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資格證>教師資格>

2016年教師資格證《國小教育教學知識》考點

教師資格 閱讀(2.72W)

下面小編分享關於2016年教師資格證《國小教育教學知識》考點,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2016年教師資格證《國小教育教學知識》考點

  第一章 教育基礎

  內容簡介

本章主要考查考生教育的基礎知識與基本能力,要求考生具有教育基本理論、教師發展、國小組織與執行等基礎知識,能夠針對我國國小教育教學實踐中的問題進行一定的分析和探索。本章內容主要以單項選擇題和簡答題的形式進行考查,考生需掌握國小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以及教師專業發展的基礎知識,理解國小教育的基本特點,對於這些內容應重點記憶與理解。

  第六節 教育科學研究高頻考點提要

1.教育科學研究的概念、意義及基本步驟;2.教育觀察法;3.教育調查法;4.教育行動研究法;5.教育敘事研究;6.教育科學研究成果的表現形式;7.教育科學研究成果的撰寫。

  高頻考點速記

  一、教育科學研究概述

  (一)教育科學研究的概念

教育科學研究是有目的、有計劃地採用科學的方法,對教育現象和教育實踐的事實加以系統的考察,從而探索教育規律,揭示教育現象本質和客觀規律的創新性實踐活動。

  (二)教育科學研究的意義

1.解決教育教學問題的需要

2.促進教師專業不斷髮展

3.不斷激發教師對工作的熱情

  (三)教育科學研究的基本步驟

1.確定研究課題

2.查閱文獻與閱讀文獻

3.提出研究假設

4.制定研究計劃,設計研究方案

5.收集、整理和分析資料

6.作出結論

7.撰寫成文

  二、國小教育科學研究方法

  (一)教育觀察法

  1.教育觀察法的概念

教育觀察法是指人們有目的、有計劃地通過感官或輔助儀器,對處於自然狀態下的客觀事物進行系統感知和考察,從而獲取經驗事實的一種科學研究方法。觀察法是教育科學研究中使用廣泛的基本的研究方法。

  2.教育觀察法的型別

  (1)自然情境中的觀察與實驗室中的觀察根據對觀察的環境條件是否進行控制和改變,可以將研究分為自然情境中的觀察和實驗室中的觀察。

自然情境中的觀察包括自然行為的偶然現象觀察和系統的現象觀察,能蒐集到客觀真實的材料,但材料往往是觀察物件的外部行為表現。

實驗室觀察是研究者根據研究的目的,在對觀察物件發生的環境和條件加以控制或改變的條件下進行的觀察。這種觀察有嚴密的計劃,有利於探討事物內在的因果聯絡。

  (2)直接觀察與間接觀察

根據觀察時是否藉助儀器裝置,可以把觀察分為直接觀察和間接觀察。

直接觀察是憑藉人的感官,在現場直接對觀察物件進行的感知和描述,因此直觀具體。

間接觀察是利用一定的儀器或其他技術手段作為中介對觀察物件進行考察,這類觀察突破了直接觀察受到人的主觀能力的侷限,擴充套件了觀察的深度和廣度。

  (3)參與性觀察與非參號性觀察

根據觀察者是否直接參與被觀察者所從事的活動,可以將觀察分為參與性觀察和非參與性觀察。參與性觀察是研究者直接參加到所觀察的群體和活動中去,不暴露研究者真正身份,在參與活動中進行隱蔽性的研究觀察。它的好處是,不破壞和影響研究物件的原有結構和內部關係,因而能夠獲得有關深層結構和關係的材料。但由於研究者主觀因素的影響,處理不當易影響觀察的客觀性。

非參與性觀察不要求研究人員站到與被觀察物件同一地位.而是以“旁觀者”身份,可採取公開的,也可以採取祕密的方式進行。每當其一種行為發生時,觀察者及時進行觀察記錄。非參與性觀察結論可能比較客觀,但易限於表面化,難於獲得深層次的材料。

  (4)結構式觀察與非結構式觀察

根據是否對觀察活動進行嚴格的控制,可將觀察分為結構式觀察與非結構式觀察。

結構式觀察是有明確的目標、問題和範圍,有詳細的觀察計劃、步驟和合理設計的可控制性觀察,能獲得真實的材料,並能對觀察資料進行定量分析和對比研究,常用於對研究物件有較充分了解的情況下的觀察。

