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資格證>教師資格>

2022年教師招聘面試《松鼠》試講稿分析(通用11篇)

教師資格 閱讀(2.22W)

教師招聘考試全國沒有統一的考試形式和考試大綱,部分省份實行全省統一考試,但是大部分省份還是由當地區縣教育局根據當地區縣各學校招聘老師人員進行彙總,然後由區縣教育局和人事局統一組織招聘考試。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松鼠》試講稿分析,歡迎大家閱讀瀏覽。

2022年教師招聘面試《松鼠》試講稿分析(通用11篇)

教師招聘面試《松鼠》試講稿分析 篇1

說教學過程

圍繞以上教學目標、教學重點和難點,根據“教師指導-學生主體-訓練主線”的原則。我設計以下教學環節:

第一環節:情境匯入

在這一環節我會引導學生討論《人與自然》的動物,用“我喜歡____的_____”的句式造句。

設計意圖:自由討論方式能讓學生各抒己見,在走進課文內容之前,先行產生閱讀期待。

之後,我會運用謎語揭題:“叫鼠不是鼠,尾巴像掃帚,喜歡樹上住,松果當食物。”

學生答出謎底是松鼠時,電腦出示松鼠圖片。學生回答問題:你覺得松鼠是一種怎樣的動物?用你的話來說一說。

設計意圖:謎語結合圖片意在引導同學們描述松鼠的特點,不僅易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提高了學生的表達能力,增強了語文課堂的吸引力,也為接下來的教學打下基礎,點明文章是法國著名的博物學家布豐筆下的《松鼠》。

第二環節:朗讀課文,整體感知

有目的的閱讀才是最有效的閱讀,讓學生帶著問題有的放矢的閱讀才能真正把握文章內容,也為進一步的研讀打下基礎。因此在本環節,我設計了兩個小步驟:

1.學生聽讀,疏通字詞並做勾畫。

2.學生自由朗讀,把握文章結構,概括文章內容。

設計意圖:考慮到中學生已經具備了課前預習能力,因此在我的示範朗讀過程中,主要是為讓學生把握重點詞語,糾正讀音。朗讀是語文教學的重要手段之一,通過自由朗讀能夠讓學生對課文的結構和內容有所把握,為接下來的研讀做好準備。

第三環節:再次朗讀,深入體會

再次朗讀,集體討論,劃分文章結構。

第一部分(第1段),這一段是總括的話,用一句話簡明、準確地說明松鼠是怎樣的一種小動物。“很討人喜歡”是貫串全文的線索。

第二部分(第2段),這一段承接上文,具體描述松鼠“漂亮”這個特點。主要寫了松鼠的面容、身體、四肢、尾巴和吃食的樣子。

第三部分(第3段),從它機靈的動作和生活習性,寫出它是一種活潑、有趣、馴良的小動物,加深了“討人喜歡”的印象。

第四部分(第4、5段),第一層(第4段),寫松鼠乖巧的習性。介紹松鼠過水的動作、不冬眠、十分警覺、跑跳輕快、叫聲響亮。

第二層(第5段),寫松鼠搭窩的方法。描述搭窩的先後次序和一系列複雜的動作以及窩口的設計,生動地表明松鼠的靈性。

第五部分(最後一段),寫松鼠的多產,毛的色澤,肉、毛、皮的用處,說明它有較高的經濟價值,補充了“討人喜歡”的內容。

在學生對文章的結構和大致內容有所瞭解之後,我會以“從淺至深”“從點到面”的方式引導學生對課文進行研讀,體會說明文寫作特色,並體會作家字裡行間的情感。具體問題如下:

①課文中是怎樣描寫松鼠的呢?

②課文從那幾個方面描寫了松鼠?

③通過讀課文,你對松鼠有了哪些瞭解?你認為松鼠是一種什麼樣的動物?

設計意圖:通過前文的朗讀,學生對文章的內容已有所把握,本環節疏通文意,繼而通過提問方式讓學生明白作者的描寫角度,分析語言及寫作手法,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第四環節,拓展閱讀,深入體會

1.揣摩優美句子

在這一環節我會學生分組找出描寫松鼠的句子並分析其語言特點及作用。

①“松鼠不愛下水。有人說,松鼠橫渡溪流的時候,用一塊樹皮當作船,用自己的尾巴當作帆和舵。”

待學生分析完畢,我會進行總結:本句運用比喻的手法著力表現著松鼠的活潑可愛,想象一下它橫渡溪流的樣子,多麼有趣,一會兒把尾巴豎起來當作帆,一會兒又把尾巴伸進水裡調整方向,當做舵,像個冒險家。

②“松鼠的叫聲很響亮,比黃鼠狼的叫聲還要尖些。要是被惹惱了,還會發出一種很不高興的恨恨聲。”

待學生分析完畢,我會進行總結:本句運用擬人的手法著力表現著松鼠的情趣,松鼠有情緒,而且會表達,惹惱了是恨恨聲,那麼高興了呢?悲傷了呢?這就不得不引起人們的遐想了。

③“它們用爪子和牙齒梳理全身的毛,身上總是光光溜溜、乾乾淨淨的。”

待學生分析完畢,我會進行總結:本句體現了松鼠的生活習性,顯然它非常注意自己的儀表,它喜歡自己,活得也很有品位。作者在這裡用了疊詞“光光溜溜、乾乾淨淨”,這樣的疊詞具有強調的效果,一方面可以讓我們感受到松鼠對自己儀表的一板一眼,一絲不苟,另一方面,“光溜乾淨”組成的疊詞營造的語言場,使我們身心深信松鼠身上沒有一絲草屑、毛髮的夾雜,甚至還感覺油光發亮的,這樣的松鼠怎能不討人喜歡呢?

設計意圖:在這一環節賞析優美語句,表現松鼠的情趣,重在讓學生把握作者的情感。基於本文優美且精煉的語言特點,學生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揣摩句中修辭手法的運用,有利於其積累優美詞句,學習寫作手法,同時增強學生的學習主動性。

2.教師用投影提供《辭海》中關於松鼠的介紹,進一步體會本文生動說明的妙處。

(1)要求學生就語言特點將課文與其進行比較分析,指出兩者的不同之處。

(2)兩種語言風格,你更喜歡哪一種?請簡要闡述理由。 閱讀、思考、比較。

(《辭海》:松鼠亦稱“灰鼠”,哺乳綱,松鼠科。體長20— 28釐米 。尾蓬鬆,長16— 24釐米 。體毛灰色、暗褐色或赤褐色,腹面白色。冬季耳有毛簇,林棲;用樹葉、草苔築窩,或利用鴉、雀的廢巢。嗜食松子、胡桃等果實,有時食昆蟲和鳥卵……年產1—4窩,每產5—10仔。分佈於我國東北至西北,以及歐洲各地。毛皮可製衣,尾毛可制筆。)

設計意圖:本環節對比兩種不同的語言風格,點明文章創作意圖。作者喜愛松鼠,他把這份感情融進了人格化的描寫和富含感情的語言中,所以把小松鼠寫得非常可愛,繼而引導學生能學習本文的寫法,從不同角度並抓住物體特點進行描寫,在寫作中融入自己的情感。

第五環節,作業小結。以小練筆的形式為本課的作業:選擇你身邊的最令你感興趣的某一種小動物,抓住特點,運用生動活潑的語言,寫一篇500字左右的說明文。

設計意圖:語文課學習是聽說讀寫的綜合訓練與培養,通過本課學習,學生對說明文的語言特色,寫作手法,修辭運用以及情感表達都會有新的收穫。本文采用比喻、擬人手法把松鼠寫得活靈活現,讀起來親切可愛,非常適合國中生閱讀、仿效,而本單元的作文訓練又是“抓住特點介紹動物”,藉此水到渠成地進行說明文的寫作訓練,是在學習課文基礎上的學以致用,也是對課堂知識的鞏固及運用。

說板書設計

最後,說一說我的板書設計。

一個明晰的板書,給學生是一盞構建知識燈塔的星火。對於語文課文的寫作思路、教與學的賞析思路,如何讓學生一目瞭然,全在於科學合理的系統板書中。因此,在設計本節課的板書時,一保層次性,二保鮮明性,抓住松鼠的特點理清思路,讓學生形象化地看到作者的寫作亮點,明確體會到說明方法。

以上就是我今天說課的全部內容,謝謝各位評委老師!

