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工作報告>

銀行調研報告範文3000字(通用5篇)

工作報告 閱讀(1.8W)

隨著社會不斷地進步,報告十分的重要,我們在寫報告的時候要注意邏輯的合理性。一起來參考報告是怎麼寫的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銀行調研報告範文3000字(通用5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銀行調研報告範文3000字(通用5篇)

  銀行調研報告1

調研是一項重要的基礎工作,通過深入調研,瞭解掌握我行自身建設和業務經營發展中遇到的問題和困難,深層次地分析產生這些問題和困難的原因,提出解決這些問題和困難的對策與建議,供領導決策,對於促進我行科學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我行十分重視調研活動,認真紮實開展調研活動,取得了調研活動的良好成績,現將我行開展調研活動的有關經驗具體介紹如下:

  一、認真學習,提高對調研活動的認識

我行通過認真學習,提高對調研活動的認識。充分認識到開展調研活動是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的需要,是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四中、五中全會的需要,是緊緊圍繞“加快科學發展,實現新的跨越”做強做優銀行的需要;通過開展調研活動,認真梳理和查詢影響科學發展的突出問題,深刻分析原因,思考解決辦法,紮實運用調研成果,為推動銀行健康、持續、快速發展提供有效的決策參考。同時,我行切實把調研活動作為一項重要工作,做到與其他業務經營工作同佈置、同落實、同檢查、同考核,著力推進調研活動的深入發展。

  二、開展調研活動的具體做法

1、加強領導,認真開展調研活動

我行十分重視調研活動,切實加強對調研活動的領導,確保調研活動科學有序進行,並取得調研活動的實際成效。在開展調研活動中,著重抓好三項工作:一是有調研活動負責人。根據行開展調研活動的需要,指定一名幹部為調研工作負責人。由調研工作負責人按照行開展調研活動的精神與要求,制定年度和季度調研活動方案,按照活動方案進行調研。二是有調研隊伍。我行配備專職調研工作人員,加強對專職調研工作人員的學習培訓,提高其政治與業務素質,能夠勝任調研活動需要。三是有定期調研任務。我行根據工作發展的需要和各個時期的工作側重點,安排調研任務,深入開展調研。

2、加強學習培訓,提高調研工作人員素質

調研活動的質量高與低、成功與否,能不能解決實際問題,提出切實可行的對策與措施,與調研工作人員的素質直接有關。我行加強對調研工作人員的學習培訓,提高調研工作人員的政治素質,確保掌握調研活動的政治方向與政治立場;提高調研工作人員的業務素質,掌握調研工作的方式方法,提高調研工作人員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以及撰寫調研報告的能力,提高調研報告的深度、廣度與質量。

3、突出主題,精選課題,破解難題

我行在開展調研活動中,要求做到突出主題,精選課題,破解難題,講究調研活動的針對性與實效性,提高調研活動的質量,達到開展調研活動的初衷與目的。

一是突出主題。明確要求調研工作人員要提高調研活動的廣度與深度,形成的調研報告要與我行的發展實際相結合,做到課題突出,立論鮮明,富有實踐意義。調研活動要與加強改善銀行內部管理相結合,圍繞改革完善經營機制,加快經營業務發展,強化內部管理,加強執法監察和安全保衛工作,進行深入調研,為提升銀行內部管理明確思路和措施。調研活動要與提高服務水平相結合,圍繞明確客戶服務的工作重點,挖掘客戶服務工作的內涵,瞭解客戶的服務需求,查詢日常工作中需要改進、改善的地方,進行廣泛調研,為提高我行整體服務質量,提升服務水平,提出對策措施。調研活動要與加強風險防範相結合,就合規管理、合規經營、合規操作,增強員工內控意識,發現並消除存在的金融風險,進行細緻調研,為防範金融風險,做到合規守法,保證銀行資產平安,實現最大效益,提出意見和建議。

二是精選課題。我行著重圍繞貫徹落實上級行決策部署、明確發展思路、完善發展戰略、轉變發展方式,調整優化結構、提高核心競爭力、轉變工作作風、提高工作效能、改進服務水平等方面確定調研課題。要求調研工作人員深入基層網點和客戶當中,採取走訪、座談、發問卷等形式,廣泛開展調研活動,切實摸透實情,查詢問題是否實在、提出的思路是否切實可行。調研時,分別聽取不同層面意見和建議,進一步增強調查資料的真實性和廣泛性。

三是破解難題。我行要求調研工作人員在開展調研活動中,要掌握被調研單位的真實情況,幫助理清哪些是群眾最需要迫切解決的問題,哪些是體制機制的問題,哪些是工作不到位的問題,哪些問題是亟待解決的等等,使調研活動的過程真正成為找準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同時,要求調研工作人員堅持邊調研邊解決問題,對調研過程中發現的問題,能解決的馬上解決,不能解決的制定措施,擬定解決時限,切實增強調研活動效果。

4、落實措施,明確調研活動的要求

為確保調研活動實效,真正服務於我行科學發展,我行落實措施,明確調研活動的要求。

一是調研活動方案准確可行。要求調研工作人員制定的調研活動方案符合工作實際,要廣泛徵求黨員群眾意見,反覆修改完善,確保調研活動方案便於實施、可行有效,符合科學發展要求與我行實際工作需要。

