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心得體會>

國小教師假期學習心得體會(精選10篇)

心得體會 閱讀(3.17W)

從某件事情上得到收穫以後,將其記錄在心得體會裡,讓自己銘記於心,從而不斷地豐富我們的思想。那麼寫心得體會要注意的內容有什麼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國小教師假期學習心得體會(精選10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國小教師假期學習心得體會(精選10篇)

國小教師假期學習心得體會1

暑假裡,除了休息,也是需要去對自己的教學做好回顧思考,去學習,去讓自己能在之後的教學裡做的更為出色,而此次學校組織的培訓學習,我也是感觸挺深,收穫了挺多,自己也是要繼續的努力,讓自己成為更優秀的老師。

培訓之中,老師也是給我們講解了很多關於課堂教學方面的技巧,特別是通過一堂示範課更是讓我感觸到,自己其實平時的工作裡面還有很多是做得不夠好的,還需要繼續的努力來提升,讓自己課堂教學做的更好。特別是一些細節方面更是如此,老師上課的時候,和我相比,的確很多的方面我還是有挺大的差距,雖然都是一堂課,也是自己懂得如何的去備課講解,但是聽下來,卻是發現和學生的互動,對於知識的講解,老師的確有很多是不一樣的方面,而自己也是在此次的培訓學習感受到,這不僅僅只是經驗的差距,同時也是自己對於課堂的思考還是不夠的,的確備課的時候,不但是要考慮把知識教給學生,自己如何的講解如何的去做好引導和互動也是非常的重要,一堂課下來,留給了我很多值得思考和學習的地方,自己也是感受到通過此次的培訓,下學期自己的課堂也是會不一樣,會有更多的進步從而把教學做好。

除了課堂的技巧培訓,老師也是講過,我們作為老師更是要以身作則,而不單單只是教好課就夠了,更是要有好的習慣去給學生養成,同時自己也是要去做好,像平時一些小的習慣,一些事情完全是可以做好的,例如現在的孩子也是會玩手機,而作為老師其實完全有責任從自己做起,學生看到老師是怎麼樣的做,自然和他們說的時候也是更有信心,他們也是會跟著學好,如果老師都是做不好,那麼也是很難讓學生也是學到的,通過培訓也是讓我知道自身也是一些習慣要去改變,從自己做起,才能更好的去督促學生學習,去讓他們有好的習慣得到進步。

假期培訓的時間並不是很長,不過在此所學,也是讓我感觸到,成為一名優秀的老師不但是經驗的積累,也是日復一日不斷的思考,學習,去提升自己,去讓自己不斷的有收穫而且教學也是認真的做好才夠的,雖然目前我還是有差距,不過也是會努力的去做讓自己變得更出色。

國小教師假期學習心得體會2

暑假裡,我們學習了2本書其中我最有感觸地是有關於德育方面的討論,下面作一總結:

德育是整個教育的靈魂,它是一門研究人的德性的形成規律的學科。概括的來說作者認為在德育教育的內容上,應從少年兒童學習生活的實際出發,使道德教育的內容更加貼近青少年成長和發展的實際。以孩子的實際行為與感覺為切入點的方式,把看似抽象空洞的道德信條與青少年的日常生活、學習結合起來,將道德教育真正貼近孩子們的心靈。而在德育教育的方法上,應堅持以養成教育為基本方法,重視對少年兒童道德行為的培養。對於青少年而言,他們的思想意識和道德觀念更多地來源於日常生活,來源於他們自己在社會實踐中的親身體驗,他們往往是在實際生活的體驗中,在行為習慣養成的基礎上,伴隨著自身的成長而認識到道德價值,樹立起道德觀念。青少年道德品質的形成重在體驗,而道德教育重在養成。

那麼,怎樣進行德育教育呢?結合作者的看法與我本身的教學經驗,我想談談自己的確看法:

一、以理解、尊重為基礎,以愛心為出發點。

理解就是理解學生的思想實際、心理實際和生活實際。班級德育工作的開展,學生德育素質的提高,必須遵守一切從實際出發這一分析、處理問題的原則。

尊重就是充分尊重學生的意見和要求、尊重學生的人格,平等待人。或許有些老師認為,國小生犯了錯,只要訓斥幾聲就可以了。其實,這樣的想法是錯誤的。作為一名老師,即使學生犯了錯誤,對學生進行批評教育時,也應尊重學生的人格諄諄教導學生才能取得教育的效應。一味的訓斥,只能促成學生逆反心理的產生,更不能用挖苦、諷刺傷學生的心。教師對學生的理想尊重,就會使師生關係更為融洽、愉快。

