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措施>

常見醫院感染的預防措施

措施 閱讀(2.26W)

一、下呼吸道感染的預防措施

常見醫院感染的預防措施

(一)減少或消除口咽部和胃腸道病原菌的定植與吸入,防止內源性感染的發生。

1.改進營養支援治療方法,儘可能採用胃腸營養,餵養過程中儘量減小誤吸危險,提倡半臥位,用小號胃管少量持續餵養,也可將導管直接插入空腸,以避免對胃液的鹼化作用。

2.對患者採取半臥位,特別是對機械通氣患者,控制胃內容物反流。

3.研究證明提倡應用硫糖鋁防治消化道應激性潰瘍,並可減少下呼吸道感染的發病率。

4.聲門下分泌物持續或間斷抽取引流,可顯著降低原發內源性菌群所致呼吸相關性肺炎的發生率,並推遲肺炎發生時間。

5.對外傷、高危手術患者可採用選擇性消化道脫汙染,通過應用胃腸道不吸收的抗生素殺滅胃腸道條件致病性需氧菌,避免其移行和易位,可阻斷內源性感染途徑,降低醫院內下呼吸道感染的發生率。

6.應用大環內酯抗生素可破壞和減少氣管導管表面生物被膜,增加其它抗生素的通透性,減少細菌在生物被膜內定植,從而降低下呼吸道感染的發生率。

7.合理應用抗生素,在藥敏指導下選擇有效抗生素。

(二)切斷外源性感染傳播途徑

1.接觸、診療、護理病人前後一定要嚴格洗手。

2.接觸病人黏膜和呼吸道分泌物時戴手套。

3.加強對共用器械如呼吸機氣路管道、噴霧器及其它器械的消毒滅菌。呼吸器管道更換頻率勿短於48小時/次。用於霧化的液體一定要嚴格無菌,並做好對共用器械的終末消毒。

(三)改善宿主條件、提高免疫力

1.術前採用各種方法去除病人呼吸道分泌物。並指導和協助術後病人多咳嗽、深呼吸和及早下床活動。

2.控制影響病人術後咳嗽、深呼吸的'疼痛。

3.儘可能早的拔除氣管內插管,在拔除插管或解除氣囊前,須將插管氣囊以上的氣管分泌物清除乾淨。

4.加強對呼吸道合胞病毒和耐萬古黴素腸球菌感染者或攜帶者的隔離,有條件時亦應對MRSA和銅綠假單胞菌者進行隔離。

5.對粒細胞缺陷者和器官移植者可採用保護性隔離。

6.對特殊人群可試用免疫球蛋白、集落刺激因子、γ

體、促炎細胞因子拮抗劑等提高機體免疫防禦功能。

二、尿路感染的預防措施

1.嚴格掌握適應症,在一般情況下避免使用導尿管。

2.使用其它方法代替膀胱內導尿管,如間歇性導尿、陰-莖套導尿等。

3.儘量減少導尿管留置時間,每天評估持續性導尿的必要性。

4.嚴格掌握導尿管插入和護理時無菌技術

(1)在導尿管插入之前,用消毒劑消毒尿道口周圍。

(2)在滅菌條件下,無菌操作插入導尿管。

(3)保持整個集尿系統閉合,儘可能縮短導尿管和集尿袋的操作時間。

(4)保持尿液從上往下的重力引流。並隨時觀察尿液是否從導尿管中流出,以確保導尿管未阻塞。

(5)在取尿樣前消毒取樣部位,然後再用無菌針穿刺取樣。

(6)無菌排空集尿袋,避免觸控導尿管與集尿袋連線的一端。每個病人使用各自的集尿袋。

5.有條件時應使用一次性導尿管和集尿系統。否則應對上述物品徹底清洗後,再高壓蒸汽滅菌或化學滅菌。

6.不建議為預防尿路感染使用抗生素和在尿道口使用抗菌軟膏,以防止產生耐藥菌株。

7.不建議沖洗導尿管和更換導尿管,也不宜頻繁進行菌尿檢測

三、外科切口感染的預防措施

1.住院前措施 儘可能在門診完成各項有關檢查,以儘量縮短住院時間。同時在住院前積極治療各種潛在疾病和感染,糾正各種增加切口感染的危險因素。加強營養,提高機體防禦能力。

2.手術前措施 認真做好病人術前清潔和面板清潔準備。按無菌操作程式,嚴格進行手術區面板消毒和手術區保護。對汙染手術、結腸手術、全身情況較差者、接受激素或抗代謝藥物治療者、進行人造物留置的手術、心臟瓣膜病或已植入人造心瓣膜而再行手術者、嚴重創傷病人,可於圍手術預防應用抗生素。一般給予方法是手術前30分鐘或麻醉同時(剖腹產應在臍帶被夾緊後),靜脈內給一次足量抗生素。若手術時間較長(4~6小時以上),術中可加用一次量,必要時術後可繼續用藥2~3天。

3.手術人員準備 進入手術室人員應嚴格按規定更換鞋、衣、褲、帽、口罩。干擾素、抗內毒素抗

並應嚴格按規定方法洗手。嚴禁患有癤腫、溼疹、感冒、鼻咽部疾患的工作人員或腸道中帶有耐藥的葡萄球菌、化膿性鏈球菌等危險細菌的工作人員進入手術室。

4.手術中措施 熟練手術技巧、縮短手術時間、正確放置引流等是減少術後切口感染的重要環節。同時要嚴格控制手術室內人員。認真收集處理汙染物品,以保持術中手術室內的乾燥和清潔。

《常見醫院感染的預防措施》全文內容當前網頁未完全顯示,剩餘內容請訪問下一頁檢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