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生活經驗>

元雜劇的形式特點分別是什麼

生活經驗 閱讀(1.25W)

元雜劇又稱北雜劇,是元代用北曲演唱的傳統戲曲形式。形成於宋末,繁盛於元大德年間(13世紀後半期-14世紀)。下面是本站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元雜劇的形式特點,希望能幫到大家!

元雜劇的形式特點分別是什麼

  元雜劇的形式特點

元雜劇具有完整、嚴密的結構體制。

一、“四折一楔子”是元雜劇最常見的劇本結構形式,合為一本,每個劇本一般由四折戲組成,有時再加一個楔子,演述一個完整的故事。少數作品也有一本分為五折或六折的,還有用兩個楔子的。通常一本就是一部戲,個別情節過長的戲,可寫成多本,如王實甫《西廂記》共五本二十一折,楊景賢《西遊記》六本二十四折,每本戲仍是四折。這很像後世的連臺本戲或連續劇。一本戲限定由男主角(正末)或女主角(正旦)一個人歌唱,其他配角一般都只能道白不能唱。由男主角主唱的叫末本戲,女主角主唱的叫旦本戲。

所謂的“折”相當於我們所說的“幕”,首先是劇本情節的一個自然段落(又說是全劇矛盾衝突的自然段落),可以是一場(一個固定場景)戲,也可以包含多個場次;另外又是劇曲音樂組織的一個單元。四折即是開端、發展、高潮、結尾四個階段,每折由一個有嚴格程式的套數構成。元雜劇在四折戲外,為了交代情節或貫穿線索,往往在全劇之首或折與折之間,加上一小段獨立的戲,稱為“楔子”。安排在第一折之前的,稱為開場楔子;置於在各折之間的,稱為過場楔子。楔子本義是木器榫合處為彌縫填裂而楔入的小木片,在元雜劇中它所起的是綿密針線或承前啟後的作用。一本四折的形式並不是一成不變的,如《趙氏孤兒》五折,《鞦韆記》六折,《西廂記》五本二十一折,楊景賢的《西遊記》六本二十四折。此外在劇本的開頭或結尾,還有“題目正名”就是用兩句話或者四句話,標明劇情提要,確定劇本名稱。如《竇娥冤》的題目正名為兩句:“秉鑑持衡廉訪法,感天動地竇娥冤”。

二、音樂曲調方面元雜劇以北方音樂為基礎,因此有別稱“北雜劇” ,採用的是北曲聯套的形式。每一折用一個套曲,每一個套曲一般都連綴同一宮調的若干支曲牌組成。每折一個套曲,常見的是第一折用仙呂,第二折用南呂,第三折用中呂,第四折用雙調。少數劇本的各折,也有使用其他宮調的。在每一宮調之內,各有數十支曲牌。曲詞就是按曲牌填寫,一折之中的每支曲牌都壓同一韻腳,不可換韻。有時又有向其它宮調借用一支或幾支曲牌的情況,稱為借宮。

三、雜劇角色分為旦、末、淨、雜。旦包括正旦、外旦、小旦、大旦、老旦、搽旦。正旦:歌唱的主要女演員。外旦、貼旦次要女演員。末包括正末、小末、沖末、副末。正末是歌唱的主要男演員,外末、副末是次要的男演員。沖末是首次上場的男演員。淨是地位低下的喜劇性人物。雜是除以上三類外的演員。有孤(當官)、駕(皇帝)、卜兒(老婦人)、徠兒(小廝)、細酸(讀書人)等。

四、主唱元雜劇一般是一人主唱或男、女主角唱,主唱的角色不是正末,就是正旦,正旦主唱稱旦本,如《竇娥冤》竇娥主唱。正末主唱的`稱為末本,如《漢宮秋》,漢元帝主唱。一般來說,一劇中一人主唱到底,這是通例。但也有少數劇本,隨著劇情的發展,人物也有所變化。如《賺蒯通》,第一折正末扮張良,二、三、四折正末扮蒯通。這就出現了主唱人物的變換。

五、賓白在後世的戲曲中也叫道白或說白,前人對元雜劇的賓白大致有兩種解釋:徐渭《南詞敘錄》:“唱為主,白為賓,故曰賓白,言其明白易曉也。”單宇《菊坡叢話》:“北曲中有全賓全白。兩人對說曰賓,一人自說曰白。”後者從訓詁角度說明可能更準確些。它是曲詞外演員說的話、包括人物的對白和獨白,由白話和部分韻語組成,又稱韻白和散白。對白與話劇的對話相似,獨白兼有敘述的性質,在情節的發展和人物的塑造上起著重要的作用。

六、科介也稱科範、科、介,指唱、白以外的動作,元雜劇中指示人物動作和表情的術語。一般來說,元雜劇劇本中的科表示四個方面的意思。一是人物一般的動作,如《漢宮秋》第一折寫王嬙迎接漢元帝,註明“趨接科”二是表示人物的表情,一折毛延壽定計,註明“做忖科”三是表示武打動作,高文秀《襄陽會》四折“四將做混戰科”四是指劇中穿插的歌舞動作。《梧桐雨》二折玉環舞蹈,“正旦做舞科”有時也表示劇中的舞臺效果。《漢宮秋》“雁叫科”。

