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升學>升學助考>

2017大學聯考作文六大熱點素材

升學助考 閱讀(9.49K)

2017年大學聯考馬上就要開始了。你知道今年大學聯考都有哪些熱點素材嗎?下面是yjbys小編為大家帶來的大學聯考作文六大熱點素材的知識,歡迎閱讀。

2017大學聯考作文六大熱點素材

  2017大學聯考作文6大熱點素材

兩會上,共享單車成為一個小熱點。交通運輸部部長李小鵬表示,共享單車是模式創新,要積極鼓勵和支援,共同努力,一定能發展好。從盈利模式與市場前景到傳統自行車行業承受的衝擊,從是否屬於共享經濟到文明用車與安全用車……共享單車火起來之後,可說是引發了一場全民大討論。

時評

客觀地講,共享單車較好解決了城市交通最後一公里的問題。與過去多個城市推出的市政公共自行車相比,無樁的停放形式、即走即停的使用體驗,成為共享單車流行的重要原因。然而,成也便捷,亂也便捷。車輛損毀、違規佔道、私人侵佔、單車押金去向不透明、單車企業運營管理不善……自去年11月以來,輿論所呈現的負面問題激增。沒有確定法規約束下的任性行為、資本瘋狂追逐下的無序競爭,“便捷”反而成了共享單車的問題。可見,共享單車還處於市場擴容的“青春期”,如何更好地融入社會公共管理,成為擺在各方面前的一道考題。

使用共享單車中的不文明現象不斷見諸報端,一場有關“國民素質高低”的爭論也隨之而來。實際上,所謂的“低素質者”,只是在無規則規範、無法律約束狀態下催生的“無監管人群”而已。簡單以市民素質低來解釋共享單車亂象頻發,頗有以偏概全之嫌。雖然當下部分國民素質仍有待提升,但要清醒地認識到,這並不妨礙共享單車行業在規則規範指引下、在企業有力維護下、在社會共同監管下健康有序地發展。

當前,全國多個城市市民響應“全國共享單車行業文明騎行倡議活動”,主動規範自身用車行為;多地媒體曝光違規使用單車案例,報道被拘留、被批評教育的違規典型,號召市民文明出行、規範用車;解救失聯共享單車、舉報各種違規行為的“單車獵人”,以“推動共享意識”為己任,在城市颳起一股“打獵風”,希望最終實現“無獵可打”。在社會各方通力合作的基礎上,整個社會正在營造愛護共享物品、文明騎行的氛圍,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市民文明意識的覺醒,推動共享經濟的更好發展。

有人說,共享單車是公共管理的顯微鏡,凸顯了法律法規、企業管理等在面對新現象、新挑戰時的短板。莫讓新鮮事物無序發展,是各方所願,自然也需要共同努力來解決。兩會上,一些代表委員也準備了有關共享單車的議案提案,正是在凝聚共識,尋求問題解決之道。相信有各方的共同努力,共享單車絕不會上演公地悲劇。

生活的樂趣可以有千萬種,而對於很多像我一樣的90後來說,美食是生命中一抹別樣的色彩。一個偶然的機會,我參與到中央電視臺《中國味道》節目的製作,和許多像我一樣熱愛美食的同齡人一起,在五千年的傳統文化長河中追尋中華美食的蹤跡,感受中國味道的傳承。

時評

經典作品中的美食,是一道耐人尋味的存在。比如在《白鹿原》中,為什麼新娘會做一手好麵條,是給孃家“長臉”必需的本領?又比如《京華煙雲》中,經歷了那麼多社會動盪和家庭變故的姚木蘭,為什麼還會有心思慢條斯理地花費一下午的時間,料理一道燜雞榨菜蒸筍?對於中國人來說,吃飯不僅是為了果腹,也是一種生活方式,體現著生活智慧和生命尊嚴。而《中國味道》試圖尋找一個嶄新的充滿煙火氣息的溫暖角度,感受經典作品字裡行間透露出的優雅和從容,領略千百年的尋常日子裡,一茶一飯的生動氣韻,在日用飲食之間帶給人們強有力的文化歸屬感。