二是確保調研活動質量。調研工作人員在開展調研活動中,要確保時間,集中精力,全面瞭解,深入研究,確保資訊真實、全面,切實掌握詳實的第一手材料,做細做實做深調研工作,提高調研活動質量,確保調研要求不降低、調研工作不走樣、調研效果不打折。

三是明確調研活動的工作方式。我行要求調研工作人員深入到基層服務網點和廣大客戶中,採取座談討論、入戶走訪、個別談話、實地調查等行之有效的方式進行調研,要做到“三請教、三問計、三用心”,即:堅持向書本請教、向專家請教、向群眾請教;堅持問計於基層、問計於群眾、問計於實踐;堅持用心想事、用心謀事、用心幹事。

5、認真撰寫調研報告

我行要求調研工作人員,按照調研活動方案,緊扣調研課題,緊密結合調研過程中徵集到的意見建議和工作實際,進行細緻客觀地分析和歸納整理,對照科學發展觀要求、上級行的決策部署與工作精神及我行工作實際,查詢影響工作開展的突出問題,深刻分析原因,思考解決辦法,形成有情況、有分析、有對策,不少於3000字的調研報告。

6、充分運用調研成果

我行定期通過召開座談會、交流會的形式交流調研成果,充分運用調研成果,積極探索我行促進科學發展的新思路、新舉措,為下一步的工作決策提供科學依據。同時,按照調研成果落實各項工作措施,提高科學發展水平,儘快將調研成果轉化為解決問題、推進工作發展的新動力,使調研活動成為各項工作發展不可或缺的參謀助手,真正為中心工作服務,充分發揮了調研活動的應有作用。

  三、調研活動取得的成績

我行重視調研活動,積極開展調研活動,利用調研成果促進各項工作發展,提升銀行核心競爭力,增強服務能力與服務水平,取得了良好成績。自2008年來,我行共開展調研活動*次,寫出調研報告**份,近年來,我行認真努力、紮實有效地開展調研活動,雖然取得了較好的成績,促進了自身建設和各項業務的發展,但是與上級行的要求和人民群眾的希望相比,還是存在一定的不足與差距,主要是調研活動的深度與廣度還不夠,少數調研報告質量還不夠高,運用調研成果有待加強,這些存在的不足與差距需要切實改進和加以提高。今後,我行要繼續加強學習,提高對調研活動重要性的認識,

按照上級行的要求,紮實推進調研活動深入發展,力爭取得優異成績,進一步促進我行科學發展,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作出貢獻。

  銀行調研報告2

近年來,隨著我國金融體制改革程序順利推進,商業銀行資產規模變得日趨龐大、客戶數量日益增多、分支機構逐漸增設,商業銀行授權業務壓力也隨之加大:授權工作變得異常繁重、櫃員業務等待時間延長、業務處理效率降低。面對這些情況,銀行急需增配相應的授權人員和裝置,造成了運營成本的增加;同時,授權人員的短缺和業務素質的差距也增大了業務風險。因此,原有的業務授權管理模式已滯後於業務的發展。遠端授權處理模式就是將櫃員需要授權的交易畫面以及業務憑證影像、視訊、音訊同步傳輸給遠端授權人員,由授權人員在自己的終端上稽核並完成授權的方式。事實證明,遠端授權模式可以提高業務審批效率,能有效防範風險,很好地解決了商業銀行目前面臨的難題。但是,2014年初起步,赤峰分行等銀行單位作為遠端授權系統試點行,開始投產使用遠端授權系統建設。在實際操作工作中,發現存在一些問題,現將關於遠端授權系統存在的利弊問題及建議

探討如下:

  一、存在的有利之處

1、營業室內嘈雜聲減少。往日在業務繁忙期,由於辦理業務的種類多,要求授權的業務也多,而且該行的結構是現金區和非現金區之間有二十多米的距離,中間還隔著一扇門,這樣給授權帶來極大的不便,有時要等十分鐘以上,前臺客戶有的等急了還謾罵櫃員,櫃員也只能一遍一遍的大聲喊授權人員,聲音此起彼落,就象菜市場趕集一樣好不熱鬧,一天下來弄的人心情也不是很好。現在正式開通遠端以後,這種現象明顯減少,除了一些特殊業務以外,在也聽不到那大喊聲,保持了銀行形象,也提高了服務水平。

2、辦理業務速度提高。在以往的授權過程中,由於前臺櫃員多,該行前臺櫃員13名,要求授權的同時幾乎是兩人以上,這樣給營業經理帶來不便,而且營業經理也要時常記錄一些特殊業務的登記工作,處理一些特殊業務時間更長,如扣劃業務,法院凍解業務,前臺櫃員提出授權難免分心,不能及時處理,遠端授權的出現大大的緩解了這一現象,營業經理可以分出大量的時間來處理加急和特殊業務,且前臺櫃員也在業務處理速度上有了明顯的提高,這為該行的生存和發展提供了很好的基礎。

  二、存在的不利問題

1、業務不夠熟練,標準把握不統一

授權人員業務不熟練,制度掌握不準確,授權人員檢視相關憑證時間過長,授權速度慢,一般的授權業務通常都要經過二次等待,業務不熟的授權人員還需請示商量,比現場授權所用時間一般要多出兩倍以上。或者拒絕授權,嚴重影響前臺業務辦理,造成客戶不滿。個別櫃員因工作大意等一些原因,業務出現差錯,如個人匯款交易,金額應為15000元,誤錄入150000元,櫃員辦理完畢後發現錯帳,因此進行反交易處理,但遠端授權中心不給予及時授權,存在風險隱患。部分授權業務人員對憑證填寫的要求過於苛刻,如ATM加鈔以及部分內部戶存款,填寫內容甚至嚴格到小寫字頭,實在沒有任何意義。這些都很容易造成客戶不滿。