非結構式觀察則是對研究問題的範圍目標採取彈性態度,觀察內容專案與觀察步驟沒有預先確定,亦無具體記錄要求的非控制性觀察。其方法比較靈活,但獲取材料不繫統完整,多用於探索性研究,多用於對觀察物件不甚瞭解的情況下的觀察。

  3.觀察的具體方法

  (1)實況詳錄法

實況詳錄法是在一段時間內,連續地、儘可能詳盡地記錄被觀察物件的所有表現或活動,從而進行研究的方法。

  (2)時間取樣法

時間取樣法是在一定時間內,按照一定的時段進行專門觀察和記錄觀察物件的現象和過程的一種方法。如選擇每週二、四、六的上午第一節課,就教師提問和男女學生舉手回答問題的次數加以記錄,來研究男女學生的成就動機問題。

  (3)事件取樣法

事件取樣法是根據一定的研究目的,以事件為單位進行觀察,瞭解某些特定行為或事件的完整過程而進行的'研究方法二事件取樣法不受時間間隔與時段規定的限制,其研究的是特定類別的完整行為事件,測量的不是限定時間單位的行為表現。只要所期待的事件一出現,便可記錄。如對低年級國小生告狀行為進行研究,每當國小生告狀行為一出現,就進行觀察,來分析國小生告狀的原因、表現,為以後提出相應的解決策略奠定基礎。

  (4)日記描述法

又稱為兒童傳記法,它是在對同一個或同一組兒童長期反覆觀察過程中,以日記的形式對兒童的行為表現進行描述的方法。如1774年裴斯泰洛齊的《一個父親的日記》。日記描述法通常分為綜合日記法和主題日記法等。日記描述法一般適用於個案研究。

 (5)軼事記錄法

軼事記錄法是觀察者把認為有價值的、有意義的,任何可以表現兒童某一方面發展的新行為情景記錄下來,並進行研究的一種方法。由於觀察者記錄的往往是其親自觀察到的被觀察者的典型行為或異常行為,因此它可以幫助教師分析兒童的成長和發展過程,瞭解兒童的個性特點,探討影響兒童發展因素。

  (6)頻率計數圖示法

頻率計數圖示法指的是在某些行為發生時計數其發生頻率,再用圖示將所發生的行為頻率顯示出來。

  (7)清單法

清單法就是指一系列專案的排列,並標明關於這些專案出現的兩種選擇,供記錄者判斷後選擇其中之一併作出記號。

  (二)教育調查法

1.教育調查法的概念

調查法是研究者通過問卷、訪談等方式,有目的、有計劃地蒐集研究物件的有關資料,對取得的第一手資料進行整理和分析,從而揭示事物本質和規律,尋求解決實際問題的方案的研究方法。

  2.教育調查法的型別

(1)普遍調查、抽樣調查和個案調查按調查物件的選擇範圍,可以分為普遍調查、抽樣調查和個案調查。

普遍調查也叫全面調查,是對某一範圍內所有被研究物件進行調查,如當前學生厭學情緒的情況調查。

抽樣調查,即從被調查物件的全體範圍(總體)中,抽取一部分單位(樣本)進行調查,並以樣本特徵值推斷總體特徵值的一種調查方法。

個案調查,即在對被調查的教育現象或教育物件進行具體分析的基礎上有意識地從其中選擇某個教育現象或教育物件進行調查與描述。

(2)現狀調查、相關調查、發展調查和預測調查依據調查內容,可以分為現狀調查、相關調查、發展調查和預測調查。

現狀調查,即對某一教育現象或教育物件的現狀進行調查,如當前學生厭學情緒的情況調查。這種型別的調查,其時間特徵是“現在”或“當前”,是進行“現狀狀況”“當前情況”的調查。

