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技能>演藝>

秦腔有哪些傳統絕技-秦腔的傳統絕技

演藝 閱讀(1.6W)

秦腔是從民間戲法和民間音樂中發展起來的一種地方戲曲藝術,在其傳統的劇目之中還保留了許多民間戲法,並被視為秦腔的傳統絕技。下面,小編為大家分享秦腔的傳統絕技,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秦腔有哪些傳統絕技-秦腔的傳統絕技

  變臉

秦腔、同州梆子、西府秦腔、漢調桄桄、漢調二簧等劇種的生、旦、醜行皆有此特技。其變法有“變臉型”和“吹麵灰”兩種。

變臉型:《三人頭·揭墓》中用此技。揭墓賊用腰帶做好套圈,一端套在殭屍脖子上,另一端掛在自己脖子上,扶起殭屍脫衣時,感情變化複雜,面部表情也隨之變化。他發現死者衣著豪華時,高興得眼睛眯成了一條線,嘴角翹到了鼻子兩側,喜得渾身發抖。當屍體的蓋臉怕飛落,露出陰森可怖面孔時,他被嚇得脖子一縮,裂開大嘴,瞪著兩眼,眉毛不住地跳動。揭墓賊為了抑制心中的恐懼情緒,忽地眉頭一聳,圓鼓雙眼,翹起鼻翼,眥著牙,顯出凶殘之相。死者穿了七套衣服,每旋轉一次屍體,就脫掉一件衣服,同時還要穿在自己身上,並要變化—次臉型。他一時變得憨傻痴呆,一會兒又變得機智勇敢;一會兒扯長脖子,收起下巴,舌尖頂住下脣,把頭和脖子拉成一體,變成又長又細的臉型;一會兒皺起雙眉,縮著下顎,撅著下巴,變成兩腮無肉的險惡者;一會兒又鼓起兩腮,鬆開雙肩,變成大胖子;一會兒縮著頭,收起下巴,變成瘦子……形態百出,變化無窮,全靠一張臉的功夫。漢調桄桄演員田興華精於此特技。

  吹麵灰

演員給自己臉上吹灰,使之變化。西安亂彈《毒二孃》、漢調桄桄《藥毒武大郎》等,皆用此法。武大郎一時毒酒下肚,腹疼難忍,指罵潘金蓮。潘下狠心猛撲過去,用被子捂住武大郎,到潘起身坐在被子上時,麵灰已吹上臉,一副陰森黑煞之臉相。《太和城》中孫武也有變臉的情節。

  牙技

秦腔、同州梆子、西府秦腔、漢調桄桄和漢調二簧等劇種中毛淨所用的一種特技。牙技分為“咬牙”和“耍牙”兩種。咬牙:也叫磨牙,毛淨常用此技。演員用上、下牙齒咬緊磨動,發出咯吱吱的聲音,表示咬牙切齒的恨。這一技巧主要在於控制,咬響並不難,難點在於聲音要響並要傳得遠,還不能有疹人的噪音。秦腔名演員彥娃、劉金錄、範仲魁、華啟民、陳西秦、周輔國等在《反長沙》、《虎頭橋》、《祭燈》、《淤泥河》、《八義圖》等劇中,扮演魏延、蓋蘇文、屠岸賈等,均用此技。

