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文藝>播音主持>

播音主持的共鳴訓練方法

播音主持 閱讀(1.25W)

播音主持中,用氣推聲的發音方法是比較省力的,但是要發出抑揚頓挫、響亮悠遠、鏗鏘有力的聲音,還必須在用氣推聲的基礎上,學會共鳴的發聲方法。因為生理學家說過,聲帶產生的音量只佔講話音量的5%,其他95%的音量,則要通過胸膛、頭腔、口腔、鼻腔所組成的共鳴器放大而產生。

播音主持的共鳴訓練方法

① 白聲——共鳴位置過分靠前,口腔沒充分開啟,好像只用嘴皮子說話,因而聲帶發出的聲音形不成共鳴。

② 音包聲——音位靠後,喉頭張開得太大,結果聲音很響,但聲母不清。這種弊病俗稱“喉音過重”。

③ 鼻音太重——由於軟顎下垂,舌根抬起,阻擋了咽喉與口腔的通道,聲音大部分從鼻腔裡出來。這也俗稱“鼻囊鼻子”。

這些弊病可以通過訓練得以糾正。以下介紹幾種簡單而實用的共鳴訓練方法。

  1.口腔共鳴訓練法

採用張口練習法。可用驚嚇張口、半打哈欠、吞嚥食物張口等方式來練習口腔張口,在氣推聲之前吸氣和同時開啟口腔立即發音。經過多次反覆練習,即可獲得口腔共鳴的發音效果。

  2.胸腔共鳴訓練法

最簡單的方法是發音之前先做好閉口打哈欠的準備,在氣推聲的同時,胸腔開啟,像雄鷹展翅的感覺;或者,做擴胸動作,體會胸腔開啟,如同手風琴的風箱張開的原理。多次反覆練習就能獲得胸腔共鳴的效果。

  3.頭腔共鳴訓練法

最簡單的方法是練習“凝目遠視”。這也就是在氣推聲之前,先凝目遠視並提小舌頭,同時用氣推聲。它有兩種效果:一是使頭腔共鳴器官——鼻竇、額竇、蝶竇等器官張開,一是“提小舌頭”,即軟顎提起,開啟咽腔。多次反覆練習,即可獲得頭腔共鳴效果。

在分別做過三個共鳴器的共鳴訓練之後,最後還需將三種共鳴方法融為一體:在前三種方法的基礎上,注意做到從肚臍到口腔保持氣息的`暢通無阻,頭腔、口腔、胸腔一齊開啟,再用氣推聲,這樣,就能獲得“混合共鳴”的效果。這時候的聲音,聽起來就會響亮達遠。

需要指出的是,共鳴方法雖有良好的效果,在具體運用時,還應根據播音或主持時的具體感情需要,在混合共鳴的基礎上,有意識地加強其中一種共鳴的成分,以使播音或主持更符合情境。一般說來,表現熱情要加強頭腔共鳴,表現沉痛要加強胸腔共鳴,一般敘述要加強口腔共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