其次老師要從愛心出發。愛心出發即是進行教育的前提,做為教師,要關心愛護班級的每一個學生,使學生感受到老師的批評教育,是預防生鐵煉不成鋼,是真心希望學生個個都能健康成長,真心希望學生個個都能成材。老師有愛心,學生也能更加愛戴老師,有利加深師生的感情,以使充分發揮情感教育作用。

二、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

作為學生,他的大部份時間是在學校裡度過的。班級即是學生的一個大家庭。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對提高學生的德育素質,也起了一定的作用。作為一個教師,要注意對班風的建設,有了良好的班風,可以使學生在外部的影響中的作用是積極向上的。班風好的班級後進生少,就是因為良好的環境促進了後進生的轉化,從而有效地提高了學生的德育素質。

反觀目前我國的教育狀況,對照作者提出的教育理念,我的感覺是:傳統的德育教育中還存在著很大的不足:

首先,傳統的德育教育雖然在內容上顧及到了學生的年齡特徵,能逐步做到由淺入深,由簡至繁,但是在方法方式上卻忽視了學生品德心理髮展特點。就拿道德規範或知識學習來說,在兒童道德思維發展的初期,還未有完善的理性思維,其人際交往活動區域和與外界有效交流量較小時,直接向兒童傳授具體的行為規範,先入為主,排斥一些不道德的行為影響,使正確的道德行為在大腦中形成條件反射,也許是有一定作用的。但是,當兒童成長到一定年齡,邏輯思維開始發達,人際交往頻繁,對外界社會交流和了解增多,單純地進行灌輸,容易使他們對所灌輸的內容與外界現實的矛盾感到迷惑不解,導致其道德價值觀的混亂,進而則會感到成人社會的虛偽,並對學校的道德教育產生反感。可以說,學生中出現對德育工作的逆反心理和“抗藥性”與此不無關係。總之,道德教育不應僅僅在內容上,也應該在所採取的方法和方式上適應學生的年齡發展水平。忽視學生心理髮展變化,依然沿用大中國小生一個樣的德育方式方法,必然勞而無功。

其次是忽視了兒童發展的時代特徵。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每一代人都有他們特有的心理傾向。對上一代人極為有效的方法,若全盤照搬,對下一代則可能收效甚微。這就可以解釋為什麼一些德育方法在某個階段或時期有效而在另一個階段或另一個時期又不那麼有效的現象。當今的社會新事物層出不窮,當代的青少年活潑好動、喜歡創新、變化和憧憬,老一套的方法和與他們時空距離較遠的內容,對他們作用自然十分有限。無論是哪一個年級的學生,如果進行道德教育的方法比較單調和枯燥,缺乏生動性、趣味性和新鮮感,其效益必然遞減。

第三是忽視了道德的內化過程,學生的道德認知過於感性化而理性程度不足。對中國小生採取帶有一定強制性的方法來進行道德行為準則的養成教育,對他們的言行舉止符合社會文明規範有很大作用。但如果道德教育未能通過學生自身的積極思維與情感體驗使之內化,他們對道德規範和行為準則的認識和操作僅停留在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層面上,則難以培養其自律品質。因為他律必然是有時空條件限制的,當學生處於失去外部道德規範制約的環境中,不少人就可能會有不道德的言行。

第四是存在忽視道德教育形式和本質、道德認識、道德情感和道德實踐有機聯絡和統一的傾向。在道德教育中,教育形式或教育方法本身不是目的,它們只是為了達到提高學生的道德認知水平,養成學生的道德行為習慣的手段。單純的活動不能達到這個目的,活動一定要和必要的事先和事後或進行當中的道德誘導和啟發密切結合才能產生最大的效益,但在實際工作中,教師卻往往忽視了這一點。如在開展學雷鋒活動時,有的教師一味要求學生做好事,而忽視了必要的思想引導,沒有幫助學生去正確認識學雷鋒活動的實質。再比如過去的野營拉練,雖然這是一種極有效的道德教育方法,但如果以為通過這個形式必然會使學生達到鍛鍊意志和培養吃苦耐勞精神的目的,而缺乏明確細緻的道德教育目標和啟發誘導,效果也可能並不顯著。在情感教育中也存在片面性傾向,如僅僅強調了教師這一頭以情感人,卻未能很好地研究如何激發學生那一頭的道德情感昇華。

第五是忽視學生的潛在能動作用。學生到達一定年齡,自我意識開始發生質的變化,他們逐步形成自我評價標準,並根據這些標準逐步認識和評價自己的個性品質和內心世界,自我評價逐步成為他們行為的主要調節器,並開始調節、控制自我。當然,學生的自我認識、評價存在著一定程度的主觀片面性,他們評價別人的品質比較清楚,但評價自己的品質則顯得模糊和軟弱無力,而且他們的自控能力還比較薄弱。如果學校、教師能引導學生從道德的角度正常地認識自我,評價自我,發揮他們進行自我道德教育的潛力,逐步深入地剖析自己個性品質中的優缺點,並設計和調節自我,加強自制力,就能推動他們的自我道德的發展和完善。但在我們學校目前的道德教育活動中仍存在由教師佈置、組織、安排等包辦代替、從頭管到腳的現象,致使學生在品德和心理上不是有嚴懲的依賴性就是有很大的隨意性,而缺乏自主性和自我教育的能力,自制力也得不到發展和提高。