耍牙:即將牙含在口中使其活動。所耍的牙有兩種。一是將兩顆較長的豬牙洗淨,空根郭灌鉛,外部刻細槽,紮上細絲線,使兩牙相連,演出時含於口中,以舌操縱;一種是用牛骨磨製而成的。從前漢調桄恍演員用這種牙。耍牙有六種七個樣式。(一)陰陽齒。即左邊牙尖朝上彎,右邊牙尖朝下彎,或相反;(二)獠牙。即兩顆牙齒同時向上,並微向外撇,呈倒八字形;(三)鼻孔齒。即兩顆牙齒同時向上,將牙尖仲進兩個鼻孔內,根部微撇,呈正八字形;(四)一字齒。即兩顆牙齒分別從嘴兩邊出,伸向兩邊腮部,同嘴脣呈一字形。(五)巨齒:即巨靈神的齒形,兩顆牙齒從嘴角兩側向下斜仲,在下巴兩側呈倒八字形;(六)疵牙。即兩顆牙齒由口中向下伸直,呈“ll”形狀。西府秦腔藝人謝德奎、溫良民、趙文國、焦定國等常用此技。主要用於番王、判官、鬼怪—類腳色。漢調二簧藝人劉嗚祥,漢調桄桄名淨馬忠福、張同福、華天堂,西安亂彈的王化民,後起之秀雷藝強,富平阿宮腔的柏福榮等均擅長此技。

用2-4顆洗淨的長豬牙空其根部灌鉛,繞根部外圍刻一道細渠,用約二寸長的線分頭紮在渠裡,銜在嘴內用舌操作。表演時,嘴脣、牙齒配合舌尖頂來拉去,使其吐出各種形態的“耍牙”技巧。唱唸時,用舌將牙頂到脣內牙外兩邊即可,功夫深的演員經常牙不離口,並唱唸清晰。此表演技巧難度特大,具有和高的欣賞價值!秦腔有史以來能活泛用用此表演技巧的實屬鳳毛麟角。(上個世紀)四十年代劉鳳鳴老藝人的“耍牙”表演堪稱一絕。五十年代的王華民也有此技巧。後起者雷藝強“耍牙”表演自如,並能準確的配合人物的性格和情感。富平“阿宮腔”淨角演員柏福榮尚能“耍牙”,六十年代他表演的《活捉王魁》一戲中的判官,把“吐火”巧改“耍牙”,頗有聲譽!此後再無有演員掌握“耍牙"技巧真是秦腔界的遺憾! “耍牙”技巧,在秦腔傳統戲中一般表現相貌凶惡的角色。周倉、判官、王白超、龍鬚虎、鄧忠等都用耍牙表演。不管陽世三間,陰曹地府,還是天際神界,皆有用之。其代表作為《淤泥河》中的蓋蘇文。

秦腔《淤泥河》中蓋蘇文“耍牙”的表演技巧

《淤泥河》是秦腔傳統摺子戲。蓋蘇文,毛淨應工,此戲中講究“三耍”,即“耍領子”、“刷眼神”、“耍牙”。尤其獨特的“耍牙”表演為人物的面孔增添了凶惡的表現力,藝術效果特強。蓋蘇文頭戴紫金冠,插雙翎,吊狐尾,別鬢毛,掛“紅張”(頜下),扎紅靠,紅彩褲,登紅色虎頭靴,手提三股叉。

李世民連人帶馬被陷淤泥河中,做一連串掙扎欲衝出淤泥河的表演後,蓋蘇文在“雷錘”鼓點中從上馬門躍到臺前,左腳站定,右腳抬起,左手抓領子,右手舉叉,口吐上到“八”字牙亮相。接著向右轉身(收牙)至上馬門定頓,引出四角子,至臺右角,一轉身到臺中,右腳抬起,包腳,左手握叉扎地,右手抓領子,口吐上中雙勾牙亮相。四角子在蓋蘇文走進臺中的同時圍蓋跑圓場,蓋收勢收“牙”至臺右角,,四角子雖至臺右角一字型站定,蓋端叉踢左腿接催步,跨右腿左轉身,擺左腿到臺左“黃場”,即伸臂大笑三聲四角子接笑,音尾繞臺口下場,蓋同時走向臺右尾跟四角子,跑至下馬門,扎“左弓箭式”,隨著“擺刀穗’鑼鼓伴奏,左手抓領子,右手抓叉把順掄數圈,接著繞頭領子衝著觀眾掃一圈,把叉頭對著臺右角,左手摟韁,向右歪著身子和頭,合著“倉、倉、倉”三點鑼鼓聲,雙手雙腳交叉跳躍三下(表示高興),接著“扎右弓”箭式,在鑼鼓節奏中掄叉吐雙分上下“牙”(一牙斜衝上,一牙斜衝下,牙尖都朝外勾)亮相,頭擺動,表示得意。然後合著“倉——倉”兩聲收錘鑼鼓節奏,雙手端叉,右手將叉把通到左手,摟韁,站左“丁字步”吐下中上勾“牙”(一牙在中直下,一牙衝上向外勾)亮相。片刻雙眼隨著頭左右擺動兩下隨著鑼鼓節奏,轉身超前恨踏三步,由慢變快從下馬門下場。

