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英語>英語閱讀>

英語閱讀教學問題

英語閱讀 閱讀(2.05W)

英語閱讀既是英語教學中的重點,同時也是英語教學的難點所在,那麼英語閱讀教學問題有哪些?大家不妨來看看小編推送的英語閱讀教學問題,希望給大家帶來幫助!

英語閱讀教學問題

一、目前英語閱讀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閱讀材料單一

教師教學中使用的閱讀材料除了教材中的閱讀內容外,其餘的大多來自閱讀練習題。絕大部教師沒有根據書的內容和學生的個體水平向學生推薦優秀的閱讀材料,所以很少有學生去涉獵那些時事性強的學生英文報,去了解最近發行的英語刊物和書籍。再者,即使有些學生想讀,也沒有人導讀。絕大部分學生的閱讀內容主要是閱讀類試題。

2.課本閱讀資源處理不合理

(1)過多強調語言知識傳授。不少教師把課文中的所有閱讀材料都作“精讀”來處理。講解生詞、補充片語、羅列搭配,逐句逐段分析句子結構等成為其教學的主線,把閱讀材料作為傳授語言知識的一種形式。例如,在教授Go for it 教材八年級下Unit 1 SectionB 3a 的閱讀材料時,有的教師整堂課實行“滿堂灌”,講解操練fall in love with, live alone,keep a petparrot ,probably 等生字、詞彙、逐句翻譯,整節課以教師的講為主,學生被動地接受英語知識。

(2)採用單一的閱讀教學模式。常見的授課模式為:首先“Vocabulary learning”,然後“Read quickly and answer”, 接著“Listen to the tape and read after it”,最後“Read again and do some exercises or retellthe text”。閱讀是個性化的行為,每個學生閱讀的速度有快有慢,對文字的理解各不相同,而這種單一的閱讀教學模式使學生在課堂學習過程中的主體性不能充分發揮出來。

(3)忽視了培養根據上下文線索猜測詞義的能力。有的教師常常把新的詞彙和語法點從篇中分離出來孤立地進行教學,那樣會使學生變得“只見樹木,不見森林”。這種做法不利於培養學生的猜測詞義的能力,不利於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4)過分重視細節,而忽視對閱讀材料的整體理解,課篇分析能力得不到訓練。學生在處理閱讀材料過程中,只注重文中的人物、事件或情節,而對文章的中心思想、段落結構及作者的寫作意圖不求甚解。

(5)缺乏對閱讀策略的引導。在閱讀過程中,教師缺乏對學生閱讀策略的指導,致使學生在閱讀過程中不知道用什麼樣的閱讀策略去捕捉有效資訊,阻礙了他們作出正確的推理和判斷。

3.閱讀時間不夠充裕,閱讀量不足

根據新《英語課程標準》的要求,七年級學生每天課外至少要閱讀100~150詞,八年級學生每天課外至少要閱讀400~500詞。然而在實際教學中,很多學生因忙於完成教師佈置的各項作業,根本沒有時間看課外書,繁重的作業並沒有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做的練習冊一本又一本,試題集一套又一套,做得頭昏眼花,興趣全無,可英語水平並沒有實質性提高”(黃源深,2006)。

二、針對在閱讀教學中所存在的問題所提出的解決對策

1.重視課外閱讀材料的補充教學教師應根據學生年齡特點、知識結構、認知能力,不同年齡的閱讀速度、閱讀量的要求,並結合學生的興趣愛好、中西方文化差異等因素,收集和編輯貼近學生實際生活、具有時代特點、內容豐富的閱讀材料,有針對性地進行補充教學。《英語課程標準》規定,國中階段閱讀的生詞率不超過3%。常見的《英語輔導報》《學英語》《21世英語報》《學生雙語報》等就比較適合學生,這些報紙有一些時事新聞、小故事、人物專訪、每日一星等欄目,難度也較適中,便於學生閱讀和培養英語閱讀習慣。此外,還可以在網際網路上搜集英語學習網站的資源,分主題或類別整理、印發,指導學生閱讀。

2.合理利用課本閱讀資源,提高學生閱讀能力

現行教材每個單元都安排了適當的、有一定代表意義的閱讀材料,教師應充分利用這些材料,提高學生閱讀理解能力。

(1)傳授語言知識與培養技能相結合,“精讀”和“泛讀”相結合。例如,在八年級下Goforit教材中每個單元都有兩篇或以上的語言閱讀材料,一般各有側重,目的各有差異。每個單元中的第一篇閱讀材料應具有核心地位,該文的教學可接近“精讀”,其意義如酵母。通過對它的深入學習,掌握有關語言知識,培養相關技能和能力;其他閱讀材料可作有所側重的“泛讀”處理,其意義是在精讀的基礎上擴大閱讀實踐、增加語言感悟、內化語言知識、提高閱讀技能、體驗閱讀樂趣等。