2、細節操作上處理速度緩慢

一是大客戶辦理存款業務時,可能在遞交身份證和現金後,即會退後和跟進的客戶經理進行現場溝通,而遠端人員務必要核對客戶的真實面目才能授權,否則就會提示無場景,只好讓客戶再做回前臺,如此反覆,著實讓客戶反感;二是大額轉帳業務還需出具存款人身份證件,為了客戶業務的處理,只好為客戶將該轉帳業務變通為匯款業務,不同的業務處理方式,同樣可以逃避存款人身份證件的要求,但一筆業務變成兩筆、三筆,速度也就更慢,複雜的處理程式讓大客戶望而止步。三是部分涉及客戶的交易和一些不會帶來任何風險的內部業務處理沒有遠端授權的必要:如補登對賬資訊、補打交易憑證、領繳錢箱、重要空白憑證的申請發放、現金出繳業務等,網點現場授權更能規避風險且提高業務處理速度。

3、某些特殊業務流程不夠合理

特殊業務處理如掛失換折、換卡等所需拍照的憑證很多,客戶還未看到處理結果就需要提前簽字,客戶很是不滿;該類業務所用時間最長,如果一次授權不成功,需要二次重新掃描,時間用的就會更多。該類業務每天在每個網點都頻繁發生,毫無效率的操作擠佔了大量寶貴時間。

4、網點負責人工作職能被強行改變

網點負責人,應該是全面管理人員,但是現在卻被強行變成了現場授權人員,許多時間耗在毫無意義的業務初審和把關上,可以說故此失彼,嚴重影響了業務拓展。授權簽字實際也只是形式,因為只要有負責人的蓋章或簽字中心就會授權,如果櫃員本人蓄意作案,那麼成功率比現場授權就高多了,所以這種業務處理方式實際上隱患更大。時間無論對於我行工作人員還是客戶,都是非常寶貴的。一些客戶看到了、聽說了這種業務處理模式,如此的耗費時間,已經自動選擇其他行或轉行了,櫃檯業務量統計明顯萎縮。

  三、應採取的對策和建議

1、強化員工認識。遠端授權改革是銀行深化改革的重要內容,為此要教育員工,特別是一線員工正確理解改革,自覺參與改革,提高服務技能,提升服務品質。系統建設意義優化人力資源,有力控制成本。要充分認識到,遠端授權改革一是可以增強業務風險防範能力;二是可以加強事中實時監督,有效提高監督質量;三是可以收集流程化儲存交易資訊,改造傳統資訊儲存方式;四是可以提升工作效率,提高客戶滿意度;五是可以不影響現有業務系統,滿足業務發展需求。授權中心和網點深化對遠端授權改革的認識,消除思想上的誤區和認識上的模糊概念,各網點深刻理解改革內涵,正確處理好執行制度與加強營銷的關係,處理好控制風險和減少客戶等待時間的關係。

2、強化宣傳解釋。針對系統投產初期出現一些系統問題,要加強櫃員與客戶溝通,做好客戶解釋工作,改善客戶服務體驗,提升客戶認同感,提高網點服務能力。就是要耐心細緻不厭其煩地向客戶宣傳為什麼會出這些問題,銀行方已經採取什麼補救措施,宣傳開展遠端授權改革必要性和重要性,使客戶理解和配合銀行的改革工作避免產生不必要的誤會和意見。同時,加強硬體設施建設,如網路改造、裝置更新等,提高遠端授權系統執行效率和效果,使客戶感覺到這項工作在不斷改進。

3、強化人員業務培訓。結合業務授權實際情況,總結經驗,建立統一的業務授權標準和操作規程,並進行有針對性的業務培訓,提升員工業務知識,解決一線櫃員和授權櫃員在業務操作上的差異認識,全面提高業務授權效率和質量。

4、強化服務溝通。本著控制“業務操作風險”的宗旨,業務授權中心要發揮對業務的指導作用,對有疑問或疑義的授權業務,主動與網點溝通,與網點現場主管共同做好業務合規性、真實性和完整性的確認工作,減少授權拒絕率,提高授權準確率,提高授權質量。

要處理好前後臺的相互銜接,通過加強理解和溝通把這項工作做紮實,促進銀行業務的發展。

5、優化業務流程。要持續推進業務授權流程優化,合理改造交易,如電子銀行註冊和資訊維護交易、牡丹卡大額存入交易、個人客戶資訊維護和掛失業務等交易,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客戶服務質量。改進遠端授權流程,避免重複勞動,減少現場管理員簽字審批登記等環節,解脫出一部分人員充實到網點或負責管理維護網點自助裝置。

6、強化分工責任。集中遠端授權後各網點與授權中心的關注點不同,但目地都是在控制風險的基礎上為客戶提供更好的服務。授權中心應在控制風險的基礎上,在處理速度上下功夫,進一步提高工作效率,提高授權技巧和水平,提升應對各類業務的綜合處理能力,保證對業務風險控制的可靠性,減少授權差錯;網點的經辦人員繼續加強管理和培訓,規範櫃員業務處理程式,特別影像的傳輸、特殊業務的處理等,確保授權申請業務資料一次提交正確、完整、清晰,降低授權申請被拒絕的`比率,提高業務辦理速度。現場管理人員重點是對業務的真實性負責。