  屍吊

亦稱“大上吊”[劉全進瓜],秦腔、同州梆子、西府秦腔、漢調桄桄、漢調二簧、眉戶等劇種均有此特技。演出前,先將一根長吊杆,平綁於入場口的柱子上,杆的一端在臺口,另一端藏於臺內側。劇中人上吊時,站椅上,將白綾吊圈綁於杆頭,然後將吊圈套在脖子,蹬倒椅子。這時臺內即將吊杆一端壓下,右移,使杆頭上翹並伸出臺口,使上吊者高高吊於臺前。演員在化妝時,腰裡扎一橢圓形鐵裹肚,上端有兩個鐵鉤,由胸部直通脖頸。上吊時,往脖子上套的吊圈一定要套在鐵鉤上,然後將一水袖繞脖搭肩,以作掩飾,另一水袖下垂,呈現出活人被吊死的景象。至今已不用此技。

  吹火

亦稱噴火,一般多用於有妖怪、鬼魂出現的劇目中。秦腔《遊西湖·救裴生》中,李慧娘用此技。吹火的方法是先將松香研成粉末,用籮過濾,再用一種纖維長、拉力強的白麻紙包成可含入口中的小包,然後剪去紙頭。演員吹火前將松香包噙在口裡。用氣吹動松香包,使松香末飛向火把,燃燒騰起火焰。

常見的形式有:直吹、傾吹、斜吹、仰吹、俯吹、翻身吹、蹦子翻身吹等。就其形狀可分為;單口火、連火、翻身火、一條龍、蘑菇雲火等。

單口火:即一口一口吹火。主要用鼻子吸氣,丹田用氣,衝著火把的火苗直吹。

連火:用氣方法與單口火相同。吹時要連緊一些。在火頭上吹第一口火,乘其未滅時,緊接著在第一口火上再吹一口火,使火延續不滅。

翻身火:踏左步,半臥魚勢,從火頭上引火(即借吹出的火苗再連續噴出松香末,使火苗不斷延續長達四、五尺)翻身,轉一圈後,火仍然連續不斷。

一條龍:半臥魚勢俯衝火把頭吹火,然後離開火把,均勻地一口氣吹的引過火來,使火苗不斷延續長達數尺,猶如一條火龍一樣擺過去。

磨菇雲火:半臥魚勢,在“一條龍”火的龍尾上緊接著再擺回來,重重地一口一口吹火,即成一朵一朵的磨菇狀(也叫天女散花或火中鳳凰。後來吹這種火時,還可將火的顏色變成雪青色)。以上是最基本的幾中吹法,還可根據劇情需要和舞蹈動作的變化而變化。秦腔黨甘亭、何振中、李正敏、馬藍魚、張詠華、孫利群、張燕;同州梆子王德元;西府秦腔曾鑑堂、李嘉寶等均擅長此技。馬藍魚的“鬼吹火”(《遊西湖·救裴生》中的李慧娘之鬼魂吹火)享譽全國。她能吹出各種形狀的火,且能一口氣吹到四十多口火,堪稱絕技。她曾向全國,如北京、上海等省市的很多劇種的演員傳授過此技。

