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資格證>司法考試>

司法考試《法制史》多選真題及答案解析

司法考試 閱讀(5.84K)

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司法考試《法制史》多選真題及答案解析,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司法考試《法制史》多選真題及答案解析

(2009年)

57.關於中國法律制度發展和演進,下列哪些表述是正確的?( )

A.商鞅“改法為律”擴充了法律內容,強調了法律規範的普遍性

B.漢武帝順應歷史發展廢除肉刑進行刑制改革,為建立封建刑罰制度奠定了重要基礎

C.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更廣泛、更直接地把儒家的倫理規範上升為法律規範,使禮、法更大程度上實現融合

D.清末變法修律基本上是仿效外國資本主義的法律形式,固守中國的封建法制傳統

【答案】ACD

【解析】本題考核商鞅變法的歷史意義、漢代廢除肉刑、魏晉南北朝時期法典的發展變化、清末變法修律的主要特點。

選項A正確。商鞅的“改法為律”強調法律規範的普遍性,具有“範天下不一而歸於一”的功能。“改法為律”,是在法律觀念上的又一進步。

選項B錯誤。不是漢武帝改革,而是漢文帝廢肉刑。

選項C正確。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隨著社會政治經濟關係的變化,法律內容也有所發展,主要表現在禮法結合的進一步發展。也就是說,在漢代中期以後的法律儒家化的基礎上,更廣泛、更直接地把儒家的倫理規範上升為法律規範,使禮、法更大程度上實現融合。表現在:“八議”入律與“官當”制度確立、“重罪十條”的產生、刑法制度改革、“準五服制罪”的確立、死刑復奏制度。

選項D正確。在立法指導思想上,清末修律自始至終貫穿著“仿效外國資本主義法律形式,固守中國封建法制傳統”的方針。

58.關於中國古代訴訟、審判制度的'說法,下列哪些選項是正確的?( )

A.西周時期“聽訟”為審理民事案件,“斷獄”為審理刑事案件

B.唐代縣以下鄉官、里正對犯罪案件具有糾舉責任,對輕微犯罪與民事案件具有調解處理的權力

C.明代的大審是一種會審制度,每三年舉行一次

D.清末改大理寺為大理院,為全國最高審判機關

【答案】ABD 採集者退散

【解析】本題考核中國古代訴訟的程式和制度。

選項A正確。西周時期的“獄”與“訟”。民事案件稱為“訟”,刑事案件稱為“獄”,審理民事案件稱為“聽訟”,審理刑事案件叫做“斷獄”。

選項B正確。唐代地方司法機關仍由行政長官兼理。州縣長官在進行司法審判時,均設佐史協助處理。州一級設法曹參軍或司法參軍,縣一級設司法佐、史等。縣以下鄉官、里正對犯罪案件具有糾舉責任,對輕微犯罪與民事案件具有調解處理的權力,結果須呈報上級。

選項C錯誤。明代的大審是每五年一次。

選項D正確。清末司法機關的變化。改刑部為法部,掌管全國司法行政事務;改大理寺為大理院,為全國最高審判機關;實行審檢合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