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企業管理>危機管理>

企業危機管理機制的建立原則和內容

危機管理 閱讀(7.78K)

企業危機管理是指在危機爆發前,對所有可能導致危機發生的因素進行有計劃、有組織地系統預測、分析、防範,並在危機爆發後以迅速、有效的方法,將危機損失降到最低的管理過程。下面是yjbys小編為大家帶來的企業危機管理機制的建立原則和內容的知識,歡迎閱讀。

企業危機管理機制的建立原則和內容

  1建立企業危機管理機制的必要性

企業危機管理是指在危機爆發前,對所有可能導致危機發生的因素進行有計劃、有組織地系統預測、分析、防範,並在危機爆發後以迅速、有效的方法,將危機損失降到最低的管理過程。企業危機管理通過危機監測、危機預控、危機決策和危機處理,達到避免、減少危機的危害甚至將危機轉化為機遇。在內容上,企業危機管理包括危機預防、危機處理和危機解決;在程式上,企業危機管理包括髮現危機、調查危機、隔離遏制危機和處理危機;在有效性上,企業危機管理的關鍵是建立周密完善的危機預測、防範及化解機制。

企業危機管理機制是指在企業危機管理基本原則的指導下,建立的一整套危機監測、預防、控制和快速應對工作制度和執行機制。現代企業經營風險的成因是多方面的,巨集觀環境的惡化往往是引發企業危機的導火索,如果企業對巨集觀環境的不利變化不能進行科學的預見或反應緩慢,隨著風險的不斷累積,就可能爆發企業危機。企業危機具有意外性、聚焦性、破壞性、緊迫性等特點,它帶給企業的是突如其來的災難,將導致企業長期形成的市場競爭力瞬間毀於一旦,嚴重威脅企業的生存和發展;此外,企業作為經濟活動的細胞,其生產經營過程牽涉到職工、供銷商、債權人、擔保人、消費者等利益相關人,因企業危機導致的停產歇業將嚴重損害相關人利益,可能造成集體上訪、哄搶企業資財、上街遊行等嚴重後果,危害社會公共秩序,直接或間接地引發公共危機。由於種種原因,我國企業總體上危機意識不強,企業危機管理制度不健全,一旦發生危機事件,企業容易手足無措、坐以待斃,加重和擴大企業危機的危害性和打擊面,危害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建立企業危機管理機制,有利於促進企業健康發展、推動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和維護社會穩定。

  2企業危機管理的內涵

危機管理(CrisisManagement)是指企業通過危機監測、危機預警、危機決策和危機處理,達到避免、減少危機產生的危害,總結危機發生、發展的規律,對危機處理科學化、系統化的一種新型管理體系。危機管理的要素有:

1.危機監測。危機管理的首要一環是對危機進行監測,在企業順利發展時期,企業就應該有強烈的危機意識和危機應變的心理準備,建立一套危機管理機制,對危機進行檢測。企業越是風平浪靜的時刻越應該重視危機監測,在平靜的背後往往隱藏著殺機。

2.危機預警。許多危機在爆發之前都會出現某些徵兆,危機管理關注的不僅是危機爆發後各種危害的處理,而且要建立危機警戒線。企業在危機到來之前,把一些可以避免的危機消滅在萌芽之中,對於另一些不可避免的危機通過預警系統能夠及時得到解決。這樣,企業才能從容不迫地應對危機帶來的挑戰,把企業的損失減少到最低的程度。

3.危機決策(CrisisDecision—Making)。企業在調查的基礎上制定正確的危機決策。決策要根據危機產生的來龍去脈,對幾種可行方案進行對比較優缺點後,選擇出最佳方案。方案定位要準、推行要迅速。

4.危機處理。首先,企業確認危機。確認危機包括將危機歸類、收集與危機相關資訊確認危機程度以及找出危機產生的原因,辨認危機影響的範圍和影響的程度及後果。第二,控制危機。控制危機需要根據確認的某種危機後,遏止危機的擴散使其不影響其他事物,緊急控制如同救火兵刻不容緩。第三,處理危機。在處理危機中,關鍵的是速度。企業能夠及時、有效地將危機決策運用到實際中化解危機,可以避免危機給企業造成的損失。