這些不足是客觀存在的,是不容忽視的。有了問題就必須尋求解決的辦法。否則,我們的教育工作將很難向更高層次進步。我想這也是作者想告訴我們的吧。

我們一定要勤奮鑽研教科研知識,努力探索、積極進取,為我們共同美好的教育之夢而獻計獻策吧!

國小教師假期學習心得體會3

假期有幸參加了肇州縣教育進修校組織的培訓活動,感覺受益匪淺,通過這次培訓讓我深刻的意識到發展提高的緊迫性。尤其是哈爾濱六十九中的史菊然老師為我們做了一場關於“作文指導課”和“初四語文複習教學策略”的專題報告,讓我深受教育,這無疑是一筆巨大的財富。

一、做一個有上進心的人

三天來觀摩了三位教師執教的不同課型,哈爾濱的史老師一節《作文指導課》、我縣肇州三中金薇薇老師的一節人物描寫《我的母親》和四中陳麗娟老師的一首詩歌《長江之歌》。三位老師各自有自己的教學方法,有自己的教學特色,著實體現新課標、新課改,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讓學生成為課堂活動的主人,把課堂真正還給學生,讓學生在輕鬆、愉悅的環境中學習。這一新的教學方法,讓前來聽課的老師們不得不洗耳恭聽,不得不連連點頭,不得不拍手叫好。有如狂飲甘露,又如狂木春風,飽嘗了世間一道美味的佳餚,同時心中也有一絲隱隱作痛,與她們相比,我要做的還很多,還有很多需要學習的地方。

二、做一個讀書人

史老師的經驗之談,是我們從書本上難於學到的,從中可以看出她是一位才華橫溢,循循善誘的教者;又是一位學識淵博,滿腹經綸的長者;更是一位悉人聽教的學者。她親切而柔和的聲調中夾雜著一絲嚴厲,滔滔不絕的講述中透露著深厚的文化功底,這一切,我是多麼的想急於模仿呀,這一切,讓我在一次想到了讀書——這一成長、成功的唯一捷徑又在一次在我眼前鋪開,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要時刻走在時代的前沿,作為一名語文教師,更應該站在文化的前端,博覽眾家之長。如何讓自己在絢爛、靈動的舞臺翩翩起舞,那只有依靠讀書。

三、做一個愛科研的人

進修校修老師的專題講座,更讓我們這些耳目一新,她對新教材的設計思路、教材體例、課時設計思路,章節授課模式等方面做了全面的講解,為受訓人員今後的學科教學提供了範例。

四、做“課改”的引路人

雖然參加工作已經有很多年了,自己也在積極的學習改進,但是比起很多有經驗的教師來說,我還是需要在各方面提高自己。要善於反思總結提升,學習各種教學手段、教學方法以提高課堂應變能力。

我真心的感謝教研中心舉行的此次培訓活動, 它將推動我不斷探索、追求、實踐!用我們的知識,智慧,激情點燃起學生學習知識的渴望,開發出他們生命無限的潛能,培養起他們擔當棟樑之材的素質。

國小教師假期學習心得體會4

通過這段時間的培訓,使我進一步瞭解到教師職業的神聖,同時也感責任的重大。我們不僅學到了豐富的知識,還進一步提高了業務素質,下面我從以下幾個個方面談談我對本階段學習的心得:

一:教師要具有無限的愛生之心

霍姆林斯基說過:“教育的技能全部奧祕就在於熱愛每個學生。”從教育心理學的角度出發,情感在學習過程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是信念的催化劑,我國教育家曾說過:“教育之沒有情感,沒有愛,就如同池塘沒有水一樣。沒有水就不成為池塘,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因此,熱愛學生,尊重學生,信任學生,嚴格要求學生是政治教師道德威信形成的根本保證,職業學校教師只有以良好的感情,崇高的道德去關愛學生,才會激發學生積極向上的力量,受到學生的尊敬與愛戴。如果教學中忽略了這種情感的關愛,就等於抽掉了教學的靈魂。教師在授課中的情感以及伴隨而發的語言,不僅能啟用學生聽課的情緒,而且能增強說理性,可以收到感人至深的效果。只有用發自內心的真情實感去打動學生,感染學生。學生才會在情感上與教師產生共鳴,才會“親其師,信其道” 。

