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外語>漢語>

對外漢語教學心得體會(精選10篇)

漢語 閱讀(1.25W)

當我們經過反思,對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時,寫心得體會是一個不錯的選擇,這樣可以幫助我們總結以往思想、工作和學習。那麼心得體會該怎麼寫?想必這讓大家都很苦惱吧,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對外漢語教學心得體會,歡迎閱讀與收藏。

對外漢語教學心得體會(精選10篇)

對外漢語教學心得體會 篇1

時間如梭,來泰國從事漢語教學工作已經四個月有餘了。剛來的時候,覺得教外國人漢語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但是真正的走上教學崗位,才發現一切和自己的想象都不一樣。對外漢語教學是多層次、多角度的話題,今天,我就談一談這短短的四個月以來從事對外漢語的心得。

一、 教學相長,亦師亦友。

我認為對外漢語教學是一個很漫長的過程,欲速則不達。因此,在漢語教學之初,並不要求老師把學生教得如何出色,取得什麼樣的成果;而是讓學生先肯定老師,喜歡老師,願意坐在課堂上聽老師講課。這樣才能為以後的持續教學打下良好的基礎。所謂"教學相長",就是在教授學生漢語和中國文化的同時,也能從學生身上學到他們的語言、風俗和文化。例如:我在給學生上課的時候,會經常運用在"遊戲中識字"方法。我會把新的生字、拼音和對應的泰語製成小卡片混合在一起。把學生分成兩組,讓他們把對應的拼音、生字和對應的泰語正確的組合到一起,比比哪一組學生組合的最快最好。之後讓學生正確地朗讀生字和泰文,這種方法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效率。在他們掌握漢語的同時,我也學習到了一定的泰語。學生願意學,我在教學的時候也不會覺得累,做到了真正的"教學相長"。所以和學生建立一個良好的師生關係尤為重要。

二、積極備課,因材施教。

有人說中國老師教外國人漢語還用備課嗎?答案是:必須備課,而且必須認真地備好每一節課,考慮到所有教學上的細節,在什麼階段用什麼教學方法,出現問題用什麼辦法解決等等。我在給學生上課之前,會把這節課要講的內容在大腦中梳理一遍,例如:在講解知識點的時候,我準備提問什麼樣的問題、學生會提出什麼樣的問題、我如何去解答學生的問題,這些都是我上課前必須準備的。同時,我會把這節課要用的教具都準備好,檢查教具是否完好,以免在教學中出現問題。所以認真備課是每個老師上好漢語課的前提和保障。

所謂的"因材施教",我是這樣理解的:對初學漢語的學生,我多數先領學生認讀生字,然後讓學生自己讀,隨時糾正發音。適時鼓勵,讓學生覺得自己有進步。然後用生字組詞,老師先舉例子,講解所舉例子的含義。再讓學生組詞,所組詞語恰當的老師予以表揚,錯誤的當堂糾正,最後讓學生用所組詞語進行造句練習。這樣由字組詞,由詞造句,便於初級學生對所學漢字的理解和掌握;對有些漢語基礎的學生,上課時候我經常是先聽寫上節課所學的生字,複習上節課的學習內容。這樣一步步穩抓穩打,夯實學生的基礎,利於學生以後的提高;對漢語水平較高的學生,在學好課本知識的同時,根據學生的興趣和愛好,利用一點時間,講一些他們關注的話題。比如,足球比賽、風景名勝、中國的傳統節日及風俗習慣等等,這樣在和學生交流的過程中,學生漢語聽力及表達能力將會有大幅度的提高,同時對中國也有了更深一步的瞭解。

三、送人玫瑰,手留餘香。

四個月的漢語教學工作雖然很短,但是和這些外國學生在一起的日子裡我過得很開心。我在教他們學習漢語,幫助他們瞭解中國文化的同時,我也學到了一些泰國的語言和泰國的風俗文化。中國文化博大精深,中國的漢字也有著幾千年的傳承。怎麼樣教好漢語,尤其是教好外國人漢語,真的是一門教與學的藝術。對於這門教與學的藝術,還需要我們所有從事對外漢語教學的工作人員,不斷的積累和完善。一句話:"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對外漢語教學心得體會 篇2