教師招聘面試《松鼠》試講稿分析 篇2

一.說教材:

1.教材的地位與作用

法國作家、博物學家布封寫的科學小品文《松鼠》安排在蘇教版國中語文教材七年級下冊第四單元,位居單元之首,是教讀課文中的重點篇目,起提綱挈領的作用。(著眼於國中低年級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年齡心理特點,把握教材,運用教材,確定本節課教學目標。)

2.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通過整體感知、閱讀賞析,掌握抓住特徵描述事物的方法。學習用準確生動的語言描述觀察所得。前者為教學重點,後者為教學難點。

(2)能力目標:培養學生閱讀簡單說明文的能力,用準確生動的語言描述觀察所得的能力。

(3)德育目標:培養學生細緻觀察、獨立思考的習慣,樹立科學求實的價值觀。

二. 說學法與教法

(說明文的寫作目的是給人以知識,“作者思有路,緣路識斯真。”遵循作者的寫作思路,結合教學目標,我採用了這樣的教學方法。)

1. 說學法 採用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方式。

先整體感知--再閱讀賞析--後遷移訓練。閱讀賞析環節,我採用導讀引路法,重點賞析第二段,導讀點撥第三段,放手自學四、五段,從而突出教學重點,即學習抓住特徵說明事物的方法。為了分散難點,每一段文字的閱讀,都輔之相應內容的幻燈圖片,引導學生觀察並描述觀察到內容。這樣安排的目的是讓學生懂得細緻觀察是準確說明事物的基礎,而生動形象的語言是揭示被說明事物特徵的關鍵所在。

2.說教法:

由講讀到導讀再到自學,學生始終處於學習主體地位。在師生互動和生生互動中,我設計了讓學生幫助老師改錯誤,動手幫助小松鼠搭窩,編寫小松鼠兒歌等教學過程和方法。我採用多媒體教學手段,製作了十多幅與課文內容密切相關的幻燈片,放映松鼠的錄影,遷移訓練中放映長頸鹿的錄影,這樣更有助於生動,形象,直觀地進行教學,有助於創設輕鬆和諧的教學氛圍,增大課堂教學容量,提高教學效率。

三.說程式

1匯入新課:同學們,你們一定知道這樣一首兒歌,“小白兔,白又白,兩隻耳朵豎起來,……”這首兒歌從兔子的外形、習性等方面進行描述,語言生動、形象。你想學習這種抓住特徵描述事的方法嗎?

根據七年級學生的活潑,喜歡新奇事物的特點,採用兒歌匯入法。激發學習興趣,營造輕鬆活潑的課堂氛圍,為後面編寫小松鼠的兒歌作鋪墊。)

2.整體感知:(1)作者介紹:

布豐:(1707——1788)法國博物學家,作家,進化思想的先驅者,從小受教會教育,愛好自然科學。用40年時間著成36卷《自然史》。

(2)明確文體:科學小品文

(3)檢查預習:讀準字音並解釋詞語。

馴良xùn:和順善良。馴,順服的。

矯健:強而有力。矯,強壯。

蟄伏:zhé 動物冬眠,潛伏起來,不吃不動。(有督促自學的效果)

(4)思考題:

你認為本文的結構層次是怎樣劃分的?

{作者為什麼說松鼠是“討人喜愛”的一種小動物?

(整體感知課文,瞭解作者文體,學習詞語,理清文章脈絡,為進一步學習作準備。)

3. 閱讀賞析

l 精讀賞析

先指導朗讀,再觀看四幅幻燈片,讓學生在原文找到相對應的說明文字,然後選擇其中一幅做簡要描述。(於漪老師曾說“誰想成材,誰就要千方百計地學會用語言去分析課文這一基本方法。”)在分析松鼠“漂亮”的特點時,抓住“清秀”“矯健”“翹起”等極富表現力的詞語,學習抓住特徵進行生動說明的方法。

(這樣設計可以突出教學重點。閱讀與觀察相結合,學習用生動的語言描述觀察所得,理解形象化描述對於揭示事物特徵的作用,為下文的導讀和自學提供範例。)

l 導讀點撥

請學生先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由閱讀,再觀看幻燈片,讓學生用一句話概括圖片內容。然後聽老師用“反串法”講有關松鼠的故事,“反串法”故事內容就是從松鼠的活動範圍,活動時間,食性等方面故意反說,並串編成一個故事。讓學生說說松鼠的“馴良”表現在那裡,並改正故事中的錯誤,用幻燈片輔助教學,顯示本段要點。(“反串法”故事促使學生更認真的閱讀課文,記憶更紮實,理解更深刻。課堂氣氛活躍,學生思維活躍。)

l 放手自學

速讀課文,觀看幻燈片,讓學生根據課文內容給每一幅圖片擬題。說說松鼠的“乖巧”表現在哪裡。重點學習描述松鼠搭窩的一段文字,圈點描寫松鼠搭窩的動詞,讓學生用簡單的道具模擬松鼠搭窩的動作,以小組為單位用“先”“再”“然後”等表示動作先後的詞語做簡要複述。

(觀看松鼠的圖片,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擬題訓練,培養學生的概括能力。模擬松鼠搭窩,學生既動手,又動口,更動腦,通過自主學習與合作交流,領會松鼠“乖巧”的特點。)

4.歸納總結

觀看松鼠的錄影,歸納觀察的注意事項;要細緻、要全面、要持久。鼓勵學生從知識點、能力點、思想教育點上進行一課一得的總結。最後,用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對準確、生動的說明語言進行總結。

(目的是幫助學生理解細緻的觀察是說明事物的基礎,而準確、生動的語言是揭示被說明事物特徵的關鍵。)

4. 遷移訓練

學習貴在學以致用,先讓學生觀看資料片《長頸鹿》,再引導學生用自己的語言描述長頸鹿的外貌、生活習性等方面的特點。

(“教材無非是個例子”,口語訓練,達到了由“內化吸收”轉為“外化表達”的目的。)

6.結束:我和學生一起為小松鼠編寫兒歌,兒歌舉例:

學生一:小松鼠,乖又乖, 學生二:小松鼠,討人愛,

長長的尾巴翹起來, 面容清秀,尾巴長,

當傘使,當被蓋, 吃松果,摘栗子,

樹上搭窩真可愛! 巧手搭窩真能幹!

(詩歌編寫,打破文體束縛,寓教於樂。益於發展學生的創新思維。)

7.佈置作業:觀察並收集你所喜愛的動物資料,寫成介紹性文字,以小組為單位辦一份圖文並茂的手抄報。

(將自主合作的學習方式由課內延伸到課外,培養學生收集資料、運用資料的能力。)

四.總結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學生基本掌握了抓住特徵描述事物的方法,大多數學生能用較為準確的語言分析課文,生動地描述觀察到的事物。對於部分基礎較薄弱的學生,我採用學生出自測題、和他測題的方法,進一步鞏固知識點,強化能力點,完善思想教育點。)

教師招聘面試《松鼠》試講稿分析 篇3

說教材

《松鼠》是蘇教版國中語文七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第15課,作者布封(1707—1788),法國博物學家、作家,本文是一篇說明文,也是一篇描寫大自然中的小動物的文學作品。通過對松鼠的形態、顏色、用途等方面的細緻描寫,勾畫出了這種小動物漂亮的外貌、馴良的習性和乖巧的性格,突出了松鼠令人喜愛的特點。本文旨在說明松鼠外貌(形態與顏色)、習性(馴良與乖巧)、用途(肉、毛、皮)及其他特點。說它是文學作品,因為它不同於一般的說明,它是將自己細緻入微的觀察與研究的結果,用文學語言準確、生動地表達出來,給人以一種藝術享受。這種文藝性的說明文又稱為科學小品。它的特點是短小精煉,一篇集中說明一個問題,資料可靠,資料確鑿,力求知識的科學性;活潑生動,有豐富的聯想和想像,可敘述,可描寫,把科學融於藝術之中,引人入勝。