7、強化調查研究。深入開展工作調研,注意摸清情況,從更深層面發現、解決問題。尤其是對網點人員佈局、工作職責進行深入調研,研究網點負責人負責現場管理時,如何兼顧客戶分流、引導、業務指導、推介產品等工作,櫃員在辦理業務等待授權間隙如何更好推介產品、開展營銷等工作,最大限度發揮遠端授權改革對人力資源的優化作用。

  銀行調研報告3

當前情況下,經濟金融市場化的不斷深入,銀行業全面開放、銀行改制上市完成,使商業銀行走到了一個新的發展關口。而良好的經營管理體制是銀行高效運作的基本前提,傳統的商業銀行經營管理體制的主流模式是以地區為中心,以分行為主導的總、分、支三級架構。而隨著市場的發展,客戶需求的變化,商業銀行的管理體制必須不斷調整,以更好地適應客戶需要,更節省經營成本,有效率地組織銀行經營管理活動。

  一、傳統經營管理模式難以達到資源優化配置的結果

目前國內銀行還以總、分、支三級行管理模式為主,這樣的模式在效率、管理、激勵機制、營銷力度方面確實還跟市場有很多不適應的地方。長遠看,這種組織架構模式難以從全行角度優化資源配置,銀行經營管理層與市場相距較遠,分支行單打獨鬥難以適應客戶與產品營銷的需要,不利於理順業務線與風險線的關係,影響了銀行業務水平的提升和內部管理效率的提高。國內銀行必須不斷推進體制改革,提高體制執行效率。改革的總方向就是建立以客戶為中心,以市場為導向的高效、流暢的執行體制。但也必須考慮國情和銀行自身情況,保持業務的穩步發展,在發展中解決體制問題。

  二、經營管理體制採取的是漸進式的路徑

採用漸進式的路徑,一是由於現有的體制還有一定的生命力,與現有行政體制較為吻合,分行積極性較高;二是由於管理體制改革涉及面大,是對利益格局的重新分配,需要穩妥進行,避免管理體制調整出現過大的震盪。因此,股份制銀行的管理體制仍然以分行現有體制為主,但改革是方向,按照改革思路,總行進一步發揮全行管理中心、決策中心和風險控制中心的職能,並通過調整內部設定與功能,逐漸提高主線業務部門的市場反應能力和管理效率,加強業務主線對全行業務發展的組織協調和指導作用。同時,總行完善相應的制度和機制,在不完全具備事業部改革的條件下,強化後臺管理的支援功能,在會計管理方面,後督中心、帳務中心等都要逐步集中到分行,建立起相應的考核評價機制。並根據專項業務的發展需要,在投資銀行、私人銀行、信用卡等部門採用事業部制的模式。

儘管總分行組織架構基本保持不變,但在分行層面,我們積極主動地推進了有關改革,主要以加大分行集中管理職能,逐漸簡化支行管理功能,強化營銷功能為標誌。分行更多地突出實施管理、制定策略和統一協調等功能,探索了分行層面上公司業務的事業部制改革,嘗試組建專業化的零售業務支行。在公司銀行和零售銀行業務的市場營銷上,也要藉助總行業務主線管理的縱向聯動。

  三、經營管理中配以不斷強化優勝劣汰的激勵機制

應對空前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小股份制商業銀行必須建立一整套完善的激勵機制,激發廣大員工的士氣,開發員工潛能,提高工作效率,為銀行創造最佳經濟效益。有效的激勵機制必須靠完善的制度來規範和引導。通過一整套清晰的規章制度、政策和工作流程等制度性措施促使各級員工薪酬與工作績效掛鉤,激勵員工的工作動機,獎勵優秀的工作業績,這是激勵機制的核心和基礎。

激勵機制要能有效地貫徹在經營管理的各個層面上。在分行管理方面,利用等級行差異管理的手段,激勵分行之間比學趕超,在分行中形成追求業績、創造業績,以業績論英雄的強烈工作氛圍。在對幹部管理方面,完善各級領導班子的考評制度、幹部的公開評議制度和選拔制度,明確了幹部的任用標準,增強了幹部管理的透明度,激發了幹部隊伍的工作熱情。在員工層面,獎優罰劣,增強員工的緊迫感、危機感和責任感,將員工的職業規劃同激勵機制緊密結合起來,拓寬員工的職業發展通道。

激勵機制不僅要靠完善的制度來執行,還要靠良好的企業文化來做有益的補充。企業文化的激勵作用在於通過道德、榮譽、信念、價值觀念認同等文化性層面來激勵員工。儘可能與制度性激勵措施相協調和一致,甚至向制度性激勵轉化,以提高企業文化的制度化和規範化程度。構築包括創新文化、業績文化、團隊文化、風險文化、制度文化、服務文化、營銷文化、品牌文化等在內的企業文化體系,使企業文化承載起增進經營績效、強化經營管理的作用。著眼於尊重人、激發人的工作熱情,在經營理念中滲透人本主義和人文關懷精神,逐步形成一種員工職業生涯得到提升、工作激情得到有效釋放、人生價值得到充分實現的文化氛圍,把員工個人價值的實現與銀行價值的最大化完美結合。

