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文藝>影視戲劇>

越劇的調式是什麼

影視戲劇 閱讀(3.99K)

要了解越劇唱腔中什麼叫做[尺調]、[弦下調]和[四工調],首先必須懂得什麼叫調式。

越劇的調式是什麼

音樂中的最基本的表現手段就是旋律,也叫曲調。旋律是按照一定關係聯接在一起,其中以一個音為主音,其它音則圍繞它而組成的體系,稱為調式。

近代西洋音樂中的調式只使用大調式和小調式兩種調式。大調式主要由“1”“3”“5”音組成,主音是“1”音,如貝多芬的《F大調絃樂四重奏》;小調式主要由“6”“1”“3”組成,主音是“6”音,如德沃夏克的《e小調第五交響曲》等。

我國傳統的民族音樂音階是由[工尺譜]“合、四、一、上、尺、工、凡、六、五、一”十個音組成的,即現今我們常用的“5 6 7 1 2 3 4 5 6 7”。對照新舊音階我們可以看出,“尺”即為“2”音,“合”即為5(低)音。這樣就不難知道什麼是[尺調]了。

[尺調]就是用我國五聲音階中的“尺”音(即2音),與它的關係調5音為主音組成的一種調式,叫[尺調]。

如《紅樓夢》中的“葬花”,就是一段[尺調慢板]唱腔。前三句的落音分別是“2”、“1”“6”音,最後的落音是“5”。縱觀全曲,“1”音和“6”音並不是這段唱腔的主音,而“5”音尤其是“2”音卻貫穿全曲。

但傳統的東西有時也是不科學的。如《祥林嫂》中“聽他一番心酸話”唱段,它的起音“聽”字是低音5,最後的落音“排”字也是低音5;且旋律中多處用了此音,如:“開、配、來、怪、賠、排”等,幾乎每隔一句就是一個5音。非常明顯,它是一段地道的5調式唱腔,可也稱它為[尺調]……

在我國古典音樂及民間音樂中,常見的調式有:“1”-宮調式、“2”-商調式、“3”-角調式、“5”-徵調式、“6”-羽調式。

這些調式常常只有五個音出現,“4”和“7”一般是不出現的。我們稱它們為五聲1(宮)調式,五聲2(商)調式。

[弦下調]主音為“1”。這樣的話,[弦下調]是什麼調式該清楚了吧!

[弦下調]是[尺調]的下四度或上五度的轉調,是[尺調]的“反調”。在胡琴定D-A弦的情況下,唱[尺調腔]拉奏的是5-2弦;[弦下調]則拉奏1-5弦。就象京劇中的[反二簧]是[二簧]的“反調”一樣,[二簧]定的是5-2弦,[反二簧]定的是1-5弦。

[弦下調]適於表現人物悲哀悽楚、纏綿劇惻的情緒,如《梁祝》中的“山伯臨終”,《祥林嫂》中的“雪滿地風滿天”、《雙玉蟬》中的“菱花鏡”等。

[四工調]定的是6-3弦。在[工尺譜]中,“6”相當於“四”,“3”相當於“工”故稱[四工調]。[四工調]擅表現流暢明快、平緩柔和的情緒。如《盤夫》、《血手印》第一場,用的都是[四工調];《穆桂英掛帥》的“轅門外”也是一段非常獨特的[四工調]。

[C調腔]屬[四工調]的“反調”,定2-6弦。[C調腔]的曲調飄逸舒展,既能表現深沉的情緒,也能表現豪情的情感。象《情探》中“行路”一段,就是典型的[C調腔]唱腔。

戲曲的腔調在表達感情方面雖各有特色、名有所長,但又不是單一刻板的。通過旋律、板式、節奏、力度的變化及演員的不同處理,也完全可以表現不盡相同乃至完全不同的情緒。

男生無論唱生腔還是唱旦腔,都不能唱原調--這是因為男女嗓音生理上的不同(相距4度左右)而決定的`。一般來說,[尺調]女的唱G調,男的就要唱D調了;[弦下調]女的唱D調,男的唱A調。當然這是就一般而言,演唱時可以根據自己嗓音的高低好壞作適度的調整。

[南調]也稱[男調],指的是越劇男班時期由袁雪芬創造的一種板式,即[正調腔]。[男調腔]以一板一眼的2/4拍子為主,它的節奏音型為: ox xx | xo xxxx | xo xxxx | xx xx | xx xx | ……

[男調腔]的曲調剛柔相濟,對比鮮明,節奏靈活,能表現各種不同的情緒。

[囂板]是緊拉慢唱的一種特殊板式。類似京劇中[搖板]的緊拉散唱,伴奏用一拍,唱腔速度和節奏自由,適合表演奔放激昂的感情、強烈的內心活動和呼號,適合表現人物內心激烈的矛盾衝突。如《樓臺會》中梁山伯和祝英臺的一段對唱,就是交替使用[連板]和[囂板];尹派“哭靈”一段中,開始六句用的也是[囂板],表現了賈寶玉強烈的悲憤和呼號。

[流水板]吸收了紹興大班的板式,突破了越劇曲調板起板落、塊塊方整的格局。伴奏也是一拍子,有流動感,常用於表達躊躇不安的情緒。 如,《紅樓夢》中林黛玉的“焚稿”後部分,唱的就是[弦下調流水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