說學情

對於剛剛跨入中學階段的學生來說,他們的思維能力和文字鑑賞能力尚在形成之中,對自然界的動物有著濃厚的興趣。因此,學習這個單元,可以以學生自主學習為主,讓學生在閱讀思考中瞭解動物的形態、習性、性格等方面的特點,教師適當地加以點撥、引導,讓學生在反覆的閱讀中體味說明語言的準確性、生動性。此外,教師要因勢利導,激發學生關愛、保護野生動物的熱情,增強學生保護野生動物的意識,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說教學目標

根據《語文課程標準》的基本精神,語文學習重在強調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相互滲透和協調發展,我擬定了如下教學目標:

知識能力目標是:感受課文中準確的說明和生動、形象、細緻的描寫,積累語言。

過程方法目標是:朗讀課文,感知內容,初步培養分析說明文的能力,通過分析重點語句,學習說明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小動物,激發學生熱愛自然、保護動物的人文情懷,提升學生的說明文鑑賞能力。

說教學重難點

為了達成教學目標,我將本文的重點放在分析課文中準確的說明和生動、形象、細緻的描寫,學習說明文的寫作方法;本文難點是提升學生的說明文鑑賞能力和寫作手法的運用能力,感悟作者對松鼠的熱愛與讚賞,激發學生熱愛自然、保護動物的人文情懷。

說教法和學法

教法:目標的制定,使得課堂有了明確的學習任務,但任務的完成,還得采取有效的教學方法。教學方法,是完成教學任務所採用的手段,是使教學過程達到優化的一種推動力。孟子說:“教亦多術矣。”“術”即教學方法,教師要根據具體情況,採用靈活的教法,不拘一格,凡是能達到目的、快的方法,便是好方法。

根據閱讀教學的特點和本課的實際情況,依據《語文課程標準》,本課主要採取以下幾種教學方法:

1、勾畫圈點法:讓學生在讀課文的同時,勾畫圈點,養成勤動筆墨,積極讀書的習慣。

2、討論法: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合作探究。

3、比較法:通過《辭海》介紹松鼠的短文與課文語言的比較,體會課文語言的生動性。

4、歸納法:通過歸納,總結出學習說明文,寫好說明文的方法。

5、拓展遷移法:通過本課的學習,讓學生模仿課文介紹一種小動物。

學法:教學是教與學的雙邊活動,教師教的目的就是為了學生學。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教的法子要根據學的法子。”教師的教,只有通過學生的學,才能起作用,見效率。

就這堂課而言,主要方法:圈點勾畫法、朗讀法(理由:語文學習的基本方法和良好習慣),體驗法(理由:讓學生盡情地說自己特別感興趣的話題,要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尊重學生獨特的情感體驗。南師大教授吳永軍先生認為,閱讀是一種生命活動,是一種自由的生活、精神的生活、智慧的生活;對於文字的解讀,誰都不能聲稱自己具有特別的見解或洞察力,在極端的意義上,所有見解都是旗鼓相當的。)

教師招聘面試《松鼠》試講稿分析 篇4

一、說教材

1.教材的地位與作用

法國作家布豐寫的科學小品文《松鼠》安排在蘇教版國中語文教材七年級下冊第四單元,位居單元之首,是教讀課文中的重點篇目,起提綱挈領的作用。(著眼於國中低年級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年齡心理特點,把握教材,運用教材,確定本節課教學目標。)

二、說目標

鑑於以上分析,我把這課的教學目標定為:

1、知識與技能:通過多媒體教學使學生了解松鼠的特徵。

2、過程與方法:通過學生自主,合作學習,體會文章形象、生動地說明事物的方法

3、態度情感、價值觀:激發對小動物的興趣,培養熱愛動物,保護動物的意識。

三、說重點難點

根據教材本身的特點和單元的教學要求,本課教學重點確定為:學會抓住特點來說明事物的方法。

由於這篇課文用擬人方法說明事物,語言風格生動具體,屬於一篇文藝性說明文,由於學生是第一次接觸說明文,讓學生一下子就分清平實說明與文藝說明的區別有著一定的難度;讓學生在閱讀中感受文章說明語言的準確、生動,通過討論、比較等方式加深理解,所以我把教學確定為體會用準確、生動、形象的語言說明事物。

四、說教法與學法

我記得葉聖陶先生曾說過“課文無非是個例子,重要的是憑這個例子要使學生能夠舉一反三,作為一篇寫作訓練的課文,課文內容一般比較淺顯易懂,學生可以通過自學、小組討論完成教學任務”。所以在教學上,要體現利用課文充當範文,為學生提供寫作仿效的“範本”,以此來開啟學生的寫作思路,使他們初步學會寫一般的說明文的思路。

新課程標準提倡開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培養學生探究精神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所以本課的教學方法定為以學生的自主合作學習為主,教師點撥、啟發為輔。

五、說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分為五個部分:新課匯入—師生互動—知識拓展—小結課文—作業設計

1、新課匯入

我先讓學生說出在自己喜歡的小動物以及它們的外貌、動作、生活習性,然後教師告訴大家今天我們即將認識一種人見人愛的小動物,勾起學生的好奇心,隨後教師說出謎語:(“形狀象耗子,生活象猴子,爬在樹枝上,忙著摘果子。打一動物)

我的這種匯入方式目的在於:激發學生對於小動物的喜愛,同時鍛鍊了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這時學生的學習方式就從“要我學”轉變為“我要學”了。因為這是自己喜歡的事物,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營造活潑的課堂氛圍。

2、師生互動

通過六個環節來完成這個過程。

①查一查目的是檢查學生預習情況,幫助學生養成提前讀課文的好習慣。

②讀一讀學生自讀課文,初步把握文章內容,達到整體感知的目的。

③想一想學生讀完課文,讓大腦有一個思考感悟的過程,通過提三個問題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a.松鼠具有漂亮、馴良、乖巧的特點,試解釋這三個詞是什麼意思,分別就松鼠的哪一方面來說的?

(學生思考隨文解釋這三個詞的含義,分別就松鼠的外形、習性、性格來說的)

b.大家想一下這三個特點具體體現在文章的哪些段落呢?

(進一步加深學生對課文的感悟,在文中找相應的自然段)

c.課文開頭第一段總寫松鼠的三個特點,下面幾段分寫這三個特點,本文是按什麼順序來寫的?

(這個問題已明確了本文的說明順序,結構層次一目瞭然,學生理清文章的思路)

④議一議學生四人一組合作探究交流,談談自己的收穫與理解。

a.你喜歡小松鼠嗎?你喜歡小松鼠的那一點?(學生從多個方面談自己的看法。)

b.本文的語言除了準確以外,還有什麼特點?(讓學生在閱讀中體味說明文的語言特點,主要把握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和形象性。)

⑤講一講

出示平實說明的資料,進行平實說明與文藝性說明比較分析,讓學生體會到形象性說明可使讀者對松鼠漂亮的外形留下深刻的印象。這樣教學的難點也能得到很好的突破。(在這裡,要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理解感悟,充分發表意見,教師歸納點撥。)

⑥練一練

在教學重點、難點得到一定程度上的突破以後,讓學生根據自己熟悉的兒歌《小白兔》的語言形式,結合課文中松鼠的外形、習性、性格三個方面,為小松鼠編寫兒歌。(這種編兒歌的形式,大大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在編兒歌的過程中加深對課文的理解,進一步熟悉松鼠的特點,同時鍛鍊了概括能力也啟發了學生的創新思維。教學重難點再次得到了落實。)