起初,我們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認知不足,過多把注意力放在美食上。隨著對文學作品的深入瞭解,我們慢慢感悟出經典的韻味。一本《京華煙雲》,在風雲變幻的時代背景下,寫出了人物對命運從無力到超然,再到寬懷、同情的境界;一本《紅樓夢》,從詩詞歌賦到酒令燈謎,從說書笑話到醫卜星相、栽種花果、畜養禽鳥,鉅細無遺,活脫脫一本中國文化的百科全書。在鋪天蓋地的資料中,我們第一次知道,原來大部分前面掛一個“胡”的食物都是來自絲綢之路,如胡蘿蔔、胡麻子;大部分前面掛一個“番”的食物都是來自海上絲綢之路,如番茄、番薯;而宋朝開始就有如今天這般圍坐一桌的“閤家歡”飯局並開始使用公筷。更讓我們欣喜雀躍的是,唐朝就有了冰激凌作甜品,還有一個非常美的名字 “酥山”。製作節目的過程,對我們來說是一次充滿驚喜、讚歎與自豪的尋寶之旅,經典作品就是我們的美食地圖,每個人都在這裡盡情地快意江湖。

還有讓我們為之驕傲的選手,傾盡全力要把經典作品裡令人垂涎的美食變成現實。“火肉久者無油,有松柏之味;風魚久者如火肉,有麋鹿之味”,出生在金陵美食世家的楊天恆,翻遍古籍資料,希望復原400年前“南都繁會圖”裡的金陵味道,看到成品的那一刻,他發現自己突然懂得了什麼是“守護傳承”。河南開封民間食肆手藝人劉建波是個鑽研宋朝美味的魚痴,最初為了店裡生意好想復原“清明上河圖”的薑辣羹,沒有讀過多少書的他,第一次翻開歷史書研究千年前的繁華汴梁,靠一次次的嘗試來破解配方,也正是這樣的嘗試,讓他被千年前充滿巧思的中國味道所感動……

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在我們的優秀傳統文化中,美食是一道獨特的風景。以前電視上做菜的節目五花八門,但觀眾看見的僅僅是一道道美食。而我們想要運用豐富多樣的電視藝術形式進行當代表達,把美食與文化相融合,將文學作品中的力量,將每一道美食中的幸福滿足感傳遞給大眾。同時,也把中國文化的力量和魅力傳遞出去,讓中國人乃至全世界從美食中感受中國傳統文化之美,感受中華民族的血脈與生趣。

4年時間,1824個縣通過教育督導評估認定。日前,教育部公佈了《2016年全國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督導評估工作報告》。數字背後,凸顯的是教育公平的推進。自2013年國家啟動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市區的督導評估認定工作以來,我國已經有超六成縣(區、市)實現了教育發展的基本均衡。更多的農村娃,擁有了和城裡孩子一樣的教育資源。

時評

“為人生賦值,為社會定型,為國家和民族立心鑄魂。”教育是人的現代化最核心的要素,保證教育公平,尤其是托起底部的公平,對促進社會公平意義深遠。

自20世紀60年代掀起教育改革浪潮以來,教育公平一直是各國政府和教育界最關心的問題之一。對我國而言,如何在“世界最大規模的教育體系”中,讓所有適齡兒童都能享有更好更公平的義務教育,更是一道前所未有的難題。

近年來,我國對教育均衡發展空前重視,從各個方面編織起教育公平的.保障網。投入數千億資金,改善義務教育薄弱學校辦學條件和校舍安全,實施城鄉統一“兩免一補”標準,設立專項資金,對在連片特困地區鄉、村工作的教師給予必要的生活補助……當然,一些地方還存在落實不到位的情況。此次公佈的報告顯示,2016年接受督導的26個省份中,有8個省份的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未落實到位;一些地方政府關愛留守兒童、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措施不足,特殊群體學生教育機會未得到完全保障,等等。