相關調查,主要調查兩種或兩種以上教育現象的性質和程度,分析與考察它們是否存在相關關係,是否互為變數,目的是尋找某一教育現象的相關因素,以探索解決問題的辦法。

發展調查,即對教育現象在一個較長時間內的特徵變化進行調查,以找出其前後的變化與差異。

預測調查,主要揭示某一教育現象隨時間變化而表現出的特徵和規律,從而推斷未來某一時期的教育發展趨勢與動向。這類調查難度較大,其結果相對來說準確性不是很高。

(3)問卷調查、訪談調查、測量調查和調查表法依據調查的方法和手段,可以將調查分為問卷調查、訪談調查、測量調查和調查表法。

問卷調查,又稱問題表格法,指以書面提出問題的方式蒐集資料的一種研究方法。研究者將所要研究的問題編製成問題表格,以郵寄方式、當面作答或追蹤訪問方式填答,從而瞭解被試對某一現象或問題的看法和意見。

訪談調查,指研究者通過與研究物件進行面對面的交談,以口頭問答的形式蒐集資料的一種調查研究方法。

測量調查,指用一組測試題(標準化試題或自編試題)去測定某種教育現象的實際情況,從而蒐集資料資料進行量化研究的一種方法。

調查表法,指通過向相關的調查物件發放研究要求設計好的各種調查表格來蒐集有關事實或資料資料的調查。調查表主要用於蒐集各種形式的事實資料,尤其偏重於蒐集資料資料。

  3.教育調查的基本方法

(1)抽樣調查法

根據選擇數量的不同,研究物件可以分為總體和樣本。總體是研究物件的全體;樣本是從總體中抽取一部分個體進行研究,是被抽取的個體的集合。這就涉及到樣本的選擇,即抽樣的基本方法。

(2)問卷調查法

問卷是一份精心設計的問題表格,用以測量人們的特徵、行為和態度等。依據填答或使用的方式的不同,問卷可分為訪問問卷和自填問卷。問卷的結構包括:封面信、指導語、問題和答案、結束語。

(3)訪談法

訪談法是以談話為主要方式來了解某人某事、某種行為或態度的一種調查方法。

訪談法具有靈活、範圍廣、真實有效的優點。但其不足之處是費用大、時間長,調查結果的可靠性受調查者的能力、水平、態度、訪問技巧等主觀因素的影響,不能給調查物件提供足夠的時間,使其深入思考。

訪問有結構式訪問與非結構式訪問;一次性訪問與重複性訪問;集體訪問和個別訪問。

 (三)教育行動研究法

  1.教育行動研究法的概念

教育行動研究是指在教育情境中,由教育實踐者(通常指教師)進行,目的在改善教育專業的實踐,採取批判、自省、質疑的研究精神,藉以實踐其教育理想並獲得專業成長與提升的一種研究。

  2.教育行動研究的分類

(1)按照研究的側重點,行動研究可以歸納為三種類型:行動者用科學的方法對自己的行動進行的研究;行動者為解決自己實踐中的問題而進行的研究;行動者對自己的實踐進行批判性反思。

(2)按照參與人員的多少來分,行動研究分為個體研究、小組研究、群體研究。

  3.教育行動研究的實施步驟

  (1)確定研究課題

發現教育工作中亟待解決的實際問題,選定研究主題,並對研究問題的成因進行分析診斷與肯定。

  (2)擬定研究計劃

明確課題研究的總目標,並圍繞總目標設計研究的方法、程式、監控手段等。

  (3)實施行動研究

收集資料、擬定並實施有效的教育措施。

  (4)進行總結評價

彙集資料、做好觀察記錄,根據各種資訊反饋認真修正行動計劃,再實施新一輪行動研究,直至實現研究總目標。

  (四)教育敘事研究法

  1.教育敘事研究的概念

教育敘事研究是指以敘事、講故事的方式開展的教育研究,教師通過對有意義的校園生活、教育教學事件、教育教學實踐經驗的描述與分析,發掘或揭示內隱於這些生活、事件、經驗和行為背後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論和教育信念,從而發現教育本質、規律和價值意義。

  2.教育敘事研究的型別

  (1)教學敘事

教學敘事絕不是簡單地“映象”記錄教學生活,而是需要有鮮明的主題或引人人勝的問題;有解決問題的情境性、衝突性、過程性的描述;有解決問題的技巧和方法;有解決問題過程中及過程後的反思;有獲得的經驗和教訓。