二:對待學生要溫和、微笑、多讚揚

微笑體現了教師對學生的熱忱、關心和愛護,是“愛”的一種表現。實踐也證明,教師的微笑,能取得多方面的教育效應,從教育心理學的角度說,凡是教師寄予希望的學生,感愛到教師的關心,愛護和鼓勵,他們就常常以積極的態度對待老師,對待學習和對待自己,但如果被教師冷淡或厭惡的學生,則勢必走向反面。

三:要以情動心,與學生心與心的交流

俗話說:情通才能理達,情不通則理不達。如果教師不講情,就會把課講得乾乾巴巴,枯燥無味,影響教學效果。一位心理學家說,青少年的心靈像一架多絃琴,其中有一根弦是和音,只要找到它彈一下,就會使其它弦一起振動,發生共鳴,協奏起來產生美妙的音樂。如果教師能用真情撥動這根弦,使它在學生心中產生共鳴,教學就會收到更好的效果,因此教師在教育學生時要講實話、真話、要理論聯絡實際,這樣學生就會感到親切,不知不覺地在思想感情上產生共鳴,從而受到生動深刻的思想教育。

一切為了學生,我認為要做好學生的服務,主要是幫助學生能夠有效地進行個別化自主學習,必須轉變學習觀念,採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切實轉變觀念,牢固樹立“一切為了學生”開放教育以學生個別化自主學習為主,採用現代資訊科技和教育手段為學生提供多種媒體教學資源和多種形式的教學組織活動,以學生為中心提供多種學習支援服務。只有圍繞“以學為中心”,才會千方百計尋找資源,一心一意提供服務,把搞好對學生服務變為我們的自覺行動,並貫穿於教學的`全過程,使學生在自主學習中的所求所需都能得到較好的滿足。對學生的支援服務不只是針對某一個人、某一門課程、某一個時期,而是全方位、多層次、多功能的縱橫交錯的支援服務體系。

國小教師假期學習心得體會5

如今商海里流行一種口頭禪:“產業”。其實,教育文化也是一種特殊的“產業”,教育的投入當然不能一以眼前的利益為目標,因為它是一項人才工程,它需要我們默耕耘,無私奉獻。每個教師都不要把學校的事情簡單歸結為是教育部、教育局各級學校領導考慮的事情,更應該是每個教育工作者關心的問題。試想一個對學校問題抱不聞不問,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等心態的教師,對自身班級管理及對學生生活關心,教學上深鑽教材而言豈不都是紙上談兵,一席空話麼?俗話說:“與平凡處見偉大!與細微處見真情!”,小事小問題往往可以看出大的端倪,透過身邊或是處理學生等一件不起眼小事,折射反映出的可是教師的人品、素質、果敢、能力等多方面的蘊涵和體現。所以說我們提倡每位教師把學生當“產品”來做好就是指教師的敬業!把教育工作當 “產品”來做,把學校大小事都當“產品”來做彰揚的就是我們教師的敬業!“對於敬業的老師來講,教育不是犧牲而是享受;教育不是重複而是創造;教育不是謀生的手段而是生活的本質;教師的一生並不是要幹成什麼驚天動地的偉業,你永遠也不會象楊利偉一樣一飛沖天;但她應如百合展開是一朵花,凝聚是一枚果;遠望是一盞燈近看是一團火;教育是一片海,不必以扭曲自己改變本色為代價,且能收穫幾朵浪花,幾串彩貝,幾行足印,我要用我生命的綠水,去調和這一片蔚藍!”這是一名特級教師講過的一句話。他的話讓我領悟到:作為教育工作者,作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從教師的基本素質和師德要求談起,我們應該超越“謀生”的概念,敬業才是我們工作生活的本質,當然這是我們追求的一種境界!

任何職業都賦有自身的責任。當電工的要為裝置完好,電路通暢負責;做醫生的要救死扶傷,為病人的健康負責,而作為教師古人早有“傳道、授業、解惑”之說,按當今時代要求,就要既教書,又育人,為學生負責,為家長負責,為社會負責。謀生與敬業,這對孿生兄弟,一個葡萄藤上結出的兩種不同果實。兩者互為依存,互為支援。一方面謀生是基礎。敬業離不開謀生為基礎,離開謀生去片面追求敬業無疑於是空洞乏味的,形而上的說教,如同空中樓閣般虛幻,海市蜃樓般飄渺,毫無實際意義可言。另一方面敬業是保障。謀生離不開敬業來保駕護航。謀生必須且只能依賴於敬業做保障,教師只有100%地投入到教學工作中去,把教學落到實處,把教案鑽得更雜實點,把每節課上得更新穎點,向課堂45分鐘要質量,向學生素質教育要創新。常規工作各方面都做細點,才能更好獲得謀生的飯碗,或者說與以前謀生職位相較而言取得更高的層次地位。因此,敬業的程度深淺直接影響謀生飯碗的堅硬度如何。敬業度越高,謀生就越有保證;敬業度越低,賴以謀生職業就難免會遇到挑戰。

