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企業管理>公開課>

大班公開課常聯絡教學反思

公開課 閱讀(1.99W)

現在很多教師會從自己的教育實踐中來反觀自己的得失,通過教育案例、教育故事、或教育心得等來提高教學反思的質量。幼兒園大班公開課教學反思如何寫?下面為大家提供大班公開課教學反思範文,歡迎閱讀!

大班公開課常聯絡教學反思

  幼兒園大班社會活動《兄弟姐妹是一家》教學反思

這節活動課我通過課件的設計及圖片、文字的插入,讓幼兒更深入更直觀的瞭解到我國少數民族的特點。

上課伊始,我以“請大家來做客”的小遊戲引起孩子們的注意,同時隨機插入本節課的主題:兄弟姐妹是一家。以告訴幼兒我們各民族之間是親人一樣的團結友愛的關係。用家人來代替各民族間的關係會令幼兒更易理解。並簡單介紹了本民族也就是漢族的特點。

接下來我開始帶領孩子們迎接客人們的到來。我分別從服飾特點,飲食習慣,居住特色幾個方面介紹了少數民族中比較熟知的民族,如蒙古族、藏族、維吾爾族、朝鮮族等。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孩子們在觀看幻燈片時興致很高,全都盯著螢幕看。而且還會告訴我他們發現的與我們不一樣的地方,起到了一定的圖片傳播效果。在我進行文字介紹時,孩子們也會認真的聽我講解,有些孩子還會告訴我他們在旅遊時看到過的少數民族的'服飾特點,也樂於與同伴交流。整個活動過程進行的很流暢。

在最後活動結束時,我又對孩子們進行了情感方面的渲染。不少孩子對於團結友愛、和睦相處等良好品質都有了解,但因為年齡較小,缺乏自我控制能力,有時還是會與同伴鬧彆扭或者動手。但在我講解各少數民族之間都是相親相愛的時候,孩子們卻能夠很好的理解。我想如果在日常我們能夠多對幼兒進行友善有愛的心理建設,班級會變得更團結向上。所以在這節社會課後,我會經常向孩子們講一些友善和諧的美德故事,為幼兒創造一個良好的班級氛圍。讓班上的孩子都能夠更懂得互相幫助,互相謙讓,相親相愛。

  大班數學《去做客》課後反思

《綱要》中指出:“能從生活和遊戲中感受事物的數量關係並體驗到數學的重要和有趣。”數學活動對於我們青年教師是一個很難掌握的領域。今天的《去做客》,是一節數學領域的課程。在教學前,我就將教具準備充分了,我畫了三幢房子,還有兔子、猴子、小豬的頭像以及自制地圖。

開始的第一個環節,我是利用小動物請你去做客來匯入了,這充分調動了孩子的興趣。而在第二環節中,我發現幼兒的基礎有些薄弱,也許是我班幼兒大部分沒有小區的概念,所以他們對於“單元”、“室”有些陌生。但是當我示範找到一個小動物的家時,許多幼兒已經有了“單元”、“室”這些概念。當然本次教學活動是數學,所以我也沒多強調哪些詞彙,而把重點放在了數字上。

當我進行最後一個環節,就是請幼兒在自己的活動材料上動手操作的時候,我發現問題出來了。之前在集體“去做客”的時候,我出示了三幢房子,每幢房子有兩個單元。而在我們的幼兒活動材料上沒有幢,直接就是找單元號和房間號。所以幼兒有些混淆了。儘管我後期做了彌補:拿活動材料上的示例來示範一個,並且告訴他們做客時候已經走到那幢樓了。但是部分幼兒還是有點不知所以然,我想這是我教學上的一點小失誤吧。

陳鶴琴說:“做中教、做中學、做中求進步。”讓幼兒在輕鬆、愉悅的氛圍中,體驗數學活動的快樂。為了彌補我的這點小失誤,我耐心地在課後輔導孩子,給予孩子更多認識這種的機會。我在區域裡也製作了一些以“做客”為題材的益智類遊戲,平時利用區域活動與幼兒多交流,幫助他們獲得更多的資訊,讓他們在玩的過程中強化

  大班社會活動《我喜歡我自己》課後反思

在此次活動中,我覺得現在的孩子都是獨生子女,已經很自我,開展這樣的活動,覺得很難把握這個尺度。但是在經過設計,實踐以後,我逐漸領會了此次活動的針對性以及體驗性。

首先丟擲問題以原有經驗講述開始,然後利用手偶故事引起幼兒的興趣,故事中的青蛙就象我們身邊的一些孩子,既親切又熟悉,他們有點兒拙拙的,卻是真實可愛的。我們常常會碰到這樣的情況,看到別人有點特別,就急切地希望自己也能成為這樣的人。特別是父母們,見到別的孩子有點過人之處,立馬就會讓自己的孩子學習。手偶故事中的“小青蛙”就是這樣,當它發現別人能做的事而自己不能時,它很沮喪,認為自己很笨。當它在大象的開導下發現自己的特別之處時,它的跳躍就會顯得那麼有力、那麼精彩。其實,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點,每個人都有別人不可替代的長處,每個人都應該為自己的特點和長處感到驕傲和自豪。一個人對自己的認識,對自己的信心很重要,只有當他意識到自己與眾不同時,他就會奮力向高處跳、向遠方奔。所以,作為老師,我們要用教育的敏感和機智來啟發孩子的自信、滿足幼兒的情感體驗。因此,在把握情感特色活動與學習活動融合的基礎上,我設計了“我就是喜歡我”這樣一個情感活動。但是在活動中,我更多的以說來參與活動,所以整個活動設計比較簡單,最後以繪畫活動作為結束,讓幼兒進行操作,繪畫出活動所描述的內容。我覺得在活動中,我太過於注重教案的實踐過程,應當多關注孩子,調動孩子的情緒。

作為一名幼兒教師任何一次活動,都應當認真地去分析,研讀相關資料,制定好目標,應當先進行主題研究,一個集體教學活動,在開掘活動材料以完成預定的教學任務時可以有多種選擇,而設計一個集體教學活動的關鍵,就在於活動目標的定位是否準確,換言之,就是對特定的教育物件是否有教育價值。在設計一個集體教學活動時,即使有了好的活動材料,如若活動目標定位得不準確,那麼這個集體教學活動也不可能會是一個好的活動。不管活動的目標是重結果還是重過程活動,這些活動目標必須是清晰的,是可達成的,而且是具有可操作性的。

我覺得社會活動應當從幼兒的實際生活切入,社會活動的情感應當是最真實的,不能有任何虛情假意。幫助幼兒主動建立知識,積累經驗,要與孩子真實相聯絡,應當聽聽孩子們的意見,給孩子有價值的東西。情感是需要挖掘的,要落實具體,大千世界是需要孩子們去探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