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工作報告>

工業企業發展現狀的調研報告

工作報告 閱讀(2.33W)
  第一篇:工業企業發展現狀調研報告

近年來,鎮始終把工業強鎮作為統領全鎮經濟發展的主導戰略,服務工業園區產業發展思路和規劃,形成了工業園區為主體的空間佈局,工業經濟總量和質量得到提升。

工業企業發展現狀的調研報告

一、全鎮工業企業發展現狀

目前全鎮擁有各類工業企業38家,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2家。建成1家鋁材料製造企業(鋁業)、3家裝置製造企業(消防器材、電器機械、園林工具)、1家包裝材料製造企業(印業)、24家建材企業(5家砼構件、3家採石、1家採砂、9家水泥磚瓦製品、6家金屬門窗製造)、2家傢俱製造企業(1家木製傢俱、1家金屬工具與傢俱)、4家服裝布藝加工企業、3家食品加工企業。另外還有5家電力、燃氣及算來水供應企業(供電換流站2家、煤氣站2家、自來水廠1家)。涉及10多個門類的綜合性工業體系。截至2013年,全鎮工業增加值總量達17.33億元。經濟普查統計年均工業經濟總收入2200萬元,工業總量在全區鄉鎮排首位。

(一)工業企業空間佈局

全鎮工業集中發展區規劃總面積為5平方公里,其中,工業園3.5平方公里,集鎮集中發展點1.5平方公里。全鎮38家企業主要發展鋁材、建材、包裝材料、食品、服裝和傢俱製造業。有4家採礦業企業,主要從事石灰岩和砂石開採,分佈在、、、4個鄉村及集鎮。24家建築材料企業以及4家包裝材料及裝置製造企業分佈在全鎮10多個村。只有鋁業1家企業和3家小型建材企業分佈在工業園區規劃區內。我鎮現有飛地工業企業1戶(惠農科技)。

(二)工業企業行業佈局

在全鎮38家企業中,採礦業企業4家,鋁製造1家、建築材料製造類企業24家,食品生產3家,服裝加工3家,裝置製造3家。另外,電力、燃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企業5家。從行業分佈來看,鋁材及建築材料製造企業不管是企業數量還是經濟總量仍然是我鎮工業經濟的主導者。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政策侷限性較大,制約了園區外工業企業的發展願望。

嚴格限制工業園區外新上工業專案的政策出臺,一方面有效促進了工業集中、集約、叢集和高效發展。另一方面抑制了現有區外企業進一步發展的訴求願望。加上目前園區基礎建設和配套設施建設相對落後,專案承載能力較差,園區難以容納區外企業。由於企業規模及產業政策限制,多數區外企業也缺乏向園區調遷的條件。

(二)產業規劃佈局不到位,導致工業發展速度緩慢。

由於園區產業定位標準高,對引進專案規模的要求有點貪大求洋,進駐園區的專案,既沒存在形態也沒有形成業態(園區內有幾個專案有徵地就是不見開工)。區外工業企業專案發展似乎受到了空間和政策的制約,有原地踏步的趨勢。如食品、化工、機械製造等其他門類產業,沒有明確的發展方向,更沒有科學的產業發展規劃。許多面臨搬遷企業進園區也難,有的已遷往外地。部分園區外企業只能維持現有生產,發展的動力不足,也造成了工業發展速度的漸緩。

(三)“產城共榮”的城市發展規劃理念相對落後。

從現有城市新區建設、集鎮建設以及資訊產業園功能來看,城市發展和產業發展缺乏聯絡,存在城是城,園是園的獨立性,產業發展有空心化的趨勢。在工業與城鎮怎麼互動發展,生產性服務業與工業企業怎麼配合等方面還缺乏整體思考,產業發展與城市發展沒能有效融合。

(四)工業企業發展潛力不足,稅源企業不多。

工業企業近年來的發展歷程,重點企業、稅源企業依舊是熟悉的名字,在排名靠前的位置很難看到新進企業。有的企業大,但交給地方的稅收少。招商引資協議多、建設少,專案意向投資大,到位少,經濟發展還在依靠原有老稅源企業負重向前,工業經濟總量與稅收不成比例。

(五)行政效能低下影響了投資環境

部分企業反映政府服務意識淡薄,行政審批繁瑣,效率低下,存在“門好進、臉好看、事難辦”的問題,關鍵在於工業企業專案落地難。在關心支援企業方面,我們還沒有創造出一個有利於企業成長、有利於企業發展的外部環境。

(六)企業自身的市場競爭力弱。

一是多數小企業起步水平較低,低水平重複投資較為普遍。全鎮工業企業中,建材類和採礦類資源企業達28家,所佔比例達到70%,由於此類資源性企業技術要求低,投資小,見效快,進入門檻低,易於被選擇。特別是特大城市建設的推進,全鎮磚瓦砂石建築材料為主的企業增加到24家。但部分企業已處於限產狀況,產能明顯過剩。