3、知識拓展

學習本文後,學生通過討論交流,及時歸納總結,明白瞭如何才能更好的介紹動物,為下一步學習寫作有關動物的說明文奠定基礎。

4、小結課文

目的是幫助學生理解細緻的觀察是說明事物的基礎,而準確、生動的語言是揭示被說明事物特徵的關鍵。

5、作業設計

學以致用,作業就是對課堂知識的鞏固及運用的一個重要手段。本著本課的重點,佈置學生回家自行觀察一種小動物,仿照課文《松鼠》的寫法,寫一篇說明文。

教師招聘面試《松鼠》試講稿分析 篇5

一、說教材(1分鐘)

《松鼠》是北師大版(三)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的主體課文。本課主要寫了(松鼠的美麗和它的生活習性)(寫主要內容),表達了(作者對小松鼠的喜愛之情),語言簡潔、層次清晰、描寫生動、細緻。(寫作特色)

北師大版語文教材採取“主題單元”的編排方式,本單元的主題是(可愛的小生靈)通過本單元的學習,讓學生(瞭解動物的知識),另外,課標對三年級學生閱讀的要求是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初步學會默讀、學習略讀,初步把握文章主要內容,感受作品優美的語言,與他人交流自己的閱讀感受,因此,我將本課教學目標確定為:

1.抓住重點語句理解課文內容,瞭解松鼠的外形特點和生活習性,激發學生對小動物的喜愛之情。

2.感情朗讀,讀中感悟。

3.繼續學習圍繞中心句介紹自己熟悉的小動物,積累表示順序的詞語。

根據本課抓住松鼠特點進行具體描寫的特點,以及三年級學生在朗讀感悟、按一定順序進行描寫方面會遇到困難,我將本課的教學重點確定為:理解課文內容,感受作者對小動物的喜愛之情。教學難點確定為:學習抓住事物特點按順序進行介紹的方法。

本課我安排用兩課時進行教學,今天我將執教第二課時。

二、說教法(1分鐘)

對於本課的教學我主要採用了兩種教學方法。第一,讀寫結合,我認為學生學習語文就是學語言、練言語的過程,學語言必定要讀,而練言語勢必要寫,從這個角度來說,讀寫結合應該是語文教學持之以恆、一以貫之的教學方法。正如《語文課標》中強調:要重視寫作教學與閱讀教學、口語交際教學的聯絡,善於將讀與寫、說與寫有機結合,相互促進。本節課我抓住松鼠的外形描寫指導學生朗讀,讀出小松鼠的美麗,進而學習作者由整體到部分,由頭到腳的寫作順序,從而為學生寫自己熟悉的小動物在寫法上做以引導。第二,啟發點撥,因為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學習的主體,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努力轉變角色,適應新課程改革的要求,即成為教學活動的設計者,學生潛能的發現者,學習活動的促進者,學習組織的管理者,學生學習的合作者,學生成長的引路者。教學中,我努力引導學生品讀文中的句子,引導學生抓住關鍵詞感受松鼠的可愛表現在它的活動、搭窩、食物、外形等方面,這個方法的運用旨在優化課堂教學結構,實現語文教學的簡潔、高效。

三、說學法(1分鐘)

新課標要求,學生的學習要實現由“學會”變為“會學”,由“被動地學”變為“主動地學”的兩個飛躍,達到“自能讀書,不待老師講”的理想境界。

葉聖陶先生說過這樣一句話:“好的先生不是教書,不是教學生,乃是教學生學。”這告訴我們要注意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讓學生離開課堂、離開老師仍會學習。因此,在這節課中,我將主要訓練學生自讀感悟、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訓練他們勾畫、朗讀、訓練他們讀中練筆,培養他們自學能力和習慣。這種學習方法的練習主要在教學的精讀品悟,讀寫遷移兩個環節實現。

學無定法,貴在得法,努力實現“教是為了不教”這一教學的最高境界。

四、說教學過程(3分鐘)

根據教材的特點和目標的要求,本課教學流程共有三個環節:

1.回顧要點,激趣匯入。(2—3分鐘)

本文是說明文,語言簡潔,層次清晰,所以我學生抓住關鍵詞“美麗和機靈”來概括課文內容,以訓練學生的概括能力。一方面完成複習檢測的'任務,另一方面簡潔、巧妙地過渡到品讀感悟松鼠機靈、美麗的環節。

2.精讀品賞,讀中悟寫。(20-21分鐘)

根據文字特點,依據寫的角度,抓住核心問題,指導學生充分地感情朗讀,感悟語言特點,與作者的思想內涵、情感世界和語言表達方式對話,進而產生共鳴。葉聖陶說:“閱讀是吸收,寫作是傾吐,傾吐能否合於法度,顯然與吸收有密切的聯絡。”所以此刻已經為寫做好準備。

3.讀寫遷移,創編運用。(5-6分鐘)

抓住生活中你熟悉的小動物為訓練點,讓學生動筆行文,給足時間,最後組織全班交流。同時也是落實新課標提出的每節課都要練字的要求。

4.推薦閱讀,拓寬視野。(0.5—1分鐘)

給學生推薦適合閱讀的文章《帶刺的朋友》,拓寬視野,將主題課文和語文天地的開卷有益結合,使學生養成不斷閱讀的習慣。

以上,我從教材、教學方法、學習方法、教學過程四個方面對本課進行了說明。我的說課到此結束,謝謝各位評委老師。

教師招聘面試《松鼠》試講稿分析 篇6

一、說教材

1、教材簡析:

《松鼠》是蘇教版語文五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的一篇略讀課文,本單元是說明文單元,我認為教材編者的目的是通過本單元的學習,讓學生了解動物的外形、特點、習性,從而呼喚我們人類關注動物世界的生存狀態,激發我們人類關愛動物、保護動物的熱情。《松鼠》是法國作家、博物學家布封寫的一篇科學小品文。科學小品文,它是說明文的一種,它與其他說明文不同之處,是採用某些文學的表現手法來說明事物。《松鼠》這篇課文作者就抓住了松鼠漂亮、生活習性的特點,採用擬人手法把松鼠寫得活靈活現。所以這是一篇學生喜歡讀的介紹小動物的文章。

2、教學目標:

鑑於以上分析,我把這課的教學目標定為:

知識目標:

1、認識8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

2、能用“先......再......然後”造句。

能力目標:理解課文,能夠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情感目標:感受小動物的可愛,培養健康的生活情趣。

思維目標:指導學生學習和運用比較、分析、歸納等方法,培養他們的觀察、思考、聯想和想象能力。

3、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根據教材本身的特點和單元的教學要求,本課教學重點確定為:

1、自主識字識詞。

2、能夠按照一定順序描寫事物。

二、說教法和學法

新課程標準提倡開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培養學生探究精神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本文是比較淺顯的文章,介紹的又是學生比較感興趣的小動物,所以本課以學生的自主合作學習為主,老師的啟發、引導為輔。學生以讀為主,以閱讀促進學生思考,通過師生交流、溝通,生生交流、溝通,合作探究,達到共識,進而完成教學目標的目的。同時藉助多媒體手段和情景的巧妙設定來啟用課堂的教學氣氛。

三、說教學過程

(一)、猜謎語,匯入課文。

同學們,你們喜歡哪些小動物呀?(學生自由發言)看來同學們都很喜歡小動物也很熟悉小動物吧,現在我們來一個猜謎比賽,看看誰猜得又快又準(多媒體展示動物謎語)。

第四個謎語把同學們給難住了吧,因為這種動物在我國主要生活在西北和東北地區,所以同學們不熟悉它,它是誰呢?你看它駕著一隻小船來了。(多媒體展示松鼠的圖片)今天我們就隨著法國著名博物學家布豐的筆端去結識這位新朋友。

【設計說明】運用猜謎的方法匯入課文,既增加課堂的知識性又增強趣味性。藉助松鼠的圖片,給讓學生對松鼠有了具體可感的認識,又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

(二)合作探究

1、快速閱讀課文,圈點出生字生詞,討論查證。

問題一:請你以“我知道了松鼠是……的動物”的句式說話。(師生共同歸納出松鼠的一些特徵,板書)