1.朱權《太和正音譜》的分類法他把元雜劇分為十二科:“一曰神仙道化;二曰隱居樂道(又曰林泉丘壑);三曰披袍秉(也稱君臣雜劇);四曰忠臣烈士;五曰孝義廉節;六曰叱奸罵讒;七曰逐臣孤子;八曰鈸刀趕棒(又名脫膊雜劇);九曰風花雪月;十曰悲歡離合;十一曰煙花粉黛(也稱花旦雜劇);十二曰神頭鬼面(即神佛雜劇)。分的太細,甚至有重疊的部分。

2.一般從體裁上分為悲劇、喜劇;從題材上分為公案戲、歷史戲、愛情戲、社會戲、神話戲。四大悲劇:《竇娥冤》、《梧桐雨》、《趙氏孤兒》、《漢宮秋》四大愛情劇:《西廂記》、《牆頭馬上》、《拜月亭》、《倩女離魂》

  元雜劇的特點

(1)就其音樂風格來說,前代作曲家一致認為它具有濃郁的剛健雄渾的風格色彩。這種音樂風格的形成又與以下所舉曲調構成諸因素密切相關。用七聲音階,多四度以上的上下跳進,並有其常用的特性音調,形成高下跌宕的旋律特點。這和北方語言的聲調、語調有關。劇詞用韻以北方語音為準,分平、上、去三聲(入聲分別併入這三聲),每折為一套曲,其所用曲牌均用一韻。它的節奏質樸緊促,具有“促處見筋”的效果。句間靈活自由地加用襯字;句尾常使用底板,以增強唱腔的動勢。

此外,字多腔少的詞曲結合形式易於突出詞情。由於這些因素的綜合運用,形成它閃賺頓挫的唱腔特點。它的板式比較自由,板數無定,下板的位置也不固定。節拍有散板、一眼一板、三眼一板3種,其速度相對較南曲為快。

(2)曲式結構--曲牌和曲牌聯套(套數)。元雜劇一般由四折一楔構成,每折用1套曲,一劇有4大套曲,以體現音樂結構與戲劇結構的一致性。其曲式結構複雜嚴謹,主體部分的曲牌基本上有3種形式:即不同曲牌相聯接的纏令形式;兩種曲牌互動聯接的纏達形式和同一曲牌變化反覆的麼篇形式。這些形式在具體按腔時容許有所變通。

(3)宮調運用。元燕南芝庵的《唱論》有十七宮調之說。稍後的周德清則說宮調“一十有二”。而今存元雜劇本中標明曲牌所屬宮調,只有五宮四調,即正宮、中呂宮、南呂宮、仙呂宮、黃鐘宮、大石調、雙調、商調、越調等9種宮調。元雜劇一戲4折、每折各用一宮調(楔子同於其前、後折)。根據現存北曲曲譜來看,宮調分類的意義並不在調高和調式方面。套數的類別確實是稱做宮調。這種“宮調”分類,仍具有規範同類曲譜相近的調域和大致的音域,或表示有同類曲譜存在著共有的某些特性音調的性質,因此能為創造新腔或利用原有曲牌併為實際演唱提供方便。借宮和犯調等突破宮調規範的新的手法,也使曲牌的表現力得到豐富、擴充套件。

(4)演唱形式和演唱藝術。元雜劇受諸宮調的影響,其全劇或一折,由主要角色主唱,有比較集中的大段唱腔,以刻畫主要人物或敘述事件。除主唱者外,其他角色一般只有賓白。其結果,一方面固然可以充分發揮歌唱藝術在戲曲中的作用,提高主唱者的演唱水平;但另一方面,次要角色在演唱上得不到應有的發揮,也限制了同主要角色的情感交流。因此,後來的劇本也為次要角色安排一些唱腔。

  元雜劇的簡介

元雜劇的形成是中國歷史上各種表演藝術發展的結果,同時也是時代的產物。元雜劇又稱北雜劇、北曲、元曲。元雜劇是在金院本和諸宮調的直接影響之下,融合各種表演藝術形式而成的一種完整的戲劇形式。並在唐宋以來話本、詞曲、講唱文學的基礎上創造了成熟的文學劇本。這比之以滑稽取笑為主的參軍戲或宋雜劇可說已起了質的變化。作為一種成熟的戲劇,元雜劇在內容上不僅豐富了久已在傳統民間傳唱的故事,而且廣泛地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現實,成為廣大人民群眾最喜愛的文藝形式之一。