前一直認為對外漢語教學沒有那麼難,今天去上了一節課之後才發現其實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麼容易。"對外漢語"簡單地來說,就是教外國學生漢語。作為一箇中國人來說教別人的母語,這看起來似乎是一件很容易的事。然而當我們真正走上講臺之後,才就會發現事情遠非我們所想的那麼簡單。親身實踐之後我才發現,對外漢語教師的教學方法和我們中國語文教師的教學方法完全不同。

首先,教外國人漢語,要儘可能的簡單與清晰。這與我們中國人從國小習的"語文"是不一樣的,我們中國人由於從小就受到中國傳統文化的薰陶,很多東西其實一點就知,比如學一首唐詩,在我們看來,很簡單,但是由於其他國家與我們國家的文化差異巨大,因而他們學起來比較吃力,一些我們從小就耳熟能詳的東西在他們看來卻還是很新鮮。如果我們的教學物件比較小反而學起來會更簡單,而如果我們的教學物件是一些年輕人,雖然本身已具備了一些中文的基礎,但是由於受到幾種不同文化的干擾,難免會產生混亂,學習起來會更為困難,因此教學應該儘量的簡潔,清晰,而冗長混亂只會讓學生對課堂失去興趣。

其次,對外漢語老師,應該為學生創造出一種輕鬆,愉快的學習氣氛,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畢竟由於語言,文化的不同,如果只是講一些純理論的東西,即使是本國的學生都不會感興趣,更何況那些語言文化差異巨大的外國學生?因此,在課堂上可以多一些互動,多一些更為淺顯的例子,同時還可以藉助多媒體,放一些圖片,音樂或者電影,這樣可以使課堂變得更加生動,有趣,學生學習起來也會更有興趣,更有積極性。

第三,在對外漢語的教學中,我們還應該適當的增加中國文化的一些東西,同時為了讓學生更容易理解,我們可以通過兩國文化的對比,加深學生的理解。因而這也給對外漢語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對外漢語教師不僅要學習本國的傳統文化,而且還要了解其他國家的傳統文化。

第四,在教學過程中要讓學生學會去朗讀,同時我們在講課的時候一定要注意自己發音標準,語速適中,斷句分明。老師發音標準,學生才能學到正確的讀音。漢語對於外國學生來說是一門外語,所以,在老師讀課文的時候,如果語速過快,他們就會聽不懂,很難進行學習。在讀課文的時候還應注意在適當的地方斷句,這樣有助於學生更好的理解句子的意思和結構,從而更快的掌握所要學習的內容。字詞的讀音很重要,它們的意思更加重要。在講解字詞意思的時候,一定要想方設法讓學生真正的理解生詞的意思。遇到學生很難理解的生詞,可以用肢體語言或者是畫出簡單的圖型等等方法,不管形式如何,關鍵是要讓外國學生理解掌握生詞的意思和用法。

以上是個人對對外漢語教學的一些心得與看法,對外漢語教師,是一份美好的職業,一名優秀的對外漢語教師,可以在教學的過程中體會到傳播不同文化所帶來的一種快樂。然而想要成為一名優秀的對外漢語教師,也並非一朝一夕的事情,只有不斷的去嘗試,去努力,去奮鬥,才會成為一名合格的優秀的對外漢語教師。

對外漢語教學心得體會 篇3

5月對於我來說是一個很不尋常的月份,學習對外漢語已經快兩年了,還沒有真正的見到過留學生,說起來還真是挺遺憾的。這個月學校組織我們對外漢語的學生到遼寧師範大學國際教育學院看留學生上課,這對於我們來說是一個很好的機會,當天我們的心情都久久不能平靜。伴著滂沱的大雨我們好不容易提前到了指定的教室,坐在空蕩蕩的教室裡,我就開始幻想這個課堂到底進行過怎麼樣的課堂呢?

