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計算機>計算機三級>

2017計算機三級網路技術計算機網路基本概念

計算機三級 閱讀(2.29W)

引導語:計算機三級網路技術要求瞭解大型網路系統規劃,以下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2017計算機三級網路技術計算機網路基本概念,歡迎閱讀!

2017計算機三級網路技術計算機網路基本概念

計算機網路基本概念:

計算機網路的產生、發展、定義和分類,計算機網路的主要功能及應用;

計算機網路形成與發展大致分為如下4個階段:

1 第一個階段可以追述到20世紀50年代。

2 第二個階段以20世紀60年代美國的APPANET與分組交換技術為重要標誌。

3 第三個階段從20世紀70年代中期開始。20世紀70年代中期國際上各種廣域網、區域網與公用分組交換網發展十分迅速,各個計算機生產商紛紛發展各自的計算機網路系統,但隨之而來的是網路體系結構與網路協議的國際標準化問題。

4 第四個階段是20世紀90年代開始。 20世紀90年代網路技術最富有挑戰性的話題是Internet與非同步傳輸模式ATM(A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技術。

計算機網路發展經歷3個階段:

面向終端的單級計算機網路、計算機網路對計算機網路和開放式標準化計算機網路

計算機網路定義:

資源共享觀點將計算機網路定義為“以能夠相互共享資源的方式互連起來的自治計算機系統的集合”。

(1)資源共享觀點的定義符合目前計算機網路的基本特徵,這主要表現在:

計算機網路建立的主要目的是實現計算機資源的共享。計算機資源主要指計算機硬體、軟體與資料。網路使用者可以使用本地計算機資源,可以通過網路訪問聯網的遠端計算機資源,也可以呼叫網中幾臺不同的計算機共同完成某項任務。

(2)互聯的計算機是分佈在不同地理位置的多臺的獨立的“自治計算機”(autonomouscomˉputer),它們之間可以沒有明確的主從關係,每臺計算機可以聯網工作,也可以脫網獨立工作,連網計算機可以為本地使用者提供服務,也可以為遠端網路使用者提供服務。

(3)聯網計算機必須遵循全網統一的網路協議。資源共享的資訊系統。

 按傳輸技術分為:

1。廣播式網路。2。點--點式網路。

採用分組儲存轉發與路由選擇是點-點式網路與廣播網路的重要區別之一。

按規模分類:

按拓撲結構可分:星型網、匯流排網、環型網、樹型網、混合網等。

匯流排型::結構是用一條共用的網線(一般採用細纜線)來連線所有的計算機。它的優點是成本低廉,佈線簡單,但有一個致命的缺點便是整個網路任何一個節點發生故障,整個網路將癱瘓。這種拓撲結構逐漸被淘汰。10臺以下計算機比較適合匯流排型組網,10臺以上便維護麻煩,且易出故障。

星型網:是所有計算機都接到一個集線器(或是交換機、路由器等),通過集線器在各計算機之間傳遞訊號。它的優點便是網路區域性線路故障只會影響區域性區域,不會導致整個網路癱瘓,維護方便。缺點便是成本較高(相對而言)。從上述內容大家可以看出,匯流排型不用集線器,而星形則至少要有一個集線器,才能使網路運轉,從而增加了這部分的開支。星型組網比較流行,它適合任意臺計算機組網。

環型網:結構只有IBM公司採用,目前用的比較少,筆者認為也不是將來的趨勢。

樹型網:星型拓撲的擴充套件。節點按層次進行連結,資訊交換主要在上、下節點之間進行,相鄰及同層節點之間一般不進行資料交換或資料交換量小。它適用於彙集資訊的應用要求。

混合網:各種拓撲結構的綜合應用,現在用得最廣,最有效的一種方式。

按使用範圍分:公用網、專用網

公用網:在國內用得最多的163、169、169均屬公用網

專用網:軍網、校園網

按覆蓋面積分:區域網lan、都會網路man和廣域網wan(不過現在這種概念越來越淡化)