金滅北宋、元滅金的過程,同時是北方人民反抗女真貴族、蒙古貴族的過程。人民反抗民族壓迫和階級壓迫的艱苦鬥爭,要求有戰鬥性和群眾性較強的文藝形式加以表現;而構成戲曲藝術的各種因素到這時已經過長期的醞釀而融為一體。這樣,元雜劇就在金院本和說唱諸宮調的基礎上,由於現實的要求、群眾的愛好,大大擴大了題材和內容,展開了中國戲曲史上輝煌燦爛的一頁。在元社會發生重大變化的情況下,文人也發生分化。特別是元初,民族矛盾和階級矛盾十分尖銳,又沒有恢復科舉制度,中下層文人的仕進道路大大縮小了,生活跟著下降。除了少數依附元朝統治者的官僚外,大多數文人和廣大人民同樣受到殘酷的迫害,因此,他們和人民的關係比較密切。部分文人和民間藝人結合,組成書會。他們一方面學習民間藝術的成就,同時又把自己的才能貢獻給雜劇的創作。書會的組織,民間藝人和文人的合作對元雜劇的興盛起了推進的作用。宋金元城市經濟的發展為雜劇的興盛準備了充裕的物質條件。適應統治階級宴樂和廣大市民的文化要求。同時,在農村也常常開展戲曲活動,晉南地區現存的舞臺、壁畫便是很好的證明(注:元代戲臺在晉南普遍存在,現已初步鑑定了晉南的襄汾、臨汾、洪洞、新絳、翼城等地的元代戲臺八處。又山西洪趙縣明應王廟內的元代雜劇演出壁畫,帳額上端題作“大行散樂忠都秀在此作場”。)。節日、廟會是農村的演出日,一些著名演員也經常到各地作場。這樣就保持了戲曲在發展過程中同廣大人民群眾的密切聯絡。

此外,元朝的疆域廣大,交通發達,密切了國際和國內各民族之間的關係。各民族之間的文化交流,特別是北方諸民族樂曲的傳播,對雜劇的興盛也有一定的作用。元代的戲曲藝術稱元雜劇。元雜劇的“唱”、“雲”、“科”是它的藝術表演手段。三者之中的“科”,主要是做工,包括表情、舞蹈和武功。其中舞蹈有插入性的,如《鐵柺李度金童玉女》第4折:“可看俺八仙舞一回你看(八仙上,歌舞科)。”此外,《劉玄德醉起黃鶴樓》中用了民間舞隊舞《村田樂》,《追韓信》中用了跑竹馬等。元雜劇中這種插入性舞蹈還有《唐明皇秋夜梧桐雨》中安祿山的《胡旋》舞和楊貴妃的《霓裳羽衣》舞等。元雜劇中的武功技巧,也包含著許多舞蹈因素,如各種器械舞、對打、翻跟斗、撲旗踏蹺等。另有一些劇如《小尉遲》中有“做調陣子科”、《馬陵道》中有“卒子擺陣科”,這是一種隊形舞蹈。元雜劇中其他做工,逐漸演變為程式化的舞蹈動作,用以表現人物情態,如《拜月亭》中的“正旦做害羞科”,“正旦做慌折慘打悲的科”等。當時的雜劇藝人,還給一些技巧性的舞蹈動作起了名字,如“撲紅旗”、“拖白練”、“踏蹺”等。

中國古代的宗教舞蹈,主要是巫教、道教和佛教舞蹈。巫教和道教是中國固有的宗教,自東漢以來,由印度傳入的佛教大興,至南北朝以及隋唐五代一直不衰。東漢桓帝等,祠佛“做倡樂,以求福祥”;北魏洛陽的景樂寺,設女樂,“歌聲繞梁、舞袖徐轉”;南朝梁武帝制“善哉”、“大樂”等,名為正樂,是宣傳佛法的。唐代十部樂之一的《西涼樂》中,有《于闐佛曲》,宋代宮廷隊舞中有菩薩獻香花隊,也都是宣揚佛教的樂舞。元代以信仰薩滿教(巫教)和喇嘛教(佛教)為主,在元朝的宮廷隊舞充滿了宗教迷信色彩。元代宮廷隊舞,共分4隊,元旦用《樂音王隊》,天壽節用《壽星隊》,朝會用《禮樂隊》,宣揚佛法用《說法隊》。每隊分10個小隊。在《樂音王隊》的10個小隊中,引隊是樂隊,有兩個婦女隊,一奏長春柳之曲,一執特丹花舞,在第10小隊中還有婦女作花鞚稍子鼓舞,其餘都是男子隊舞,扮成神鬼相。在《說法隊》中還有扮成八大金剛相的舞蹈。此外,還有《寶蓋舞》、《日月扇舞》、《幢舞》、《傘蓋舞》、《金翅鵬舞》,都是具有宗教色彩的舞蹈。元朝最著名的贊佛舞蹈,是元順帝時創制的《十六天魔舞》,名為贊佛,實為娛人,在宮中演出時只有受過祕戒的宦官才準觀看,並嚴禁民間演出。

猜你喜歡:

1.元曲的特點有什麼藝術特徵

2.戲曲特點有哪些特徵種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