  頂燈

演者將一盞油燈點著,置於頭頂,耍各種動作。秦腔《三進士》的'丑角常天保因賭博被其妻處罰頂

燈。常天保頭頂油燈,跪地、行走、仰臥、鑽椅、鑽桌、上桌等,均很自如,並能使油燈不掉、不灑、不滅。這全憑演員脖頸的平衡技巧。秦腔丑角演員劉省三、晉福長和漢調桄桄演員王半截、趙安學及漢調二簧演員蔡安今等,均擅長此技。王半截還能自己將頭頂之燈吹滅。

  打碗

秦腔、同州梆子、西府秦腔、漢調桄桄及漢調二簧等劇種演神廟會戲時常用的打鬼特技。《打臺》的天官,《太和城》的孫武子等淨角、鬚生也用此技,其表演方法是將一碗擲於空中飛轉,用另一隻碗飛出擊打,兩碗同在空中粉碎。打碗表演有平打、斜打兩種打法。平打:先將一碗底朝下平擲於空中飛轉,再將另一碗底朝上擲出,兩隻碗底對擊相撞,破碎落下。斜打;兩手各拿一碗,碗底相對轉磨,打時先將碗側立擲出,使其在空中如車輪滾行狀旋轉,然後將第二個碗如法擲出,以碗底邊撞擊而破碎。西府秦腔鬚生王彥魁、唐二瓜、司東紀、呂明發,西安秦腔演員陸順子、和家彥、劉立傑、閻國斌等,均擅長此技。

  鞭掃燈花

秦腔、同州梆子、西府秦腔、漢調桄桄和漢調二簧淨、旦行的表演特技。有鞭掃燈花和“紙擺子”(把

紙擰成繩子一樣的條子)掃燈花兩種。鞭掃燈 花:《太和城》中的孫武子與《黃河陣》中的聞仲用此技。其表演法是:先用黃表紙在鞭梢紮成約四寸多長的紙花,然後加足燈油,拉長燈捻(用紙裹香做成),使其多出燈花。演員在兵卒下場後,跨右腿,左轉身,躦步,左前弓後箭,面向觀眾,對著舞臺左前角吊的油燈,在打擊樂《腳底風》伴奏中,雙鞭從下向上,反手交叉挽面花,雙鞭梢前面的紙花,反覆掃向燈捻上所結的燈花,使其擴散,灑向空中。接著,跨左腿,右轉身躦步,右前弓後箭,面向觀眾,對著吊在舞臺右前角的油燈,動作要求與鑼鼓經同上,只是方向不同。接著,舞一套雙鞭,在《倒四錘》中,到舞臺右前角扎勢亮相。這時,舞臺空間火星閃閃,四下飄落,忽明忽暗,撲朔迷離。靠近演員亮相的那盞燈,因燈花被掃掉而燈光由暗轉亮,使觀眾清晰地看到演員面部的表情與眼神。掃燈花,在添油、撥捻子、結燈花、掃燈花上,均需掌握好時間,恰到好處,配合默契,才能顯示出技巧的高超。舊時演出用清油燈照明,用此特技。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照明條件的改變,此特技已無人使用。

  踩蹺

秦腔、漢調二簧旦角表演特技。蹺子是木製腳墊,尖而小,約三寸長,外面套繡花小鞋。演員只能用兩個腳指穿假鞋,而且要將鞋綁在腳指上,因此,稱之為扎蹺。扎蹺之後,演員只能憑兩個腳的腳指行走,腳跟高高提起,扎蹺演員則始終都得用二指著地。戲演完後方可解蹺休息。更難的是,不僅要求模仿三寸金蓮的步子和形態,還有特為扎蹺設計的高難動作,如:踩蹺走凳、踩蹺過桌、踩蹺踢石子等,沿低上高,蹦跳不止,方能顯出演員的踩蹺技巧來。清乾隆時,秦腔旦角魏長生在北京演出後,“名動京師”,踩蹺之技從此推廣到全國各兄弟劇種。魏長生之後,踩蹺著名者有朱怡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