【設計說明】通過說話的形式使學生對松鼠的特徵有了一定的瞭解,同時訓練了學生對重要資訊的篩選、歸納能力。

問題二:文中是否能找出一句話來概括松鼠的這些特徵。(板書文章的結構)

【設計說明】幫助學生理清作者的寫作思路,掌握文章總分的結構形式。

2、品讀課文

問題一:假如你就是一隻最漂亮的松鼠,請結合課文有關內容,大膽發揮你的想象,向大家介紹一下自己的漂亮。

【設計說明】讓學生以松鼠的身份來介紹松鼠的漂亮的特點,讓學生不僅對松鼠漂亮的外形留下深刻印象,而且在訓練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的同時又讓學生學會用用擬人的手法來介紹小動物。這樣,教學的難點也能得到了很好地突破。

問題二:(多媒體展示老師用“反串法”講有關松鼠的故事)“反串法”故事內容就是從松鼠的活動範圍,活動時間,食性等方面故意反說,並串編成一個故事。

【設計說明】利用講故事的形式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反串法”故事促使學生更認真的閱讀課文,記憶更紮實,通過對比學生對松鼠馴良的特點理解更深刻。

問題三:閱讀第4、5段內容請你以“我覺得松鼠是一種……的動物,理由是……”的句式說話。鼓勵學生有獨特的認識和體驗並用自己的語言表述出來。

【設計說明】利用說話的形式使學生在講述中加深了對課文內容的理解,熟悉松鼠內在習性“機靈”這一個特點,從而進一步掌握說明事物要抓住特徵,同時又訓練了學生的想象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使他們進一步體會到生動說明的妙處。教學重點難點再次得到落實。

3、能言善辯

多媒體一段同樣是介紹松鼠的文字,讓學生與課文比較一下有什麼不同。

【設計說明】通過對比使學生進一步體會本文生動說明的妙處,培養學生比較、分析、歸納的能力。

4、遷移訓練

那現在我們就一展身手,用生動的語言介紹一下你喜歡的小動物吧!

【設計說明】“教材無非是個例子”,學習課文的最終目的是讓學生學會寫作。通過口語訓練,對課堂知識的加以鞏固及運用。

(三)課文小結

提問:學了這篇課文,你受到哪些寫作上的啟示?讓學生暢所欲言之後,由學生自己來板書明確。

【設計說明】把黑板交給學生,讓學生來總結,會比由老師執筆的效果來得好。這更體現了本課以學生的自主學習閱讀探究為主,教師點撥、啟發為輔的教學方法。

(四)佈置作業

佈置學生課後去仔細觀察一種小動物,仿照課文《松鼠》的寫法,寫一篇說明文。

【設計說明】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養成仔細觀察事物的習慣。

(五)板書設計(多媒體展示)

松鼠啟示:

外形——漂亮

生活習性:活動

我的說課內容結束,謝謝大家。

教師招聘面試《松鼠》試講稿分析 篇7

一、說教材

《松鼠》是人教版五年級上冊第三組的第二篇課文,這個單元都是說明性文章,要抓住課文的要點,瞭解基本的說明方法,並試著加以運用。《松鼠》是法國作家、博物學家布封寫的一篇科學小品文。科學小品文,它是說明文的一種,它與其他說明文不同之處,是採用某些文學的表現手法來說明事物。《松鼠》這篇課文作者就是從外形、活動、吃食、搭窩這四個方面介紹了松鼠的外形特徵和生活習性的特點,採用擬人手法把松鼠寫得活靈活現。是精讀課文中的重點篇目,起提綱挈領的作用,所以這是一篇學生喜歡讀的介紹小動物的文章。

二、說學情

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學生的已有的知識結構和認知水平,是教師授課的依據與出發點。五年級的學生語文知識有了一定的積累,但是本文的學習對他們來說難度不是很大。此外,這一階段的學生已經有了一定的口語表達能力,能把自己的理解說出來,可以講述自己遇到的事情、見到的現象,對於問題的看法還有自己的觀點,這為本課的學習提供了有利條件。

三、說教學目標

因此,基於教材和學情,我從課程標準中“全面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的基本理念出發,設計了以下三個維度的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認識“馴”等11個生字。正確讀記“乖巧”等詞語。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過程與方法:通過朗讀課文,感受課文中準確的說明和生動、形象、細緻的描寫,積累語言。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體會作者對松鼠的喜愛之情,激發熱愛自然、保護動物的人文情懷。

四、說教學重難點

基於以上對教材、學情的分析和教學目標的設立,在讀中感受松鼠的特點,並通過與《鯨》進行比較閱讀,探究兩篇課文不同的寫法,體會作者的表達方法為我的教學重點,激發熱愛自然、保護動物的人文情懷為我本堂課的教學難點。

五、說教法學法

為了實現教學目標、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教學中我採用品讀法、討論法、多媒體輔助法。

那麼接下來我將著重介紹我的教學過程,這也是我本次說課最為核心的環節。

六、說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談話匯入

著名特級教師於漪曾說過“課的第一錘要敲在學生的心靈上,激發起他們思維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樣把學生牢牢地吸引住。”為了激發學生的積極性,更好地獲取新知識。我的匯入將會用談話匯入,上節課我們瞭解了海中之王——鯨,今天又有一位朋友想和我們見面,請看大螢幕。看過之後,請你用簡潔的語言說說你喜歡它的什麼特點。你喜歡它的什麼特點?想知道松鼠更多的祕密嗎?有一位法國博物學家寫了一篇有關松鼠的說明性文章,讓我們一起走近松鼠,去了解這種可愛的小動物。然後讓同學們齊讀課題。旨在讓學生帶著興趣學習本篇課文。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新詞

依據教參中略讀課文的教學要求,略讀課文的教學第一步是先讓學生參照連線語中的提示,獨立閱讀、思考、交流。所以,我採用開門見山的直接匯入方法,讓學生讀導讀中的一段話,找出向我們提出了哪三個問題,使學生有了學習的目標。從而做到學習不盲目。這樣,既節省了教學時間,又使學生很快的走進文字。為後面的教學做好了鋪墊。

(三)默讀課文,整體感知

《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五年級要求學生默讀要有一定的速度。所以此環節,讓學生圍繞“課文是從那幾方面向我們介紹松鼠的。”這一問題默讀課文,整體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默讀時給學生一定的默讀時間,讓他們有思考的時間。這樣才能做到讀有實效性。通過學生充分的讀課文,開啟學生思想的閘門,一邊讀書,一邊彙報。抓住問題的主線,使學生整體把握文章。

(四)自主閱讀,體會喜愛之情

此環節教學,讓學生自由的讀課文,圈畫出作者對小松鼠喜愛的語句。抓住重點詞語,體會句子。教學時,我把介紹松鼠外形特點和搭窩過程兩個內容作為重點,多媒體出示內容和松鼠圖片,使學生通過看圖,理解帽纓形的尾巴的樣子。此時再一次讀書,使學生對課文已經有所瞭解的基礎之上,通過教師的點撥,鼓勵,使學生和作者產生共鳴。

(五)再讀課文,感悟寫法

國小生邊讀邊思考:《鯨》這篇課文和《松鼠》這一課比較一下,看看這兩課有哪些相同的地方,有哪些不同的地方呢?學生獨立思考之後,小組進行合作、探究學習。學生彙報時可以從說明的角度(內容)、表達方法、語言風格三方面進行比較。此問題是三個大問題中比較難理解的一個,所以,教學此環節時,採取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進行學習,集思廣益,最大程度地發揮學生的小組力量,使問題迎刃而解。

