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設計>環境設計>

保護溼地應法規先行

環境設計 閱讀(1.82W)

溼地是極其重要和不可替代的生態系統,具有保持水源、淨化水質、抵禦洪水、調節徑流、控制汙染、調節氣候、美化環境等重要作用。下面是YJBYS小編整理的保護溼地相關內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保護溼地應法規先行

它既是陸地上的天然蓄水庫,又是眾多野生動植物、特別是珍稀水禽的繁殖和越冬地。它可以給人類提供水和食物。溼地與人類息息相關,是人類擁有的寶貴資源,因此溼地被稱為“生命的搖籃”、“地球之腎”和“鳥類的樂園”。

溼地保護是一項全新的造福千秋萬代的事業,廣大幹部群眾,特別是領導幹部對溼地的價值和重要性應該有足夠的認識,絕不能有重開發輕保護的思想,更不能把溼地當成荒地或低價值的土地看待,無序和過度開發溼地資源會嚴重破壞溼地生態系統平衡。溼地作為不同於陸地和水域的獨特生態系統,不僅為人類提供了多種可直接利用的資源,還在蓄洪防旱、調節河流水源、維持生物多樣性方面有著巨大的作用,而中國溼地保護的問題也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關注。因此,保護溼地,行政法規要先行。

當前中國溼地面積萎縮、質量下降的趨勢仍在繼續,自然溼地的生態服務功能退化十分明顯。淡水儲量減少,蓄洪防旱淨化水質功能大大下降,生物多樣性迅速降低等,不僅直接影響了中國的社會經濟全面、協調、可持續性發展,而且危及到全民族的生存環境。對溼地保護認識的不足,法律法規不完善;資金投入不足,管理力度不能滿足溼地生態保護的需求;經濟社會發展與溼地保護矛盾日益突出,都嚴重影響了中國對溼地保護工作的進行。根據目前中國溼地保護和管理的現狀,對溼地保護應採用行政法規先行的方式,加快中國溼地保護的立法工作。

應鼓勵地方結合實際需求,儘快制定出臺符合各地溼地保護的'法規;在地方立法實踐的基礎上,再由國務院制定國家溼地保護行政法規。國家應加快制定溼地恢復的相關政策,建立溼地生態的用水保障機制,在溼地型別自然保護區及周邊、江河沿岸及大江大河源區有計劃地進行溼地生態恢復工作。同時,加強溼地科研與資源監測能力建設,為溼地生態的恢復和重建提供技術支援。

因此,儘快制定有關溼地保護的法律法規,使溼地保護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讓人們正確處理溼地保護髮展與開發利用的關係,眼前利益與長遠利益的關係,部門主導與依靠各方面力量的關係。堅持積極保護、科學恢復、合理利用、持續發展原則,把溼地保護納入各級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的計劃。加大保護力度,堅持保護優先原則,強化天然溼地保護,制止隨意侵佔和破壞溼地行為;要統籌溼地規劃,加強溼地管理,抓好溼地保護,溼地恢復和可持續利用示範區建設,使浙江省溼地保護走上健康有序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