區域網:用於將有限範圍內的各種計算機、終端或者外部裝置互連成網。區域網是都會網路和廣域的基礎。

都會網路:實際上就是一個城市地區的網路,它是介於廣域網與區域網之間的一種高速網路。可以實現大量使用者之間的資料、語音、圖形和與視訊等多種資訊的傳輸功能。我們現在用的寬頻(以太接入方式)便屬都會網路。

廣域網:覆蓋範圍從幾十公里到幾千公里,跨洲、國、地區,形成國際性的遠端網。現在用的internet便屬於廣域網。

作業系統分:Novell、NT、UNIX、LINUX

按傳輸介質分:同軸網、雙絞線網、光纖網、有線網、無線網等

網路的主要功能

資料傳輸:是網路的最基本功能,也是當初建網的目的。

資源共享:指計算機硬體、軟體與資料共享,網路使用者可以使用本地資源,同時也可通過網路訪問遠端資源。

分佈計算:網路上的計算機協作完成各種大型任務,在黑客攻擊和進行大型資料處理中用得比較廣泛。

提供可靠性、可用性:網路上的裝置相互備用,均衡負載。

2. 計算機網路的組成:網路體系結構與協議(OSI/RM),通訊子網與資源子網,拓撲結構、傳輸介質;

網路體系結構與協議(OSI/RM):

該體系結構標準定義了網路互連的七層框架,既ISO開放系統互連參考模型。在這一框架中進一步詳細規定了每一層的功能,以實現開放系統環境中的互連性,互操作性與應用的可移植性。

OSI 標準制定過程中採用的方法是將整個龐大而複雜的問題劃分為若干個容易處理的小問題,這就是分層的體系結構辦法。在OSI中,採用了三級抽象,既體系結構,服務定義,協議規格說明。

 OSI七層:

1 物理層:主要是利用物理傳輸介質為資料鏈路層提供物理連線,以便透明的傳遞位元流。

2 資料鏈路層。在通訊實體之間建立資料鏈路連線,傳送以幀為單位的資料,採用差錯控制,流量控制方法。3 網路層:通過路由演算法,為分組通過通訊子網選擇最適當的路徑。

4 傳輸層:是向用戶提供可靠的端到端服務,透明的傳送報文。

5 會話層:組織兩個會話程序之間的通訊,並管理資料的交換。

6 表示層:處理在兩個通訊系統中交換資訊的表示方式。

7 應用層:應用層是OSI參考模型中的最高層。確定程序之間通訊的性質,以滿足使用者的需要。

TCP/IP參考模型可以分為:應用層,傳輸層,互連層,主機-網路層。

NSFNET採用的是一種層次結構,可以分為主幹網,地區網與校園網。

通訊子網:包括交換部分的結點交換機和傳輸部分的`高速通訊線路,提供網路通訊功能。

資源子網:包括擁有資源的使用者主機、請求資源的使用者終端、通訊子網的介面裝置和軟體,提供訪問網路和處理資料的能力。

計算機網路的拓撲主要是通訊子網的拓撲構型。

網路拓撲可以根據通訊子網中通訊通道型別分為:

點-點線路通訊子網的拓撲。星型,環型,樹型,網狀型。

廣播式通訊子網的拓撲。匯流排型,樹型,環型,無線通訊與衛星通訊型。

常用的傳輸介質為:

雙絞線,同軸電纜,光纖電纜和無線通訊與衛星通訊通道。

傳輸介質是網路中連線收發雙方的物理通路,也是通訊中實際傳送資訊的載體。

3.資料通訊基本概念:資料、資訊和訊號,資料通訊的主要技術指標;

資料:在計算機系統中,各種字母、數字符號的組合、語音、圖形、影象等統稱為資料,資料經過加工後就成為資訊。

資訊:資訊是事物運動的狀態和狀態變化的方式。如果引入必要的約束條件,則可形成資訊的概念體系。資訊有許多獨特的性質與功能,也可以進行測度。

訊號:訊號是資訊的載體

 資料通訊的主要技術指標:

1.資料傳輸速率

1)資料傳輸速率--每秒傳輸二進位制資訊的位數,單位為位/秒,記作bps或b/s。

計算公式: S=1/T log2N(bps) ⑴

式中 T為一個數字脈衝訊號的寬度(全寬碼)或重複週期(歸零碼)單位為秒;

N為一個碼元所取的離散值個數。

通常 N=2K,K為二進位制資訊的位數,K=log2N。

N=2時,S=1/T,表示資料傳輸速率等於碼元脈衝的重複頻率。

2)訊號傳輸速率--單位時間內通過通道傳輸的碼元數,單位為波特,記作Baud。

計算公式: B=1/T (Baud) ⑵

式中 T為訊號碼元的寬度,單位為秒.