二是多數小企業經營管理模式落後。以業主個人產權為基礎的家庭和家族式管理方式是大多數企業的經營管理模式,其產權制度具有明顯的家族化傾向。存在“缺管理人才、缺技術人才、缺營銷人才”。職業經理人隊伍建設工作的滯後制約著中小企業的發展。

三是企業產品科技含量偏低。企業主選擇的多為技術門檻低、管理門檻低和勞動密集型行業,企業附加值低。

四是企業存在汙染問題。鋁廠、採石廠等企業的汙染嚴重,汙染並沒有得到有效治理。

三、加快工業企業發展的對策與建議

(一)堅持科學規劃,著力構建新型工業格局。突出招商引資,火眼遴選優勢工業專案。繼續以“調結構、轉方式、上水平”為重點,以高階產業和產業高階為主導,著力引進資源節約、生產環保、高稅收、勞動密集、技術密集型企業,大力推進產業集中、集約、叢集化發展,形成主業突出、優勢明顯的工業新格局。

(二)堅持環境友好,確保工業發展與生態環境相和諧。突出可持續發展理念,大力發展迴圈經濟、低碳經濟、綠色經濟,限制高耗能、杜絕高汙染產業發展,加強環境保護,集約利用資源,實現工業發展與生態環境的協調可持續發展。

(三)堅持產城共榮,促進工業發展與城市發展共生共融。學習借鑑蘇州先進工業園區的經驗,堅持產業功能、城市功能、生態功能一體,建議規劃、國土、工信和產業園區等部門應儘快啟動新城區產城一體規劃編制工作。在城鄉一體化的框架下合理配置城鄉資源,統籌規劃產業園區工業專案與園區外工業專案的共同發展、區域協調發展、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實現產城共榮。

(四)堅持創新發展,統籌協調產業園區內外共同發展。

一是創新發展平臺。結合產業園區建設與產業叢集培育。著力規劃產業功能分割槽和電子資訊產業園的工業集聚發展平臺,大力培育產業叢集。從空間規劃、產業佈局、龍頭企業培育、招商引資、專案把關等方面著手,培育和發展優勢產業和特色產業叢集。

二是創新企業用地政策。不斷拓展企業發展空間,應結合現有工業園的發展政策,鼓勵符合園區外落戶的企業通過混合所有制的聯合方式,鼓勵企業兼併重組,使用農村集體建設用地,拆除企業原所在地的建築物並實施退耕,維持現有土地使用總量。在不增加土地供應的基礎上,實現產業的區內外同時積聚發展。

三是創新工業發展融資渠道。充分發揮市場機制作用,大力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鼓勵社會資金參與園區工業專案建設,拓寬融資渠道,破解工業園區建設中的融資難題。

四是創新招商引資策略。既要對外招商引資,又要對內保商留資,保住本地傳統產業。在主導產業方面強化重點企業(專案)引進,引進能延伸現有主導產業鏈條的企業專案。如鋁業的鋁材料加工專案。同時,快速引進紡織服裝生產性專案,服裝商貿市場、會展中心、物流中心和總部基地,實現主導產業稅收轉向三產業。在傳統產業方面,不能逼死兒子招女婿,不拋棄,不放棄,完善區域內工業企業調遷政策,充分鼓勵園區外重點稅源企業搬遷入園,要留住這類企業。

四是創新企業兼併重組。要積極推動企業兼併重組,推動大企業對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兼併重組。優先保障兼併重組企業在兼併初期的要素供應,對重點企業兼併收購破產、停產、困難企業,在產權變更、能源供應等方面給予政策優惠支援。鼓勵企業多采購本地產品,鼓勵企業配套發展,用混合所有制兼併重組壯大企業。華泰商品砼可以與境內砂石企業合作,鋁業可以與樂星紅旗合作。兼併合作對於涵養地方稅收有很大的示範。經信部門要及時釋出專案引進建設資訊,推動更多專案配套發展。

(五)堅持轉變政府職能,營造企業發展的良好氛圍。要進一步優化政務環境,深入推進規範化服務型政府建設。繼續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進一步清理並減少、合併行政審批事項。全面推行並聯審批、集中審批、代辦審批,為企業提供便捷、高效、優質的政務服務。規範行政執法行為,各級行政執法部門在對企業執法過程中應堅持教育為主處罰為輔的原則。加強高校與本地企業的合作,對企業家及高管人才建檔入庫,定期開展對話交流,讓他們成為工業企業發展的智囊團。

  第二篇:工業企業發展現狀調研報告

一、工業企業現狀

鎮在縣管轄期間,曾是一個工業小鎮,鎮內擁有十多家工業企業,主要以化工、建材、塑業為主,工業經濟塊頭在當時縣管轄的三個鄉鎮中居於首位。劃入區管轄之後,工業經濟開始萎縮。一是經濟體量太小,原始資本積累不足,建材業面臨國家實行產品強制淘汰,沒有跟上經濟轉型步伐;二是勞動密集型企業因為用工條件較高,加上成本大幅調升,面臨用工荒問題,不得不向西部遷移。三是交通瓶頸制約了鎮的招商引資和專案進入。