(六)拓展延伸

小松鼠非常可愛,相信大家都很喜歡。誰能給大家介紹一下你眼中的小松鼠?也可以把你眼中的小松鼠話出來,給大家10分鐘時間,一會兒我們一起交流討論。

(七)小結作業

小結:小動物非常可愛,我們都非常喜歡,在生活中我們要保護它們,不能傷害它們。

作業:請同學們學習本文的寫法,生動而有條理地向同學們介紹你喜歡的小動物。

七、說板書設計

好的板書就像一份微型教案,此板書力圖全面而簡明的將授課內容傳遞給學生,清晰直觀,便於學生理解和記憶,理清文章脈絡。

教師招聘面試《松鼠》試講稿分析 篇8

一、說教材

1.教材的地位與作用

法國作家布豐寫的科學小品文《松鼠》,是人教版國小語文教材第九冊第三單元的第二篇文章,是一篇自讀課文,著眼於五年級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年齡心理特點,把握教材,運用教材, 確定本節課教學目標。

二、說目標

1、認知目標:瞭解要抓住特點說明事物,感受文藝性說明文的語言風格。

2、能力目標:在掌握根據事物特點組織材料的基礎上,初步學會採用擬人手法生動說明事物的寫法。

3、情感目標:感受小動物的可愛,培養健康的生活情趣。

4、思維目標:指導學生運用自主探究、小組探討等方法發展他們的觀察、思考、聯想和想象能力。

三、說重點難點

由於這篇課文用擬人方法說明事物,語言風格生動具體,屬於一篇文藝性說明文,由於學生是第一次接觸說明文,讓學生一下子就分清平實說明與文藝說明的區別有著一定的難度;而且學生在這裡又容易混淆說明文中的描寫與記敘文中的描寫。所以我把教學難點確定為:體會本文文藝性說明文的語言風格,初步學會運用擬人手法形象生動地說明事物特徵的寫法。

四、說教法與學法

我記得葉聖陶先生曾說過“課文無非是個例子,重要的是憑這個例子要使學生能夠舉一反三,作為一篇寫作訓練的課文,課文內容一般比較淺顯易懂,學生可以通過自學、小組討論完成教學任務”。所以在教學上,要體現利用課文充當範文,為學生提供寫作仿效的“範本”,以此來開啟學生的寫作思路,使他們初步學會寫一般的說明文的思路。

新課程標準提倡開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培養學生探究精神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所以本課的學習方法定為以學生的自主合作學習為主,教師點撥、啟發為輔。

五、說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分為五個部分: 創設情境—整體感知,明確目標—思維拓展,練習表達—激情小結—佈置作業

1、創設情境

我先讓學生們看一段松鼠的視訊。讓學生從視覺角度整體感受松鼠的可愛。我的這種匯入方式目的在於: 激發學生對於小動物的喜愛,又鍛鍊了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也使學生對它(動物)感興趣,這時學生的學習方式就從“要我學”轉變為“我要學”了。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營造活潑的課堂氛圍。

2、整體感知,明確目標

採用整體交付的方式,使學生初步把握文章的內容,達到整體感知的目的。從整體上感知松鼠的漂亮、馴良、乖巧的特點。並以小組合作的方式解決重點語句的理解。水到渠成的總結出本文的寫作特點。

3、思維拓展,練習表達

在學習的本課課文內容的基礎上,在總結的學習方法基礎上提出練習的要求:假如你是一隻可愛的小松鼠,你該如何介紹自己呢?

這種自我介紹的形式,大大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在講述中加深了對課文內容的理解,熟悉松鼠內在習性的“馴良”和動作的“乖巧”這兩個特點,從而進一步掌握說明事物要抓住特點,同時又訓練了學生的想象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使他們進一步體會到生動說明的妙處,教學重點難點再次得到落實。

4、激情小結

出示一些小動物被獵殺的圖片,提問:看了這些圖片,你想說些什麼?從而激發起學生保護動物、保護自然的激情。

5、佈置作業

學以致用,作業就是對課堂知識的鞏固及運用的一個重要手段。本著本課的重點,佈置學生回家自行去觀察一種小動物,仿照課文《松鼠》的寫法,寫一篇說明文。

六、說板書設計

板書是藉助視覺作用於學生大腦的重要教學手段,它將複雜的內容簡單化、明確化。本課板書旨在學習運用擬人手法抓住事物特點進行有條理的說明,因此板書力求簡潔、明瞭。所以本課我設計的板書設計如下:

松鼠

漂亮 馴良 乖巧 生理特性、經濟價值

1,抓住事物的特點。

2,修辭方法的運用

3,語言形象、生動

教師招聘面試《松鼠》試講稿分析 篇9

大家好,我今天所說的課文是《松鼠》,它所處的單元是蘇教版國中語文七年級下冊第四單元。下面我將就教材、教法、學法和教學過程這四個方面加以具體的說明。

一、教材:

本課是蘇教版國中語文七年級下冊第四單元,作者布豐,本文是一篇說明文。

本單元我們將走進神奇而美妙的“動物世界”。七年級學生年齡還小,天真爛漫,對自然界的動物有著濃厚的興趣。因此,學習這個單元,可以以學生自主學習為主,讓學生在閱讀思考中瞭解動物的形態、習性、性格等方面的特點,教師適當地加以點撥、引導,讓學生在反覆的閱讀中體味說明語言的準確性、生動性。此外,教師要因勢利導,激發學生關愛、保護野生動物的熱情,增強學生保護野生動物的意識,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根據本單元的教學要求和《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制定如下的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瞭解松鼠的特點

能力目標:學會有條理地觀察和介紹小動物。

學習用準確、生動、形象的語言說明事物,提高表達能力。

情感目標:培養熱愛動物、保護動物的意識。

其中學習用準確、生動、形象的語言說明事物,提高表達能力。既是本文的重點也是難點。

二、教法:

目標的制定,使得課堂有了明確的學習任務,但任務的完成,還得采取有效的教學方法。教學方法,是完成教學任務所採用的手段,是使教學過程達到優化的一種推動力。孟子說:“教亦多術矣。”“術”即教學方法,教師要根據具體情況,採用靈活的教法,不拘一格,凡是能達到目的、快的方法,便是好方法。

根據閱讀教學的特點和本課的實際情況,依據《語文課程標準》,本課主要採取以下幾種教學方法:

1、勾畫圈點法:讓學生在讀課文的同時,勾畫圈點,養成勤動筆墨,積極讀書的習慣。

2、討論法: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合作探究。

3、比較法:通過《辭海》介紹松鼠的短文與課文語言的比較,體會課文語言的生動性。

4、歸納法:通過歸納,總結出學習說明文,寫好說明文的方法。

5、拓展遷移法:通過本課的學習,讓學生模仿課文介紹一種小動物。

三、學法:

教學是教與學的雙邊活動,教師教的目的就是為了學生學。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教的法子要根據學的法子。”教師的教,只有通過學生的學,才能起作用,見效率。

就這堂課而言,主要方法:圈點勾畫法、朗讀法(理由:語文學習的基本方法和良好習慣),體驗法(理由:讓學生盡情地說自己特別感興趣的話題,要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尊重學生獨特的情感體驗。南師大教授吳永軍先生認為,閱讀是一種生命活動,是一種自由的生活、精神的生活、智慧的生活;對於文字的解讀,誰都不能聲稱自己具有特別的見解或洞察力,在極端的意義上,所有見解都是旗鼓相當的。)

四、教學過程:

根據以上的教法和學法,我把本課設計成一個具體的教學流程,這個流程包括7個環節。

(一)匯入:

同學們,我請大家猜個謎語:形狀象耗子,生活象猴子,爬在樹枝上,忙著摘果子。 打一動物。學生猜對後,幻燈片出示一組松鼠的圖片,請學生聯絡謎語和圖片說說松鼠的特點。

你想進一步瞭解松鼠嗎?讓我們一起走進布豐的《松鼠》。

(這個導語能夠激起學生的求知慾和閱讀課文的興趣,創造出較好的學習氛圍。)

(二)整體感知

用你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完成兩個任務

1、用直線劃出文中概括松鼠特點的句子。

2、這些特點具體體現在文章的哪些段落?

(訓練了學生對重要資訊的篩選、歸納能力,幫助學生理清作者的寫作思路,掌握文章總分的結構形式。)

(三)明確作者思路

思考:“漂亮”“馴良”“乖巧”三個詞語能否交換位置,為什麼?