  (2)生活敘事

除了參與課堂教學,教師還大量地居留於課堂教學之外。生活敘事涉及到教師的管理工作和班級管理工作,如“德育敘事”“管理敘事”。

  (3)自傳敘事

指的是教師通過對個人成長或成長的某一方面的梳理,然後去發現這一階段對教師教育生活的重要性,或梳理某一時間段教師對個人教育的觀念性轉折,並經由“自我反思”“自我評價”而獲得某種“自我意識”。

  (五)個案法

個案法是指對某一個體、某一群體或某一組織在較長時間裡連續進行調查,從而研究其行為發展變化全過程的研究方法。個案研究中常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有跟蹤法、追因法、臨床法、產品分析法和教育會診法等。

  (六)歷史

歷史法是研究者通過蒐集某種教育現象發生、發展和演變的歷史事實,加以系統、客觀地分析研究,從而揭示其發展規律的一種研究方法。

  (七)比較法

比較法是根據一定的標準,對不同國家(或地區)的教育制度、教育理論或教育實踐進行比較研究,找出各國教育特殊規律和普遍規律的研究方法。適用面比較廣,可以廣泛應用於教育科學研究的各個領域,用於研究所有的教育問題。

  三、國小教育科研成果的表述

  (一)教育科學研究成果的概念

教育科學研究成果是針對某種教育現象、某一教育課題或某種教育理論進行調查研究、實驗或論證後得出的新的教育觀點、新的教育思想、新的教育方法或新的教育理論。它是教育科研過程的高度概括和科學總結,是教育科研T作的理論昇華。

  (二)教育科學研究成果的表現形式

  1.教育科學研究報告

教育科學研究報告是國小教育科研成果最常用的表述形式,包括實證性報告和文獻性報告。

  (1)實證性研究報告

即用實證研究的方法進行研究、描述研究成果或程序的報告。這類報告都是用事實來說明問題,以直接研究所得的材料為基礎,對研究的方法和過程加以分析,找出規律性的東西,提出經驗、方法、建議及存在問題,得出相應的結論。包括觀察報告、調查報告、實驗報告和經驗總結報告等。

①觀察報告:這是對某類教育物件或某種教育現象在較長一段時間內進行觀察,並將其情況進行記錄,分類整理,分析、探求原因或規律的一種研究報告。

②調查報告:這是對某種教育現象進行調查,並將其情況加以整理分析的記錄。其作用是就某一科研課題收集材料,羅列現象,並在整理過程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經過分析、歸納、綜合,揭示事物的本質,探索事物內部聯絡及其規律,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和途徑。

③實驗報告:這是在每項教育實驗之後,對整個實驗過程進行全面總結,從而提出一個客觀的、概括的、能反映全過程及其結果的書面材料。

④經驗總結報告:這是指在教育實踐過程中,通過積極探索,將積累起來的經驗,經過篩選加工,分析研究,去偽存真,去粗取精,尋找規律,得出有指導意義的結論,並上升到一定的理論高度,使其具有更廣泛的應用性的書面材料。

  (2)文獻性研究報告

即用文獻法進行研究的報告。如文獻考證報告等,這類研究報告以對文獻的分析、比較、綜合為主要內容,並展示文獻的考證過程,說明文獻的來源與可靠程度等。

  2.教育科學研究論文

教育科學研究論文是教育科研工作者對某類教育物件或某一教育現象、問題進行比較系統、專門的研究和探討,提出新觀點、新結論或以新視角作出新解釋和論證的一種理論性文章。教育科研論文分為經驗性論文、評述性論文、研討型論文和學術型論文。

  (三)教育科學研究成果的撰寫

  撰寫格式

  (1)觀察報告

  一般包括以下幾個部分

①題目。②引言。③正文。④觀察結果。⑤附錄。

 (2)調查報告

調查報告一般由以下幾部分組成:①題目。②引言。③正文。④討論或建議。⑤結論。⑥附錄。

  (3)教育實驗報告

教育實驗報告撰寫的一般包括以下部分:

①題目。②引言。③實驗方法。④實驗結果。⑤分析與討論。⑥結論。⑦附錄。

  (4)經驗總結報告

一份完整的經驗總結報告應由以下幾部分組成:

①題目。②前言。③正文。④結尾。

  (5)教育科研論文

教育科研論文是教育科研成果表述時普遍使用的一種形式。其基本結構大致如下:

①題目。②內容提要。③序言。④正文。⑤結論。⑥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