有去西部某省支教的學生回憶,在上第一堂課時,他拿出一幅印有動物的圖片,學生們異口同聲地喊道:“牛!”但圖中根本沒有牛,後來才知道他們喊的是“鳥”。原來在當地方言中,牛和鳥的發音相似。因為缺乏師資,這裡大多數學生不會講普通話,甚至連聽懂普通話都有困難。這樣的情況並非個例。在一些地區,基本辦學條件仍存在薄弱環節,教師隊伍建設亟待進一步加強,學校管理水平和教育資源使用率有待提高……正如《報告》中所指出的,讓孩子們有學上、上好學,必須在提升各地義務教育質量上下功夫,真正夯實教育起點公平的基石。

推動義務教育均衡發展,也要做到“精準灌溉”。地區、學校、學生不同,存在的教育發展問題也是千差萬別。一位教育領域的幹部坦言,西部農村地區教學點多、小規模學校多,學校撤併往往面臨兩難:撤了容易造成上學遠、上學難,甚至引起輟學;不撤又無法解決學校規模小、師資差、質量低的窘況。如果沒有經過事先周密調研,政策上搞“一刀切”,盲目調整學校佈局,看上去是擴大了學校規模,有利於學校建設和提高教育質量,其實給農家孩子上學平添了不少負擔。從這個角度來看,有了普惠性的政策,還需因地制宜、因人而異,更加註重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兼顧教育發展需求與群眾便利需要,確保教育公平穩步推進。

“努力讓每個孩子享有受教育的機會,努力讓13億人民享有更好更公平的教育,獲得發展自身、奉獻社會、造福人民的能力。”精準發力、綜合施策,補齊農村、貧困、邊遠等地區的教育短板,保障困難群體、殘疾兒童、隨遷子女與留守兒童的受教育權利,才有可能使教育的涓涓活水,潤澤每一個孩子的成長。

據東南早報報道,3月8日晚,12歲女孩小蓮在遭母親威脅後離家出走,她到一家電子廠想找工作,卻被工廠負責人發現小蓮一身傷痕,工廠負責人遂報警。當著民警的面,小蓮講述了自己被母親虐待的經過,其母親稍不順心就對小蓮非打即罵,乃至拿菸頭燙她,三四年前,竟用剪刀剪掉女兒一截手指。民警表示:小蓮在講述這些過程時,她父親就在旁邊聽著,既沒否定也沒肯定。目前警方已介入調查。

時評

從小蓮口述來看,其母已涉嫌虐待罪。虐待罪指對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員以打罵、捆綁、凍餓、限制自由、凌辱人格、不給治病或者強迫作過度勞動等方法,從肉體和精神上進行摧殘迫害。小蓮母親的行為,可以說已經“夠格”。

而且,這也已經超出了一般虐待,剪去一截手指,更涉及傷害公民身體。根據最高法等五機構出臺的《人體損傷程度鑑定標準》,起碼已達到輕傷標準。事實上,現實案例中,虐待罪中也往往伴隨著毆打行為或故意傷害行為。就本案而言,小蓮母親也已涉嫌觸犯故意傷害罪。所以,其母的行為,又何止是虐童而已?

小孩並不是父母的附屬物,並不是可以被隨意處置的東西,而是一個獨立的生命個體,是國民的一分子。其人身等權利受法律保護,不得侵犯,包括父母也不例外。像小蓮母親那樣,對小蓮本該愛,偏卻害,拿菸頭燙身體,拿剪刀剪手指,用喪心病狂來形容並不為過。竊以為,對這樣的父母,該追究刑責就得追究刑責,該剝奪監護權就得剝奪監護權。

