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升學>大學聯考>

浙江卷2015大學聯考作文題:文章和人品

大學聯考 閱讀(1.19W)

2015年浙江卷大學聯考作文題目已揭曉,下面一起來看看專家們是怎麼解讀吧。

浙江卷2015大學聯考作文題:文章和人品

  古人說:“言為心聲”、“文如其人”。性情褊急則為文侷促,品性澄淡則下筆悠遠。這意味著作品的格調趣味與作者人品應該是一致的。

  金代元問好《論詩絕句》卻認為“心畫心聲總失真,文章寧復見為人”。藝術家筆下的高雅不能證明其為人的脫俗。這意味著作品的格調趣味與作者人品有可能是背離的。

  對此你有什麼看法?寫一篇文章闡明你的觀點。

材料中有兩處用典,“言為心聲”、“文如其人”最早見於西漢揚雄的《法言·問神》:“故言,心聲也;書,心畫也。聲畫形,君子小人見矣。”

點評:浙江省大學聯考閱卷負責人、浙江大學人文學院中文系教授陳建新說,浙江省從2004年開始自主命題,回看作文命題,經歷了具有文化色彩,引導同學們書寫所見、所聞、所思,引導同學們理性思考等階段。這反映了我們對大學聯考作文的三個價值取向:第一,面向現實生活,關注現實,思考現實;第二,理性思考問題;第三,語言樸實,感情真摯。這不僅能使我們在大學聯考中得高分,在今後的人生中,也將獲益匪淺。

不少走出考場的學生認為,浙江的作文考題“人品和文章”主旨有些模糊,寫起來有些難度。

溫州大學人文學院老師、文學博士崔勇認為,今年的作文題目,是一個“可考”的題目,平時有積累,善閱讀,勤思考的學生,較容易寫出立意深遠的作文,反之寫出的文章會略顯呆板。

崔勇認為,此次大學聯考作文討論的是“顏文兩爭”,這是一個爭論長久,並不限於國內的文學理論話題。

中國傳統強調“顏文合一”,文如其人,人如其文,文章是修身養性的手段;外國則認為寫作僅是一種技藝,與人品無關。思考較深的學生,如果從這方面切入,會寫出不一樣的文章。

除此,如果聯絡現實,“顏文不一”的`例子,時常可見。新聞上經常看到“語言腐壞”的例子,官員在位置上,對反腐壞等問題誇誇其談,然而實際上自己就是一個腐壞的人。

學生也可以聯絡自己,平日裡的命題作文,有多少是假話,空話,套話。這也都是語言的腐壞。當然,你也可以想想歌德,想想莎士比亞,文章是這麼的棒,人是這麼的小氣;也可以想想創出瘦金體的宋徽宗趙佶。類似的例子,不勝列舉。

此次作文題,可供採用的例子非常多,較能反映一個學生的閱讀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