伴隨著時間的流逝,學生陸續的進入教室,他們有著和我們一樣的黃面板和黑眼睛,一看就知道是韓國人,不一會又進來一個老爺爺,說了一句:"おはよう。"我以為他是老師呢,就回了一句:"おはようございます。"誰知道他看也沒看我就回到座位上坐下了。我當時很是尷尬。但是也開始瞭解,留學生的課堂並非都是和我們一樣大的人,他們可能來自不同的國家,不同的年齡,不同的民族,有著不同的目的,但是不論如何,他們選擇了來到中國的土地上學習漢語,這讓我深深的感動,深深的自豪。

我認真的跟著他們上課,他們完全是和我們不同的課堂,,比如他們上課不用站起來回答問題,比如學生的年齡比老師大很多。這也讓我體會到了第二外語課堂的開放性和多元性。同時,作為對外漢語老師一定要有一種海納百川的胸懷,還要有一種我是老師的堅定立場。就算學生的年齡比自己大,也能不畏不抗的,從容的講授中國文化,當然這是需要紮實的基本功和常年積累的經驗做支撐的。作為對外漢語的教師在外人看來很簡單,不就是教外國人漢語嘛,只要是中國人都能教,以前我雖然沒有把它想的那麼簡單但是也沒有想過他是那麼的複雜。作為對外漢語的老師他必須不但要知道語言的來源,講清楚語法知識,更要知道中國的各種大事小情。本來漢語就被認為是世界上最難學的語言,很多語法現象無法解釋,再加上中國豐富的歷史文化,我們要掌握的東西簡直太多了,而且如果你不掌握一定的知識你即使站在對外漢語的講臺上你也是沒有自信的。很快就會被學生所淘汰的。

對外漢語教師要有很強的應變能力,很敏捷的的思維能力和很好的語言表達能力和相當的耐心。因為學習漢語的留學生很多都是成年人,他們受本國文化的影響已經根深蒂固了,有時候他很難理解中國文化中固有的一些東西,於是他們就會一問到底,在你給他解釋這個問題的時候很可能就會帶出下一個新的問題,就這樣一個一個的接連下去,更令人頭疼的是在問了一大圈之後他還會迴歸到第一個問題上,你就只能耐著性子重新解釋這個問題。有的時候因為他們先入為主的本國習慣很可能在課堂上作出中國人認為很不禮貌的行為,這個時候就需要有大的胸襟來包容,比如上課遲到是有些國家學生的慣例,太過自由沒有中國師生的那麼嚴格的規矩。有時候真的會影響到教師上課的心情,這就需要很好的自我調節能力了。

通過這次的教學實踐我們在那些對外漢語教師身上學到了很多關於對外漢語教育的技巧,比如做練習的技巧,口語課的技巧,單詞學習的技巧,課文學習的技巧等等。對外漢語教學的技巧在書本上也學到了不少,這麼生動而真是的感受還是第一次,很多技巧被不同的老師反覆使用,比如分角色朗讀課文這個口語練習的技巧不論是漢語綜合課還是漢語口語課都在運用。還比如手勢法,領讀法等也廣泛運用。同時在口語教學中老師們都注重和實際生活聯絡起來,注意到的漢語發音在實際語言交際中的語調變化。但是我也發現對外漢語課堂的很多形式跟我們的中國小教育有很多相似之處,我們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加以借鑑。

通過這次看課,不僅在對外漢語教學方面有所收穫,在交際技巧上也有了一定的長進,在下課期間,我們主動找留學生交流留下了他們的電話號碼,我知道了其實人與人之間就在與主動開始講第一句話,我們收穫了很多留學生朋友,同時我還成為了一位日本學生的輔導老師。在與留學生的交流中我發現真正對漢語感興趣的不少,但是大多數都是出於工作和交際的需要,他們對漢語還是有一定的牴觸和為難情緒的,認為漢語很難學。這就給我們提出了一個新的課題,怎樣才能交給他們需要的的漢語,並且讓他們快樂的學習漢語。我會在以後的學習中好好思考這一問題的。

對外漢語教學實踐雖然結束了,但是我與留學生的交流卻剛剛開始,我對與想稱為一名對外漢語教室的理想更加的堅定了。我渴望把中國的文化告訴他們,讓他們也感受古來文明帶給心靈的震撼和感動。我希望在她們的世界裡探索我們的未知,只有在他們的疑問中你才會發現自己對於祖國的瞭解其實很少很少,才會明白我們需要學習的東西還有很多很多。