訊號傳輸速率,也稱碼元速率、調製速率或波特率。

由⑴、⑵式得: S=B log2N (bps) ⑶

或 B=S/log2N (Baud) ⑷

 2.通道容量

1)通道容量表示一個通道的最大資料傳輸速率,單位:位/秒(bps)

通道容量與資料傳輸速率的區別是,前者表示通道的最大資料傳輸速率,是通道傳輸資料能力的極限,而後者是實際的資料傳輸速率。像公路上的最大限速與汽車實際速度的關係一樣。

2)離散的通道容量

奈奎斯特(Nyquist)無噪聲下的碼元速率極限值B與通道頻寬H的關係:

B=2 H (Baud) ⑸

奈奎斯特公式--無噪通道傳輸能力公式:

C=2 H log2N (bps) ⑹

式中 H為通道的頻寬,即通道傳輸上、下限頻率的差值,單位為Hz;

N為一個碼元所取的離散值個數。

3)連續的通道容量

夏農公式--帶噪通道容量公式:

C=H log2(1+S/N) (bps) ⑺

式中 S為訊號功率,

N為噪聲功率,

S/N為信噪比,通常把信噪比表示成10lg(S/N)分貝(dB)。

3.誤位元速率--二進位制資料位傳輸時出錯的概率。

它是衡量資料通訊系統在正常工作情況下的傳輸可靠性的指標。在計算機網路中,一般要求誤位元速率低於 10-6,若誤位元速率達不到這個指標,可通過差錯控制方法檢錯和糾錯。

誤位元速率公式:

Pe=Ne/N ⑻

式中 Ne為其中出錯的位數;

N 為傳輸的資料總數。

4.網路作業系統:網路作業系統的概念,網路作業系統的功能,常見網路作業系統。

  網路作業系統:

計算機網路作業系統是向網路計算機提供網路通訊和網路資源共享功能的作業系統,它除了具有一般桌面作業系統的全面功能外,還應該滿足使用者使用網路的需要,尤其要提供資料在網上的安全傳輸,管理網路中的共享資源,實現使用者通訊以及方便使用者使用網路,由於網路作業系統是執行在伺服器之上的,所以有時也把它稱之為伺服器作業系統。

根據共享資源的方式不同,網路作業系統可以有兩種不同的分類。如果網路作業系統的軟體相等地分佈在網路上的所有節點,這種情況下稱其為對等式網路作業系統;而如果只是網路作業系統的主要部分駐留在中心節點,則稱其為集中式網路作業系統(即平常所說的伺服器/客戶端模式),並把這種分類下的中心節點稱為伺服器,使用由中心節點所管理資源的應用稱為客戶機。

此外,網路作業系統應具備的特性包括:支援多種檔案系統、32/64位作業系統、高可靠性、高安全性、高容錯性以及可移植性等。

網路作業系統的基本功能

(1)區域網的基本構成

①Microsoft公司的Windows NT Server作業系統。②Novell公司的Netware作業系統。③IBM公司的LAN Server作業系統。④UNIX作業系統。⑤Linux作業系統。

(2)網路作業系統的基本功能

儘管不同的網路作業系統具有不同的特點,但它們提供的網路服務功能有很多相同點。一般來說,網路作業系統的基本功能都有以下幾種:①檔案服務(File Service);②列印服務(Print Service);

③資料庫服務(Database Service);

④通訊服務(Communication Service);

⑤資訊服務(Message Service);

⑥分散式服務(Distributed Service);

⑦網路管理服務(Network Management Service);

⑧Internet/Intranet服務(Internet/Intranet Serv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