(2)構建“教師啟動,學生主動,師生互動”的閱讀新模式。這個新模式旨在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和教師的主導作用,以及發展師生之間平等合作、互動的關係。在閱讀教學中, 教師應該重視閱讀過程, 把閱讀分為閱讀前、閱讀中和閱讀後三個階段。

例如,Go for it 教材八年級下Unit 9Self- check :Have You Ever Been toSingapore ?這篇閱讀材料就可以採用“閱讀前、閱讀中和閱讀後”三個階段進行教學。

Pre- reading:通過多種形式吸引學生積極主動地投入參與。①Pictures talking :談論各國圖片,引出各國的地理位置、人口、語言、飲食和環境等情況,讓學生了解世界,豐富學生的地理知識,同時為下面的學習作好鋪墊;②Prediction :利用標題、插圖,預測課文內容是關於新加坡的哪些情況。

While-reading:在閱讀過程中指導和培養學生的閱讀技巧,最終達到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目的。①Scan the passageand find out the main idea:運用閱讀策略,讓學生快速瀏覽課文,找出文章大意。②Vocabulary learning:將單詞與正確的註解相連,培養學生通過上下文情境猜測詞義的能力;③True or false statements:讓學生再次閱讀課文,根據課文判斷正誤,並以開展競賽的形式進行。既活躍了課堂氣氛,又加深了學生對課文的理解,還培養了他們捕捉關鍵資訊的能力;④Listenand fill:聽課文,填表補充資訊,訓練學生的語篇分析能力。

Posting- reading:通過多種形式讓學生動起來, 發展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①Listing:通過小組討論,列出新加坡語言、飲食、環境、氣候、交通、旅遊等其他各方面的情況;②Designanadvertisement:為自己的家鄉或曾經到過的地方寫一則廣告。

(3)加強語篇的教學。目前國中英語教材題材廣泛,體裁多樣,教師應引導學生從語篇角度出發,瞭解不同體裁的結構特徵,培養學生的語篇分析能力。英語文章一般由三部分組成:篇首段、主體段和結尾段。篇首段往往起著統領全文、揭示主題的作用;主體段用來闡述文章主題;結尾段概括全文。整篇文章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圍繞中心展開,有一定的邏輯關係,教師可以運用以下方法訓練學生的語篇分析能力:①將段落與段落大意配對;②將因果關係配對;③將段落或事件發生順序打亂,重新編排順序;④填表補充資訊。例如,Go for it 教材八年級下Unit7 Self –check 中閱讀文章就可以運用將段落與段落大意配對的方法來培養學生的語篇分析能力。

(4) 加強對學生閱讀策略的指導和培養。閱讀策略是指對學習者閱讀理解能力的提高有所幫助的策略。Mackey曾列出掃讀、預測、猜詞、利用語篇標誌等19種閱讀技巧和策略。在閱讀教學中,教師應利用教材中不同體裁的閱讀材料,採用不同的閱讀策略,有效指導學生進行相應的閱讀訓練,比如略讀、跳讀、精讀、研讀,而不是一成不變地先聽錄音朗讀,後回答問題。國中的閱讀材料以敘事文章為主,可以通過指導學生進行略讀、跳讀,輔以適當的小組合作學習,理清文章中的時間、空間、事件發生的順序與關係,再配以一些思考問題,組織學生討論,引導其抓住主題。

3.保證閱讀時間,培養閱讀習慣

從七年級開始,教師就應該指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不僅為學生提供課外閱讀的資料,還為其安排課外閱讀時間。比如每節課留出幾分鐘讓學生讀英語課外書,佈置英語作業時有意識地少佈置筆頭作業,而鼓勵學生進行課外閱讀等,使學生有時間讀,有東西讀。同時,每週安排1~2節自由閱讀課,給學生提供更多的自主閱讀的條件。

總之,英語閱讀教學是一個較為複雜的過程,其中每一個環節都有可能關係到閱讀教學的整體質量。我們既要合理利用課本閱讀資料,也要重視課外閱讀材料的補充教學;既要重視對學生閱讀策略能力的培養,又要重視學生對閱讀習慣、技巧的培養,這樣才能更好地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英語運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