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企業管理>團隊精神>

班級團隊化管理模式探究

團隊精神 閱讀(1.91W)

通過團隊化管理,實現了層級管理,減輕了班主任的工作強度,培養了學生的責任感、團結協作精神及健全的人格,增強了班級的凝聚力。以下是YJBYS小編帶來的詳細內容,歡迎參考檢視。

班級團隊化管理模式探究

  一、引言

團隊化管理作為一種經營管理模式,被廣泛應用於企業管理中,它對於增加員工之間合作,增強企業內部凝聚力,增加企業對外競爭力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運用團隊化的管理模式對班級進行有效管理,即把班級作為一支大的團隊,再把一個班級劃分為若干小的團隊,即班級團隊化管理。這一管理模式下,班主任由管理每一個人轉變為管理每一個團隊,實現的是層級管理,減輕了工作強度,同時培養了學生的責任感、團結協作精神及健全的人格,並且大大增強了班級的凝聚力。因而,班級團隊化管理在各級各類學校中具有重要的應用和推廣價值。

  二、團隊化管理觀念的確立

班主任在全面把握團隊化管理模式的基礎上,應該做出有利於團隊化管理的觀念引領。這樣,在觀念層面達成了一致,才能在行動層面達成一致,有利於班級團隊化管理的觀念形成一個“情緒場”,學生之間由“要我組成團隊”變為“我要組成團隊”。此時,班級團隊化管理的輿論基礎、心理基礎也就奠定了。

通過觀念引領,要力求學生認同如下觀念:

觀念一:“團隊如水,個體如船,水漲船高”。

團隊化管理,是在創造一種氛圍,這種氛圍的特徵在於:人人為我,我為人人,人人都是受益者,集體的力量是無窮的。也可以說:團隊合作,高效快捷。

觀念二:“心存競爭,兩隻眼睛盯別人;心存合作,留隻眼睛看自己”。

此觀念可以理解為:競爭獲勝,在於超越對手,更在於自我提高與超越。

觀念三:“團隊化管理的班級,是培養合作能力的訓練場”。

合作,是成功的人脈,是進步的階梯。合作能力需要在合作的過程中加以訓練和培養。團隊化管理下的合作,可以使學生在真實的狀態下進行合作訓練,在此過程中,學會交流、溝通,學會尊重、欣賞與包容。

觀念四:“大團隊意識”。

任何時候與情況下,班級都是由全體同學組成的最大的團隊,班級利益高於一切,大團隊意識務必植入每位同學心中。

  三、班級團隊的建立

(一)選擇建立時機

一般新生入學,通過軍訓、臨時班委任命等環節,班主任對學生有了大致瞭解,學生之間也有了大致交流但未建立穩固的個人關係,此時班主任可以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團隊化管理的觀念引領,在學生正式上課之前建立團隊較為合適。過早不利於學生心理安全感的建立,過晚則由於學生之間個人關係的穩固而增加團隊建立的難度。

(二)確定團隊形式

班級各團隊基本按照“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原則組合,一般每隊6-8人,以便於團隊內部彼此交流與合作。一個團隊內男女生性別差異及隊員間水平差異均不要過大。根據班級總人數,團隊人數可稍加調整。團隊總數大致為6-8隊,以便於開展團隊之間競爭。這樣劃分是因為:傳統管理理論認為一個上級管理6―8個下屬是最佳的管理幅度。

(三)選擇組建方式

組建團隊時,不必拘泥於一種形式,建議學生儘量結交新朋友,以便提高自己的交流能力。班主任可以採取就近組成團隊、組拼圖、摸撲克牌、抽籤、抽顏色條等組建方式,也可以由學生自己提供組建方式。總的要求是能夠讓學生感到新奇,樂於參與、配合。

(四)建立團隊文化

班級團隊組建完成後,班主任應向學生介紹團隊角色分工,以及各自的職責、要求,團隊文化的鮮明、向上等。之後,同隊隊員相互認識與交流,選出本隊隊長(負責本團隊任務安排及人員組織)及形象代言人(為本團隊文化代表並負責對外宣傳)。隊長帶領本隊全體成員為自己的團隊命名,集體設計隊訓與隊徽。最後由形象代言人代表本團隊在全班同學面前展示自己團隊的文化(一個團隊的團隊文化,是這個團隊的價值觀、信念和行為方式的體現)。此環節大約需要兩節課時間完成,班主任適當指點,不必干涉過多。