對外漢語教學實踐雖然結束了,但是我所學到的東西將會一直在我的心中停留,指導我以後的學習和工作,理論指導實踐,但實踐中有很多的是不是理論所能預知到的,這就需要不斷的進行實踐,總結經驗。這次對外漢語實踐的經驗對於我來說是十分重要的,我將永遠的記住這次經驗。

交流確實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只有在交流中才能發現問題,才能解決問題。尤其在語言文化的交流,思想的碰撞擦出來的火花是有無限力量的。珍惜每一次交流的機會,我們將會走的更遠。

對外漢語教學心得體會 篇4

在這兩次的漢語角教學實踐中,我覺得授課技巧以及課前準備是非常重要的,因為我的教學物件已經在中國生活了兩年,聽力已經沒有太大的問題了,能夠比較 流利的讀課文,對於課文的理解能力也很強,除了特殊的片語,基本上不需要特別的講解。但是通過第一次上課我注意到學生沒有時間複習,所以即使已經學完了上 下兩冊的初級口語教材,對於書本中涉及的日常用語,仍然不能熟練使用,比如我問“你姓什麼”學生能回答,但我問“你貴姓”,學生則一臉的茫然,遲到也不會 說“久等了”。而這些卻是教材第一課的教學內容。甚至學生不能用完整的句子表達意思,仍然停留在用兩、三個詞一句話的狀態。

第一次課我按照老師教授的方法,先講生詞,然後讀課文,再就課文內容提問,最後設計場景練習對話。在備課的過程中我一直擔心課文的內容太深,還有一些 特殊的內容,如“甭擔心”“騙你幹嘛呀?”等等,擔心自己解釋不清楚,所以準備了大量的圖片,順帶也擴充了很多的生詞,好在學生很配合,也完成的很好。但 由於學生的思維很活躍,所以授課中常常被他打斷,要花很多的時間來講課文以外的知識,以至於時間不夠,最後的.場景對話練習只能草草收場。所以我覺得一個合 格的對外漢語老師,不僅需要成為一個“雜家”,更要有良好的課堂掌控技巧,否則會被學生牽著走,而與自己的教學目標 漸行漸遠,以至一段時間後學生髮現好像書上的東西都沒有掌握,反而對老師的教學水平表示質疑。

在學習的過程中穿插 漢語角的實踐,我覺得是非常有益的,因為在課堂上聽老師講,只能自己理解自己背,到底自己能不能運用,怎樣舉例更清楚,學生能聽懂嗎?對方會提出什麼樣的 問題都只能靠自己想象。而在漢語角給學生上課,可以根據學生的反應馬上開動腦筋思考,可以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例子,幫助學生理解。而且在漢語角遇到自 己解決不了的問題,也可以拿回課堂上請教老師或者與同學討論。所以漢語角對於授課方法的學習理解是非常有益的,而且在與學生的互動中,也逐漸樹立了自信, 這對於一名教師來說也是非常重要的。

對外漢語教學心得體會 篇5

隨著漢語熱在世界範圍內不斷升溫,學習漢語的留學生也越來越多,但留學生通常在掌握了一定的語言後仍然會出現這樣那樣的交際障礙。我覺得這是由於各地的留學生們對中國文化了解的不多,不能理解中國人的行為習慣和思維模式。當然,每個國家,每個地區,都有不同的地域文化特色,中國文化與其他國家的文化在存有形態上是有重大區別的。這是因為中國是一個古老的國家,它的政治體制、思維方式、風俗習慣、審美情趣、價值標準等,早就已經形成了一套固定的模式,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如中國的天人合一,以人為本的思想。

為了幫助人們在異域文化環境中順利地生活和工作,必須進行跨文化訓練。一般來說,在語言,習俗等方面適應另一種文化並不最困難的,真正的困難在於價值觀念的分歧。價值觀是文化交際中最深層的一部分,它支配著人們的信念,態度和行動。它是文化中相對穩定的部分,但是,在社會發生突變或鉅變的情況下,它也會隨之變動。