近年來,監護人嚴重損害被監護人權益的事時有發生。有鑑於此,日前提請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審議的民法總則草案也提出:凡有實施嚴重損害被監護人身心健康行為等三類情形的人,法院將依照有關個人或組織的申請,依法撤銷其監護人資格。可見,對於嚴重損害被監護人權益的父母,法律並不是沒有辦法。希望民法總則草案獲得審議通過並正式生效實施後,能對一些“虎爸狼媽”的暴虐行為起到規制作用,以防類似小蓮這樣的悲劇發生。

不過,類似這種虐待子女的案件,屬於民不告官不究。以小蓮為例,她也沒有能力去法院控告自己的母親。美國早在1963年就在立法中規定了兒童保護強制報告制度,要求一切與未成年人接觸的人員,在發現兒童有被虐待或忽視行為時,有向專門機構報告的義務,並對未能報告的責任主體給予適當的處罰。對此,我們的司法體系也不妨借鑑。

外代購貓膩多,監管如何突破瓶頸?山寨貨橫行鄉里,傍名牌現象怎樣整治?治理製假售假,如何走出“查了罰、罰了放、放了重操舊業”的惡性迴圈?一年一度,國際消費者權益日再次與我們相遇。如今,“3·15”不僅是消費者權益主張的一個節日,也日益成為彙集打假智慧的一個契機。

時評

沒有誰願意讓自己的生活被假冒偽劣所填充。兩會前後,打假成為一個熱門議題。從全國人大代表黃建平以自身企業經歷為例,呼籲電商平臺加大網路打假力度,到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雲致信代表委員,倡議“像治理酒駕那樣治理假貨”,再到國家工商總局局長張茅主動迴應,提出“天下少假”是努力的目標,會裡會外的討論、熱議甚至是激辯,從一個側面說明,天下無假,是全社會的樸素心願。

假貨面前,沒有誰是贏者。消費者花了冤枉錢,買了心煩不說,甚至生命安全都可能受到威脅。有人曾調侃:“假煙假酒還配上假廣告,假情假意還帶著假微笑,假人假事還拿著假鈔票,怎一個‘假’字了得!”雖是戲謔之語,卻足以道出假貨對消費者傷害之深。而反觀企業,下了大力氣研發新產品,往往成本還沒收回來,便可能被偽冒產品擠佔市場份額。放縱假冒偽劣氾濫,任憑劣幣驅逐良幣之風盛行,最終只會讓企業蒙受損失、讓創新的熱情熄火。

兩會上,全國人大代表、上海大眾汽車發動機廠維修部門高階經理徐小平的一席發言引人深思。他曾去一家民營企業調研,發現其產品做得非常好,卻連“一個國產螺栓都不敢買”。原因就在於,“市場上買到的很多螺栓,標號是對的,材質卻不對”,使用這樣的產品,時間一長便容易造成安全事故。一面是企業、消費者有旺盛消費需求,一面卻是產品粗製濫造、質量低劣,國內有效供給不足,最終只能逼迫人們到國外“掃貨”、在網上“海淘”。從這個角度而言,進一步完善監管,打擊假貨,提升消費者的消費體驗,是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內在要求,是經濟轉型升級的必經之路。

打擊假冒偽劣,早已成為全社會共識。問題不在於要不要,而在於如何打假。同樣是治理頑瘴痼疾,不妨汲取正風反腐的治理智慧。正如有人總結的,反腐敗鬥爭壓倒性態勢的形成,得益於我們黨把握住了治標與治本的辯證法,一方面是從治標入手、以治標為治本贏得時間,另一方面則是標本兼治、以治本為治標鞏固成果。解答好打假的“複雜方程式”,也需要在治標和治本上下足功夫。

在治標上,加大打假力度,堅持對假貨“零容忍”,一個一個環節管、一個一個案子抓,積小勝為大勝;在治本上,健全社會信用體系,構建聯合激勵懲戒機制,讓製假售假者“一處失信、處處受限”,以此倒逼企業自律、行業自律。而這需要解決好現行相關法律法規存在的過寬、模糊、難以執行等問題,完善智慧財產權保護,將打擊假冒偽劣納入法治軌道。標本兼治,才能讓質優者脫穎而出,從而彌合供給與需求之間的裂縫。

