書法》校本課程,既可發揮教師的特長,普及書法教學,又可發現、培養書法特長生。作為學校應相信教師,充分挖掘教師的優勢和潛能,為教師自主開發校本課程提供平臺和支援,提高教師課程開發的能力。

3、凸顯學校特色

我校長期以來一貫重視寫字教學,我們堅持在普及的基礎上拔尖書法人才,因此,有一批書法特長生脫穎而出。近幾年來,我校學生先後有十餘人次在泉州市、南安市舉行的書法比賽中獲獎,其中硬筆書法獲泉州市二等獎3人次,毛筆書法獲泉州三等獎2人次。隨著課改的日益深入,我們越來越認識到寫字教學本身及其外延還潛在著許多優勢有待於我們開發,需要也必須要從課程建設的高度來對寫字課程進行重新定位,使之成為一門既有著豐富內涵又有著廣泛外延的課程,同時也對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提高教師課程開發水平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

4、繼承優秀傳統文化

書法是我國民族文化藝術寶庫中一顆璀燦的明珠,在以知識經濟為主要特徵的新世紀,加強寫字教學,繼承和發揚祖國優秀的'寫字教育傳統,從小打好每一個孩子的寫字基礎,仍然是每一所學校面臨的一個重要課題。

二、活動型別:學科拓展類

三、活動物件:全校學生

四、活動目標:

(1)引導學生了解書法這一中華民族傳統文化,激發學生從小熱愛祖國傳統的優秀文化,充分調動學生學習書法的積極性,在練習書寫的過程中逐步形成對書法的興趣愛好;

(2)學習並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掌握最基本的執筆方法與練字方法,努力寫出一手漂亮的字,發展學生的審美能力,培養學生勤學苦練的精神和堅強的意志。

(3)引導學生開展與本課程有關的比賽、欣賞和展示等綜合實踐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成長,並能從書法練習中體會到成功的快樂,發展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他們生活和做人、學會審美和創造、學會拼搏和展示的能力。

五、課程內容:

1、課程的設定及要求

(1)各年段教學內容及教學時間安排。在正常的教學時間內,本課程課時數為每週1節。

(2)本課程各年段具體的教學內容及教學時間安排(供師生參考)

校本課程實施方案5

校本課程的評價更多地依靠學校進行自覺自律的自我評價,不斷反思課程開發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自我批評、自我激勵、自我改進,保證校本課程開發的健康順利執行。建立較為規範的自覺自律的內部評價與改進機制,是一所學校成功地進行校本課程開發必不可少的重要條件。

一、校本課程的評價原則

1、主體的多元性

校本課程的評價主體至少應該包括四個方面的人員:學校管理者、任課教師及班主任、學生自身、同學。

2、評價主體互動性

如學生自評、互評、教師描述性、激勵性評價,學校不以評比為目的,而以研究或促進為目的的評價等等。

3、評價內容的多元性

學習成績僅僅是其中的一部分。要更多地關注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發展,以及身體、心理素質、學習潛能、積極情感體驗等方面的發展。

4、評價過程的動態性

通過多層次、多角度的評價,使學生逐漸感悟自身的發展,增強進一步提高和發展的願望。

二、校本課程的評價內容

校本課程的評價包括兩個方面:

1、對課程開發實施者的評價。主要應從以下幾方面評價:

一、是學生選擇的人數,

二、是學生實際接受的效果,

三、是領導與教師聽課後的評價,

四、是學生問卷調查的結果,

五、是教師採取的授課方式及運用現代教育技術的情況。學校校本課程開發委員會應從以上幾個方面入手,研究各應占多大的權重,最後把幾個方面的因素綜合起來考慮,形成對課程開發者的最終評價。

2、對學生的評價。校本課程中對學生的評價主要採取學分制。學分的給定應考慮三方面的因素。

一、是學生學習該課程的'學時總量,;不同的學時給不同的分數;

二、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表現,如態度、積極性、參與狀況等,由任課教師綜合考核後給出一定的分值;

三、是學習的客觀效果,教師可採取適當的方式進行考核。

三個方面的因素中要以學生參與學習的學時量的考金為主,過程與結果為輔,但最終的學分要把三方面的因素綜合起來考慮。

校本課程實施方案6

校本課程是由學校自主開發的課程,與必修課程一起構成學校課程體系。校本課程對培養學生的興趣特長、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培養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團結協作的能力、社會活動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我校將依據國家基礎教育方針、國家課程實施計劃、根據學校“文理並重,外語強化,全面發展,國際融合”的育人目標,充分利用學校及教師的資源,認真做好校本課程開發的研究與實驗。

一、課程目標

1、通過校本課程的開發和實施,發展教師專業水平,形成我校一支良好的校本課程開發和實施的教師隊伍,形成我校校本課程開發與實施的科學管理隊伍及評價體系。

2、培養學生的興趣愛好,發展個性特長,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自我完善的能力,拓展學生的知識領域,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3、培養學生的團結合作意識,提高學生的思想品德修養和審美能力,陶冶情操、增進身心健康,使學生熱愛學校生活,適應社會。

二、教學原則

1、主體性原則: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以學生自主活動為主,教師講授、指導少而精,儘量讓學生多練、多動,多給學生以儘可能多的時間與想象、創造空間。

2、自主性原則:學生在“自選科目時,教師應當尊重學生的意願,報名後按各自選擇組織活動,充分發揮學生的個性特長。

3、靈活性原則:教學內容、方法應以學生實際情況而定,教師應從學生的能力、效果等差異出發,因材施教,靈活的作內容形式上的調整,使全體學生都得到發展。

4、開放性原則:體現在目標的多元化、內容的寬適性、時間空間的廣域性、可變性,評價的差異性、主體性。

三、主要措施

1、組織全體教師學習,動員全體教師參與校本課程開發。

2、制定校本課程開發和管理制度,以規範學校校本課程的開發和管理工作,使校本課程開發納入教師業務考核中。

3、以教研組為單位確定本科組校本課程開發的方向。

4、評估學生對校本課程的需求,確定課程開發的重點。

5、動員全體教師根據自己的.愛好和特長開設校本課程。

6、充分發揮校本研訓的作用,整合各科組教師的特長和優勢共同開發校本課程。

四、課程結構

按課程開設的培養目標分為人文素養類、科學素養類、生活技能類、身心素養類、藝術修養類、資訊科技類、學科競賽類七大類。

人文素養類:通過人文文化的學習,提升學生人文文化品質,教會學生如何做人,培養學生與人合作和進行交流的能力。

科學素養類:通過各種科技自然活動,培養學生科學思考的方法,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熱愛科學、勇於探索、敢於創新的科學精神。

生活技能類:通過生活知識的學習,掌握一定的生活技能,提高學生生活的質量。

身心素質類:通過體育專案和心理健康輔導,促進學生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的提高。

