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體育>競技健身>

初學者雙支撐滑行的兩種形式

競技健身 閱讀(3.97K)

關於初學者雙支撐滑行的兩種形式 何謂雙腳支撐,即左腳支撐,用右腳蹬地;然後轉右腳支撐,用左腳蹬地。這裡也要講一下,何謂單腳支撐滑行,單腳支撐的要點就是用支撐腿蹬地,通俗一點的描述就是,哪條腿(承重腿)在地上站著,用哪條腿蹬伸,這就要求落地腿必須是彎曲的,才能具備蹬伸得初始條件。

初學者雙支撐滑行的兩種形式

初學者雙支撐有兩種形式,一種十分明顯,另一種就不明顯,經常被誤認為沒有問題,今天就著重論述一下輪滑初學者雙支撐的兩種不同表現形式,並提出初步的解決辦法。

1、左腳支撐(重心),用右腳作蹬地動作蹬地;然後轉右腳支撐,用左腳蹬地,明顯的雙支撐滑行,收腿後繼續採用相同的蹬地方式。這是比較普遍明顯的姿勢,並會伴有騎重心現象。

2、左腳支撐,用右腳跺地,然後重心部分轉換到右腳,且轉換得較快,所以看起來不明顯,其動力由非支撐腿跺地和支撐腿一小部分的蹬伸產生,這種雙支撐滑行方式往往不容易辨別,並且也伴隨著比較嚴重的騎重心,兩腳不能併攏,滑行過程中基本是叉著腿(倒V字)。

對於雙腳支撐滑行,對很多人根本不是技術問題,而是認識問題,因為在不少人的觀念裡,“滑冰是一種兩腳互動轉換的運動,滑行時一般都是一腳為支撐腳,另一腳為推蹬腳,”(摘自臺灣國立屏東師範學院體育碩士研究生的《優秀競速溜冰選手齊跑動作之三維空間運動學分析》的論文)。由於這一錯誤觀念的流行和教練水平的參差不齊,而造成初學者普遍的雙腳支撐滑行現象。

對於初學者,雙腳支撐的'危害在於,騎重心,重心混亂,左右腳較勁,滑行效率極低,滑行嚴重的拖泥帶水,極易產生高速時的不穩定,嚴重阻礙速度輪滑以後高階發展的重心應用。

如何解決雙支撐滑行的問題呢?建議如下:輪滑要符合自然的規律,如同走路、跑步一樣,前腳落地,後腳離地,即浮腿(擺盪腿)落地的同時,支撐腿蹬伸完成蹬推動作,收腿離開地面轉成浮腿。

雙支撐滑行也往往是由於初學時,前期原地踏步訓練的跺腳造成的,所以切忌浮腳不能跺,而是要強調“落”,以支撐腿去蹬。這也要注意加強腿部力量訓練、陸地訓練,才能為改善雙支撐滑行提供力量保證。另外浮腿落地變支撐腿必須是彎曲的,這就使得浮腿落地時更容易緩衝,二是隻有腿部適當彎曲,才能避免落地時的反支撐,才能進行正常的蹬伸動作,如同拉弓射箭,弓拉得滿射得遠一個道理。

只要不是用單支撐的支撐腿蹬伸,都屬於雙支撐滑行。強調浮腿落地膝關節的彎曲程度,嚴禁直腿落地,輕落地、重心移動伴隨發力蹬推。

初學者雙支撐滑行還有心理因素的影響,騎重心雙支撐(反支撐)滑行比較安全,不容易向身體外側傾倒。所以除了訓練以外,還要明示初學者雙支撐的害處,建立信心,積極改正錯誤的滑行方式。

當然速度輪滑中很多的技術動作訓練和實際滑行過程當中會採用特殊的雙支撐滑行方式,且另當別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