把教書育人看成是職業的人,那他只在謀生;而把教書育人當成事業的人,那他就是在敬業。因此,教師應當把“職業”看成“事業”,把課堂視為生命活動的一個場所,進行全身心的投入——投入理想、信念,投入人格、情感,投入個性、熱情。總之,就是做好教師最本質最本分的工作,即忠誠黨的教育事業!它具體體現在教書育人、敬業愛崗、愛生護校、傳業授道等多方面的工作中。如果說一個教師,僅僅是隻做到不傳授錯誤知識這點,他還只能算是完成教師最基本任務,也就是教育界所謂的完成具備基本謀生的手段而已,但離我們所崇尚的最高敬業而言,還差十萬八千里。古人云:“若水三千,不止一瓢!”一個好的教師,一個優秀的人民教師,一個敬業愛崗的模範教師,不僅具備學富五車的淵博知識,神采飛揚的青春風采,大海般廣闊的胸懷,還必須具備犧牲、果敢、奉獻與忠誠般堅韌意志的師德品質。

要說工作量,教師的苦和累也許只有教師自己才能體會得到。然而,我們在日復一日平淡、平凡的工作中不斷找到新鮮、新意的無限樂趣。課堂上,教師是知識海洋的領航員;課堂下,教師是生活的先知也是孩子們的知心朋友。作業本上,是教師用廣博的愛心抒寫著鮮紅的心跡;測試卷上,是教師用公平和細膩描繪明天的憧憬,勾勒出前程的錦繡。黑板上吱吱叫響的粉筆,揮灑出孩子們燦爛的童年,鍵盤上飛舞的手指,敲擊著孩子們求知探索的慾望!雖然,我們沒有值得炫耀的特權,沒有讓人仰慕的地位,沒有優厚的待遇,卻用我們的青春和赤誠譜就了一曲“百年樹人”的高歌。這就是敬業。

謀生與敬業的問題,首先就要提倡敬業,那是希望更多的優秀教師從一線中湧現出來,以人為本,以創新為綱,培養出來更多的優秀學子出來;我們今天呼籲敬業精神,是強調更多的教師向教育界前輩、教育師德先進模範們學習,學什麼?當然是學敬業的精髓:不僅要教書,貴在教好書;不僅是育人,貴在育棟樑;不僅在傳道,貴在多學科間知識的牽引和愛國主義精神教育的滲透;不僅是在簡單授業解惑,貴在教有課改、教有創新、教有變更、教有延伸,真正落實到學生身上即做到“授之漁而不是授之以魚!”能這樣的敬業者是辛苦而快樂的。

國小教師假期學習心得體會6

黨的十八大明確提出,圍繞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在全黨深入開展以為民務實清廉為主要內容的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深入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對於教育引導黨員幹部牢固樹立宗旨意識和馬克思主義群眾觀點,切實改進工作作風,贏得人民群眾信任和擁護,夯實黨的執政基礎,鞏固黨的執政地位,具有十分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對於,教師來說,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要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緊緊圍繞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著力解決教育中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提高做好新形勢下學校教育工作的能力,保持黨同師生的血肉聯絡,為推動教育持續健康發展、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堅強保證。

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開展以來,通過接受黨組織的系列學習,作為一名普通黨員,思想受到了洗禮,認識也得到了提高。我認為要在學習中成長自己,在思考中提升教學能力。

一.在學習中,進一步強化理想。

古人云:“士三日不讀書,便語言無味,面目可憎。”“人之為學,不日進則日退”。毛澤東同志早就說過:“情況是在不斷變化的,要使自己的思想適應新的情況,就得學習。

當前,科學進步日新月異,知識更新日益加快,新情況、新問題不斷出現,不抓緊時間學習,就難以跟上時代的節拍、適應工作的需要,你的思想、你的觀念、甚至是你的語言都會與實際脫節,你的腦子裡就缺少新的東西。政治上的堅定來源於理論上的清醒,如果不重視理論的學習,不注意改造世界觀,不努力加強黨性修養,就會迷失政治方向,就會失去人生的前進座標,這是十分危險的。學習還要與思考、實踐有機結合起來,要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把認真學習和勤于思考結合起來,融會貫通,運用自如,真正達到舉一反三、厚積薄發的效果。要防止和克服淺嘗輒止和一知半解;要發揚理論聯絡實際的學風,堅持實踐第一的觀點,用實踐去檢驗真理、發展真理。要善於向實踐學習,向人民群眾學習,躬身求教,不恥下問,防止和克服經驗主義和教條主義;要尊重群眾的創造性實踐,總結群眾的新鮮經驗,從群眾中吸取智慧力量,激發創新熱情,不斷提高領導工作的系統性、預見性和創造性。