藝術修養類:通過藝術活動,陶冶學生情操,增強藝術修養,培養學生髮現美、欣賞美、表現美、創造美的審美能力。

資訊科技類:通過學習電腦操作知識,培養學生收集和處理資訊的能力,綜合學習、研究性學習的能力。

學科競賽類:以學科競賽來培養學生進取創新精神,科學探索精神。

五、選課方法

學生選課分以下幾步走:

1、向學生宣傳實施校本課程的意義,激發學生參與校本課程學習的積極性。

2、學校向學生公佈校本課程開設科目、指導教師及課程說明等,讓學生自由、自主選擇課程。

3、先按正常教學班統計學生選課情況,再根據學生第一、第二志願,學校調整各校本課程科目學習人數,原則上組班不超過50人,低於20人不開班。

4、視學生選課情況及場地限制,按校本課程課時計劃表,有目的有計劃的實施校本課程。

六、教學評價

1、教師評價:

(1)教師從教必須有計劃、有進度、有教案、有考勤評價記錄。

(2)教師應按學校整體教學計劃的要求,達到規定課時與教學目標。

(3)教師應儲存學生作品及在活動中、競賽中取得成績的資料。

(4)教務處通過聽課、查閱資料、訪問等形式對教師考核,記入業務檔案。

教師學期綜合得分=10%A+25%B+25%C+20%D+20%E

A——自評分

B——年級考核組評分(年級組長、備課組長)

C——學生評價分(每班抽取優生、中生、後進生進行評價,取平均分)

D——教導處學期教學常規工作評價分

E——教學成果評價分

2、學生評價:

(1)校本課程不採用書面的考試或考查方式,但要作考勤評價記錄。

(2)教師根據每個學生參加學習的態度進行評價,可分為“優秀”、“良好”、“一般”、“差”記錄,作為"優秀學生"評比條件。

(3)學習的成果。學生成果通過實踐創作、作品鑑定、競賽、評比、彙報演出等形式展示,成績優異者可將其成果記入學生學籍檔案。

七、課程管理

校本課程實現學校統籌規劃,教師自主實施,學校監督檢查,教師總結反饋。

1、學校通過問卷調查等形式,瞭解各門課程的選課人數等,以便於規劃實施校本課程。

2、學校對已開發的校本課程統一制定課時計劃,對任課教師、教學場地等規劃設計。

3、任課教師認真備好每一節課,按步實施、教導處隨機聽課,隨時測評。

4、教師應按學校整體教學計劃的要求,達到規定的課時與教學目標。

5、任課教師根椐課時計劃,自已組織學生,聯絡場地、器材等,實施課程。

6、教師應儲存學生的作品、資料及在活動、競賽中取得的成績資料。

7、任課教師對學生參與學習情況進行總結評價;並對自已的教學反饋總結,以利於今後的校本課程教學。

8、每學期召開一次校本課程研討會,展示優秀教師的成功經驗、學生的學習成果,解決存在的問題,及時總結校本課程的實施情況

八、教材建設

教師可從以下四個渠道挖掘教材資源:1、自編教材;2、選編教材;3、選用優秀教材;4、拓寬現有教材。

九、運作機制

(1)校本課程開發領導小組

組長:高小芳

負責校本課程的總體策劃,巨集觀調控。

副組長:陳鋼(教務處主任)浦培根(教研室主任)

負責組織落實、協調、檢查校本課程進行中的事務性工作。

(2)校本課程研究組:各教研組

十、步驟與措施

1、準備階段(xxxx年3月——6月)

主要任務是啟動校本課程的開發,作好思想、人員、組織、教學的準備工作:

A、制訂方案、健全制度;(第1周)

B、評估學生對校本課程的需求,確定課程開發的重點;(第2周)

C、教導處發放校本課程申請表和參考選題;(第3周)

D、教師確定校本課程選題,申請表交教導處;(第5周)

E、教導處選配校本課程教師;(第6周)

F、教師挖掘教材資源,編寫教材。(第7周-第18周)

G、校本課程教材交教導處。(第18周)

2、實施階段(xxxx年9月——20xx年6月)

A、公佈校本課程開設科目、指導教師及課程說明等,學生自由、自主選擇課程;(第1周)

B、統計學生選課情況,調整各校本課程科目學習人數;(第2周)

C、教導處確定校本課程的形式,開課設節:(第3周)

D、教師制訂學期計劃,上交教導處檢查(第4周);

E、按校本課程課時計劃表,有目的有計劃的實施校本課程;(第4周始)

F、開展教學研究活動,研討教材教學策略,提高教師對教材的駕馭能力;

G、定期檢查、記錄、測試,反饋實驗情況,對出現問題進行調查與診斷;

H、教師按學期對教材內容、教材的使用、學生學習效果進行階段性的總結評價。(春學期第18周)。

3、總結階段(20xx年6月)

A、教師整理好講義和全部實驗材料;(18周)

B、教師寫出校本課程分析報告,進行反思性評價;(第19周);

C、教導處發放學生問卷,對教師進行評價。(第19周)

校本課程實施方案7

一、指導思想

中華民族在悠久的歷史長河中孕育了源遠流長的文化,產生了博大精深的智慧,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的原動力。時代不同,社會發生著深刻的變化,但是傳統文化應該得到繼承;國學經典蘊藏的智慧和美德,不僅是每一箇中國人為人處世的立身之本,更是我們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和道德支撐。在中國小開設“國學”校本課程,引導學生接觸歷史經典,學習傳統文化,加強思想修養,感受五千年文明智慧的薰陶,能促進學生養成教育的進一步昇華。以進行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為核心,以誦讀經典為載體,以課堂教育為主陣地,以國學校本課程建設為突破口,全面推進國學經典誦讀活動,營造人人能夠吟誦,班班讀經典的氛圍。通過各種形式誦讀活動的開展,引導學生從傳統的優秀經典詩文中尋求滋養,在文化底蘊中積澱的過程中突出創新人格與現代精神的塑造。

二、目的和意義

1、傳承中華文明。通過誦讀活動的開展,使學生感受到民族文化淵遠流長,傳統思想博大精深,從經典之作中去吸取民族精神的源頭活水,修復文化傳承的斷層缺失,讓學生接受實實在在的“中國人”的教育。

2、陶冶性情品德。與聖賢為友,與經典同行,美心美文,嘉言懿行。使學校成為書香校園,精神家園,和諧樂園。

3、提高語文素養。在誦讀熟背中增大識字量,擴大閱讀量,增加詩文成誦量,促進《課程標準》關於課外閱讀、記誦任務的落實,促進學生語文能力培養目標的達成。學生在誦讀中增強語感,感受文言精華,奠定語文基礎,在記憶的黃金時代,增加經典儲備,從而紮下語文水平的厚實功底。

4、推進特色學校建設。國學經典進校園,傳統與現代有機對接,打造平輿教育新特色。

三、組織領導

“國學”校本課程設立專門的領導小組,具體如下:

組長:李國富

副組長:王建申劉俊華

成員:徐誠偉喬運良侯華科張瑞穎

四、實施辦法

1、全縣各中國小每週開設至少一節“國學”校本課程。國小階段重在朗讀背誦,中學階段要將誦讀與理解感悟相結合。

2、各校選拔語文素養較高的教師開發“國學”校本課程資源,具體負責課程的實施。

3、《國學經典》課本進校園。統一選用河南中州古籍出版社編輯的《國學經典》叢書,作為校本課程教材下發到各學校,並做好活動用書的宣傳推薦工作。

4、各學校安排校本課程的教學,國小、幼兒園以《三字經》、《千字文》、《弟子規》及一些經典詩文為主,初、高中以諸子百家著作和古文為主。

5、誦讀安排:在早課、語文課時間,語文教師根據教學情況組織誦讀。

6、有條件的學校可開展“講古代名人故事”、“國學手抄報展覽”、“國學經典書法展覽”、“國學經典知識講座”等活動。

7、各學校要選出質量較好的“國學”校本課程教案,上報到縣基礎教研室,教研室擇優在《平輿教學教研通訊》發表。

8、縣教研室組織開展“國學”校本課程優質課教師評選活動。

9、積極配合德育室工作,參與國學經典誦讀比賽活動。

五、保障措施

1、搞好“國學”校本課程資源的開發和資源庫的建設。

2、學校要在經費、人力和物力上給予有力支援。

校本課程實施方案8

一、開設此特色校本課程的指導思想

根據《全國中國小英語課程標準》要求,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對英語有好奇心,喜歡聽他人說英語。能交流簡單的個人資訊,表達簡單的情感和感覺。對英語學習中接觸的外國文化習俗感興趣。

二、特色校本課程的實施領導小組

組長:汪生虎

副組長:李建玲

組員:曹永川、趙春蘭、宋佔菊、汪玉福、張永蘭

各年級實施教師:

三、課時計劃

各班週四下午第三節為英語校本課,每週1節,每學期20節。

四、教學結構和方法

指導教師按年級分佈,制定計劃

六、特色校本課程研修的方法和物件

此特色校本課程在全校1——5年級學生中開展研修,以學期為單位,在實驗基礎上進行專題研修。

七、課堂教學結構:

1、出示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及內容。

2、操練句型。

3、學生分角色表演。

4、評價。

八、評價辦法

1、班級評價

由小組長組織評比、評價和交流並評出每星期優秀學生,並在登記表中做記錄。

對班級的評優代課教師自行獎勵。

2、指導優秀教師評選標準

(1)指導教師工作負責、熱心,為學生樹立良好的教研態度及作風。2分

(2)指導教師能夠結合教研小組的研究進度,適時為小組成員進行開題,中期及結題報告會,幫助學生對研究活動有更好的認識,樹立正確的教研意識。 2分

(3)指導教師能夠經常與小組成員交流,溝通,瞭解與監督小組的教研進展,對同學們

在教研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提供及時有效的指導與幫助。 3分

(4)注重學生的整體發展,學生學習達到規定的要求,完成質量好,優秀率高。3分

校本課程實施方案9

一、校本課程開發的指導思想:

校本課程是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組成部分,搞好校本課程的開發是落實新課程的需要,校本課程的開發與實施,給學校的發展、給教師專業的發展、給學生個性的發展提供了新的舞臺。我校堅持以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為本,以興趣性、拓展性為主,發展學生個性為目標,讓課程適應和促進學生髮展的原則。為了滿足學生髮展的需要,根據我校的辦學目標“打好基礎,和諧發展”,確定校本課程的主題為:傳承民族文化,弘揚民族精神,學會自我防護,擁有健康體質。通過校本課程的開發與研究,提高教師開發校本課程的能力,滿足學生可持續發展的需要。

二、校本課程開發的目標:

校本課程是根據自己學校特色開發的課程。完善課程體系,真正做到以學生的發展為本,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實踐能力的合格人才是我校開發校本課程的最終目標。通過校本課程的不斷完善與實施,使學生打好“學會做人,學會學習,學會健身,學會生存,學會合作”的基礎,以滿足學生可持續發展的需要。通過校本課程的開發,教師要學會學習、學會反思、學會創新,成為實踐的研究者,促進教師專業化成長。

三、校本課程開發的原則:

1、人本性原則

人本課程觀的核心思想是以尊重人的個性為根本出發點,在課程選擇使用上以人為本,重視學生的學習需求,使學生的學習需求得到尊重和滿足。我校開設的校本課程正是本著這一原則,中華美德故事、古文學鑑賞課中我們蒐集了許多經典的故事及名著片斷,讓學生賞析、品味人物性格的特點,不斷拓展學生的知識面,接受民族文化的薰陶,吸收民族精神的營養,使之成為學生成長成才的精神支柱。

2、整體性原則

校本課程的開發要從整體上把握課程的目標與結構,校本課程的開發,學科課程應得到充分重視,開發潛在的課程資源,重視隱藏在課內外和校園文化中潛在的課程。在校本課程的設定中,低年級重視學生的禮儀養成教育,中年級我們將重點放在學生的動腦、動手、動口、理解能力的培養。高年級主要學習以後在社會上生存的知識、方法。總之,讓學生通過各種活動,在知識、品質、能力、個性等各方面得到比較和諧、全面的發展。

3、發展性原則

校本課程開發的'發展性原則是針對校本課程的價值而出臺的,課程最大價值在於促進學生成材、教師成長、學校發展、社會發展。我校利用自身資源,構築具有本校特色的適合學生髮展的校本課程。我們在各年級段,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及需求,設定了不同的課程內容,滿足了不同學段的發展要求。

五、方法措施:

1、充分調動教師參加課程開發的積極性,體現參與性。

2、充分利用校內外的教育資源,堅持校本化。

3、仔細研究《國家基礎教育改革指導綱要》,保證校本課程開發的方向性與探究性。

4、構建校本課程開發的和諧團隊,結合校本研修的管理模式,實施課程開發的研究和實踐。

5、學校安排專職教師,做到有課程方案、教學計劃、教學進度、階段總結、跟蹤紀實等材料。

六、校本課程開發框架:

(一)領導小組:

組長:a

成員:b

(二)工作小組:

組長:c

成員:d

(三)編委分工情況:

(四)校本課程開發要求:

1、每學期按15課時開發,有總體目標。

2、每課有課題、教學目標(必須有情感目標),最好設有習題。

3、按每學期訂一冊,有課本封皮、目錄。

4、單元題目為小一號字,課題為小三號字,其他為四號字。

5、根據課程需要,可有插圖。

七、課程的實施:

1、教師每學期按要求撰寫校本課程教案、計劃。

2、任課教師應充分尊重學生的意願,採用學生喜愛的組織形式和活動方式,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3、校本課程的實施過程中,教師要給學生創造寬鬆的活動環境,允許學生用自己的語言方式表述,教師要重視學生的過程體驗,不能只重活動的結果。