作為份制商業銀行,面對殘酷的市場競爭,壓力無時無刻不在我們身邊,任何抱怨和逃避都無濟於事。只有激發隊伍*於追求成績和成功,才能保證不斷髮展。而激勵機制的建設和運用正是打造這一隊伍的最有效手段和方法,是把競爭的壓力變成動力的橋樑。

  四,管理者要堅持正確地認識自己、認識市場、認識同業

在銀行的日常經營管理中必須堅持保持冷靜的頭腦,樹立一種意識,即正確認識自己、認識市場、認識同業。端正熟悉,把組織員工參與*款民主治理、民主決策、民主監督作為農村信用社提高經營治理水平、防控風險的重要途徑來抓。

一家銀行要想在市場中站穩腳跟,要對自己具備的條件有充分的認識。準確看到自身的在市場中的競爭優勢,不斷地鞏固和提高,樹立穩步健康發展的信心。看到銀行發展取得的成績,才能凝聚全行動力。也要看到自身的不足,在業務發展不到位的地方。客觀準確地認識自身,才能不斷地進步,在市場中立於不敗之地,找準自己的戰略發展方向,特別是要促進公司、零售銀行業務的協調發展,尋找的新的發展策略,做到後來居上,確立起後發優勢。

認識市場,要客觀地看待市場,分析市場,準確地把握市場需求的變化。資本市場的發展帶來的脫媒效應,無論是對公司銀行業務,還是對個人銀行業務都帶來強勁的衝擊。在公司銀行方面,需要銀行提供量身定做的金融服務方案,在包括企業兼併收購、資產債務重組、外匯交易、過橋*款、投資銀行等金融需求方面跟進服務,滿足企業多元化的金融需求。在個人銀行業務方面,抓住居民資產理財的機遇,開發多樣性的理財產品,搭建強大的電子網路交易平臺,賺取中間收入。緊緊跟隨市場變化,避免在激烈的競爭中被邊緣化。

堅持正確地認識同業,同業既是競爭對手,但又是市場中共同夥伴,尊重競爭對手,善於學習競爭對手,理性地開展競爭,不走粗放管理、低質、低效地惡性競爭的道路,只能通過深化和提升我們的管理水平,加快產品和服務創新,採用差異化的發展策略,在更高層次進行理性競爭,才是競爭共贏之道。

現在,國內中小股份制銀行大多完成股改上市工作,資本充足率大大提高,公司治理架構得到健全,具備了現代商業銀行的經營雛形,初步實現了“形似”,而按照國際銀行業的經營規律,結合中國國情,不斷推動銀行經營管理的國際化,並最終達到與國際先進銀行的“神似”,則是當代銀行經營管理者的長期任務。只要中小股份制商業銀行銳意進取,不斷探索實踐,終將會使國內銀行在國際競爭的舞臺上大放異彩,實現新的騰飛。

  五、轉變服務觀念,提升競爭意識,促進經營管理全面升級

首先提升服務層次,豐富服務內涵。服務是永恆的主題。要提升服務層次,要豐富服務內涵。對客戶我們必須用“心”服務,做到誠心、熱心、細心、耐心。要大力提倡“溫馨服務”,建立制度,熟悉掌握客戶資訊,把顧客看作是自已的親戚朋友,看作是自已的家人,把自已的工作變成傳遞溫馨的視窗,樹立支行的良好形象。

其次正視薄弱環節,迎難而上.針對經營管理基礎脆弱、激勵約束機制不強、思想作風不硬的現狀,要把發展作為主題,並將業務發展的內涵和方式作為重要內容提出,全面確定了營業的經營指標,並將指標目標化,明確發展思想和經營目標經營運作方略,在公司業務、零售業務、國際業務的運作措施方面下功夫。要重點抓經營帶管理,促進經營工作快速發展;下抓管理促經營,推動管理工作上臺階。在管理上除認真的落實分行的管理措施外,結合營業的情況,認真抓好責任、計劃、考核、費用、五級分類、人力資源等10項管理工作,同時注重制度創新,以制度促經營。

最後要積極建立企業文化,營造健康向上、奮發有為的文化氛圍,為客戶打造品牌服務。要讓營業部每一位員工樹立“爭一流經營,創精品銀行”的理念,以實際行動落實的精神.以高昂的熱情,忘我的精神投身到日後的經營實踐中去,要以知恥後勇、開拓創新、努力進取,忘我工作的奮發精神,讓銀行以全新的姿態展示在客戶的面前。

  銀行調研報告4

建立村鎮銀行是解決我國現有農村地區銀行業金融機構覆蓋率低、金融供給不足、競爭不充分、金融服務缺位等“金融抑制”問題的創新之舉,對於促進農村地區投資多元、種類多樣、覆蓋全面、治理靈活、服務高效的新型農村金融體系的形成,進而更好地改進和加強農村金融服務,支援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促進農村經濟社會和諧發展和進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但村鎮銀行在組建和發展過程中還存在諸多瓶頸,尤其是欠發達的落後地區,組建難度大,發展緩慢,亟須從源頭上加以調整和解決。