鎮目前的工業經濟在全區五個鄉鎮(街辦)中基本處於末位狀態。境內最大的工業企業為化工有限責任公司。該企業由化工控股,隸屬區管轄,固定資產總額近兩億元,佔地面積206畝,有職工498人,2013年完成工業產值3.92億元,實現稅收1676萬元,職工年人均工資3.68萬元。

除了化工這個中型企業外,鎮內還有小微型民營工業企業四家,他們分別是新明塑業限責任公司,固定資產總額200萬元,佔地面積4.5畝,有職工40人,2013年完成工業產值423萬元,實現稅收8萬元,職工年人均工資2.78萬元;中源建材廠,固定資產總額300萬元,佔地面積45畝,有職工35人,2013年完成工業產值458萬元,實現稅收7.2萬元,職工年人均工資2.57萬元;巴人福醬品有限公司,固定資產總額130萬元,佔地面積6.5畝,有職工12人,2013年完成工業產值128萬元,實現稅收3.2萬元,職工年人均工資2.87萬元;市方銀建材有限責任公司,固定資產總額120萬元,佔地面積5.2畝,有職工8人,2013年完成工業產值98萬元,實現稅收3.5萬元,職工年人均工資3.8萬元;

二、工業企業面臨的突出問題

1、工業經濟發展環境欠優。由於區體制發育不健全,區、鄉兩級政府在專案決策上缺乏自主權,招商引資工作比較被動。企業辦理一切手續都要由市政府及其職能部門做主,往往一個專案要拖好幾年才能落地,有些專案被拖的受不了只好離去。

2、工業經濟發展政策難落實。區政府為加快經濟發展曾經制定了一些政策性鼓勵措施,但是絕大部分都因無法兌現而成為一紙空文,因為區財力太薄弱,拿出資金來獎勵企業發展比較困難。

3、以往的優勢逐步成為頹勢。的工業經濟本來就先天發育不足,再加上後天的發展不良,所以一直沒有形成強有力的支撐。尤其是前些年為了滿足GDP的增長需要,引進了一批“三高”企業,隨著優勢條件喪失和環保壓力增大,這些企業現在不僅不能為人民謀福利,反而變成了各級政府的包袱。

4、黨委、政府重視程度減弱。近些年來,隨著逐步被納入市新區建設之後,區鄉兩級黨委、政府的工作重心逐步轉移到防違控違和配合城市新區建設上來,對全區工業經濟如何發展精力投入不夠,很多企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沒能及時得到幫助和解決。

三、現有企業存在的主要困難

1、塑編、建材等一批傳統企業自身沒有能力實現產品轉型,政府及其職能部門在深入企業進行調研,按照國家產業扶持政策給予指導和幫助不夠,使企業普遍面臨轉型升級的難題。

2、企業面臨融資難問題。多數企業資金流轉不暢,難以維持正常的生產經營。一是因為市場產能過剩容易造成產品大量積壓;二是由於無序競爭,導致賒銷後貨款難以回收;三是企業辦理貸款手續程式複雜、利率高、資金到位不及時。

3、很多企業存在勞動用工緊缺,勞動力成本不斷上升。一方面是大學生就業難(都想找好崗位),另一方面是企業用工荒(普通技能工人缺乏)。

4、化工公司是一家高耗能、高汙染、高危險、高運力的化工企業,處於集鎮中心,對鎮乃至主城區居民的生存環境負面影響非常大。

四、解決問題的對策及建議

2012年,市政府城市新區發展規劃將鎮納入了中央商務區範圍,城市功能定位發生根本轉變,市政府明確要求鎮不再發展工業專案,轉為發展商貿樓宇經濟和高檔住宅。根據城市新區總體規劃,現就全區及的工業經濟發展提出如下建議:

1、進一步重視發展工業經濟。區委、區政府要高度重視工業經濟的謀劃與發展,要與城市新區建設統籌安排,關鍵是要與市政府以及高新區搞好銜接,既要把新引進的高新科技專案安排好,又要設法把拆遷範圍內的優質企業安置好,不能讓那些過去為經濟作出了貢獻,將來仍然可以繼續作貢獻的優質企業沒有出路

2、進一步優化工業經濟發展環境。區委、區政府要根據形勢發展需要,與市政府及其職能部門加強溝通,盡全力為工業經濟發展創造寬鬆和諧的發展環境,主要是在市場主體發展上要方便、快捷,對可以進入的企業專案要開綠燈、不設障。

3、進一步完善優惠鼓勵政策。區政府要儘快修定出臺切實可行的支援工業經濟發展的優惠鼓勵政策,做到取信於人。優惠鼓勵政策執行時要一視同仁,對本地企業家和科技人才一樣對待。