(五)學生座位安排

為便於開展團隊合作及團隊間的競爭與合作,實行團隊化管理的班級應有與一般班級不同的座位安排。一個班級被劃分為6―8個相對獨立的區域,同團隊的學生就近相向而坐,或梅花形,或馬蹄狀,便於團隊內合作交流。而開闊的團隊之間的空間更利於各團隊間的自由合作,以及教師與每個團隊、每個學生間的近距離接觸,有利於教師及時地面向全體學生提供有針對性的幫助。

(六)班級佈置

班級佈置應與團隊化管理相適應。各團隊成立後由隊長收集本隊隊員的“個人資訊表”,在班內統一佈置“資源共享區”,以便於班級這個大團隊成員之間的相互瞭解。“團隊文化區”展示各團隊隊徽及隊訓。為了便於開展團隊競爭,還要佈置“明星團隊榜”。為了激勵全體同學為班級這個大團隊爭光,還可設定“我是明星”版塊,用來展示學生參加各項活動的獲獎情況。最後,全體同學集思廣益為班級設計的班風口號也要展示於班級佈置中。

  四、團隊活動開展

團隊建立成功後,班主任的任務是:帶領各團隊有效開展工作,促進團隊內部合作及團隊之間的競爭,並且促使每一位學生積極投入建立班級“大團隊”。

(一)組織團隊內有效合作

充分信任併發揮每個團隊隊長及形象代言人的作用,班主任可以對他們的工作方法給予指導,對其工作表現給予肯定,鼓勵他們大膽開展工作,使每個團隊在隊長帶領下,實現全面合作,在學習、紀律、衛生及各項活動參與中取長補短,互相幫助,互相監督,共同進步。每個團隊每週合作的成績都會通過“明星團隊榜”得以展示,從而進一步促進團隊內的合作。

(二)引導團隊間有序競爭

隨著團隊活動的開展,各團隊隊員的團隊意識迅速增強,但團隊之間矛盾與競爭不可避免。消除團隊之間矛盾,引導團隊之間有序競爭,班主任應做到:處理問題公平合理,使各團隊信服;經常性地召集班委及各團隊隊長“會議”,有針對性地進行指導,提高他們的組織領導及協調能力;有意識地打破團隊界限,組織活動,加強不同團隊隊員之間的交流與合作。

(三)推動團隊間友好合作

班主任應通過主題班會,以及學校組織的活動,如運動會、歌詠比賽、徵文比賽、朗誦比賽等集體活動有意識地向學生灌輸班級“大團隊”意識,鼓勵每位學生積極參與活動,為團隊爭光,更為班級爭光。學生在參與活動過程中,加強了與其他團隊隊員之間的友好合作,學會了欣賞與包容,小團隊意識淡化,大團隊意識加強。每一次集體活動之後,班級凝聚力也會更強。這樣的合作對於學生適應班級生活、學校生活甚至於將來的社會生活無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四)保持團隊的穩定與變通

在團隊化管理中,可能出現某些隊員“見異思遷”的現象,試圖實現新組合。這種心態是團隊活力的激發因素之一,如果對於這些一概遏制,那麼團隊就會如死水般沒有活力。如果一概予以放縱,那麼團隊就會缺乏穩定性。在團隊的穩定性與變通性之間,班主任應注意把握平衡,及時做出協調。另外,隊長的“升降”與形象代言人的更換,團隊的“分解”與“組合”,班主任都要做必要的思想工作。

  五、團隊評價

在班級團隊化管理中,班主任應該充分利用好評價引領這個調控槓桿,從而使得各團隊合作與競爭向著健康的方向發展。評價引領可以在兩個維度展開,一是以歸因評價促合作,二是以細節評價促發展。

(一)歸因評價促合作

歸因評價是一種方向性評價,它又可以分為兩種形式:定性的描述性評價和定量的捆綁式評價。班主任應根據自己對各團隊的觀察瞭解以及各團隊之間的互評,以文字形式對各團隊進行描述性評價,注意“揚長避短”,以激勵表揚為主,培養團隊信心。捆綁式評價,就是把每個團隊緊緊地捆綁在一起,形成“隊榮我榮,隊衰我恥”的風氣,使得每個團隊內部彼此的激勵與約束髮揮到最大限度,每個團隊都成為休慼相關的利益共同體。

(二)細節評價促發展

如果說歸因評價解決方向問題,那麼細節評價就是要解決合作質量問題。良好的團隊合作體現在合作細節上。細節評價的前提在於發現值得光大的細節。為此,每位班主任都需要帶著“放大鏡”去尋覓。尤其是對於實力相對弱小的團隊,以及團隊中那些較為特殊的個體,對於他們的些許進步,班主任都要及時發現,及時肯定,如此方能實現個人與團隊的共同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