  一、村鎮銀行發展現狀

銀監會出臺了《關於調整放寬農村地區銀行業金融機構准入政策更好支援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若干意見》,放寬了農村地區銀行業金融機構准入政策,首批選擇四川、吉林等六省區作為新型農村金融機構試點。1月,銀監會出臺《村鎮銀行管理暫行規定》,加快了村鎮銀行試點工作。10月,在總結試點經驗的基礎上,將試點範圍擴大到全國31個省份。到末,全國已有148家村鎮銀行開業,發放貸款50多億元,其中支援農戶和農民的貸款達60%以上。今年“兩會”期間,中國銀監會主席表示,銀監會對村鎮銀行的發展目標是家,凡是有條件的縣都可以有一家。村鎮銀行發展呈現出美好的願景。

湖南省自開展村鎮銀行試點以來,已組建村鎮銀行5家,較好地發揮了服務“三農”的作用。湘西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視,來積極爭取村鎮銀行試點,得到了銀監部門的批准。但在組建過程中遭遇中梗阻,目前還是一片空白。

  二、發展村鎮銀行的瓶頸

(一)政策失靈:自下而上,本末倒置。按照銀監會規定,村鎮銀行只能實行發起方式設立,且至少應有1家以上境內外銀行業金融機構作為主發起人。規定要求村鎮銀行的最大股東或唯一股東必須是銀行業金融機構。根據這一規定,需要試點縣市政府從最基層的縣域開始向上逐級尋找主發起人。當前我國銀行業實行一級法人制度,分支行對機構的設定缺乏審批許可權。由於村鎮銀行的設定處於試點階段,既沒有規定各銀行業金融機構必須發起設立村鎮銀行的義務,也沒有相應的數量規定,更沒有自上而下的特別指定。這樣,形成部分試點縣市“申請報告無處送,高層領導無法見,村鎮銀行無法辦”的難堪局面。

(二)主體失落:路徑單一,一主難求。雖然一些地方性商業銀行具備主發起人資格,但在欠發達地區,除農村信用社改制外,幾乎沒有地方性商業銀行。XX縣為組建村鎮銀行,成立了專班,明確專人,積極尋找主發起人,從起,先後與省內外10餘家銀行業金融機構進行聯絡協調,開出了一系列優惠政策和條件,但都因經濟總量小、地處偏遠而被拒絕。一旦找不到主發起人,村鎮銀行便無法設立,致使這一惠農政策成為空中樓閣,試點縣市十分失落。

(三)市場失準:低門檻,高槓杆。根據《村鎮銀行管理暫行規定》,在縣(市)設立的村鎮銀行,其註冊資本不低於300萬元人民幣;在鄉(鎮)設立的村鎮銀行,其註冊資本不低於100萬元人民幣。村鎮銀行註冊資金的門檻要求確實很低,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為尋求一定的規模效應,一般村鎮銀行註冊資金均在5000萬元以上。加之主發起人難找,形成了“低門檻,高槓杆”現象,導致欠發達地區村鎮銀行市場準入難。

(四)佈局失衡:抓大放小,棄鄉進城。按照村鎮銀行試點初衷,本應在欠發達地區優先發展。據對全國已開業的148家村鎮銀行調查分析,除先期試點的六個省份外,一般機構都設在相對較發達的縣市一級,鄉鎮村鎮銀行還沒有實現零的突破,呈現出“發達地區多、欠發達地區少,縣城多、鄉鎮少”的不均衡格局。

(五)價值失離:嫌貧愛富,棄農逐工。根據《村鎮銀行管理暫行規定》,服務“三農”是村鎮銀行的根本宗旨。一些村鎮銀行的發起人或出資人把實現利潤最大化作為自身最大的追求目標,而農民作為弱勢群體,農業、農村經濟作為高風險、低效益的弱勢經濟,受自然條件和市場條件的影響巨大。在農業政策性保險嚴重缺乏的情況下,受利益驅使,村鎮銀行在價值取向上偏離宗旨,追逐高利潤、高回報的工業行業。

  三、政策建議

(一)完善政策:改“自下而上”為“自上而下”。建議完善村鎮銀行試點政策,調整規劃,以地區為單元,堅持向欠發達地區、向農村傾斜的原則,將試點任務與銀行業金融機構網點擴張計劃進行捆綁,自上而下指定部分銀行業金融機構承擔村鎮銀行發起任務。規定銀行業金融機構在發達地區增設分支機構時,要求其在相應的欠發達地區發起成立一家村鎮銀行,以打破試點鄉鎮、試點縣市層層向上爭取無門的難堪局面。銀行業金融機構也要提高認識,勇於擔當,從統籌城鄉發展、構建和諧社會的高度,積極踐行社會責任,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同時,兼顧好社會效益。

(二)調整方式:改“發起成立”為“組建成立”。我國金融業的發展最終都是以國家信用為背景的。村鎮銀行作為服務新農村建設的新型農村金融機構,設立於農村貧困地區,支援的是弱勢區域、弱勢群體和弱勢產

業,應當可以國家信用為背景,在部分難以找到主發起人的欠發達地區,適當提高市場準入門檻,規定縣市村鎮銀行註冊資金必須達到5000萬元以上,改由銀行業金融機構發起為地方財政出資組建成立。

風險防範和控制的關鍵在於加強管理,而不在於誰發起。因此,不能因為找不到主發起人而影響村鎮銀行試點程序,進而影響國家整個金融體系的架構和惠民政策的落實。

(三)優化佈局:改“抓大”為“扶弱”。根據《關於調整放寬農村地區銀行業金融機構准入政策更好支援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若干意見》,進一步優化村鎮銀行佈局,堅持欠發達地區和農村優先原則,充分體現“扶弱”的優惠政策,力爭欠發達地區的縣市至少設立一家村鎮銀行。尤其是目前處於金融服務空白的鄉鎮,要設立村鎮銀行,切實解決金融服務“盲區”問題。