  (二)企業危機管理的特點

1.企業危機管理具有不確定性。事件爆發前的徵兆一般不是很明顯,企業難以做出預測。危機出現與否與出現的時機是無法完全確定的。

2.企業危機管理具有破壞性。危機發作後可能會帶來比較嚴重的物質損失和負面影響,有些危機用毀之一旦來形容一點不為過。

3.企業危機管理具有突發性。危機往往都是不期而至,令人措手不及,危機發作的時候一般是在企業毫無準備的情況下瞬間發生,給企業帶來的是混亂和驚恐。

4.企業危機管理具有急迫性。危機的突發性特徵決定了企業對危機做出的反應和處理的時間十分緊迫,任何延遲都會帶來更大的損失。危機的迅速發生引起了各大傳媒以及社會大眾對於這些意外事件的關注,使得企業必須立即進行事件調查與對外說明。

5.企業危機管理具有輿論關注性。危機事件的爆發能夠刺激人們的好奇心理,常常成為人們談論的熱門話題和媒體跟蹤報道的內容。企業越是素手無策,危機事件越會增添神祕色彩引起各方的關注。

6.企業危機管理具有資訊資源緊缺性。危機往往突然降臨,決策者必須做出快速決策,在時間有限的條件下,混亂和驚恐的心理使得獲取相關資訊的渠道出現瓶頸現象,決策者很難在眾多的資訊中發現準確的資訊。

  3企業危機管理的步驟

(一)企業危機管理是非一般性的規劃工作,其應包含下列五大步驟:危機訊息的偵測、危機的準備及預防、損害的控制及處理、復原工作的進行、不斷的學習及修正。危機管理機制的原則如下:

(1)在危機爆發前,其均有重複或持續之初期警訊的出現。企業危機管理者必需對這些訊息予以察覺。但通常這些警訊會因管理者的認知能力不足及組織文化上的差異而遭忽略,因而未能對其作適時的偵測及因應。企業危機管理機制的真諦就是強化組織能對危機初期的徵兆作適時的偵測並作好消弭危機於無形的工作。

(2)組織欲避免危機所引發的負面影響及災害,其就必需有一套完善的預防及準備的計劃,儘早對危機作防範工作。而這些計劃或管理單位必需是針對組織的特性來草擬,不是一味地抄襲,即是應用策略管理的理念來對組織的弱點予以強化的一種務實作法。

(3)除了有一套管理及運作計劃或單位外,組織尚需對這些計劃作實地的演練及測試,以確保組織的人員及資源在危機真正發生時,能有效的處理髮揮預期效果,並從不斷的演練中去修正不當的地方,使損害降到最低。

(4)有了因應危機的計劃外,善後的恢復工作仍是需要加以重視,特別是因組織的不當行動而蒙受不利影響的受害者,組織更是需要對其加以解決。而復原計劃當可分為短期及長期的規劃,短期性的復原計劃較偏重於危機所直接影響部分;而長期性的計劃則是以前瞻性的眼光來作全面性的整頓革新。

(5)企業危機管理是一項不斷修正及學習的動態過程,要根據以往的經驗及實際運作成效作檢討及修正,才能在不斷地嘗試及學習的迴圈過程中提升管理的成效。

  4建立企業危機管理機制的指導原則

為確保企業危機管理的前瞻性和有效性,建立企業危機管理機制應遵循以下五項基本原則:

  (1)預防為主原則

企業危機具有很強的社會危害性,最成功的企業危機管理經驗是採取超前行動,及早發現引發危機的線索和和原因,預測出將要遇到的問題以及事情發展的趨勢和程度,制訂出多種可供選擇的應對計劃,將危機控制在萌芽階段。

  (2)企業主體原則

企業危機嚴重威脅企業的生存和發展,要切實提高思想認識,認真學習借鑑和吸取國內外企業應對危機的成功經驗和教訓,強化內部控制機制,提高抗風險能力,下決心下力氣建立健全企業危機管理機制。