4、進一步優化配置人力資源。區委、區政府對經濟管理部門要配置、培養好專業人才,讓他們成為懂經濟、善管理、能指導的內行,具備為企業服務的能力。其次還要有為企業服務的熱情,經常深入企業調查研究,瞭解企業訴求,有針對性地給予幫助和指導。

5、進一步完善企業聯絡制度。現在的幹部都非常忙,因而沒有執行好過去制定的企業聯絡制度,讓我們的企業家有了受冷落的感覺,這是一種不好的現象。我們一定要堅持幾手抓,讓我們的企業家感到在創業很溫暖,從而激發他們更高的創業熱情。

6、進一步優化工業經濟發展融資環境。為具有較強生命力的企業提供高效快捷、成本低廉的信貸資金支援。

7、通過新區建設搬遷補償方式,有計劃地淘汰一批落後企業、轉移一批過剩產能、搬出一批“三高”(高耗能、高汙染、高危險)企業。

  第三篇:工業企業發展現狀調研報告

近日,我們對轄區企業進行了新一輪走訪調研,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轄區企業基本情況

街辦轄區共有工業企業40餘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7家,其產品涵蓋通訊、電子、醫藥、塑料製品等多個領域,2014年街辦全口徑工業企業總產值達189285萬元,其中規模以上企業全年產值達164685萬元,佔全區規模以上企業年產值的54.48%。

二、企業存在的主要問題

第一,隨著大橋的新建及部分安置小區的建設,轄區內多家企業面臨搬遷,但企業搬遷選址遲遲不能落實,已嚴重影響到企業正常生產經營和後期發展,同時也影響到大橋的順利施工。

第二,企業規模及產品科技含量普遍較低,在市場上競爭力不大,再加上資金短缺和市場銷售情況不容樂觀,生產出來的產品滯銷,積壓情況嚴重,不得不斷地縮小生產規模。

第三,企業銷售價格波動較大,市場需求量的不穩定影響了企業的生產。比如電子,隨著產品原材料價格的下降,導致產品銷售價格也隨之大幅度下降,而上游市場需求量相對恆定,所以新增的生產線並不多,銷售利潤也很有限。

第四,部分企業因自身管理及員工數量不足等原因,未能正常開啟全部生產線。在環高樂器,三角琴銷售市場一直都很暢通,市場月需求量約為200臺,但車間有限的生產工人無法滿足這一需求,雖企業不斷髮布招聘資訊,但因街辦轄區內租房資源緊張且租金逐年上漲,而企業工資上行壓力大,前來應聘者較少,企業發展受到一定影響。

第五,自區政府對區採石行業嚴加管制以來,轄區內兩家採石場至今仍未能正常開工生產,復工日期始終未能明確。

三、解決問題的建議

第一,要酌情考慮街辦轄區企業發展的實際需求,儘早協調解決搬遷企業的土地選址問題,讓企業能順利經營發展下去。並建議區委區政府爭取建立本區自己的“中小企業工業園”,出臺相關優惠政策,妥善安置好那些既環保又成長好的搬遷企業。

第二,要幫助企業進一步拓寬銷售渠道,緩解產品滯銷問題。帶領企業參加展銷或創新電子銷售平臺等方式,促銷企業產品。

第三,區級成立小額投資擔保公司,加強對中小企業的資金支援;抓好農村信合貸款政策調整,積極與農村信合等金融機構開展合作,切實解決好部分企業因資金困難而導致的企業發展受限問題。

第四,根據環高樂器等企業的實際用工缺口量及具體工種需求情況,勞動部門要通過網上招聘、現場招聘等形式,引進技術人才,政府對引進企業技術人才出臺政策進行補貼,吸引外地人員到本地就業,解決用工緊缺問題。

  第四篇:工業企業發展現狀調研報告

近年來,鄉大力扶持、培育、壯大現有工業企業,繼續實施重點企業重點專案黨委班子成員專人聯絡制,對企業實行服務包乾,積極為企業排憂解難,協助企業加強安全監管、市場開拓、對上聯絡等,堅持每月按時聯絡,每半年開展相互走訪活動,促進鄉企之間團結合作,取得了顯著成效,促進了工業經濟的持續健康發展。

一、工業企業發展現狀

鄉現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7家,其中3家工業企業未投產。2013年完成全口徑工業產值7.83億元,規模以上工業產值6.93億元,比去年增長14.8%。其中精密鋼管累計完成產值5.3億元,比去年增長35.9%;塑業累計完成產值5090萬元,比去年增長21.2%;2013年完成1.12億。

精密鋼管有限公司位於街辦紫陽村,是專業生產高精度冷拔冷軋、珩磨無縫鋼管的專業生產廠家,產品廣泛應用於航空、冶金、交通、工程、機械製造等領域,產品已銷到全國各地,部分產品遠銷海外。2013年完成產值5.3億元,稅收83.2萬元。