(這一問題的提出使學生從文章整體的角度體會到根據事物的特點來組織材料的重要性,得出“說明事物要做到言之有序”的啟示。)

(四)感受文中準確的說明,生動形象的描寫

1、在反覆朗讀課文的基礎上,說說你最喜歡小松鼠的哪個方面,作者是怎樣來介紹的。

(提示:可從詞語、修辭、情感等方面來考慮)

2、除了課文的介紹,小松鼠還想讓同學們更多地認識它,瞭解它。請看《辭海》中對它是怎樣說明的(投影)

現在請同學們來比較一下課文和《辭海》中的語言,如果你是小松鼠,你更喜歡哪一種介紹語言?為什麼? 請結合具體的詞語或句子談談。

(比較閱讀能讓學生更感性地體會到課文語言的生動性。)

教師小結:作者喜愛松鼠,他把這份感情融進了人格化的描寫和富含感情的語言中,所以把小松鼠寫得非常可愛。,希望你們能學習本文的寫法,抓住你喜歡的小動物的特點,生動而有條理地向同學們介紹。

(五)拓展

有人認為文章的最後兩句話是這篇文章中的一個不和諧音符,你是怎麼看的,請說說理由。

(這一部分可能不會有明確的答案,但無論是贊同還是反對,學生關心松鼠的命運,喜歡松鼠的感情都溢於言表,而這就達到了本課培養熱愛動物、保護動物的意識這個目標。)

(六)請你幫助我

由於人類對自然環境的破壞,可愛的小松鼠正面臨著生存危機。它們需要得到我們的幫助,請你為保護松鼠行動設想一個好辦法。

教師小結:同學們的想法都有一定的可行性,我代小松鼠謝謝大家。作家劉墉說過:“其實每個人心中都有這,‘人生的大愛’,愛人群,愛大地,愛宇宙,愛每一個小小的生靈。’就讓我們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為保護松鼠這一可愛的小生靈貢獻出應有的力量吧!

(七)作業

學習本文的寫法,生動而有條理地向同學們介紹你喜歡的小動物。450字左右

(本文采用擬人手法把松鼠寫得活靈活現,讀起來親切可愛,非常適合國中生閱讀、仿效。而本單元的作文訓練又是“抓住特點介紹動物”,藉此水到渠成地進行說明文的寫作訓練,是在學習課文基礎上的學以致用,也是對課堂知識的鞏固及運用。)

教師招聘面試《松鼠》試講稿分析 篇10

一.說教材

《松鼠》這篇課文選自北師大版教科書三年級下冊。這是一篇寫物的文章,課文從外形、活動、吃食、搭窩這四個方面介紹了松鼠的外形特徵和生活習性。在第一課時,我安排的是從外形上感受松鼠的美麗,從活動、搭窩這兩個方面感受松鼠的機靈和可愛。

《義務教育語文新課程標準》第二學段閱讀目標指出要引導學生感受作品中生動的形象和優美的語言,在誦讀過程中體驗情感,領悟內容。三年級是學習表達的關鍵期,因此結合教材特點和學生的實際,我擬定了以下的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感受松鼠的美麗和可愛。

2.藉助教材內容,學習有情趣地表達。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其中我將品讀課文、練習表達作為本課地教學重點,而學習松鼠搭窩活動特點,體會松鼠的機靈是教學的難點。

二.說教法

目標的實現需要有適當的教學方法。那麼什麼是適當、有效的教學方法呢?我覺得它們首先必須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能引領學生走進文字,與文中的角色做零距離的接觸。這樣才能情感湧動,與作者產生情感的共鳴。

下面,就這篇課文的教學方法分四點展開說明。

1.情境教學法

情境教學有利於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有利於引導學生感受語言和形象,營造歡樂向上的氛圍。情境教學以“情”為紐帶,以教師之情去撥動學生心靈的情弦。我是一個喜歡動感情的人,曾有人說我的每一個細胞都洋溢著激情。因為我認為一個沒有激情的老師怎能調動孩子的情感,怎能讓孩子充滿熱情地學習。我思量著要把我的情感傳遞給學生,喚起學生內在的情感,讓情感流動的課堂陪伴孩子度過每一段激情燃燒的歲月。

2.朗讀教學法

朗讀有助於感知語言,懂得作者遣詞造句的妙處,感悟作者情感的抒發。本課第一自然段的教學中,我著重指導學生通過抓關鍵詞朗讀、對比讀、引讀、表演讀等方式,讓松鼠的形象和生動的語言留存在孩子的記憶中。

3.懸念教學法

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提高教學效率的前提。巧設懸念,能激發學生趣學、樂學。在《松鼠》這節課的教學中,我通過“看誰的記憶力最強”、“誰找的最快”、“誰能用上書上沒有的詞”、“誰能讓畫面活起來”這些富有懸念性的鼓動性的語言來激勵學生,讓教學過程“變苦為樂”。

4.練習法

練習法是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鞏固知識和獲得學習技能的基本方法,是學習過程中的一個主要的實踐活動。《松鼠》一課是以

教案《新人教五年級語文上冊《松鼠》說課稿》,

平鋪式安排的。我在每一個自然段的教學中都設計了小練習,對學生進行詞、句、段的訓練和聽、說、讀、寫的培養。

三.說學法

學法指導,是改革課堂教學,提高學生自學能力的需要,更是讓學生終身受益的需要。為此,在本課的教學中我注重引導學生探究,讓學生自主發現。教學不僅僅是一種告訴,更多的是學生的一種體驗、感悟。千萬別讓你的告訴扼殺了原本屬於孩子的一切。在我的課堂上有許許多多的內容是孩子們自己發現的。請記住,別告訴他,他會知道的更多。此外,還對學生進行朗讀、想象、表演等的學法指導。

四.說教學程式

1.動畫,營造氛圍

上課一開始,我通過動畫演示,帶著孩子們進入森林樂園,讓他們和松鼠打招呼。可愛的餓松鼠一下子走進了孩子們的心裡。學生暢談對松鼠的印象,表達對松鼠的喜愛。

2.記讀,感受形美

在教學松鼠外形這個自然段時,我設計了“讀——記——說——讀”的教學環節。初讀第一自然段後,讓學生記住你認為非常關鍵的詞語,接著以競賽的形式說出松鼠各部位的特點,最後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進一步從文字中感受松鼠外形的美麗。這樣的教學設計不僅體現“活”,更重要的是十分有趣,孩子們能在趣中學,同時還能起到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作用。

3.探究,文中尋密

教學松鼠搭窩這個片段時,我借“這樣就……”這個句式,讓學生在熟讀這個自然段的基礎上,去發現松鼠搭窩背後的祕密。充分給學生讀的時間,充分給學生髮現的機會。從而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在充滿童趣的回答中,我們不僅看到學生對松鼠機靈的感悟,也讓我們看到兒童靈性的迸發。

4.想象,化靜為動

“天機雲錦用在我,剪裁妙處非刀尺”是出自陸游筆下的兩句詩,這兩句詩引發了我的思考。在引導學習第二自然段,瞭解松鼠活動情況時,我不是大費周折地製作動畫課件,而是就書取材,藉助多媒體將課文插圖呈現,抓住“追逐嬉戲”這個詞,通過想象,讓孩子們用上書中沒有的動詞來說一說,讓圖中地松鼠鬧起來,動起來。將課文插圖那靜止地畫面轉化為富有動感的語言描述,融理解、想象、表達等能力訓練於一身。

五.說教學片段

六.總結

各位老師,讓學生享受語文時我追求的語文教學境界。在今天這堂課中,我著力體現一個“趣”字,洋溢一個“情”字,讓學生在愉悅中探究,在探究中發現,在發現中體驗,在體驗中發展,讓我地課堂成為學生享受語文的樂園。