(四)堅守宗旨:改“棄農”為“惠農”。為所在區域農民、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服務是村鎮銀行的根本宗旨,擴大農村金融供給,為“三農”服務是設立村鎮銀行的初衷,任何時候都不應動搖。為使村鎮銀行更好地服務“三農”,並在服務“三農”過程中實現自身不斷髮展壯大的目標,有關部門應敦促村鎮銀行履行職能,堅守宗旨。一是量化考核。規定村鎮銀行對當地“三農”的信貸投入不得低於70%,吸收的存款原則上應用在當地經濟發展上,防止“資金進城”和“農轉非”現象的發生。二是價值迴歸。村鎮銀行要立足“三農”,及時瞭解農民、企業的生產經營狀況,改善金融服務,加大信貸投入,增加金融供給,引導他們將閒置資金存到村鎮銀行,促進農村經濟發展。

(五)形成合力:改“取”為“予”。村鎮銀行是“草根銀行”,其信貸支援的主要物件為弱勢產業———農業,弱勢群體———農民,理應受到更多的關心和支援。一是人民銀行應給予村鎮銀行一定的支農貸款支援,以擴大村鎮銀行的資金實力;二是放鬆利率管制,允許村鎮銀行根據當地經濟發展水平、資金供求狀況、債務人可承受能力自主確立貸款利率;三是對初創階段的村鎮銀行減免營業稅和所得稅,支援其發展壯大;四是加快建立農業政策性保險機制,為村鎮銀行的資金安全提供切實保障;五是建立必要的風險補償機制,建立村鎮銀行服務“三農”和支援新農村建設的正向激勵機制;六是監管部門應出臺政策,支援村鎮銀行與農村信用社進行適度的有序競爭,增強村鎮銀行的活力

  銀行調研報告5

流動性風險是商業銀行經營過程中最主要的風險之一,在商業銀行經營過程中,流動性風險是一直存在的。流動性風險是指銀行無力為負債的減少或資產的增加提供融資,即當銀行流動性不足時,它無法以合理的成本迅速增加負債或變現資產獲得足夠的資金,從而影響其盈利水平。任何一家銀行如果出現流動性風險,就可能失去許多潛在的盈利機會,並且流動性風險具有聯動效應,一旦流動性風險進一步加劇,極易導致存款人恐慌性地提兌存款,誘發擠兌風波,最終導致銀行破產。流動性風險問題解決不好,不僅可能導致商業銀行的破產清算,而且可能導致金融危機甚至整個國民經濟的癱瘓。因此,如何有效管理流動性風險已成為商業銀行風險管理的核心內容之一。

  一、商業銀行流動性風險的成因及管理的基本內容

引起商業銀行流動性風險的因素眾多,包括銀行資產與負債在量與期限結構上的不匹配、資本金不足、盈利水平低下、資金備付率不足、客戶週期性資金需求變動、經濟週期的影響、利率變動、中央銀行貨幣政策變動、以及其他突發性因素等等。商業銀行的任何一項經營活動不善都有可能最終導致流動性風險。但是,從商業銀行經營管理的特點和各因素的可控性來分析,資產負債結構不匹配是導致流動性風險的最主要最直接因素。因此,商業銀行流動性風險管理的實質就是通過對其資產和負債流動性的有效管理,促進其資產負債結構的合理配置,最終將流動性風險控制在可以承受的範圍內。因而,有效地度量和分析銀行的流動性並保持資產、負債和表外業務的潛在流動性以及設法及時獲得流動性是商業銀行管理流動性風險的基本內容。

  二、商業銀行流動性風險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一)流動性風險管理意識淡薄。長期以來,國有商業銀行承擔著促進經濟增長的巨集觀功能,有強大的國家信用支撐,因此人們總是將銀行的命運與政府的支援聯絡在一起,認為政府會承擔銀行的一切風險,銀行不會倒閉,也不會發生流動性危機。另外,源源不斷的居民家庭儲蓄存款是商業銀行無流動性危機之憂的第二大原因。由於商業銀行對流動性風險認識不足,風險管理還主要集中在信貸風險上,缺乏流動性風險自我控制的主動性和自覺性。

對下級銀行資金需求的主動性管理不足。在決策程式的具體操作上,總行主要負責分行之間的資金調劑、參與債券市場交易、進行同業資金拆借,以便滿足下級行當日或未來較短時間內用於保證支付的資金需求,分行一般侷限於上下級行之間的資金調撥。決策程式體現為下級銀行“倒逼”上級銀行,上級銀行基本上只是被動地接受下級銀行資金餘缺的現實,並被動地做出反應,而沒有對下級銀行淨融資需求進行事前度量和預測,並採取事前的防範與控制措施以及部署相應的流動性計劃和安排,缺乏對下級銀行資金需求的主動性管理。

(三)流動性管理指標體系有侷限性。目前商業銀行資產負債比例管理中,流動性評價指標主要是備付金比例、資產流動性比例和中長期貸款比例。這些指標內容比較單薄,並不能全面反映銀行資產的流動性狀況,更沒有反映銀行的融資能力。而各銀行又不顧自身實際去套用、追求這幾項流動性指標,扭曲了流動性管理的本質。