  (3)政府引導原則

政府要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積極引導企業建立企業危機管理機制;要在依法行政的前提下,強化外部監管和監測預警,快速處置企業危機,確保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

  (4)資訊共享原則

企業危機管理機制應以充分的資訊資源為支撐,政府要建立企業資訊共享平臺,彙集相關部門監管資訊,為預測和處置企業危機提供決策依據;要推動政府與企業之間的良性互動,加強資訊交流和工作配合,齊心協力抵禦企業危機。

  (5)重點突破原則

企業數量龐大,管理基礎參差不齊。要建立健全大中型企業、行業龍頭的企業危機管理機制,通過試點積累經驗、樹立樣板,再逐步在其他企業推廣。

  5企業危機管理機制的內容

企業危機管理的主體是企業,建立健全企業危機管理機制是企業的立身之本。企業特別是大中型企業,一定要認清形勢、加強領導,切實加強企業危機管理工作。

  1、正確認識企業經營環境,強化危機意識。

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市場瞬息萬變,經營風險變幻莫測,競爭日益激烈。企業經營者不僅要有競爭觀念,也要有危機意識;不僅企業經營者要有危機意識,而且企業危機管理小組成員要有危機意識,企業全體員工也要有危機意識。正如海爾CEO張瑞敏所言,永遠戰戰兢兢,永遠如履薄冰。不僅要有危機和企業危機管理意識,更要掌握企業危機管理方法,並把企業危機管理的具體措施落實到行動中。企業要認識到危機是可以管理的,只要具備健全的管理機制,即使危機來臨也能夠從容應對並將損害降到最低。此外,還要認識到危機中蘊涵的機遇,如果能恰當處理,危機也可能轉化為商機。

  2、組建企業危機管理機構,搭建管理平臺。

應組建企業危機管理小組,作為企業的常設管理機構,隨時分析危機情境,重點分析危機訊號、把握危機先兆。企業危機管理小組應包括高管層、各部門主管,還可外聘專家,組成專家委員會。為確保企業危機管理機制的有效性,應建立統一的管理平臺,通過這個平臺溝通各個部門與危機之間的對應與協調。要把企業危機管理作為“一把手工程”,明確“一把手”的責任和權力,以保證整個危機管理機制的有效性。

  3、制訂企業危機管理計劃,組織實戰演練。

危機出現的時間、地點和造成的損害等雖然具有很強的.不確定性,但可以根據本企業生產經營特點及內外部環境的互動規律,提前預測危機,梳理危機可能的發生點,並對潛在的危機誘發因素做出應對預案。要參照國際大公司的管理經驗,針對可能發生的危機型別制訂一整套企業危機管理計劃,明確怎樣防範,一旦危機爆發又應如何做出針對性反應等。這能減少危機決策所需時間和決策壓力,增強處理危機的信心,合理利用一切所需資源使危機處理行為更加科學、有序、高效,避免危機處理時的盲目性、隨意性和顧此失彼的現象。為檢驗企業危機管理計劃的科學性和有效性,應開展企業危機管理模擬訓練,進行實戰演練,進行心理訓練、危機處理知識培訓等。通過實戰演練,既可以提高企業危機管理小組的應變能力,又可以檢測擬訂的計劃是否可行,進而查漏補闕,完善企業危機管理計劃。

  4、建立企業危機預警,落實風險防範措施。

在企業危機管理中,危機防範是成本最低的企業危機管理方式。在制定各項危機處理措施之前,都應建立有效的危機管理機制。在具體工作中,要根據自身特點,在內外部經營環境分析的基礎上,及時捕捉訊號,加以分析處理,將所有可能的突發危機事件列舉出來,逐一分析其發生的或然率,研究其發生機理,預測可能的後果。企業危機管理小組要密切關注與企業經營相關的微觀和巨集觀環境的變化趨勢,及時發現危機前兆,超前解決,爭取主動。企業危機前兆主要有三種表現:從企業財務指標分析表現為虧損增加、過度負債;從企業競爭環境分析表現為市場發生鉅變、出現強有力的競爭對手、市場價格的大幅變動;從國家巨集觀環境分析表現為國家有關巨集觀政策的重大變動以及不可控因素(如政治動盪、自然災害)等。