二.在學習中,進一步堅定信念。

習近平總書記說:“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是我們黨一切工作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 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群眾是真正的英雄。“崇高的理想、堅定的信念,歷來是推動黨和人民事業前進的強大精神力量。歷史經驗告訴我們,共產主義理想和社會主義信念,是共產黨人崇高的追求和強大的精神支柱,也是共產黨的政治優勢。不管世界如何變化,理想信念決不能丟。

強調進一步堅定理想信念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理想的滑坡是最致命的滑坡,信念的動搖是最危險的動搖。進一步堅定理想信念,必須加強理論學習。馬克思主義揭示了人類社會發展的規律,是指導我們思想的理論基礎,是我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強大思想武器。通過認識規律保持清醒頭腦,通過把握規律辨明前進方向,確保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保持堅定的理想信念。黨的群眾路線教育,使我的精神豁然找到了棲息之所,使我的人格倏地獲得了強勁底氣我們作為普通黨員,我們一定要放低姿態,低調做事,快樂地為群眾工作,始終用黨的思想來淨化自己的心靈,排除思想的汙垢和政治微生物,時時除塵,自覺抵制社會的不良風氣,讓內心擁有更多地為黨工作的信心。

三.在學習中,進一步明晰工作。

作為教師黨員,一定要放低姿態,低調做事,緊緊依靠群眾,始終與群眾在一起,多多學習有關黨的群眾路線的理論教育,以真情加智慧的鑰匙,去開啟學生的心鎖。我認為要做到以下幾點:

1.進一步拉近老師與學生的距離。這是踐行群眾路線的具體表現,要求我們始終保持與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絡、魚水深情。只有面對面,才能手拉手、心連心;只有接地氣,才能察實情、解難事,真正培養起對學生的感情、對事業的激情。

2.堅持對上負責和對下負責的一致性。黨和國家高度重視教育,學生期盼有更好的教育,要求我們吃透上情、摸清下情,結合實際創造性地推進教育改革發展。我們做任何事情,都要向上看看,向下看看,多想多幹黨和人民需要我們乾的事情。只有始終堅持對上負責和對下負責的一致性,才能使“立黨為公、執政為民”化作具體行動,才能真正深入基層調查研究,親近學生、聯絡學生、服務學生,從而做到為黨分憂、為國盡責、立德樹人,形成共同推動學生教育工作科學發展的生動局面。

3.關注學生教育中相對落後的學困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是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要求我們既要注重教育的整體發展,又要對學困生給予格外關注、格外關愛、格外關心。我們不能只重視學生教育發展的平均水平,而忽略少數困難學生和特殊群體存在的實際問題。要合理配置教育資源,關心關注特殊學生教育,提高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水平和增加資助渠道,切實促進教育公平,保住底線,讓每個學生都能成為有用之才。

4.切實重視學生切身利益的“小事”。凡事要從大局出發,需要善於觀大勢、謀大事,維護學生教育改革發展的全域性。“大”和“小”又是相對的,大事和小事是可以相互轉化的,需要我們善於見微知著、以小見大。學生工作無小事。而且凡大事必做於細,必從小事做起。我們在謀全域性、抓大事的同時,也要高度重視這些自以為是“小事”的大事,帶好每一個學生組織,為每一個學生提供適合的教育平臺,把工作做深、做細、做透,帶動全域性發展,提高學生教育工作科學化水平。

總之,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們作為普通黨員,須要深知“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始終與學生在一起,心才更有力量,智慧才能更為明達,我們要肩負起黨賦予的教育責任和時代使命,作為一名無愧於黨、無愧於學生的優秀黨員。

國小教師假期學習心得體會7

一年紛繁的工作結束了,人的心好像也沉靜了下來。20xx年的第一次教師寒假培訓,窗外冷雨淅淅,會場內朱愛朝老師的話語卻如春風細雨般無聲地浸潤著每一位教育者的心田。

“在背離自然,追求繁榮的路上,要想自己的來歷和出生的故鄉。”朱老師用這樣一段話開始了她《用藝術的方式和世界連線》的講話。此時此刻的我們,就像朱老師的一個個學生,在她的帶領下,一步步走進吟誦的世界、投入大地的懷抱,在她二十四節氣和七十二候的故事裡,領略自然世界的呼吸和節奏。

朱老師說:“孩子會帶我們去我們該去的地方。”這句話讓我恍然大悟,朱老師對於兒童的教育和引導是如此地自然、簡單,讓我們為她的智慧所折服,原因大概也就在此吧:順應孩子的天性,讓孩子來做引領我們成長的天使。

