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生活經驗>

川劇的來源和特點是什麼

生活經驗 閱讀(8.42K)

川劇,是中國傳統戲曲劇種之一,流行於四川東中部、重慶及貴州、雲南部分地區。下面是本站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川劇的來源和特點簡介,希望能幫到大家!

川劇的來源和特點是什麼

  川劇的來源

川劇,流行於四川全省及雲南、貴州部分地區。原先外省流入的崑腔、高腔、胡琴(皮黃)、彈戲和四川原有的燈戲五種聲腔藝術,均單獨在四川各地演出,清乾隆年間(1736—1795),由於這五種聲腔藝術經常同臺演出,日久逐漸形成共同的風格,清末時統稱“川戲”,後稱“川劇”。成都和重慶,為川劇兩大演出中心。

川劇大約是在明末清初發展起來的。當時,北邊的陝西、甘肅和南方的湖廣等省大量移民流人四川,隨之帶來了具有各地鄉土氣息的戲曲藝術。這些外來戲曲藝術經過與四川本地戲曲藝術的交流、融合,逐漸形成一種有別於其它戲曲藝術的劇種—— 川劇。川劇包括崑曲、高腔、胡琴。彈戲和燈戲等五大聲腔。其中高腔源於明代流行於江西等地的“弋陽腔”,結合四川民間秧歌演變而來;胡琴戲由徽劇和漢劇演變而來;彈戲的源流是陝西的秦腔,清朝道光年間傳人四川;燈戲由四川民間小曲演變而成;崑曲則源自蘇州的崑山腔,相傳是清朝康熙年間傳人四川的。從傳人地域看,川劇的昆、高、胡、彈是分別由川西岷江,川南淪江,川北嘉陵江等四條河道輸人的,故有“四大流派”之說。名稱的正式出現大約是在清同治時期,同中國其他劇種相比,川劇的最大特色是它的高腔。川劇的角色與京劇雷同,分生、旦、淨、末、醜等,以生、旦,丑角戲居多。川劇的服裝與臉譜與京劇也是大同小異。服飾以明代服飾為基礎,參照唐、宋,元。清的服飾製成一種統一式樣,沒有朝代、地域和季節的分別。

川劇劇目繁多,其中高腔部分的遺產最為豐富,傳統劇目有“五袍”(《青袍記》、《黃袍記》、《白袍記》、《紅袍記》、《綠袍記》)、“四柱”(《碰天柱》、《水晶柱》、《炮烙柱》)、《五行柱》,以及“江湖十八本”等,不少為其他劇種失傳的劇目。

川劇的表演藝術有深厚的生活基礎,並形成一套完美的表演程式,劇本具有較高的文學價值,表演真實細膩,幽默機趣,生活氣息濃郁,為群眾所喜愛。有的演員還創造了不少絕技,如託舉、開慧眼、變臉、鑽火圈、藏刀等,善於利用絕技創造人物,使川劇令人歎為觀止。

  川劇的特點

川劇,是四川文化的一大特色。早在唐代就有“蜀戲冠天下”的說法。清代乾隆時在本地車燈戲基礎上,吸收融匯蘇、贛、皖、鄂、陝、甘各地聲腔,形成含有高腔、胡琴、 崑腔、燈戲、彈戲五種聲腔的用四川話演唱的“川劇”。其中川劇高腔曲牌豐富,唱腔美妙動人,最具地方特色,是川劇的主要演唱形式。川劇幫腔為領腔、合腔、合唱、伴唱、重唱等方式,意味雋永,引人入勝。川劇語言生動活潑,幽默風趣,充滿鮮明的地方色彩,濃郁的生活氣息和廣泛的群眾基礎。 常見於舞臺的劇目就有數百,唱、做、念、打齊全,妙語幽默連篇,器樂幫腔烘托, “變臉”、“噴火”、“水袖”獨樹一幟,再加上寫意的程式化動作含蓄著不盡的妙味……。川劇名戲《白蛇傳.金山寺》更是在國內外流傳甚廣。 川劇,流行於四川全省及雲南、貴州部分地區。原先外省流入的崑腔、高腔、胡琴腔(皮黃)、彈戲和四川民間燈戲五種聲腔藝術,均單獨在四川各地演川劇臉譜出,清乾隆年間(1736—1795),由於這五種聲腔藝術經常同臺演出,日久逐漸形成共同的.風格,清末時統稱“川戲”,後改稱“川劇”。