4、課程的開發過程中,教師必須樹立檔案意識,對校本課程開發中的所有資料蒐集整理好,以利總結、改進和推廣,並作好展示彙報工作。

八、校本課程的評價:

1、教導處具體負責課程的階段檢查。

2、教師組成校本課程開發團隊,積極參與校本課程的開發與實施。

3、對校本課程的評價,應重視過程性評價,旨在提高教師的業務水平及學生的自主學習的能力。

4、各任課教師每學期需對學生的學習情況採用國家要求方式評價,評價學生對該學科學習的興趣需求、學習效果等。

校本課程實施方案10

一、指導思想:

1以新課程改革理論為導向,以語文課程標準為指導,確定校本課程開發的具體內容;2全面透視我校語文教學的實際以及學生的具體情況,確定校本課程開發的重點專案;3注重在開發校本課程過程中,讓每位語文教師也從中受到鍛鍊,增強一種責任意識,創新意識與提高自身意識。

二、課程目標本課程承課改精神,

堅持“科研興校”與建立“文化學校”相結合,引導學生與生活,社會對話,構建作文與生活寫作體系,塑造學生完美人格,以人為本,為人的終身發展奠定基礎。具體目標如下:知識與能力:1.使學生理解作文與生活的密切關係,掌握以生活為背景作文的具體方法,形成寫作體系,併成為自己寫作為文,表達情感的一種內在要求。2.讓教師在校本課程開發和實施中,發展教研和科研水平,形成我校一支良好的校本課程開發和實施的教師隊伍。過程和方法:1.創造示例情景,提供資訊資源,通過課堂教學與課後活動引導學生認識作文與生活的密切關係,形成以生活為背景的為文技能,讓學生廣泛參與,交流,操作。2.學生要注意資訊的獲取與篩選,深入探究,體驗理論,規律的得出過程。情感,態度與價值觀1.營造濃厚的學習氣氛,讓學生在生活中體驗,在體驗中觀察,在觀察中思考,在思考中總結,增強社會,生活,人生,世界意識,提高人文道德素質和科學理論精神。2.學生形成寫作旨趣:生活的激流波瀾壯闊,生活的長河奔騰不息,生活的魅力更使人迷戀,回味無窮。3.師生共同發展。形成作文與生活的理念,促進終身發展。

三、課程內容根據以目標,根據我校師生學業水平和發展需要,本課程之要安排如下內容:第一部分生活是作文的源泉第二部分模仿借鑑文章中的生活描寫第三部分何從生活中積累素材第四部分生活中的作文第五部分創新與個性第六部分表現生活真諦

四、課程實施

實施物件和課時安排實施單位單元內容主題課時教學要求高一年級(上)生活是作文的源泉概論:豐富的生活是作文的源泉活水1瞭解生活的豐富內容,樹立生活是作文源頭活水的觀念模仿借鑑文章中的生活描寫1、名家名篇的社會生活背景賞析2、模仿寫作的指導與實踐3、規律與方法的總結3提供有鑑賞價值的賞析作品;培養學生賞析文學作品的能力;開展有目的有實效的實踐活動;初步總結出一定的方法和規律如何從生活中積累素材1、在學校生活中觀察、思考、表達2、在家庭生活中善於發現、積累3、在社會生活中開闊視野、拓展思維3創設情境,感悟生活,學會在學校、家庭、社會生活中做一個有心人,學會用善於觀察的眼睛從生活中搜集積累寫作素材生活中的作文1、寫真生活作文①體驗生活②交流生活③記錄生活2、心語生活作文①啟動真情,確定話題②理清思路、大膽直白③教師指導、學生自悟3、情境生活作文①原型啟發②資訊重組③奇思妙想4、想象生活作文6拓展作文與生活關係的時空,探究作文與生活的最佳切合點,引導學生積極創造有情有味的生活創新與個性1、積累與生活——眼光的個性化2、思考與生活——思想的個性化3、表達與生活——藝術的'個性化3關注作文個性寫作,培養學生探究生活的興趣,加強學生使生活寫作個性化的能力,促使學生均衡而有個性的發展表現生活的真諦1、讀書徵文活動2、文學講座2讓學生在生活中提高自我,從興趣出發,由實踐得出理論,用理論指導實踐,樹立作文生活化的觀念各板塊內容在具體實施過程中可以調整,在過程中動動態生成本課程供高一年級上學期開設,共18課時,主要由高一年級語文備課組分工實施。2.完善課程的管理機制,促進課程和諧發展。學校組織領導、語文組以及校文學社建立相關的管理制度和工作制度,確保課程順利有效執行。3.營建良好的校園氛圍,充分利用資訊庫存,建立校園網站。鼓勵學生觀察生活、關注社會,積極思考,大膽想象,勇於實踐,善於反思,提倡多元化的學習和探究方式,培養學生崇尚科學,運用科學的理性精神。

五、課程評價評價中應對學生的探究意識、參與程度、探究方法和探究結果進行綜合考察。

關注學生對作文與生活關係的認識,考察學生在生活中搜尋積累素材的意識。注重考察學生的寫作態度和聯絡生活的能力,寫出充滿個性的生活作文。

校本課程實施方案11

自自治區書法教育學校在我校掛牌後,我校進行了不懈地努力,並深入開展了系列活動;本學期,經學校研究將書法教育作為校本課程的內容進行進一步地深入和落實,實施方案具體概括為:三落實一展示。

一、學校書法課程的落實。

學校將各班的閱讀課改為書法教育課。一二年級為每週兩節,三至六年級為每週一節,以及每天下午到校後的10分鐘。

二、教師教授的落實。

1、教師要根據所帶班級的實際情況,制定切實可行的計劃,怎麼教,教什麼,做到胸中有數。

2、每位書法教師要通過不斷地學習、培訓來提升自身的書寫水平,老師們雖然也是剛剛起步,但在學習後去指導學生是沒什麼問題的。

3、書法教師可以通過網路等渠道,去獲取書法的`書寫方法,做好上好每節課的準備。

4、老師可以充分地利用多媒體,進行課件書法演示或教師書寫方法的示範,以此來引導學生。

5、課堂上要將教師的教和學生的練習充分結合起來,不可以只練不教,盲目練習。

三、學生學習的落實。

1、要本著循序漸進的原則,從具體筆畫的練習到字的練習逐步推進。

2、學生要在老師的指導下進行練習,做到持之以恆。

3、動員和鼓勵學生在課後進行鞏固練習,不斷提高書寫水平。

四、展示

每學期,要組織一次學生書法展示活動,全校師生共同參與,同時也將此作為對教師考核的一項內容。我想只要我們共同去努力,書法教育將成為我校校本課程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五、開展時間:

從本學期3月8日開始進行。

校本課程實施方案12

  中國書法是世界上最獨特的“東方藝術”,她的獨特個性、豐富內涵和育人價值是其他藝術(包括美術)所不能比擬,書法教育具有育德、啟智、審美、健體等作用,在提高學生思想素質、智慧素質、審美素質以及強化人格力量等方面具有其它學科無法替代的優勢。素質教育是以全面提高學生的基本素質為根本目的,促進受教育者德、智、體諸方面生動活潑地發展為基本特徵的教育。書法教育目標與素質教育目標在面向全體、全面發展、培養個性等方面具有一致性。但在網路時代,鍵盤將逐漸代替筆的現實正在向我國的傳統文化挑戰,書法作為交際工具的的實用價值漸漸淡化、退化,只廣泛存在於學校這樣的教育基地,僅作為一門藝術而獨立存在。繼承發揚普及書法教育,就是喚起全體國民的民族自豪感和繼承優秀民族文化的責任感。

一、書法教育校本課程提出的背景:

1、書法教育現狀分析:

寫字課歸屬語文學科,受到語文教學內容的擠壓和衝擊,其性質總是徘徊在語文和美術學科之間,始終不能成為具有獨立地位的、完整、系統的教學科目確立在課堂上。而作為每個公民最重要的接收普及教育的場所——學校,其書法教學遠遠不如社會培訓力量。 據調查,學生書寫水平低下,表現在:執筆姿勢錯誤、書面字跡潦草、構字間架鬆散,無章法技巧。針對這一現狀,近年來的語文測

試卷第一大題都設計為“工整書寫字詞”的“送分題”,以強調書寫的重要。將書法教學系統化、完整化和普及化,這使得學校的書法教育充滿了迫切感和必要性。

2、書法教育的重要性。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 《面向 21 世紀振興教育行動計劃》、教育部《關於在中國小減輕學生過重負擔的緊急通知》和教育部基教司編的《寫字教育指導綱要》……20xx年5月,中國書畫等級考試工作會議在杭州召開……從這些檔案、通知精神及國家政策的推衍過程看,書法教育屬於國民基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從對寫字教學重要性的認識,到中國書畫等級考試的啟動,書法教育越來越具有規範性和實踐性。加強寫字教學,培養良好的寫字習慣是所有老師的共同任務。培養全體學生的寫字習慣,基本的寫字技能,應成為教師教學水平、學校辦學水平評價的一個方面。

3、實施書法教育的必要性。

實施素質教育,其最終目的是提高每一個人的綜合素質,促使其全面發展,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而寫字水平也正是衡量一個人綜合素質高低的一個重要方面。加強寫字教學有利於促進學生提高自身素質和德、智、體、美等全面發展。寫字教師通過講述我國悠久、燦爛的書法文化史,會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更加熱愛我們偉大的祖國,此即以字育德;讀貼是分析觀察的.過程,臨帖是思維執行的過程,其都可以發展學生的智力;寫字也是實踐的過程,在大腦的指揮

下,指、腕、肘協調運動,可以促進大腦的血液迴圈。活動關節,使學生精神集中,極有益於兒童的身心健康發展;如果能讓學生欣賞一件好的書作或整潔美觀的作業,又能增強學生的審美能力與表現美的能力。劉炳森先生也說道:“從長遠看,(寫字教學)對於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對於少年兒童的身心健康及智力的開發與發展,提高他們的全面素質是大有益處的。”

二、根據實際,制定校本課程開發目標:

1、調查分析,確定課題:

本著以上指導思想,立足於我校實際,進行了調查和分析,得出:

1、教師資源——我校有一支熱衷於書法藝術的教師隊伍。2、學生資源——我校有一批喜歡書法的學生。多年來,一直堅持練習書法,並近三年一直擁有一批熱心參與各級書法大賽的學生。3、擁有家長社會的支援——廣大家長和學生非常支援我校開設書法必修課。我們決定開發書法教育校本課程。

2、書法教育校本課程的性質和理念:

“書法教育”校本課程是以開發、普及、提高技藝和書法鑑賞力為主題,以培養學生綜合能力為重點,以全面提升學生人文素養為核心的學校課程。該課程以“書法教育”為特色,實踐活動為手段,臨摹訓練為方法,培養學生的民族文化情節、創新精神和人文素養。實施以“校本課程——書法教學為載體,打造書香特色校園”的策略,倡導“一筆一劃寫好字,一生一世做真人”、“墨韻飄香助成長”的

理念,促進學生多方面的發展,繼而巨集揚書法藝術,提高審美情趣,豐富校園文化生活。

3、書法教育課程目標:

(1)、《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中指出:“要進行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和“進行中華民族悠久歷史的教育”。通過學習書法,認識中華文化的豐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和人類優秀文化的營養,瞭解書法不僅是我國民族文化遺產中一顆璀璨的明珠,而且還是“世界公認的最高藝術”(沈尹默語),充分認識書法的藝術價值和實用價值,學習和繼承書法藝術的重要意義,培養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情感,增強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2)、掌握書寫的基本方法,達到鋼筆書寫“規範、端正、清楚”的要求;在此基礎上學會“生動”,會寫毛筆字,培養學生書寫漢字的能力,鞏固語文教學。

(3)、通過書法教學,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情操,培養審美能力;養成認真細心的學習態度和良好的意志品質;開發學生的智力,培養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生的觀察力、分析力、語言表達能力和綜合評述力等;書法練習講究姿勢,使人身體各種器官都得到了相應的鍛鍊,促使學生身心健康。總之做到“書藝育德,潛移默化;書藝育智,健全人格;書藝育健,全面發展;書藝激情,張揚個性”。

(4)、根據日常生活需要,運用書法進行人際溝通和社會交往。

三、書法教育課程的設計:

1、課程以自主開發的硬筆和毛筆書法教學為主。以三至六年級為主要實施物件,每週安排每班一課時的硬筆書法課程,以課外興趣小組的形式開設毛筆書法課程。將教學內容分為書法技巧、書法知識和實踐活動三大塊。

2、教材特點:

(1)、前期,我們採用《楷書入門》為校本教材,逐步過渡到自主編寫教材,儘量做到由易到難,循序推進,不追求急功近利,充分激發學生學習書法的積極性。充分遵循規律,結合學生的認知水平,聯絡學生的實際,給予正確恰當地引導,對學生取得的每一點進步都要及時給予鼓勵。

(2)、提供範例觸類旁通、設計新穎省時高效。國中生因課業負擔重、時間緊,學習書法不能像國小一樣從一筆一劃寫起,編寫教材抓住“字的間架結構” 作為練字關鍵,對入選教材的範字進行了精選,做到歸類貼切、要訣提示強化記憶。通過對範字的練習指導,達到對同類字的觸類旁通,使學生對練習的同一類字有較強的記憶痕跡,便於學生自學鞏固,起到無師自通之目的,達到事半功倍的練習效應。

(3)、描仿入體發展個性。①、鋼筆教材自楷書入手,採用楷書手寫體,在完成一定量的基礎訓練後,學生可根據自己的特點,由教師作參謀,指導學生練習某一書體,以達到發展學生不同個性之目的。②、毛筆教材以中國書法藝術研究院專用教材《顏真卿多寶塔》為範本,使課程規範有效。③、從已有經驗積累出發,硬筆書法與軟