正如朱老師引用的鹽野米鬆在《留住手藝》裡的一段話一樣:“手藝人瞭解素材的特性,磨練自己的技藝,作出好的東西。這是他們的生活本身,是他們的人生哲學。而工廠追求的是統一的,不需要性格的。有性格的是需要被處理掉,也就是要扔掉的。”成人就像是一個工廠,他們對於世界的認識是封閉、現成的,他們對事物的認識總是帶著他們以往經驗的偏見;而兒童對於萬物採取的是一種開放的態度,他們永遠天真無邪的眼睛裡故事能看到我們成人所看不到的東西。如果去問一個成人對草的感覺,大多數人的答案可能就是“綠色的”,但是孩子的答案可能就有很多了,比如“軟軟的、尖尖的、細細的、帶著泥土的香味”,孩子對這個世界的感覺比成人靈敏得多。

很多時候,當我們蹲下身子,去認真傾聽孩子的聲音時,我們會發現孩子身上有很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是的,孩子會帶我們去我們該去的地方……

國小教師假期學習心得體會8

幾年前,一位我很敬重的老師曾說過一句讓我終身難忘的話,“人,要向內求。” 當時的我還只能朦朧地體會到其中大有深意,至於深意到底是什麼,那時我說不出來。

隨著我在社會的大泥潭裡開始自己的摸爬滾打,這句話在我腦海中不斷迴響, “人,要向內求。” 外在的價值目標總是清晰地擺放在我們眼前,供我們追尋,一個緊接著一個,甚至紛擁而至,令人迷失其中,不知所往。如果人的成長只需要滿足不同層次的外在價值目標,那為什麼有的人功成名就後仍不能獲得內心的喜悅呢?因為,人的成長還有一個更重要的維度,那就是內在的精神追尋。

這次假期教師培訓的開篇是長沙市首席名師朱愛朝老師,她讓我對“人,要向內求”這句話有了更深的體悟。一位語文老師的根紮在哪裡,有多深廣,這一切會對她的學生產生怎樣深遠的影響。這些影響的重要性不在於獲得多少知識和技能,而在於涵養了一顆怎樣的心。知識和技能是外在的,而心靈的體驗成長是內在的。知識是一個結論,體驗是一個過程,在一門課上要學到知識不難,要獲得豐富的成長體驗卻殊為不易。朱老師用她的內涵和眼界為孩子們創造了無數優質的體驗過程,她自己的教育生活也因此到達了竇桂梅老師所說的“氣象萬千”的境界。

外在的價值目標和內在的精神追求如果是一個座標系中的兩條軸,人應當在其中尋求怎樣的平衡點,老師應該引領孩子成長到座標系中的哪一個位置?這是朱老師觸發我去思考的問題。朱老師自己是用吟誦和自然觀察來喚醒孩子們的內心世界,用藝術讓孩子的個體生命和世界連線,讓孩子們長在世界裡,這是一種多麼美好的狀態!我們班的孩子被我喚作“小麥苗”,他們長在砂小麥田班這片土地上,從一年級開始,我也一直在留心摸索著做一些觸發、培育的事情,帶孩子讀更多的好書,給孩子們朗讀《我的母語課》,用我自己的一點點小智慧去呵護孩子們眼睛裡的好奇心和純真的天性,試著營造一種像森林一樣自然的生態圈,漸漸地也有一些收穫,不過如何讓他們獲得更持久更深廣的精神滋養,這條路還需且行且探索,希望孩子們長成大樹的那一天,我的教育之路也能開出一朵理想之花!

國小教師假期學習心得體會9

通過假期的學習,使我明白了凡事都要以身作則。教師從事的是培養人的工作,教師勞動最有影響力的就是“言傳身教”,也就是說教師是用自己的學識、思想品質和人格魅力來對學生進行教育的,無論什麼樣的學生都自覺或不自覺的把教師當成自己的榜樣。教師是學生學習做人的參照物件,所以人們常說“教師是鏡子,學生是教師的影子。”以身做則要求教師做事要言行一致,表裡如一,還要求我們儀表端莊,大方得體。否則就會在不知不覺中給學生造成不良的影響。

作為一名教師,必須具備一定的思想政治素質、科學文化素質、能力素質、教育理論素質、身心素質、風度儀表等,同時更要具備教師職業道德素質。那麼,我們首先要回顧教師職業的根本職責是教書育人。這就要求我們要有較高的科學文化素質和能力素質。因此,我們要不斷的加強學習,不斷的給自己充電,在實踐中不斷進取,刻苦鑽研,勇於創新,精益求精,不斷提高,才能適應新時代的發展。如果我們只滿足於現狀,不思進取,在時代不斷髮展的條件下,就會逐漸被社會所淘汰。

在學校這塊特殊的園地裡,教師更應愛崗敬業,盡職盡責。在這裡更應突出體現愛心、耐心、細心、精心,因為這裡的孩子更需要細心呵護,更需要愛的溫暖。作為道德導向,愛崗敬業、盡職盡責的基本精神就在於奉獻。我們要正確處理個人利益和集體利益的矛盾,一切以學校事業的發展為重。努力提高自己教育教學理論水平和實踐能力。以奉獻精神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對待本職工作。做到愛崗、敬業、團結、向上。我們相信,只要我們教師“為了每位學生的發展”,每一位得到發展的學生都會給社會更大的貢獻。

讓我們攜起手來,為了教育事業的發展共同努力吧!