高、昆、胡、彈燈在融匯成統一的川劇過程中,各有其自身的情況。崑腔,源自江蘇,流入四川,演變成具有本地特色的“川昆”。高腔,在川劇中居主要地位。源於江西弋陽腔,明末清初已流入四川,楚、蜀之間稱為“清戲”。在保持“以一人唱而眾和之,亦有緊板、慢板”的傳統基礎上,又大量從四川秧歌、號子、神曲、連響中汲取營養,豐富和發展了“幫、打、唱”緊密結合的特點,形成具有本地特色的四川高腔。胡琴腔,又稱“絲絃子”,源於徽調和漢調,也吸收了陝西“漢中二黃”的成分,先後通過“做唱胡琴”和舞臺演出與四川方言和川劇鑼鼓相結合,在腔調與音樂過門上起了不少變化,形成具有四川風味的胡琴腔。彈戲,即亂彈,又稱“蓋板子”、“川梆子”,因用蓋板胡琴為主奏樂器和以梆子擊節而得名,其源出於陝西的秦腔同州梆子。秦腔流入四川后,與川北的燈戲、高腔長期共處,互相融匯,又採用四川方言,便逐漸形成獨具風格的四川梆子--彈戲。

上述四種外地聲腔藝術在四川流行的過程中,相繼與四川方言及群眾欣賞習慣相結合,逐漸演變成後來川劇的昆、高、胡、彈、燈五種聲腔。

川劇與其他劇種不同的地方在於特別高的高腔。

  川劇高腔

(1)高腔是漢族戲曲四大聲腔之一,是戲曲聲腔的統稱。高腔原被稱為“弋陽腔”或“弋腔”,因為它起源於江西弋陽。他是明代弋陽腔與後來的青陽腔流變派生形成的諸聲腔劇種。在幾百年的流變過程中,弋陽腔各分支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它們與各地民間音樂有不同程度的結合,由此形成各地高腔不同的音樂風格。其特點是表演質樸、曲詞通俗、唱腔高亢激越、一人唱而眾人和,只用金鼓擊節,沒有管絃樂伴奏。

自明代中葉後,它開始由江西向全國各地流佈,並在各地形成不同風格的高腔,包括贛劇高腔,湖北的清戲,湖南的長沙、常德、祁陽、辰河諸高腔,四川的川劇高腔,雲南的滇劇高腔,北京的京腔,以及浙江的西安、西吳、侯陽、松陽諸高腔,還有廣東、福建等省某些劇種中儲存的高腔。

2006年5月20日,高腔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2)川劇是多聲腔劇種,唱腔包括崑腔、高腔、胡琴腔(皮簧腔)、彈戲(梆子腔)、燈戲五種聲腔,各種聲腔早期分班演出,辛亥革命(1911年)後,逐漸匯合在一起。其中高腔曲牌豐富、唱腔動人,地方風格濃郁,是川劇唱腔最重要的組成部分。

川劇劇目繁多,高腔部分最為豐富,藝術特色亦最顯著,傳統劇目有“五袍”(《青袍記》、《黃袍記》、《白袍記》、《紅袍記》、《綠袍記》)、“四柱”(《碰天柱》、《水晶柱》、《炮烙柱》、《五行柱》),以及“江湖十八本”等,還有川劇界公認的“四大本頭”(《琵琶記》、《金印記》、《紅梅記》、《投筆記》),不少為其他劇種失傳的劇目。1949年後,經過整理,出現了一批優秀的川劇劇目,如《柳蔭記》、《玉簪記》、《綵樓記》等。

代表性劇目:《秋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