校本課程實施方案13

  一、課程背景

“現代智力七巧板”是在傳統七巧板的基礎上,以物體的幾何曲線為基礎,巧妙地應用了現代高等數學上的幾何學、拓撲學、排列組合以及線性規劃原理設計而成的新型七巧板,是一種適宜於各個年齡段的學生拼玩的創新教育學具。現代智力七巧板與傳統的七巧板相比,外觀迥異,卻都具有極為相似而又嚴謹的數學規律,改變了傳統七巧板“圖案量少、形象單調、沒有弧線”的缺點。“現代智力七巧板”看似簡單,拼搭起來則奧妙無窮,妙趣橫生,深受學生們的喜愛。

本課程的實施物件是我校中段學生。對中段學生而言,他們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動手能力和思維能力,“智力七巧板”既是他們的玩具又是他們的學具,通過拼拼、搭搭、想想,讓學生盡情地玩,愉快地學,能啟發學生創造思維,培養學生想象能力,提高學生智力水平。在這樣的課程背景下,我們選擇了“智力七巧板”作為課程內容,進行開發了《七巧智趣園》校本課程,希望通過有效的課堂教學,激發學生學科學、愛科學的興趣,開發學生的智力,鍛鍊動手動腦,啟迪創新意識。

二、課程目標

基於以上思考,我們把《七巧智趣園》課程的目標定為:

1.學生通過拼搭和畫智力七巧板圖形,使學生在“玩”中拼擺,在“玩”中學習,在“玩”中創造,掌握拼擺智力七巧板的'一些原則、基本方法和規律,讓學生感受到拼擺現代智力七巧板的無窮奧祕,領悟智力七巧板的無窮樂趣和成功的喜悅,以促進學生身心的和諧發展。

2.學生通過分類拼擺智力七巧板圖形,深化拼擺智力七巧板的一些原則、基本方法和規律的掌握,並通過創造一些七巧板圖形,學習一些創造的知識和方法,鍛鍊他們動手動腦能力,激發他們的科學興趣,啟迪他們的創造意識,讓學生感受到拼擺現代智力七巧板的無窮奧祕,豐富他們的課餘生活。

3.學生通過多副智力七巧板的主題創造,鍛鍊他們動手動腦能力,激發他們的科學興趣,啟迪他們的創造意識,培養他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培養他們用科學的方法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提高他們的科學素質和審美觀。

三、課程內容

圍繞課程目標,結合中段學生的年齡特點,我們在內容上做了這樣安排:

準備課:七巧板的來源與發展史

通過講解“智力七巧板”的來源與發展歷史,讓學生進一步瞭解祖國傳統文化的悠久歷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蘊,以及中國優秀的民間玩具對兒童的娛樂、教育及智力開發所起的積極作用。

第一板塊:基礎篇

通過拆裝七巧板,瞭解七塊板的名稱,熟悉各拼板之間的幾何關係,七塊板之間的拼組基本方法,掌握一定拼組技巧和拼圖的基本規則(平放不重疊,七塊少不得),讓學生通過模仿、拼擺,初步感受七巧板千變萬化的拼圖樂趣。

第二板塊:提高篇

通過專題設計,如飛機專題、交通專題、人物專題、動物專題、奧運專題、文字專題等。讓學生進一步熟悉七巧板的拼擺技巧,初步瞭解各種物體的結構,為以後的多副創造活動打好基礎。

第三板塊:發展篇

通過多副組合技能課的練習,可以極大地激發學生豐富的想象能力,為他們“創造力的自我發現”提供一條有效的途徑,讓他們“天生”具有的創作能力得到盡情發揮。

第四板塊:創造篇

通過觀察創造(單副)、主題創作(多副)、廣告設計與創意技能課的練習,提高學生的概括能力和抽象思維能力,促進形象思維向邏輯思維的轉變,同時也有助於提高他們的審美情趣。

四、課程實施

智力七巧板學習的目的是全面考察學生的學習狀況,激勵學生的學習熱情,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並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完善課程管理。“智力七巧板”的校本課程的教學方式,主要從以下方面進行:

1.注重學生的動手能力。

“智力七巧板”不同於其他學科,較高程度地要求學生動手操作。因此,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在教學中佔重要地位。

2.注重學生的創新能力。

“智力七巧板”重在要求學生用有限的七塊板創新出無窮的圖形,因此,緊靠模仿範例是不夠的,範例在“智力七巧板”的學習中只能起拋磚引玉的作用,關鍵還是靠學生自己的創新。因此,創新能力的培養是學生學習的重中之重。

五、課程評價

七巧板活動中評價應具多元性。

1.評價應是“自我參照”而非與其他同學相比。要以學生已有的發展基礎為評價標準,杜絕用象與不象、好與不好這些單一的標準答案的方式。

2.重視學生自我評價。幫助他們樹立信心發現自我,學會反思,自我改進,並有利師生互動,促進師生共同發展。

3.注重對活動過程的評價和在過程中的評價。評價不僅僅是看結果,更重要是學生在過程中是否在自己原有的基礎上有所提高。要充分體現七巧板的多樣化、個性化、創造性等基本特徵,弱化評價的甄別功能,以鼓勵為主,肯定學生的進步和發展,起到反饋調節、展示激勵、反思總結、積極導向的作用,更好地促進師生髮展。

六、課程開發成效

1.學生通過模仿與想象,把物象重新組合成新形象和新情景。藉助圖案遊戲與競賽,充分調動孩子們的手、眼、腦的運作和協作,在強烈的感觀互動中發展他們的創造性潛能。

2.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傳統民族文化的情感,從中得到美的啟蒙、受到美的薰陶。

校本課程實施方案14

第一部分前言

校本課程是指學校在理解國家統一課程綱要的基礎上,根據自身的教育哲學思想和資源特點且實施的課程。校本課程的開發是以試圖彌補國家課程開發的侷限性。以學校為實施課程資源開發的主體。它是作為國家課程的一種重要補充。

(一)校本課程的性質:

1、以課程權力的下放為前程。

2、校本課程的開發主體是學校的校長和教師。

3、開發的場所是具體學校能擁有自主權。

(二)校本課程開發的基本理念

1、校本課程開發是基礎教育課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2、從學校的發展上來說,也很有必要,只有不斷開發,才會體現學校特色。

3、從學生的發展角度來說,也很有必要,有利於促進學生全面素質的提高。

4、校本課程開發的優勢:

(1)能夠與時俱進地反映時代社會變化和學生需要。

(2)校本課程開發更貼近實際,具有更多的適應性。

(3)校本課程開發更能反映課程多元化的趨勢。

(4)校本課程開發是一個連續的動態過程。

(三)校本課程開發的標準

1、校本課程開發如何關注教師,學校和學生的發展

(1)關注教師的發展,因為教師是課程開發的主體。教師專業化發展是校本課程開發的前提,校本課程的.開發是教師專業發展的途徑。

(2)關注學校科特色,根據學校的實際情況和學科特點,我們緊緊抓住了我校足球、閱讀的學科優勢,作為校本課程開發的龍頭。

(3)關注學生的發展,以學生的發展為本,應該最終成為校本課程開發的中心理念。學生需求什麼,我們就開發什麼。

第二部分校本課程的目標

根據我校校本課程是以足球、閱讀為主要內容,根據我們的初步設想,目標確定為:

1、總體目標

以課程為載體,在校本課程開發實施中,做到以師生為主體,以人的發展為核心,以培養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為目標,積極發展學生個性,全面落實素質教育,讓師生與課改共同成長。

2、具體目標

(1)培養學生的興趣、愛好,發展個性特長。

(2)拓展學生的知識領域,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3)提高學生的思想品德修養和審美能力,陶冶情操、增進身心健康。

(3)樹立健康第一,終生健身的意識,培養團隊精神和合作能力,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

第三部分

一、校本課程的評價辦法

按照我校課程開發實施方案中提出的評價設想:

1、學生評價。

(1)校本課程不採用書面的考試或考查方式。

(2)教師根據每個學生參加學習的態度進行評價,可分為“優秀”、“良好”、“一般”、“較差”記錄,並作為“十佳學生”評比條件。

(3)學生成果可通過實踐操作、作品鑑定、競賽、評比、彙報演出等形式展示,成績優秀者可將其成果記入學生學籍檔案內。

2、教師評價。

(1)教師從教必須有計劃、有進度、有教案,有考勤評價記錄。

(2)教師應按學校整體教學計劃的要求,達到規定的課時與教學目標。

(3)教師應儲存學生的作品、資料及在活動、競賽中取得的成績資料

(4)教務處通過聽課、查閱資料、調查訪問等形式,每學期對教師考核,並記入業務檔案。

二、實施建議

(一)總體思路:

1、編寫教材或講義2、制定計劃(課時)3、落實教師4、分段實施5、考試考核。

(二)校本課程的課時

閱讀每週1課時足球每週1課時

三、組織機構

校本課程開發領導小組

組長:盧鋒

副組長:盧麗丹

組員:徐巨集順莊潔許麗萍甘中華陶麗芳朱家宜

全體語文教師、體育教師

四、組織管理

1、學科根據不同年級開設不同課程。學生可根據不同愛好參加不同課程學習。

2、學科根據不同年級講授不同的內容。可以單獨開班授課,也可以上大課。

3、每個學生參加1門以上課程的學習。

4、學分的記錄以任課教師和班主任共同負責。

5、教研組負責編寫教材和彙集資料。教務處負責安排教師授課及負責檢查和管理,教研組長負責管理記錄授課情況。

第四部分

一、師資建設

隨著現代化建設的發展和素質教育的深化,校本課程的內容和形式將越來越豐富多樣。根據我校在職教師的現狀,將採取以下措施,提高教史的水平。

1、走出去--參加市內外有關單位組織的培訓。

2、請進來--聘請校外有關師資。

3、老帶新--通過名師帶教;培養青年。

4、自學--通過提供書籍、資料、器材,經過一段時間學習,掌握一門或幾門校本課程教學能力。

二、教材建設

滿足學生的需要,培養學生的創造精神和實踐能力,任課教師進行大量創造性的勞動,以豐富的實踐為基礎,參考有關資料,自己動手編寫教材,學校資助教材的刊印,保證校本課程的可持續發展。

1、《足球》體育組

2、《閱讀》語文組

三、相應措施

1、教科室、教導處、年級組、教研組要積極幫助教師制訂好教學計劃,負責協調安排和組織指導教學計劃的執行。

2、學校聘請社會有關人員擔任部分課程的,邀請領導、專家、到校指導工作。

3、校本課程與國家課程(必修課程)一樣,計入教師工作量,工作實績載入業務檔案。

4、學校保證課程開展必需的經費、器材等物質條件。

校本課程實施方案15

一、指導思想:

校本課程是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組成部分,搞好校本課程的開發是落實新課程的需要,課程的開發與實施,給學校的發展,給教師專業的發展,給學生個性的發展提供了新的舞臺。所以,我校依據黨的教育方針、國家課程實施計劃,根據學校的辦學目標,充分利用學校現有的教學特色以及豐富的資源優勢,認真做好校本課程的開發與研究。

二、實施背景

1、基礎教育改革的需要。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明確指出:“實行國家、地方、學校三級課程管理”,而學校一級的課程管理就是由學校根據上級教育行政部門的規定,結合本校的實際情況自行決定的校本課程。

2、學校辦學目標的需要

我校明確指出“合格+特長”的辦學理念,讓每個學生都能成為一個有道德素質的人,有愛心,掌握一定的文化科學知識的人,有一定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人,學生長大後不一定成才但必須是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三、實施目標:

以課改為載體,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為目標,使學生在知識、品質、能力、個性等方面得到和諧、全面、可持續性發展。全面落實素質教育,使學生的發展有更廣闊的空間。使教師轉向“科研型”不斷促進教師專業化成長。

四、開發的原則

1、人本性原則。在課程選擇使用上以人為本,把促進學生各項基本素質全面發展作為課程設計的中心,重視學生的學習需求,使學生的學習需求得到尊重和滿足。

2、發展性原則。校本課程力求最大限度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為學生的興趣特長搭建平臺,促進學生成長,教師成長,學校發展,社會發展。

3、科學性原則。在開發課程的過程中要深入廣泛地學習與課程改革相關的理論,借鑑有益的經驗,結合本校實際,編寫實用性強的校本教材。

4、開發性原則。在課程的開發過程中,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資源,包括學校、家庭、社會等多方面的資源,充分調動教師家長、專家積極參與課程開發,共同進行課程建設。

五、課程定位:

根據學校的教學實際,從國小語文教學現狀看,隨著資訊化社會的到來,現代傳媒搶佔了學生大量的文字閱讀時間,電視劇、動畫片對學生的影響遠比文學經典作品的影響大,他們幾乎沒有時間進行課外閱讀,也沒有興趣進行課外閱讀。即使有一點時間來閱讀,也是隨意的、盲目的、沒有人給予必要的指導,收效甚微。現在市面上的書,可以說浩如煙海,但魚龍混雜,如果不加選擇,盲目閱讀,造成的後果不堪設想。而國小生正處於閱讀的最佳時期,他們有很強的求知、求新、求奇的慾望,想開拓自己的視野。如何組織學生開展課外閱讀,是擺在我們語文教師面前的一個重要課題。因此,我校校本課程定為課外閱讀。

六、實施意義:

1、有利於拓寬視野,增加積累。

閱讀教學的目的是培養學生終身具有的閱讀能力,而閱讀能力的提高離不開廣泛的閱讀積累,重視學生開展課外閱讀就是一條提高語文綜合素質的有效途徑。美國教育家華特說過:“語文學習的外延與生活的外延相等。”現代傳媒的發展,為學生提供了豐富的閱讀資源。教師有計劃地引導學生開展廣泛的課外閱讀,既可拓寬學生的閱讀視野,又可增加學生的語文知識積累。

2、有利於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

在語文教學中,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是十分重要的。著名教育家葉聖陶先生指出:“有好習慣,也有壞習慣。好習慣養成了,一輩子受用;壞習慣養成了,一輩子吃它的虧,想改也不容易。”他還說:“養成好習慣,直到終身由之的程度,是一條規律。”的確,進行課外閱讀需要時間和精力,但只要我們教師統籌安排,科學指導,那麼,學生就會在課外閱讀過程中潛移默化地養成一種“自己要讀”的好習慣。

3、有利於激發閱讀興趣。著名特級教師於漪老師說:“教師如果有本領把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與求知慾激發起來,教學就成功了一半,學生學會學習語文就有了良好的起點,就不以為苦,從中獲得樂趣。"一般來說,學生是根據自己的閱讀需要和興趣來選擇讀物的,學生的課外閱讀是在自由、無拘無束的心理環境中進行的,這樣的心理環境能充分調動各種積極的心理因素參與閱讀,使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獲得愉悅,產生某些在課堂上無法體會到的感受,可以說,課外閱讀從另一個方面彌補了課堂教學的不足,在不同程度上調動了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七、實施計劃:

1、目標與要求

低年級:低年級學生識字量少,獨立性差,讓他們讀一些思想健康,內容淺顯的注音讀物、連環畫、卡通片等,也可採用聽讀形式(聽錄音或老師、家長講),允許“一知半解”。

中高年級:中高年級的學生則要求要高一些,讓他們讀一些中外名篇名著,適當作些摘記,並用讀後感的形式對閱讀的.內容發表自己的體會、見解,督促他們做到勤動筆墨多讀書,及時寫出自己的感受,促進理解和消化,逐步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從而經受祖國和世界燦爛文化的薰陶,汲取營養,提高鑑賞水平。

2、方法與途徑

(1)、指導選擇書籍。別林斯基說過:“閱讀一本不適合自己的書,比不讀還壞。”從國小生的課外閱讀情況看,隨機性比較強,一有機會就見什麼讀什麼。讀什麼樣的書才有益呢?教師要加以指導。首先是要選擇思想健康、知識性強,有益於學習的讀物,只有讀好書,才能陶冶情操,提高素質。其次是選擇針對性強的書籍,做到課內外結合,以一帶十,相互促進,使課外閱讀成為課堂教學的自然延伸。如學習《少年閏土》後,向學生推薦魯迅的《故鄉》;學了《草船借箭》、《赤壁之戰》後,引導學生讀《三國演義》中的有關故事;學了《松鼠的尾巴》後,可讓學生查閱資料,瞭解啄木鳥、猴子、狗、燕子、壁虎等更多動物尾巴的用處。

(2)、激發閱讀興趣。心理學家皮亞傑認為:興趣是能量的調節者,它的加入便激發了儲存在內心的力量。人們對有興趣的東西往往表現出極大的積極性,併產生某種肯定的情緒與體驗。但是國小生自覺性差,注意力持續時間短,識字量不大等因素,影響了他們課外閱讀的興趣。這就要求我們教師想方設法,根據不同年級學生的特點,採用形式多樣的方法去激發,去培養。可採用下面手段激發學生課外閱讀興趣:a、講故事創設懸念。先提"引子",後賣"關子"--要想知後事如何,請讀這本書,激起學生強烈的閱讀願望。b、巧設問題,引"魚"上"鉤",讓智慧的好奇心喚起讀書慾望,以書為友,探索真知。如公雞為什麼會打鳴?植物難道也會吃東西?c、激將法。老師故意對讀物作出過高或過低的評價,欲擒故縱,誘發學生的閱讀好奇心和探索心理,從而主動地去閱讀、評賞。d、以廣告形式介紹讀物。如為了讓學生勤查字典,可用下面的話進行引發:有位不說話的老師,上知天文地理,下曉雞毛蒜皮,假如你每天跟它學幾招,一定能成為世界奇才。e、物質刺激。對在讀書活動中的優秀者,給予一定的物質獎勵。f、現身說法。以教師、家長或學生在課外閱讀中受益的事例,啟發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課外閱讀。

( 3)、傳授閱讀方法。科學的閱讀方法會收到事半功倍的閱讀效果,而閱讀方法的確定應根據內容和閱讀需要來確定,什麼樣的文章適合於泛讀,什麼情況下可採用精讀,要一清二楚。拿到一本書後,首先要問問自己:我為什麼要讀著本書?我想從中得到什麼?明確了閱讀目的,才能確定科學的閱讀方法。如果選擇的是知識性讀物,只想作一般性的瞭解,宜採用瀏覽式的泛讀法,讓學生按照“速讀—尋找—摘記”的程式進行,如翻閱報刊可採用讀版面,讀標題,讀導語的方法,快速瞭解內容,獲取自己所需要的資訊和材料。如果選擇的是文情並茂的佳作,想品味其中的優美文字,宜採用精讀法,對文中精美的字、詞、句、段通過反覆朗讀,仔細品味,加以吸收。

( 4)、教會做讀書筆記卡。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因此,在課外閱讀時應要求學生注意圈點勾畫以加深印象,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好習慣。做讀書筆記的方法要多樣,要根據不同年級提出不同的要求。

三、四年級以摘錄好詞佳句為主,

五、六年級以摘錄句子、片斷,概括主要內容和寫心得體會為主。可以教會學生做文摘卡片。卡片上可摘錄書名,作者,優秀片斷,好詞佳句等。

3、評價與展示

組織閱讀成果展示。為了提高學生閱讀積極性,擴大閱讀成果,防止學生放任自流,教師應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語文實踐活動,來展示課外閱讀的成果,讓學生品嚐成功的喜悅。如:(1)、召開故事會,評選故事大王,舉行閱讀、朗讀、演講比賽。

(2)、召開讀書彙報會和讀書經驗交流會。讓學生用簡明扼要的語言把自己近期的讀物介紹給同學,還可複述或背誦部分精彩的片斷。

(3)、舉辦讀書筆記展覽評比會,讓學生觀摩,並以投票方式評選出最佳讀書筆記若干篇。

(4)、中高年級學生也可編一些讀書手抄報,內容可以是好書推薦、佳作摘錄、名著簡介、作者生平簡介等。通過這樣的活動,不僅使學生學會了捕捉、儲存資訊,還增強了學生參與、競爭的意識,同時也紮實有效地促進了課外閱讀活動的開展。

八、成立校本課程開發委員會

顧問:曲中甫組長:惠新建

副組長:徐秋娟張曉文

組員:張水紅馮會琴趙春霞谷戰敏

高建峰王玲枝孟麗霞馮春草郭雍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