食品有限責任公司位於市區鄉村,於2008年12月5日投資新建,總佔地面積1.5萬平方米,主要從事生豬屠宰、食品加工、冷藏倉儲、食品物流、副食品零售等。2013年實現產值1.12億元,稅收51.2萬元。

塑業位於街辦紫陽村,主要生產水泥袋等塑編產品,2013年完成產值5090萬元,稅收139.6萬元。

科技有限公司位於鄉村,於2004年10月成立,是一家以規範的現代企業制度組建成的'股份制高新技術企業,主要研製、開發塑料輸液容器用聚丙烯組合蓋及介面、藥用聚乙烯膜袋、生物藥用塑料瓶等產品,廣泛用於大輸液、原料藥、生物疫苗、藥用丁基膠塞等諸多藥品行業和醫藥包裝行業及食品包裝行業。2013年完成工業產值1500萬元,稅收41萬元。2014年正式納入規模企業考核。

軸承製造有限公司成立於2009年10月,註冊資金300萬元,位於市區鄉村,佔地約28畝,是專業生產深溝球軸承套圈的企業,2011年已完成廠房及配套設施建設,鄉政府多次督辦,至今裝置未到位未投產。

彩印20xx年已完成線杆遷移、三通一平,正在辦理施工許可證。

二、存在的問題及意見建議

1、精密鋼管存在招工困難,與周邊居民關於生產噪音等環境問題的溝通協調存在壓力,市場因素對企業的發展存在較大影響。

2、今年由於規劃原因將面臨搬遷,但新的選址還未確定,企業目前幾個新產品即將上線,深加工生產裝置已訂購,即將安裝除錯。希望政府儘早謀劃選址,企業好結合實際,及時調整生產經營,安排部署新廠區建設、裝置安裝除錯等。

3、塑業存在資金不足,員工難找問題;原材料上漲、員工工資上漲導致企業生產成本增加;市場行情不好,產品價格略降,企業發展受到影響;企業7個老闆各自擁有生產線,管理不夠規範,塑編行業安全生產形式嚴峻,壓力大,存在安全隱患;另外,工廠場地租賃方面與葛洲壩五公司存在糾紛,目前正在協商溝通。

4、公司存在資金困難,員工難找問題,市場因素影響企業發展。今年要進行藥用包裝材料產品註冊證換證,換證申報審批費用大約20萬元,且要進行生產環境潔淨室升級、實驗室改造、廠房維修改造,投入較大,企業廠房是租用的鄉政府的房產,房屋租約今年底到期,企業希望鄉政府繼續扶持企業發展,給予優惠的租賃政策。

5、建議區政府加大督辦力度,促使軸承儘快投產,、彩印加快專案建設進度。

6、轄區企業希望政府創造更多的政府、企業、銀行之間溝通交流的機會,增進彼此瞭解,共享資訊,優化資源配置,實現共贏。

  第五篇:工業企業發展現狀調研報告

一、基本情況

鄉20xx年底在冊工業企業14家,均為非公有制企業,企業從業人員644人,其中規模以上企業1家(塑業),其餘13家小企業中農產品加工企業10家,農村建材加工業3家。企業年總產值15870萬元,實現稅收252萬元,其中規模以上企業年總產值12070萬元,實現稅收226萬元。

二、企業現狀

1、10家農產品加工小企業,主要以農產品加工和服務為主,主要是柑橘打蠟、茶葉製作加工,規模不大,實力不強,科技含量不高。企業生存的優勢在於“機制靈活、用工靈活、銷售渠道靈活”。

2、3家建材加工小企業,主要以採石(1家)和農村水泥建築製品(2家)為主,均為家庭作坊式經營,企業利潤空間相對狹小,處於基本生存狀態。

3、塑業是唯一規模以上企業,為勞動密集型產業,由於科技含量不高,面臨市場競爭激烈,利潤空間小等困難。同時受發展和規劃的影響,企業面臨搬遷重新選址的問題。

三、困難分析

1、缺品牌,企業市場競爭弱。10家農產品加工小企業,品牌效益嚴重缺乏,市場競爭力不強,經濟效益不高,年產值均在500萬以下,企業年淨利潤5到10萬元,處於能夠生存的狀態。

2、高門坎,企業升級轉型難。受發展和規劃的影響,塑業面臨搬遷、升級、轉型的難題,同時,由於產業型別限制,不能進入工業園區,使得企業發展無出路。

3、難融資,企業發展後勁弱。受國際國內大氣候和市小氣候的影響,各商業銀行貸款緊縮,融資門檻高,加之企業缺少有效抵押資產,融資較以往更加困難。

四、工作建議

1、給出路進園區。對已經與發展不相適應和受規劃限制的企業要給出路。如塑業,企業過去為的發展起了帶動作用,同時企業本身還有相對的發展空間,政府要幫助企業找出路,幫助企業轉型升級,提升企業自身造血能力。具體辦法:可由政府牽頭成立小微企業工業園,使得諸如“塑業”、此類的企業,集中辦廠,這樣既方便規劃管理,企業也可以共享水、電、路、排汙設施等資源,減少企業成本投入。

