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文藝>影視戲劇>

京劇服裝蟒的意義是什麼

影視戲劇 閱讀(9.96K)

京劇是一個藝術的綜合體,但是在臺上,我們最先注意的是京劇演員的臉譜,唱腔及服裝,下面是小編為您整理的京劇服裝蟒的意義是什麼,僅供大家查閱。

京劇服裝蟒的意義是什麼

  白團龍蟒

白色是具有素雅、聖潔美感的中性色。白色團龍蟒一般用於英俊儒雅的青年武將(如武小生行當的周瑜)或正直英武的中年武生(如老生行當的楊延昭),給人以瀟灑清秀之感。多采用俊稚清麗的絨繡,彎立蟒水。凡穿蟒的人物,加用靠領(三尖領),即表示此人是武將,這就是京劇服裝特有的一種藝術語彙。

  吐水大龍蟒

蟒上龍紋最生動、最有氣勢的當屬“大龍”。其姿態,一般為龍頭朝下,龍尾向上(甩到左肩部位),氣勢磅礴。

依其姿態可稱為“降龍”。龍口噴吐海水,更增生動之感。蟒水中又繡一條小龍。與之上下呼應,別有情趣。這種大、小龍相呼應的圖案紋樣,名曰“教子昇天”。全身平金繡。服色為紅,象徵人物位高權重。

  團鳳女蟒

女蟒的款式與男蟒基本相同,但有著自己獨特之處。

首先是它的尺寸短(一般約三尺二寸左右),長僅至膝部,身後無擺,其次,所繡紋樣主要是鳳凰、牡丹,以鳥中之王,花中之魁象徵至尊至貴的女性。穿用時上身配以雲肩,掛玉帶,下身系裙。

女蟒的色彩一般只用黃、紅。黃色是供皇后、貴妃專用,紅色用於王妃、郡主(有時也用於公主)。此種女蟒,絨繡團風,周身單鑲黑寬邊(波線式)。以平金繡雲,絨繡仙鶴。

  團行龍改良蟒

“改良”二字是清末民初時代的詞彙,凡對傳統事物有所變革,就稱之為“改良”,具有褒、貶雙重含義。改良二字在今天,即是“在傳統基礎上創新”的意思。

早在十九世紀初期,我國南方的京劇界,率先改革傳統京劇服裝,而在北方,最早樹立改革旗幟的是傑出的前輩表演藝術家王瑤卿和馬連良、梅蘭芳。

馬連良先生對蟒的改革,主要是在保持形制的前提下,簡化蟒的繁瑣紋樣,把團龍蟒的十個龍團,簡化為只在前後胸各繡一個龍團,並擴充套件了這一龍團的面積,使之突出醒目。

此外,大膽刪去了流雲、八吉祥等插底紋樣,使蟒袍收到清爽別緻的效果。

在團龍下端,還不拘一格地採用了行龍紋樣,造成了團龍、行龍融合為一體的圖案佈局。

上述創造,在當時十分新穎,受到普遍認同和讚揚,遂成定製沿襲下來,豐富了京劇傳統服裝寶庫。

這種團行龍改良蟒一般用於老生行當的角色,服色一般為淡雅沉著的秋香色或淺駝色,以象徵人物之老練、凝重。

  戲珠大龍蟒

此種蟒前身僅繡大龍一條,所以又稱“獨龍蟒”。龍口朝向火珠,龍尾也是甩到肩部。全身平金繡,蟒水為直立水。服色為黑,象徵人物的粗獷豪放性格。

平金繡的`蟒水一般都留出“水道”,一則能使水紋清晰,再則可使服色沿“水道”向下延伸,一直擴充套件到下襬底部,從而加強了服裝造型的整體感。

  戲珠行龍蟒

行龍身軀舒展,昂揚矯健,具有動感,適用於性格粗獷的人物。其佈局,有左右對稱式和上下均衡式兩種。上下均衡式的氣勢更人一些:一龍騰空俯首向下,一龍翻身回頭向上,呈戲珠之狀,並相應地陪襯以大雲朵。

蟒水採用立臥五江水,即以五個立水錶示五條江,臥水環繞其間,奔騰瀉流,具有倒海翻江之勢,象徵人物獨霸一方的非凡氣概。平金繡法。

  旗蟒

滿族人因隸旗籍,所以稱為旗人。旗蟒原是指清朝滿族皇后所用的吉服—朝袍。

這是保留在京劇傳統服裝中為數不多的清代服飾原型之一,當然,它也是經過了一定藝術加工的。

成為戲曲服裝後,它已失去了歷史朝代的規定性,而被納入了程式的軌道—通用於中國古代各少數民族(即所謂“番邦”)統治階層的貴族婦女。使用時,內襯“領衣兒”,外面掛朝珠。頭飾為“大拉翅”(頭髮梳成燕尾式,裹以青緞,垂於腦後。頭頂豎高大的橫架,也裹以青緞,綴花朵,鳳釵等飾物。

