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技能>按摩鍼灸>

循經感傳的21個特徵

按摩鍼灸 閱讀(1.48W)

循經感傳現象指刺激穴位時在經脈循行路線上出現的一些特殊感覺傳導現象。是最常見的一種經絡現象。下面,小編為大家分享循經感傳的21個特徵,快來看看吧!

循經感傳的21個特徵

感傳速度

《難經》載:“人一呼脈行三寸,一吸脈行三寸,呼吸定息,脈行六寸。”成年人呼吸每分鐘平均14~18次左右皇帝時代1寸約等於2.5cm,那麼脈行速度為:2.5×6×(14~18)/60=3.5~4.5cm/sec

循經感傳的速度大多數遠較周圍神經傳導速度為慢,每秒數毫米至數十釐米不等。

與刺激部位、刺激方法、刺激量、溫度等因素有關。

感傳深度

體表、皮下、肌肉、內臟各層組織均可出現感傳。

感傳寬度

在四肢多呈細線狀,而在軀幹則呈寬頻狀。感覺帶的寬度範圍在0.5~3cm之間。

感傳的普遍性

黑龍江中醫研究院的“七五”期間國家重點科技攻關專案—經絡感傳普遍性的研究結果表明:不論性別、年齡、職業、種族均觀察到經絡感傳現象。

感傳循經性

感傳通常多與古典經絡主幹循行路線基本相符,總的來說,四肢部基本一致,軀幹部常有偏離,而在頭面部則差異較大。

感傳性質

感覺具有多樣性的特點,常與刺激方法、部位、個體的差異有關。

感傳的阻滯

循經感傳的一般特徵

循經感傳的一般特徵

(1)區域性機械壓迫:500~1000g/cm2,或血壓計袖帶加壓至150mmHg

(2)液體注入法:區域性注射生理鹽水及鹽酸普魯卡因,或M受體阻斷劑、α受體阻斷劑等,特點是阻滯迅速、恢復緩慢

(3)冷凍降溫法:據福建方面觀察,引起冷凍阻滯的穴位深部組織的臨界溫度為21.16±0.4C

(4)面板觸覺刺激法:用毛刷在擬阻斷部位輕輕刷動15分鐘左右,也可阻滯感傳。

感傳的效應

引起相關臟腑的內臟效應。如:足三裡——胃,商陽——腸,內關——心

感傳的激發

運針、電刺激、藥物、入靜誘導(明代李時珍所說“內景隧道,惟返觀者能明察之”)。

循經性

每條感傳線自刺激穴位開始呈單線循經絡傳導,很少分支,在四肢幾乎沒有分支現象,但在軀幹和頭面部循經性較少,有的觀察表明所有的感傳都上到頭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