2、創品牌增效益。鄉是農業大鄉,其優勢是農業,特色也是農業,對農產品加工小企業,各級政府應給予鼓勵、扶持、教育和引導,要在資源整合上下工夫(如茶葉加工),大力開展“品牌工程”、“名片工程”,避免惡性競爭,提升市場競爭力,提高市場佔有率,進而提高農產品附加值、提升農業效益、增加農民收入。

3、慎審批重環保。綠水青山是的特色也是的優勢所在,任何企業發展都不能以犧牲優美環境為代價,任何企業的興建和發展環保評估都應先行,凡是沒有通過環評的企業,無論它的經濟價值有多好多高,都不能進駐。

  第六篇:工業企業發展現狀調研報告

當前,全區工業經濟在加速推進電子資訊產業園區建設的同時,原有產業格局面臨著調整和轉型升級的新要求。為切實解決工業企業發展中的問題,助推我區工業經濟轉型升級發展,根據區委批轉的區政協工作安排,政協經濟委員會和工商聯界別活動組組成聯合調研組,從3月份開始,採用實地調研、聽取彙報、組織座談等方式,對我區工業經濟發展問題進行了專題調查研究,現將情況報告如下:

一、我區工業經濟發展的現狀及存在的主要問題分析

我區工業化的發展,按照“相對集中、分類佈局、綜合配套、保護沿江”的原則規劃和建設,經歷了工業園區、載電工業試驗區、工業園區、電子資訊產業園等四個過程。目前全區工業發展呈現“一個園區、三個板塊、六個支柱產業”的產業佈局,即電子資訊產業園核心區、電子材料板塊、電氣電纜板塊以及磁電子產業園區,基本形成了以為代表的電氣電纜、鋁業為代表的鋁及鋁製品、製藥為代表的生化醫藥、中南精密鋼管為代表的機械製造、凱普鬆電子為代表的電子材料、環高樂器為代表的樂器製造等六大主導產業格局,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和一定優勢的產業叢集,培育了一批名牌產品。

當前我區工業經濟受國內外錯綜複雜經濟形勢和新城區建設對原有工業佈局調整的影響,短期內工業經濟下行的壓力增大,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五個方面。

一是工業經濟總量偏小,產業結構不優。我區工業總量明顯偏小,經濟地位與區位優勢不相稱,2013年全區規模以上工業產值71.59億元,僅佔全市規模工業4530億元的1.58%;實現工業增加值24億元,佔全市1550.7億元的1.5%。從產業規模看,規上企業僅20家,月產值過億元的企業僅1家,普遍單體規模小,實力不強。從產業結構看,高耗能企業佔比過大,年綜合能耗5000噸標煤以上的企業有3家,產值佔規模工業的33.3%;高新技術企業6家,2013年高新技術企業增加值率僅為25.3%,低於規模工業平均增加值率32%,高新技術企業整體附加值不高。從稅收結構看,利稅過千萬的企業只有4家,且3家為重點耗能企業,產業結構亟待優化。

二是傳統產業生存壓力增大,新興產業尚未形成氣候。電解鋁、化成箔、電纜等支柱行業都不屬國家產業政策鼓勵發展產業,不能獲得國家更多的政策和資金扶持。鋁業長期產銷價格倒掛虧損嚴重,紅光港機因主導產品大型港口機械市場嚴重過剩,年產值將由2013年1.2億減少到2014年3000萬元,目前正實施減員分流,並逐步停產。多能模板因市場需求下降,流動資金緊缺,生產僅能維持。塑編企業產品滯銷形成積壓,僅塑業就庫存達1000多噸,佔年產能的50%以上。其他產業無特別的亮點和增量。新興產業以東方微磁、和達利為代表,產業發展前景廣闊,但起步艱難:東方微磁公司裝置調試周期長,市場開發緩慢,尚未形成產能;芳綸蜂窩因難以取得生產許可證,產品定型週期長,企業發展存在變數。

三是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用工難、用工貴的矛盾更加突出。當前,各商業銀行貸款收緊,融資門檻高,加上我區企業大多是中小企業,自我積累不足,缺少有效抵押資產,融資比以往更加困難。自去年7月貸款利率市場化以來,銀行普遍採用利率競價方式放貸,貸款利率上浮30%左右,部分銀行使用貸款額的30%-50%承兌匯票,有的企業還必須通過擔保公司擔保又增加了4%的擔保費,使企業綜合融資成本年利率達到12%-15%左右。用工難、用工貴問題也是企業普遍反映的困難,今年一季度全區職工月工資大都在2000元以上,部分技術工種達3000-5000元,卻仍然存在招工難問題。加之原材料、運輸成本上升等多種因素疊加,企業的利潤空間也越來越小,如:電線電纜、生物製藥、電子電器、包裝印務等生產形勢較好行業目前利潤才10%左右,影響到企業擴充產能,做大做強。