文化的重要載體是語言,它也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習語言的目地不僅是對語言技能進行掌握,還要熟練運用這種技能進行交際。所以,在對外漢語的教學過程中,我們不但要注重學生語言技能的培養,還要注意培養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對目標語國家進行文化障礙的突破,這樣才可以實現妥當和得體的交際。使得語言的運用能力不斷提高。在對外漢語的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是非常有意義的,能有助於學生語言的學習。語言反映一個民族的文化,同時又受到文化的巨大影響。在語言的諸多因素中詞彙最能反映一個民族的文化,尤其是在詞彙的內涵方面兩種語言之間的差異往往很大。除了詞彙方面的差異外,在語用規則和語篇結構方面也有許多差異。提高對外漢語教師跨文化交際能力直接決定著對外漢語教學能否順利開展。所以,提高教師的跨文化交際能力是促進對外漢語教學的基礎。,跨文化交際中人們會有幸福、哀傷、急切、憤怒、緊張、驚訝、迷惑、輕鬆和快樂等情感體驗。感覺涉及到交際者對其他文化的敏感性,以及對交際物件和某一特定文化的態度。提高體驗陌生事物的動機有利於提高跨文化交際能力。人們對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往往持有某種定勢性的看法,這種看法可以幫助交際者縮小採取應對措施的選擇範圍,意圖會受這種定勢的影響。

跨文化交際中不可忽視的是人們的社會交往應遵循一定的規則,這些規則既是一個社會的習俗。在人們的習俗中貫穿著這一民族的價值觀念和待人處事的基本原則.同時人際關係受到文化的制約,無論是家庭成員,親戚,朋友或是陌生人之間的關係無一不受到文化背景的影響.一個人的跨文化交際知識增加了,交際動機隨之增加。積極的參與使交際者增加經驗知識,學到更多的跨文化交際知識,推動積極情感能力的發展,形成良性迴圈。上述理論對於學生來說,有利於提高他們的學習積極性;鼓勵實踐和複習所學內容;提高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的參與程度和加強同學間的合作。對於教師來說,可以使他們更全面、更細緻、多角度地瞭解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的提高情況,給教師提供機會來觀察學生在不同語境中完成各類真實交際任務的能力。

中國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對外傳播中國文化,是中國人的驕傲。我覺得對外漢語教學是促進漢語國際推廣、傳播中國優秀文化的主要途徑,它強調以語言的理解和運用為前提,整合中國豐富多彩的文化資源以適應外國學習著的學習需求,為不同文化背景的學生創造漢語學習和文化理解的機會,以促進語言文化傳播,增進國際理解和合作,實現語言和文化的多元發展。能夠讓學習漢語的留學生們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推陳出新,革故鼎新。學習漢語離不開對中國文化的認識、瞭解和學習。對外漢語教學作為中國文化輸出的一種途徑,就需要在教學中融入文化因素以此來弘揚中國文化。

對外漢語教學心得體會 篇6

這學期我們在對外漢語語音研究這門課上系統的學習了在對外漢語教學過程中會遇到的一系列語音問題,時老師帶著我們初窺了對外漢語語音教學的殿堂,為我們將來從事教學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在這門課上,我們獲得了很大的收穫,產生了一些感想。

很多國家和地區在學習一門語言時並不重視語音的學習。然而,漢語語音教學是對外漢語教學的基礎,是培養學生聽、說、讀、寫技能和社會交際能力的首要前提。忽視語音教學會嚴重影響交流,因此我認為,在漢語教學中,語音教學是重中之重。只有掌握了漢語語音的基礎知識和正確、流利的發音,才能良好的通過語言進行交際。並且,我們一定要在開始學習一門語言時就及時糾正錯誤的發音。因為學生每學一個詞都會加深他的發音習慣。如果聽任學生錯誤發音,將會使學生形成錯誤的發音習慣,到時則極難糾正,會花費很多不必要的時間。因此,在對外漢語教學過程中,幫助學生系統的學習漢語語音知識,形成正確的發音習慣是非常重要的。

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我國對外漢語教學界開始對漢語作為第二語言的語音研究和語音教學研究進行多方面的探索。隨著近30年的探索,我國的對外漢語教學有了很大的發展。隨著研究的不斷深入,我國的對外漢語語音研究逐漸從經驗型描述向實用性、科學性的研究轉變。這一時期對外漢語語音研究的特點是:實用至上,緊密結合教學。有些基礎研究 ,也是在教學實踐的推動上進行的。在這場轉變中,語音學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語言學和音系學取得的豐碩成果的推動下,第二語言習得理論不斷髮展,使第二語言語音習得的研究取得了長足的進步。這一時期,實證研究和實驗研究成為主流的研究方法,語言的語音知覺、知覺與發音的關係成為語音偏誤分析之後新的熱點,並且音系學的最新理論在第二語言語音習得研究中得到了越來越多的重視。人們針對語音教學中的難點有意識地加強了對語音學習規律和語音教學規律的探討具體包括對漢語音素、聲調、語調的特點及其教學法的研究,以及對《漢語拼音方案》的實用性分析等。