兩側垂流蘇。“大拉翅”是在“兩把頭”基礎上衍變來的,流行於清末光緒年間)足穿高底鞋(鞋底狀如倒置的花盆,高二、三寸,俗稱“花盆底“鞋)。

  盤身大龍蟒

這種大龍蟒,龍形極大,前身龍的中段甩向左肩,繞過脖頸,一直盤繞到右臂,尾部在袖口外側;後身龍盤繞到左臂,尾部也在袖口外側。

盤身大龍為近世所創,已將龍形之“大”,發展到了極限。全身平金繡,立臥三江水。

  福字行龍蟒

行龍在前胸位置,易被髯口遮掩,為了突出龍紋,將它橫擺到腹下不失為一個佈局方法。

這種行龍又可依其姿勢稱為“橫龍”。蟒水為直立水。

全身平金繡。蟒水留出水道(即露出底色),繡對稱式雙龍戲珠於蟒水上,是為了使蟒水紋樣生動活潑,既整齊而又美觀。

至於蟒身的福、壽字,僅是一種裝飾,無特殊象徵性,不過是表示這類人物“多福多壽”而已。

黑服色為包拯專用。

  箭蟒

箭蟒是在蟒的基礎上,突破原有形制,吸取了箭衣的某些特點後而新創的服式,也是馬連良先生所創。

保留的是齊肩圓領、大襟、兩旁開衩等蟒袍造型;變革的是衣袖的形制,即是以箭衣的窄袖,馬蹄袖口,取代了闊袖及水袖。

這種劇裝是專為《胭脂寶褶》中的永樂皇帝沒汁的,以適應這位皇帝在微服出巡的特定環境下的特殊扮相:既有平民武士的風貌,又不失帝王氣質。

箭蟒用織有隱花紋的縐綢製作,身上繡六個龍團。採自歷史人物畫“明太祖像“上的明代皇龍袍的制式。

  紅團龍蟒

團龍蟒應用的範圍很廣。團龍紋樣嚴謹規整,裝飾性強,顯得文靜,沉穩。在佈局上呈對稱形式,全身計十個龍團,以流雲,八吉祥插底作陪襯。

紅色團龍蟒為身份高、性格文靜的人物所用,如皇叔劉備、駙馬陳世美、巡按王金龍等。繡活多采用絨繡或圈金絨繡,蟒水為彎立水。

  綠團龍蟒

綠團龍蟒一般為紅臉的忠義之士所用,如關羽、關勝、趙匡胤等。

以服色之綠,與臉譜之紅所形成的“補色對比”,是中國傳統的配色方法,用在這裡,既使服色更鮮明,又令臉色更為奪目。

因為此類人物大多智勇雙全,文武全材,所以在繡活上採用大方而有氣派的平金繡。

蟒水一般為直立水,獨關羽特定用光澤度極高的全臥水套江牙,更增強人物的雄奇偉岸之感。

  老旦蟒

有很高身份、地位的老年婦女(老旦行當)專用老旦蟒。紋樣一般用團龍或團龍鳳,而不單用鳳。有蟒水。

在使用上,老旦蟒與女蟒有很大區別:不配雲肩、玉帶,而是腰繫絲絛,掛朝珠,下身系墨綠人摺裙。

這種人物造型比較莊重、沉穩。老旦蟒的色彩一般只用黃和秋香色,黃色用於太后,秋香色用於老郡主、老誥命夫人。

  草龍改良蟒

此種蟒,是更進一步改革的產物,它不僅吸收了中國古代草龍紋樣以取代繁瑣的清式龍紋,而且又刪去了下身的龍紋,連蟒水上端的江牙、日、山等紋樣也簡化掉了,使服裝更顯得簡潔明快。

這種草龍改良蟒,兼有“學士官衣”的特色,並且也是以束軟帶取代掛玉帶,因之,它只適用於身份低於重臣、而又高於一般官吏的某些人物。

服裝為秋香色。草龍採用平金繡,蟒水為彎立水,絨繡。

  行龍女蟒

此種女蟒在紋樣上更接近男蟒,繡行龍,下部有蟒水(三江水),如清人所繪《戲劇畫冊》的《回龍閣》劇中的王寶釧,即用此行龍女蟒,當為早期樣式,近世已不多用。

  黃團龍蟒

黃色在中國封建社會裡為帝王所專用,是至尊至貴的象徵、皇權的象徵。所以,黃(明黃)色團龍蟒專為帝王使用。

繡活多采用俊雅清麗的絨繡,彎立蟒水。其紋樣,除龍紋以外,特在前後心顯著位置環擺“八寶”(寶珠、方勝、玉磬、犀角、古錢、珊瑚,銀錠、如意等)此外,還在全身插底散擺“八吉祥”(指花、罐、魚、腸,輪、螺、傘、蓋八種飾有風帶的吉祥物,又叫佛家“八寶”)。

使用上述眾多象徵尊貴的裝飾紋樣,無非是為了襯托帝王之威嚴儀態,但在這裡,恰恰也留下了清代蟒衣紋樣繁瑣的痕跡。

  黑團龍蟒

黑色是兒有莊重感的中性色。遠在中國歷史上的周及秦、漢時代,因崇拜天而崇尚象徵天的黑色(即所謂“玄色”)。

天子冕服用的就是表示莊重尊貴的黑衣(玄衣)。京劇人物服裝吸取了這一用色傳統。對具有莊重氣派、剛直性格的人物規定服色為黑色。

此外,又特定:凡勾黑色臉譜,性格粗獷豪放的人物,也以黑作為服色,這同樣對刻畫人物具有象徵意義。

前一類人物如文臣包拯,後一類人物如猛將張飛、項羽.焦贊、尉遲恭等,這兩類人都用黑,形成固定程式。

黑色蟒,一般採用大方而有氣派的平金繡、直立蟒水。

按傳統規律,龍紋應是人龍,唯前輩表演藝術家金少山用過黑團龍蟒,所以,特將此種服式也列入圖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