百年老店胡慶餘堂的生產車間外牆上寫著這樣一句話:“修合無人見,誠心有天知。”忠於質量的誠心,或許顧客看不見,但自己看得見,時間也看得見。讓更多的企業成為百年老店,讓商業正義更深入人心,讓市場供給跟上消費者的需求。

“來!試試這杯機器人的手衝咖啡。”從下單到取咖啡只需十秒左右,在美國舊金山,一款咖啡機器人近期受到媒體廣泛關注。不少體驗者認為,機器的手衝咖啡可媲美人工製作。無論是咖啡師、廚師,還是服務員、保潔員,以“機器人+”為代表的人工智慧逐漸走進我們的生活,似乎成為一種有吸引力的選擇。

時評

電影《摩根》的預告片出自人工智慧之手,新聞訊息由機器人完成,谷歌機器人在圍棋的人機對戰中屢嘗勝果……擁抱人工智慧,是技術變革帶來的時代紅利。20世紀50年代,十位科學家在達特茅斯會議上提出“人工智慧”的概念。60多年來,原本存於科幻故事裡的主角,已“飛入尋常百姓家”。從無人汽車到農牧自動化作業,從醫療看護到育嬰保姆,人工智慧早已見慣不怪,對勞動力的解放也顯而易見。但面對人工智慧,人類並未變得更加從容,對其瞭解越深入越覺得擔憂,每一波人工智慧的升級,都伴有焦慮和恐懼。在好萊塢電影中,人工智慧產生自我意識後“造反”的橋段不勝列舉。如何與人工智慧和平相處?答案依然在探索之中。

今年1月,麥肯錫全球研究院的報告預測,人類工作有一半可能在2055年實現自動化。對技術樂觀派而言,人工智慧的意義在於為發展更新了“發動機”。埃森哲諮詢公司在研究了美國、英國等12個發達國家後認為,人工智慧預計在2035年能將這些國家的生產率提高40%左右。然而,在另一部分人看來,人工智慧或許是一個隨時可能“張開獠牙”的影子。正如霍金所言,“人類由於受到緩慢的生物進化的限制,無法與機器競爭,並會被取代。全人工智慧的發展可能導致人類的終結”。從“類人類”到掌握人類思維,科學家們的提醒,揭示了潛在危險所具有的巨大能量。

不過,有一點是共識,即機器人與自然人不同,而且要加以區分。近期,歐洲議會就正式向委員會提議,打算設立一套全面的法律來界定人工智慧帶來的責任和道德問題。美國作家艾薩克·阿西莫夫在科幻小說《我,機器人》中曾設想“機器人法則”:機器人不得傷害人類,也不能在人類受到傷害時袖手旁觀。考慮到機器人會在很多領域代替人類工作,比爾·蓋茨就提議向機器人徵稅,此前歐洲議會也對類似法律提案進行過投票。制定法規,是否會造成過度干預,又該如何避免阻礙創新?在發展人工智慧的同時,人類也在進行著去焦慮化和去危機化的制度探索。

有人曾將人工智慧與人類之間存在的微妙關係,稱為“智慧爭奪戰”。也是在這個意義上,歐洲開啟了“人腦專案”,集神經科學、醫學和計算機等多領域為一體,試圖從科學高地上把握技術。這種“智慧競爭”不只是人類腦科學研究的自我趕超,更包括心理與情緒在內的自我認知。

“要嚴肅思考如何把今天的智慧革命賦予大眾,惠及所有的人群,使得人人可以享受智慧的紅利。”不管達到臨界值、超過人類智力總和的“奇點時刻”能否到來,我們都應當從智慧的延伸中,努力昇華那獨一無二的想象與思考,理性與善良。這或許才是人類認識自己、激發潛力的關鍵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