1998年,趙金銘提出了一個對外國人進行音系教學的簡化方案,具體包括兩個子音音位方陣。一個是塞音、鼻音方陣,包括b ,d,g,p,t ,k ,m ,n ,ng。另一個是塞擦音、擦音方陣,包括z, c ,s,zh ,ch ,sh ,j ,q,x。《漢語拼音方案》中的韻母包括 6 個單韻母、4 個開口呼的複韻母和 4 個開口呼的鼻韻母而其他聲韻母都可以靠拼讀解決。漢語語音的本質特點是表意,音節在漢語中的重要性要求我們幫助留學生建立起音節和整字之間從聽覺符號到視覺符號的聯絡。在如今的課堂上,教師為了趣味性和實用性,往往忽略了聲、韻、調的單項訓練,這種做法是不可取的,正確的順序應該是音素為先語流為後。在實際教學中我們發現,韓國人在學漢語時經常會對各個成分之間的韻律特徵缺乏正確的把握,尤其是陽平和上聲,特別容易被混淆,因此在對韓國學生的語音教學中可以排除母語干擾這一因素的影響。通過閱讀資料我瞭解到,關於漢語的功能語調,相對於疑問語調和祈使語調來講,韓國人更容易掌握陳述語調。學者將將祈使句與陳述句、疑問句的語調分別進行了對比,發現在漢語中句末音節的時長與句型密切相關,祈使句句末語氣助詞的音長在三種句型中是最短的。更有學者通過實驗語音學的手段,研究了重音的聲學特徵、組合特徵以及重音對語調的影響,歸納出反映自然重音、強重音和弱重音組合特徵的資料,有關重音組合模式的資料可以改善合成語音的自然度。對非聲調語言區的漢語學習者來講,很難掌握聲調和語調的共存模式,瞭解重音的組合特徵有助於對外漢語語音教學。通過漢英對比,對現代漢語的節奏情況進行了研究,指出:“漢起作用語的重音只在表達層面,也就是資訊層面起作用,只與資訊焦點有關,而與詞彙語義沒有直接的關係,因此重音在漢語音系中沒有地位,不是漢語的節奏支點。”

雖然我國的漢語語音研究與教學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仍然面臨著很多問題。我國的漢外語音對比範圍較為狹窄,雙語語音對比研究僅限於漢韓、漢日等鄰近國家的語言之間,與其他語言的對比研究,尤其是與印歐語系語言的對比研究非常少。在教學中我們發現,通常歐美等國的留學生比較容易出現“洋腔洋調”現象,然而,發音非常標準不帶任何口音的通常也都是歐美等國的學生,日韓的學生在漢語發音時則普遍帶有明顯特徵。母語語音對漢語語音習得的干擾,究竟受哪方面因素影響比較大仍然需要近一步調查、研究和分析。

同時,雖然我國對外漢語教學越來越偏重實用性,但語音研究與實際結合仍然不夠。目前世界上學習漢語的人數增長十分迅速,越來越多國家的學生來到中國留學,對外漢語教材的分類越來越具體,針對性越來越強,因此對漢語語音研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雖然我國對外漢語語音研究進步神速,但是與英語作為第二語言的語音研究手段和方法相比,對外漢語語音研究與之仍然存在著相當大的差距。我國以前的語音學研究屬於耳聽為主的經驗型研究,受如今研究條件和整體研究水平的限制,很難有所突破,因此未能受到對外漢語教學界足夠的重視。此外,對國際主流的語音研究,特別是語音習得方面的研究成果缺乏必要的瞭解。我相信,隨著研究的不斷深入,以及音系學和實驗語音學的進一步發展,一定能夠有效推動對外漢語語音研究的發展。