四是重點專案建設涉及的搬遷企業面臨“陣痛期”。據瞭解,近兩年內,我區現有產業相對集中的板塊因在市新區建設規劃範圍內,大多數企業面臨搬遷,僅廟嘴大橋專案紅線內就有15家企業需搬遷。這些搬遷企業中規模以上骨幹企業就有、紅光港機、科技、塑業等。目前除一家外,其他企業均未落實選址意向。若這些企業搬遷與新址重建之間不能較好對接,將直接減少我區規模企業基數,影響到近兩年工業經濟持續增長。企業也有可能因階段性停產空檔期而喪失原有產品市場。

五是電子資訊產業園區外工業用地不足,制約了實體經濟的發展空間。由於受嚴格的規劃限制,一方面,電子資訊產業園對入園企業產業類別和規範限制條件較高,傳統產業能入園的有限,近五年來已簽約的19個招商引資專案只有14個留在電子資訊產業園,5個專案被擋在園外。另一方面,地處三個板塊的六大傳統支柱產業企業因與園區規劃產業類別不同,除外,既無法在園區內申請用地,也不能在周邊新增用地,擴大規模,若要搬遷也將面臨無處可搬、只能外遷的窘境。前期遷往外地的企業已有永進、眾森電子、東方印機、部分生產線,近期以諾生物科技將外遷,科技也可能外遷。

二、我區工業經濟發展應處理好六個關係

調查表明,隨著工業園區整體託管高新區和新區建設加快實施步伐,我區原有產業規劃和佈局要進行重新調整。科學謀劃濱江生態新城區發展新型工業的工作思路,建議正確處理好以下六方面的關係。

(一)新城建設與產業支撐的關係。產業是城市功能得以實現的基礎,城市發展必須要有強有力的產業支撐,實現開拓一片新區、興起一片產業的一體化發展。隨著城市開發建設,商住、物流、旅遊業等第三產業將逐步成為主要經濟支柱,但工業仍將是長期支撐,並且是一、三產業的重要依託,要樹立“產城共榮”理念,高度重視工業發展,優先發展高科技、高投入、高產出、綠色無汙染的迴圈經濟,發展特色電子產業,延伸磁電子產業鏈,集聚新材料產業群,打造區域品牌。

(二)園區內企業與園區外企業的關係。雖然電子資訊產業園未來發展潛力巨大,但形成規模效應尚需時日。而目前我區已形成一定規模和產業基礎的六大傳統支柱產業,因與園區規劃產業類別不同,只能在現有用地範圍條件下向內挖潛增效,產業未來發展空間受到限制。建議區委、區政府加大對現有骨幹企業的支援力度,為企業爭取園外的發展空間,並引導落後產能企業轉型發展或外遷到其他更適合其發展的地區,利用其土地、廠房資源發展新型工業。

(三)傳統生產與轉型升級的關係。提升優勢傳統產能,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是今後我區經濟工作的重要任務。要培育提升電線電纜、生物醫藥、樂器製造等傳統優勢產業,扶持現有骨幹企業挖掘潛力、加大技改投入,擴大產能,提高科技含量、質量效益和競爭力,不斷推動傳統產業向高階化、品牌化、規模化方向發展。同時,把淘汰落後產能、節能減排作為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的重點工作,引導我區部分產值較大、汙染較重的企業發展迴圈經濟,加強汙染治理,實現清潔生產。

(四)規上企業與小微企業的關係。小微企業可以成長為規上企業,規上企業也是小微企業成長起來的。我區工業發展要注重規上企業和小微企業兩手抓,注重培育小微企業,逐步壯大企業規模。要狠抓新增規模工業企業培育,著力實施重點企業倍增工程。要發展市場主體,落實各級政府關於支援中小微企業發展的扶持政策,深入推進中小企業成長工程。

(五)招商企業與本土企業的關係。本土的全民創業在安置就業、增加財政收入、保持社會穩定等方面起到了很大作用,既要重視引進外來企業,也要重視和壯大本土企業。部分本土企業由於思想觀念的束縛,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暴露出人才短缺、管理落後、資金不足等矛盾,政府應有針對性地對這些企業在政策上服務上給予扶持,給予與招商企業同樣的優惠政策和服務力度。如安排優秀本地民營企業家、技術骨幹學習考察、參加進修等方式提高素質,增強他們駕馭市場經濟的能力,指導幫助其按照現代企業制度要求實現科學管理,促進健康發展。

