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舞蹈>民族舞>

臺灣、香港當代舞蹈的發展

民族舞 閱讀(8.89K)

由於社會歷史原因,共居同一國土,同為中華兒女的大陸、臺灣、香港同胞,卻長期分隔、難相往來。但隔山隔水卻隔不住他們那盡力弘揚中華民族文化的共同心願,在中華當代舞蹈發展史上,有大陸舞蹈家們的卓越成就,同時,也有臺灣、香港舞蹈家們的歷史性貢獻。

臺灣、香港當代舞蹈的發展

  一、臺灣當代舞蹈的發展

臺灣在五六十年代雖曾有過李天民、蔡瑞月、許惠美編導的舞劇《大同世界》的演出和一些舞蹈社團的活動,但舞蹈還處於臨時偶爾演出的狀態,舞蹈只是少數人的業餘愛好,群眾性舞蹈活動多於劇場性舞蹈藝術表演。70年代,林懷民自美國學習現代舞歸來,1973年成立了“雲門舞集”,為臺灣建立起了一個專業舞蹈團體。他創演了《風景》、《寒食》、《奇冤報》、《白蛇傳》等以傳統題材為主的舞作;1977年後又以本鄉本土的題材入舞,創演了《吳鳳》、《薪傳》、《廖添丁》等舞劇;80年代又推出了《紅樓夢》以及《春之祭禮》、《夢土》、《我的鄉愁我的歌》等現代風格的舞蹈。80年代,遊好彥和他的舞團比較活躍,創演了《駱駝祥子》、《魚玄機》、《辭山賦》、《屈原》等舞劇與《黑天使》、《男人的一生》、《天上人間》等一系列舞蹈。同時,臺灣的芭蕾舞也發展起來,姚明麗古典芭蕾舞團在1980年前後演出了《吉賽爾》、《天鵝湖》、《睡美人》。1981年,臺灣藝術專科學校演出了馬思聰作曲、李天民指導、姚明麗等編舞的《龍宮奇緣》,標誌著臺灣的中國芭蕾舞劇的誕生。該校於1990年一年內演出了《天鵝湖》與《胡桃夾子》兩部芭蕾名作,展示了臺灣在芭蕾舞發展上的新水準。另外,臺北市國樂團先後組織演出了舞劇《蒙漢情》、《梁山伯與祝英臺》和《詩經新樂舞》等。此外,劉鳳學的新古典舞團成立於1976年,至1981年活動漸少,1991年復出創演了《雪祭》、《招魂》、《布蘭詩歌》、《黑洞》、《曹丕角甄宓》等作品。

臺灣與大陸40年不相往來,可在發展舞蹈的基本思想上卻極其相似,都在尋求東西方結合以發展中華當代舞蹈之路。但又因客觀環境的不同,其形式又極為相異。大陸舞家受傳統影響較深,民族基礎較厚,嚴謹規範性較強;劉鳳學、林懷民、遊好彥等臺灣舞家得益於西方現代舞的薰染較多,更注重抽象與自由,但又基於他們對民族、對舞蹈的赤誠,所以他們更重視東西方舞蹈文化結合上的個性化發展,因而形成了他們各自那現代感、民族性與個人風格都較突出的形式風格。

  二、香港的`當代舞蹈發展

香港雖於1842年租讓給英國,但絕大多數居民仍為華人,中華傳統習俗、民族文化意識的影響甚為深厚,大陸與香港兩地國人也仍可往來,因此,香港舞蹈發展深受大陸影響。華人懷舊,喜慶節日常以耍龍、舞獅、秧歌等家鄉舞蹈聚會歡慶。40年代,戴愛蓮自英返國,先應邀為宋慶齡領導的“保衛中國同盟”募捐義演,而開中國新舞蹈進入香港之先聲。1946年樑倫、陳蘊儀等隨中國歌舞劇藝社在香港演出《阿細跳月》、《青春舞曲》等舞蹈,在學生、市民中有較大影響;五六十年代,大陸創作的一些舞蹈,在港人業餘活動中學演了起來;爾後,一些大陸舞者來港,開辦了一些私人舞社,港人學舞者日多,但專門從業者較少。

香港當代舞蹈主要盛興於80年代。1981年,港英政府成立了香港舞蹈團,在這以前有香港芭蕾舞團和1979年曹誠淵創辦的城市當代舞蹈團,這三個團和1981年成立的香港演藝學院成為香港當代舞蹈發展的主力。香港舞蹈團先後創演了陳華、林阿梅等編導的《東海奇緣》、惲迎世、陳華編導的《新鏡花緣》、舒巧、應萼定編導的《畫皮》、《玉卿嫂》、《黃土地》等舞劇,《玉》、《黃》二劇參加了1988年北京舞劇創作座談會的觀摩演出,受到了與會者的讚賞。舞團的主創人員多來自大陸,藝術總監舒巧即是上海的著名編導。而城市當代舞蹈團則可說是土生土長的香港舞蹈家建立的,他們的創作多基於對香港當代生活的感受,所以更具有香港本土的文化特色。其代表作有團長曹誠淵的《我本楚狂人》、《安魂曲》、《聚光燈下》等和藝術總監黎海寧的《無情遊》、《粉墨登場》、《不眠夜》以及他們合作的舞劇《神話中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