對外漢語教學心得體會 篇7

在國內當對外漢語老師已經有一段時間了,以下是我的一點心得,希望能對想當對外漢語老師的人有所幫助。

一、常見的人們對於對外漢語老師這個工作的誤解

1、中國人教老外說漢語,很容易的。

這是大錯特錯的想法。有的時候,朋友打電話問我在幹什麼,我說我在備課。她們都覺得奇怪,難道我教漢語還需要備課嗎?其實,教中國學生語文和教老外漢語完全兩碼事。大部分接受過高等教育的人都無法勝任這個工作(包括碩士,博士,教授)。但是如果學生的漢語水平已經非常高,他需要的只是一個能幫他糾正發音的老師,那麼這就容易很多了。

2、漢語或者外語專業的人才能當對外漢語老師

我無法否認她們的確有專業優勢,但是,如果你不是這兩個專業,也並不意味著你就難以成功。

3、老師應該英語很好,或者能用學生的母語與學生交流

很多人都說英語說的不好,還不能當漢語老師。我想告訴大家一個事實:我的英語口語很差,而我的學生來自美國,英國,德國,墨西哥,韓國,日本,印尼,泰國等十幾個國家。很多沒有漢語基礎的,而且非英語國家的學生英語很差,相當於現在中國國中一年級學生的水平。剛開始上課的時候真的很難,不知道對方在說什麼,但是一個月以後,差不多就可以明白彼此的意思了。

二、心理建設

1、我覺得對外漢語老師的工作類似於業務員,除了保證產品質量(即教學質量)以外,拉近與客戶(即學生)的心理距離也是至關重要的。老師應該牢記每個學生的基本情況,包括學生無意中提起的家人,愛好等。在教學中,這些都是有用的資訊。

2、不能把生活中的不良情緒帶到課堂上。

3、幽默感。講課時穿插一些小笑話。活躍課堂氣氛,讓學生覺得下課的時候還沒有聽夠,不想下課。可以活用書上的生詞講笑話,新聞等,效果非常好。

三、建議

1、對初學漢語的學生

先教學生反覆讀單詞,然後讓學生自己讀,隨時糾正發音。對於很多學生都讀不好單詞,應該再多讀幾遍。在學生讀的不是特別差的情況下,適時鼓勵讓學生覺得自己有進步,有學習漢語的天賦。語法方面幾乎不用講,因為講了學生也不懂。

2、有點基礎的學生

這個階段的學生是最好教的。上課的時候一般是先複習一下上次課內容。如果學生們掌握的不太好,我不會講新課。上課的時候,我還是先講單詞,名詞很簡單,不用多講。動詞,連詞是難點。學生理解以後,鼓勵學生造句。

3、漢語水平高的學生

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用課本上的單詞,語法講大量的課外的話題,我接觸過的這個階段的學生,沒有一個人喜歡老師只講教材。

每個學生的情況都不一樣,所以也沒有萬能的教學方法。但是隻要我們用心去做,肯定會成為優秀的對外漢語老師。

對外漢語教學心得體會 篇8

作為第六批赴菲對外漢語教學志願者,我在菲律賓的海外對外漢語教學日子已經過了五個月,我的赴菲對外漢語教學四點心得體會。懷揣著對海外華文教育的希望,期待自己踏上這片土地時,能用自己的經驗和熱情有所作為。都說熟能生巧,踏上熟悉的講臺,少了幾分生澀,多了幾分幹練。針對不同的學生群體、不同的課堂狀況,我在這裡從以下幾個方面作一下個人教學總結,與在菲的志願者們分享一下教學心得體會。

一、分組的效率。

按學生人數情況,將全班分為六個組。組名由他們討論決定,最後確定為草莓組、桔子組、西瓜組、芒果組、木瓜組、冰淇淋組,每組選一個小組長。很多教學活動都以組為單位進行,快而不亂。如課堂遊戲、比賽、朗讀、對話等,甚至包括收發作業

二、比賽的魅力。

我畫了六組組名的圖片,每次課前貼在黑板上。從走進教室那一刻到下課,比賽可以貫穿整個課堂。如比賽哪一組坐得好、學習用品準備得快,哪一組讀得更整齊,哪一組造的句子比較多而且好等等。在表現好的組標旁畫上星星、蘋果等,表現不好的則畫上哭臉。在下課前評出表現最好的組,給予適當獎勵。