(六)穩定生產與服務搬遷的關係。目前需搬遷的企業多年來對我區的財政支援、農民增收及工業經濟都起過舉足輕重的作用,現階段依然是我區工業經濟的骨幹力量,很多企業對有深厚的感情,很希望能繼續留在發展。但為了服務大局、支援建設,不得不搬遷。區委、區政府要妥善考慮搬遷企業的去向和出路問題,通過超前服務搬遷來穩定企業生產,儘量保持企業正常生產經營,以免對我區工業經濟產生較大影響。

三、促進工業經濟發展的措施建議

(一)首位服務入園企業。電子資訊產業園託管是市委市政府的重大戰略決策部署,是發展的重大歷史機遇,是實現產城共榮的基礎和支撐。要全力服務電子資訊產業園起步區開發建設,不斷完善基礎配套,高標準建設電子資訊產業園。按照“佈局集中、土地集約、產業叢集”建設思路,建設以發展電子產業、新材料等為核心的特色鮮明、功能完善、產業高階、門類齊全、應用廣泛的電子資訊產業園。按照“三高一低”標準大力度招商引資,引進符合產業規劃的優質企業落戶,逐步形成產業鏈;紮實做好電子資訊產業園區已簽約專案的服務和對接工作,推進已落戶的14個專案加快建設,儘早開工,投產見效。積極支援東方微磁加快省磁電子工業技術研究院建設,推進已納入國家“973”計劃備選專案的磁敏感元器件研發專案,支援企業加快下游產品研發,迅速達產。

(二)探索發展都市工業。除電子資訊產業園外,要結合我區新城建設的實際,充分考慮產業發展和企業搬遷的實際需要,爭取一定空間興建都市工業園或工業樓宇,適度發展總部大樓、孵化中心、研發中心、中介服務中心等都市工業,帶動全區經濟結構調整和經濟增長方式轉變。

(三)重點培育成長型企業。目前我區規模企業中發展較好的企業有、製藥、中南精密鋼管、電纜、湖開電氣、鋼球、三盈樂器、慧龍科技、凱帝農機。擬進規後備企業有:華泰商品砼、飛瑞球體、璜時得粘合劑、華聯印業。這些企業經營形勢較好,呈現產銷兩旺狀態,企業金融負擔較少,行業前景好,健康穩步發展。要支援這些企業向產業鏈延伸,並輻射和帶動其它產業發展。如製藥在穩定硫酸新黴素產品生產基礎上,開發新產品土黴素鈣,獨佔國內市場;中南精密鋼管擴大產能,開發專利產品,搶佔國際市場;慧龍科技擬以產品研發帶動,進軍微顆粒新材料產業;、凱帝農機搶抓市場機遇,擴大市場份額,不斷壯大規模;公司穩定現有生豬屠宰市場,發展肉製品精加工,服務細分市場需求。同時,要強力督辦和服務芳綸蜂窩、長源軸承、紅等未開工專案,爭取早日投產達效。

(四)超前服務搬遷企業。近期受搬遷影響的規上企業有電纜、塑業、,規下的小微企業更多,今後還將不斷面臨企業搬遷問題。要儘早與需搬遷企業溝通,瞭解其發展意向及需求,為企業發展搞好超前指導謀劃,能夠符合入園條件的企業儘量幫助爭取入園,不能入園的企業提早告知,做好搬遷出路安排和相關準備,幫助企業順利渡過搬遷困難發展期,儘量減少因搬遷造成的損失。建議區委、區政府在條件相對成熟的地區如片區爭取保留部分發展較好企業現有工業用地,並爭取興建都市工業園,為不能入園又需要搬遷的優質中小企業爭取園外的發展空間。

(五)調整退出低端企業。要堅持產業高標準和市場經濟法則,以市場機制和適當的搬遷補償政策自然淘汰目前的落後有汙染的產能和低端困難企業,達到優化結構、保護生態的目的。對鄉鎮小微企業,根據國家產業政策,能扶則扶,該退則退。堅持定期篩選一批成長性良好的企業加以重點扶持,加強企業服務,幫助企業規範管理,引導企業良性發展。

(六)優化環境支援企業。一要強化向上爭取力度。爭取以電子資訊產業園為依託,打包全區工業企業,向國家爭取大戶直供電政策;或爭取市政府打包城區工業企業爭取直供電政策。利用國家、省、市級中小企業專項資金的引導作用,爭取上級部門在規劃、政策、資金上的扶持,用好用活用足政策。爭取園區外企業與高新區對接合作,享受高新區政策。二要出臺獎勵扶持政策,對當年小進規企業,給予一次性經濟獎勵,提高企業進規的積極性;對產值稅收增長明顯,技改投入較多,科技創新、品牌建立成績突出的企業,給予經濟獎勵等。建議建立我區產業發展專項基金,鼓勵企業加大投資力度,擴大規模,做大做強做優。三要強化企業服務機制,健全和完善專案專班服務機制、對口聯絡企業工作機制,協調相關部門想方設法幫助企業解決融資需求、勞務用工、人才引進、供水供電等具體困難和問題,創造安商、穩商、富商的良好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