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資格證>社會工作者>

2017年初級社會工作者考試實務模擬衝刺試題(附答案)

社會工作者 閱讀(2.6W)

  一、單項選擇題

2017年初級社會工作者考試實務模擬衝刺試題(附答案)

1.社會工作程式中的(  ),即社會工作者與潛在服務物件開始接觸,瞭解其需要,幫助其逐漸成為服務物件並接受社會工作服務的過程。

A.介入

B.接案

C.預估

D.計劃

2.(  )是檢視計劃介入的理想結果和這些結果實現的程度及其影響的評估。

A.過程評估

B.效果評估

C.效率評估

D.結果評估

3.(  )是社會工作者在制訂服務計劃時所需關注的物件。

A.要改變的人際關係

B.要改變的問題

C.要改變的人和系統

D.要改變的社會環境

4.社會工作者在與服務物件接觸和初步面談後,雙方要決定下一步需要採取的步驟。如果發現服務物件對問題的看法和期望與社會工作者所能提供的服務不相符,則要(  )。

A.終結服務

B.轉介其他機構

C.進行溝通

D.進入下一個助人階段

5.社會工作者裴嘉興服務的社群中,有位2011年畢業的大專生樑濤,自畢業後一直賦閒在家,無所事事。裴嘉興想通過幫助樑濤找工作來改變他目前的生活。裴嘉興開始介入行動時沒有徵得樑濤的同意,因此樑濤並不願意配合。社會工作者裴嘉興的做法違背了選擇介入行動的(  )原則。

A.個別化

B.瞄準服務目標

C.以人為本、服務物件自決

D.考慮服務物件的發展階段和他們的'特點

6.在兒童的(  ),外界環境影響的作用逐漸顯現,一些個體開始表現出行為及心理偏差。例如,過度依賴、說謊、攻擊性行為等。

A.嬰兒期

B.幼兒期

C.學前期

D.學齡期

7.在對生活境遇不良的兒童實施救助的過程中,(  )服務的目的在於防止兒童被虐待、忽視及剝削,並加強家庭的功能。

A.支援性

B.保護性

C.補充性

D.替代性

8.下列關於人類心理社會發展論的說法錯誤的是(  )。

A.學習信任階段(0~1.5歲):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心理衝突

B.成為自主者的階段(1.5~3歲):自主與羞恥、懷疑的衝突

C.發展主動性階段(3~5歲):主動與內疚的衝突

D.變得勤奮階段(6~12歲):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亂的衝突

9.以下各項中不屬於兒童的需要的是(  )。

A.財富

B.遊戲

C.學習

D.父母的愛

10.(  )是運用老年學的相關知識,以老年人及其相關人員和系統為工作物件,幫助老年人,特別是處境困難的老年人,改善社會功能,提高生活質量,使老年人有更好的社會適應和福祉。

A.養老服務

B.老年照顧

C.老年福利

D.老年社會工作

  參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B

【解析】“接案”是社會工作者與潛在服務物件開始接觸,瞭解其需要,幫助其逐漸成為服務物件並接受社會工作服務的過程。它是社會工作者與潛在服務物件通過溝通達成共同解決問題初步協議的整個助人過程的開始。

2.【答案】D

【解析】結果評估是檢視計劃介入的理想結果以及這些結果實現的程度及其影響的評估。結果評估是在工作過程的最終階段作出,包括目標結果和理想結果兩個部分。

3.【答案】C

【解析】服務計劃是一個理性思考及做決定的過程。社會工作者服務計劃關注的物件是指介入行動要改變的人和系統,包括家庭、群體、組織和社群,它是整個介入工作的核心焦點。

4.【答案】A

【解析】在完成對問題界定的任務後,社會工作者需要作出一項決定,即終止服務還是繼續服務。當存在以下情況時,即可終結服務:①機構缺乏合適的工作人員,缺乏具有必要技能的工作人員,服務物件或其問題不在機構的職責、使命或功能之內,社會工作者認為其他機構的資源、素質更優越,服務的數量適於其他機構,其他機構具有處理特定服務物件或問題的特權(如社群矯正服務的專門機構);②服務物件不願接受服務,機構功能不符合服務物件需要或已經解決了問題;③服務物件對問題的看法和期望與社會工作者所能提供的服務不相符,或者是社會工作者所能提供的服務不能解決問題,或者是服務物件沒有充分的動機投入必要的時問、力量和資源。

5.【答案】C

【解析】社會工作者選擇介入行動的原則包括:①以人為本、服務物件自決;②個別化;③考慮服務物件的發展階段和他們的特點;④與服務物件相互依賴;⑤瞄準服務目標;⑥考慮經濟效益。其中,以人為本、服務物件自決的原則要求,介入行動要體現以人為本的原則,從服務物件的需要和利益出發,並且在決定介入行動時要有服務物件的參與。

6.【答案】B

【解析】在幼兒期面臨的問題有:除了生理髮育方面的問題外,嬰兒期的兒童會有分離焦慮,而處於兒童早期的兒童會出現恐懼,害怕環境中出現陌生物體或新事物或新面孔;害怕黑暗,害怕睡覺。外界環境影響的作用逐漸顯現,一些個體開始表現出行為及心理偏差。

例如,過度依賴、說謊、攻擊性行為等。

7.【答案】B

【解析】保護性服務指通過介入外部監督或者強制等方式,防止兒童被虐待、忽視和剝削。其目的是為了減少侵害發生的可能,或者制止已經發生的侵害。如少兒失學、家庭暴力、兒童處於危險性環境等。可以通過對責任者的宣傳教育,建議相關機構介入,以至於尋求司法途徑等進行介入。其核心焦點是在確保兒童權益的基礎上,儘量保持其生存環境的穩定性。

8.【答案】D

【解析】艾裡克森將人的一生劃分成八個階段,每一階段或多或少均以同一性危機的概念來貫穿:①學習信任階段(0~1.5歲):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心理衝突;②成為自主者的階段(1.5~3歲):自主與羞恥、懷疑的衝突;③發展主動性階段(3~5歲):主動與內疚的衝突;④變得勤奮階段(6~l2歲):勤奮與自卑的衝突;⑤建立個人同一性的階段(12~19歲):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亂的衝突;⑥承擔社會義務階段(19~25歲):親密與孤獨的衝突;⑦顯示創造力感的階段(25~65歲):生育與自我專注的衝突;⑧達到完善的階段(65歲以上):自我完善與絕望期的衝突。

9.【答案】A

【解析】兒童的需要包括:①生存的需要;②愛的需要;③學習的需要;④遊戲的需要;⑤社會化的需要;⑥被保護的需要。

10.【答案】D

【解析】老年社會工作是運用老年學的相關知識,以老年人及其相關人員和系統為工作物件,幫助老年人,特別是處境困難的老年人,改善社會功能,提高生活質量,使老年人有更好的社會適應和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