國小教師假期學習心得體會10

20xx年1月16至17日,我參加了通化市教育局組織的培訓,錢志亮教授和劉老師的聲情並茂的講授讓我這顆混沌的心甦醒了,他們的博學多才讓我敬佩,他們針對教育、學生、教師的相關聯的知識給予了深入淺出的講解,使我茅塞頓開。如同乾渴了許久的小苗終於迎來了甘甜的雨露,生命從此有了改變,一切不在普通。

聽了錢志亮教授報告會之後,使我受益匪淺。直接想到就是責任感問題。其實,責任感不僅僅是教育事業需要,社會上的各行各業都需要,這是做好一件工作的起碼前提。如果說對待自己的工作做不到熱情,沒有責任感,那其結果是不言而喻的。相反,如果有超強責任心,事業心,其結果也是可以預知的。本著對學生高度負責的態度,有效的課堂才有可能實現。否則,什麼備課、上課,什麼教育教學改革,什麼有效課堂也只能是海市蜃樓、空中樓閣,可望而不可及,當然具備了這責任感後就都不同了。

一、讓學生“動”起來聽課學習

教師的講課缺乏激情,又不善於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造成課堂氣氛沉悶,學生注意力分散,無精打采,比較之下,學生的學習不投入使得學生對於文章的理解也較為淺顯。這就是教師不同的情感態度決定著不同的教學效果。一個富有激情,滿腔熱血;一個平平實實,熱情一般。同一堂課效果會截然不同。目前學生的課業負擔越來越重,厭學情緒也越來越嚴重,這更需要教師用激情去影響學生。因此,教師只有將備課時體驗到的情感熔鑄於教學之中,用熱情、激情、真情去撞擊學生的心靈,才能掀動學生情感的漣漪,使他們置身於充滿濃烈氣氛的情境中,受到感染。課堂上只有教師有了激情,學生才會有活力,這樣才能“啟用”課堂教學。所以老師要調整好自己的心態,以一腔的熱情投入教學,投入到師生交往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熱情來確保我們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二、“蹲下身來”同遊離於課堂外的學生交流

教學過程並非是教師講學生聽,以前滿堂灌的教學方法已不再能適應新課改的要求。這種課的課堂結構很不合理,學生處於被動,消極,受壓抑的境地,課堂氣氛變得死氣沉沉,學生的智慧得不到充分的發展。如果我們認真備課,精心設計教案,把自己定位在學生學習的指導者及組織者,而不是灌輸知識的機器,把課堂交給學生,以學生作為創造活動的主體,那麼,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就能形成能力。如果我們上課時能做到師生互動,生生互動,讓所有的學生參與到教學過程中來。那麼,學生在這合理的課堂結構中也會變得生氣勃勃,學生的智慧也在“活”的教學環境中得到發展。

三、創設科學的教學情境激起學生的興趣

教學情境是課堂教學的基本要素,創設教學情境是教師的一項常規教學工作,也是確保有效課堂的一大途徑。尤其是政治,需要引用的社會熱點時事較多,教師不應把它一股腦兒搬進課堂,而應該挑選其中一些學生感興趣的,符合學生年齡實際的事例引入課堂。這樣才能在吸引學生,在學生中引起共鳴,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在設計教學活動中我們的教學方法應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狀況靈活選擇,諸如聽錄音、做遊戲、演講、表演、討論等,採用哪些方式方法,應予以精心安排。師生互動可以用對話形式,問答形式。實踐證明了,教學過程中只有重視了師生互動,生生互動,選擇好正確適當的教學方法,才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主動性,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只要我們教師更新教育理念,我認為要做好學生的服務,主要是幫助學生能夠有效地進行個別化自主學習,必須轉變學習觀念,採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切實轉變觀念,努力實踐,做到“笑”字無限相加,“氣”字依次相減,“煩”字永遠除盡,“愛”字連續相乘。相信我們的課堂就一定會充滿生機,切實高效的完成教學任務。牢固樹立“一切為了學生”開放教育以學生個別化自主學習為主,採用現代資訊科技和教育手段為學生提供多種媒體教學資源和多種形式的教學組織活動,以學生為中心提供多種學習支援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