教師招聘面試《松鼠》試講稿分析 篇11

一、說教材

教材簡析:《松鼠》是人教版國小語文五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的一篇閱讀說明文,在這組"說明性文章"中,重點是讓學生掌握一些基本說明方法,選編這組教材的目的一方面是為了讓學生了解一些科學知識,喚起學生探索自然、科學的興趣,激發學生學習的自覺性;另一方面是讓學生了解說明方法,體會作者怎樣用準確生動的語言形象地表達,並能在習作中加以運用。我認為教材編者的目的還在於通過本課的學習,讓學生了解動物的外形、特點、習性,從而呼喚我們人類關注動物世界的生存狀態,激發我們人類關愛動物、保護動物的熱情。《松鼠》是法國作家、博物學家布封寫的一篇科學小品文。科學小品文,它是說明文的一種,它與其他說明文不同之處,是採用某些文學的表現手法來說明事物。它以準確性為前提,以形象化描寫為手段,作者就抓住了松鼠漂亮、馴良、乖巧的特點,採用擬人手法把松鼠寫得活靈活現。所以這是一篇學生喜歡讀的介紹小動物的文章,更是學生學習說明文寫作的一個"摹本"。

課文共5個自然段,每1段總體介紹了松鼠是一種漂亮的小動物,馴良、乖巧的特點;第2段從它的活動範圍--樹上;活動時間--夜晚;性格特徵--馴良。每3、4段側重介紹它的行為特徵--乖巧。第5段補充介紹了松鼠的生育情況、何時換毛,喜歡潔淨等生活習性。在課前過渡語中本文又針對性地提出了本文的要求:本文從哪幾個方面紹松鼠的;課文在表達上與《鯨》有何異同;從哪裡看出作者對松鼠的喜愛。基於以上分析,我將本課教學目標制定如下:

教學目標:

1、認識11個生字。正確讀記乖巧、馴良、清秀、矯健、機警等詞語。

2、朗讀課文,瞭解松鼠的習性特點,體會作者對它的喜愛,激發熱愛自然愛護動物的人文情懷。

3、感受文章生動、細緻的描寫,學習抓住事物的特徵來說明事物的方法。

4、瞭解本文說明方法並比較《鯨》在表達上的不同。

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1、瞭解松鼠的習性特點,體會作者對它的喜愛之情

2、比較與《鯨》在表達上的不同。

3、學習抓住事物的特徵來說明事物的方法。

二、說教法和學法

1、新課程標準提倡開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培養學生探究精神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本文是比較淺顯的文章,介紹的又是學生比較感興趣的小動物,所以本課以學生的自主合作學習為主,老師的啟發、引導為輔。學生以讀為主,以閱讀促進學生思考,通過師生交流、溝通,生生交流、溝通,合作探究,達到共識,進而完成教學目標的目的。同時藉助多媒體手段和情景的巧妙設定來啟用課堂的教學氣氛。具體為: 1、情境教學法:準備有關圖片或影片,給學生直觀感受,迅速進入情境。

2、對比教學法:通過比較《鯨》的表達方法,加深對本課說明方法的認識,學習抓住事物特徵描寫小動物的方法。

3、快速默讀法:依據本學段中"默讀要有一定速度"的要求,快速閱讀文章,捕捉重要資訊。

4、合作控究法:以小組分工合作的方式,學習閱讀性文章,提高學習效率。

三、說教學過程

課標中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低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所以教學過程中緊緊圍繞這一要求進行設計。

(一)、猜謎語,匯入課文。

同學們,你們知道嗎,動物王國的成員可真多呀,昨天我們認識了身形旁大的鯨魚,現在老師想帶你們再去認識一種體形嬌小的小動物,它一般生活在樹上,喜歡吃杏仁、榛子等,而且能把自己的尾巴當作帆來使用,你們知道這是什麼動物嗎?(學生自由發言)看來同學們都很厲害哦,這樣都難不倒你們,那好吧,現在我們就請同學們來給我們展示一下,你們所講的小動物,究竟是什麼樣子的呢?(學生介紹後隨機出示多媒體展示松鼠圖片)。

【設計說明】運用猜謎的方法匯入課文,既增加課堂的知識性又增強趣味性。藉助松鼠的圖片,給讓學生對松鼠有了具體可感的認識,又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 在學生展示的過程中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二)合作探究

1、快速默讀課文,圈點出生字生詞,討論相互正音識字。

設計說明:通過學生快速默讀的方式,自主學習,能夠聯絡上下文和自己的積累或是藉助工具書,理解詞語的意思。

問題一:本文共有幾段,分別介紹了什麼?

目的:理清文章脈絡,體會說明文的條理性

問題二:請你以"我知道了松鼠是……的動物"的句式說話。(師生共同歸納出松鼠的一些特徵,板書)

設計說明:通過說話的形式使學生對松鼠的特徵有了一定的瞭解,同時訓練了學生對重要資訊的篩選、歸納能力。

問題三:文中是否能找出一句話來概括松鼠的這些特徵。(板書文章的結構)

設計說明:幫助學生理清作者的寫作思路,掌握文章總分的結構形式,初步感受抓住特點來寫的表達方法。

2、再讀課文,分組品讀

問題一:課文導讀中提出幾點要求?

目的:讓學生在認真品讀課文中能快速抓住重點,明確本課學習目標。

分組學習。每個小組選擇一個要求,仔細閱讀並得出結論。小組內自先分工(有主講者、記錄者、參考者、整理者等)

採用合作學習的方式,通過理清課文結構,使學生初步把握文章的內容,達到整體感知的目的。以學生四人一組的討論合作形式展開,解決三個問題:

3、交流展示,自主學習

第一小組:作都從哪幾個方面介紹松鼠?

總體--漂亮、乖巧、馴良、很討人喜歡、外形漂亮

活動範圍和時間--馴良

行為特徵--乖巧

生活習性--生育、潔淨

當學生說得不夠全面時,可把問題留給學生,構建討論式學習方法,調動參與面,一起解決

第二小組:從哪裡看出作者對它的喜愛:

引導學生找出相關語句,抓住重點字詞來理解。教師隨機出示學生提到的句子,在重點字詞上加上著號。

點拔:表達自己的情感時可以通過字詞來體現,這就是所謂人文性與工具性的統一。

第三小組:比較表達方法上的異同

學生先回顧〈鯨〉的表達方法有:列數字、舉例子、打比方、作比較等

本文:採用比喻、擬人等手法

教師引導,我們是否還能發現在說明角度、語言同格上有何不同嗎?

設計意圖:讓學生更加全面地進行比較,能夠更加清晰地體會到科學小品文與普通說明文的不同。領悟抓住事物特徵來介紹事物的方法。

(三)|拓展遷移,發展思維

1、:假如你就是一隻最漂亮的松鼠,請結合課文有關內容,大膽發揮你的想象,向大家介紹一下自己的漂亮。

設計意圖:讓學生以松鼠的身份來介紹松鼠的漂亮的特點,讓學生不僅對松鼠漂亮的外形留下深刻印象,而且在訓練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的同時又讓學生學會用用擬人的手法來介紹小動物。這樣,教學的重難點也能得到了很好地突破。

2、:(課件出示)閱讀第4、5段內容請你以"我覺得松鼠是一種乖巧的動物,理由是 "的句式說話。鼓勵學生有獨特的認識和體驗並用自己的語言表述出來。

設計意圖:利用說話的形式使學生在講述中加深了對課文內容的理解,熟悉松鼠內在習性"乖巧"這一個特點,從而進一步掌握說明事物要抓住特徵,同時又訓練了學生的想象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使他們進一步體會到生動說明的妙處。教學重點難點再次得到落實。

3、遷移訓練

那現在我們就一展身手,用生動的語言介紹一下你喜歡的小動物吧!

葉聖陶先生曾說過,課文無非是個例子,重要的是憑這個例子要使學生能夠舉一反三。作為一篇寫作訓練的課文,學習課文的最終目的是讓學生學會寫作。通過口語訓練,對課堂知識的加以鞏固及運用。

四、佈置作業

佈置學生課後去仔細觀察一種小動物,仿照課文《松鼠》的寫法,寫一篇說明文。

目的: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養成仔細觀察事物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