(四)商業銀行流動性管理缺位,流動性管理髮展存在諸多制約因素。銀行是高負債運作的特殊企業,其負債的不確定性和硬性約束都要求銀行資產具有較強的流動性,流動性管理也就成為銀行經營管理的首要任務和核心目標。流動性管理具有內生性,流動性管理的主體是商業銀行,而非中央銀行,它產生於商業銀行業務活動的內在要求。我國的流動性管理表現出以中央銀行監管為主的外生性特點。中央銀行的流動性監管與商業銀行自身的流動性管理在目的、方式、效果上是完全不同的。目前我國以中央銀行為主體的流動性管理體制,以固定不變的流動性比例作為常規的監管方式,過分強調中央銀行的監管,忽視了流動性管理的內生性,嚴格意義上的流動性管理在我國仍然處於缺位狀態。

(五)以四大國有銀行為代表的我國銀行體系存在許多流動性隱患。一是資產負債結構不合理,我國商業銀行資產負債比率一直居高不下,超負荷經營;二是存貸款比例較高,對於全面衡量商業銀行的流動性風險,該指標存在著一定的缺陷,不能反映出存貸款在期限、質量和收付方式等方面存在差異而產生的流動性風險程度;三是中長期貸款比重過高,並且繼續增加趨勢明顯,資金使用日益長期化;四是活期存款佔各項存款的比重較高,資金來源日益短期化;五是儲蓄存款佔各項存款的比重呈下降趨勢;六是貸款質量較差,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三、商業銀行防範和化解流動性風險的建議

(一)全面實施資產負債管理。流動性風險不是單純的資金管理問題,而是多種問題的綜合反映,因此,應當從資產負債綜合管理的角度來探討流動性風險的防範。一是加強各級商業銀行法人體制,強化經營系統調控功能;可以將銀行系統內資金逐級、逐步集中,充分發揮資金管理行對於全系統內資金的調控功能,建立健全一級法人體制下的內部控制體系,規範各級銀行的經營行為;建立應對流動性風險的內部決策控制、實施控制、事後監控和預警機制。二是建立高效、科學的系統內資金調控反饋機制,管理行及時根據各分支機構資金頭寸情況,進行有效的資金調劑,建立起系統內資金預測、統計和分析的管理體制。三是實現各商業銀行資金的優化配置。通過強化資金在各行全系統調撥,充分利用好有限的資金資源,實現資金在全系統的優化配置,以增強系統內資金的效益性和流動性。

(二)通過創新降低流動性風險。一是負債業務的創新,重點是通過主動型負債,增強負債的流動性。二是資產業務的創新,包括在逐步增加優質信貸資產比重的同時減少信貸資產總量佔比,開展低風險的中、短期投資業務等。三是中間業務的創新,通過提高商業銀行的化水平,完善其服務功能,大力開辦各種委託代理和中間服務業務,提高資產負債的總體流動性水平。

(三)建立資金合作救助機制。一是總行(分行)資金救助機制。二是當地央行資金救助機制。三是同業資金救助機制,總行應允許二級分行與當地國有商業銀行建立資金救助合作關係,在特定的條件下允許二級分行向當地國有商業銀行拆入資金解決頭寸資金不足問題。

(四)優化資產配置,降低不良貸款率。首先,銀行本身應提高資金運營水平,合理配置中長期貸款在銀行資產中的比重,有效防範資產的流動性風險,並要鼓勵金融創新,豐富金融工具和金融衍生品,鼓勵提高銀行提供差異化金融產品及水平,藉以降低信貸資產比率,優化銀行資產配置。其次,要採取有力措施建立有效的約束機制,繼續完善審貸、放貸、貸後管理等業務流程,實行合理的考核及獎懲制度,成立獨立的內審機構,並嚴格遵守相關規定,提高信貸管理水平,降低不良貸款比率,徹底走出不良、剝離、不良的惡性迴圈。

(五)增強風險管理的意識。風險管理是銀行經營的一個永恆的主題,不能有絲毫的懈怠。為此,商業銀行應加強風險防範教育,強化銀行的風險意識,時刻敲響風險的警鐘,牢固樹立風險第一的思想,增強憂患意識,在經營中力求穩健,正確處理好安全性、流動性和盈利性的關係。在確保資金安全和正常流動的前提下,實現銀行的盈利。由於流動性風險是銀行其他風險的集中和最終表現,危害甚大,銀行應對此有充分的認識和警覺,主動採取措施控制流動性風險。

(六)建立規模適當的多層次流動性儲備,實現流動性與效益性的協調管理。一是面對銀行間同業融資利率持續走低的局面,進一步加強市場營銷,通過擴大同業融資規模,提高資金運作收益。二是在債券市場收益率持續下降,長期利率風險凸顯的情況下,為了積極防範利率風險,同時又能夠消化更多的資金,要及時調整債券投資策略,合理安排債券投資期限結構,加大中、短期央行票據的投資力度。

(七)構建合理的流動性風險監管體系。國家貨幣當局應該根據商業銀行的經營管理和市場狀況,制定出科學合理的流動性監控指標體系,包括存款準備金率、不良貸款比率、流動資產比率、中長期貸款比率、行業貸款集中度等指標、並分別對不同的銀行採取不同的要求。抑制經濟過熱帶來的行業盲目擴張,以降低商業銀行貸款的呆壞賬風險,同時避免經濟出現緊縮,使商業銀行的經營呈現良性互動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