  5、及時啟動危機應急方案,正確應對企業危機。

危機預警管理能減少危機爆發次數或降低危機損害程度,卻不能阻止所有危機的到來。一旦危機爆發,應儘快啟動企業危機應急控制與解決機制。要建立危機指揮系統,統一發布危機確認宣告,下達危機監控跟蹤指令,指揮排程內外部資源;要有一套組織保證系統,將危機預案執行落實到各個環節,確保指令不折不扣地實現;要牢牢掌握資訊傳播的主動權,有條不紊地引導事態發展,避免誤導公眾認知,激化公眾矛盾;要配合政府及相關職能部門依法監管,實現政企之間的良性互動。企業要通過快捷、有效、負責任的危機解決措施,向社會展示企業綜合實力和整體素質,不僅要挽回公眾信任,樹立企業信譽,更要鞏固和提升企業敢於負責、有能力負責的形象,提升企業的知名度和美譽度。

  6、全面總結經驗教訓,落實整改措施。

企業管理者應對危機造成的損失和應對中的教訓進行總結,以備後患。調查危機發生的原因,究竟是企業內部經營危機管理機制原因,還是企業外部的不可控因素,對危機處理過程中所採取的措施進行反思;對所採取措施的得失進行全面總結;對危機預防和危機處理階段中的每項工作做出客觀評價,為下一步的企業危機管理工作奠定基礎;以危機為契機,完善管理的薄弱環節。

  6強化企業管理,推進危機管理體系,增強企業競爭力

在積極推進危機管理工作中,企業將面臨著新情況、新問題和新任務。實踐證明:應對危機,企業要把握得及時,就可以變“危”為“安”。企業要在風險中具有新突破,在危機中要有較高控制能力,在不平衡中要取得動態的平衡將是企業加強與實施危機管理體系的根本。

一是要增強危機意識,進一步強化企業管理工作是在市場經濟中求生存、促發展的需要;

二是要更新觀念,樹立起大教育、大培訓理念,放開視野看危機,集中精力學習新知識,不斷增強時代的使命感和政治責任感;三是要完善危機管理機制,加強領導,搞好協調,分別指導,健全各級危機預防管理人員的責任制;四是要強化危機管理體系的建設,發揮好團隊力量,理順各種關係,落實好載體,處理好人與人、部門與部門關係;五是要對實施危機管理工作應突出重點,以點帶面,典型引路,充分發揮人的作用;六是要充分運用廣播、電視和資訊網路、光碟等,積極推進企業加強和實施危機管理的宣傳教育與培訓活動。

在企業生產過程中,往往具有高溫、高壓、高電流、易燃、易爆、易中毒的特點,其重大事故又具有著突發性、複雜性、危險性與災難性的特點。因此,在加強與實施《危機預警機制》管理中,既要明確職責與程式,又要有能力與設施,不斷地強化企業安全生產管理工作,廣泛動員職工群眾積極查詢各種不安全的隱患與危害,使廣大職工充分認識到實施危機管理工作是符合企業安全生產客觀規律的需要;是進一步貫徹落實執行好企業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和精心操作的需要;是廣大職工牢固樹立“關愛生命、平安是福”和“安全發展,國泰民安”理念的需要;是確保社會穩定和企業可持續健康發展的需要。

由此看來,當危機一旦出現,廣大職工幹部應該是上下一條心,在最短的時間內針對事件的起因、可能趨向和影響程度作出評估,並明確企業的“核心地位”。在危機事件管理的過程中,對當時的事態發展與趨勢,各個工作部門都不能偏離於企業利益和職工的利益。因此,企業在危機來臨之時,全體職工要同心同德,方是企業的競爭力所在,也是執行好《危機預警機制》和應對管理措施的根本所在。

綜上所述,企業通過廣泛的思想教育、安全技術知識培訓,提高職工群眾的危機管理能力,真正增強廣大職工的危機意識、安全意識和責任意識,變“要我安全為我要安全”,完善危機管理機制,使之成為企業職工群眾的自覺行為,才能達到社會、企業各部門齊抓危機共管理的良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