三、手勢是助教。

一般說來,我會將一節課分為組織教學、複習檢查、講練新課、鞏固操練及佈置作業五個環節。組織教學環節,學生的吵鬧不休使教學無法開始。讓學生習慣你的手勢“5—4—3—2—1!”手放下時,全班已經一片安靜。朗讀生詞時,伸出一根手指表示讀一遍,兩根手指則兩遍。另外,握拳手勢——“準備好了嗎”;大拇指朝上——“真棒”;大拇指朝下——“不夠好,再來一遍吧”;一手食指尖頂住另一手掌心——“停”等等。手勢可以適當保護老師的嗓子,不過要跟學生有個充分磨合期,有了默契才能配合好。

四、“撬開”學生的嘴,將“說漢語”進行到底。

結合當時當地情況,將華語融入學生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充分滲透到兩個小時的中文時間裡,並且舉一反三,融會貫通,學以致用。例如:要求學生在兩個小時的時間裡不準說英語和當地話,違反者扣平時表現分,說一句扣,違反次數多了,分數相當可觀,學生自然不敢大意;又如:學生上課遲到了,剛開始必須說:“對不起,林老師,我可以進去嗎?”到後面逐漸增加“遲到的原因”,沒說對的話不能進教室,可以求助於其他同學;再如:學到“球拍”,發散到“乒乓球拍、羽毛球拍”,進而聯絡到北京08奧運,自然而然就涉及到中華文化;學到“隊”,告訴學生“每一組”也可以說成“每一隊”,草莓隊、芒果隊、西瓜隊等等。

對外漢語教學心得體會 篇9

在我看來,儒森漢語稱得上是中國最權威最專業的對外漢語教師培訓機構了,我在報名學習之前,對比了多家機構後,最終還是選擇了儒森漢語學習。下面,與各位同學分享下我這幾個月的學習體會。

初學者對漢語教學淺顯的認識

剛開始來學,只是想著在出國前用幾個月學習一下這個課程,能夠讓自己多項技能,為將來做個準備。所以一開始學習時,真沒覺得有什麼難的。總覺得自己是中國人,說漢語還不會嗎?但等我上了第一節現代漢語課後才發現,原來真有很多關於漢語的知識點我不知道。

實踐課給予的啟發

上了實踐課,一上臺試講,更是緊張的語無倫次。回家一想,才意識到並不是我所以為的是個中國人就能教漢語。於是,對整個IPA課程也開始認真起來。在實踐課中聽了不同老師的的講解,發現哪怕是在同一個語法點,不同老師的講解方法也是不同的。怎樣形成簡潔易懂的教學方法是現階段的我們所要考慮的。這一點在進入崗前培訓,趙老師讓我們寫教案的時候體現的尤為明顯。關鍵不是老師懂,而是要讓學生懂,並運用到生活中去,我想這點讓我很有啟發。

對外漢語教學心得體會 篇10

在儒森漢語國際漢語教師培訓學校學習對外漢語教學已經有一段時間了,在這段時間裡的確是收穫良多。

剛開始在學校學習對外漢語的時候的確是有點不適應,可能是從來沒有接觸過這方面知識的緣故。但是隨著學習的潛移默化,我也逐漸理清了思路。在課堂上會學到很多新的東西,就漢語本身來講我也彌補了自己漢語知識的很多空白。從教學方法和授課方法上我更是從一無所知到有所瞭解再到可以適當運用,不但學會了如何去分析不同的教材,也學會了應該如何去面對學生講課。最重要的是試講部分,我覺得自己還是有進步的,最初試講的時候根本不知道如何轉變自己的角色,從學生轉變到老師是一個從汲取到給予的過程,我也深深體會到這個過渡是需要時間磨練的。

在上課前,新鮮事分享也很有助於擴充套件視野,畢竟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經歷和見聞,我們在這裡可以分享自己特有的故事,這也是儒森給我們提供的一個良好的豐富見聞的平臺。來到儒森學習,我的感覺就是收穫很多,由衷的感謝儒森漢語國際漢語教師培訓學校給我們提供的這些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