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作文>

關於橋的作文10篇

作文 閱讀(1.42W)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許多人都有過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都不陌生吧,藉助作文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一篇什麼樣的作文才能稱之為優秀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關於橋的作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關於橋的作文10篇

關於橋的作文1

友誼的力量是無窮的:沒有翅膀,卻可以讓你翱翔於廣闊的藍天;沒有雙眼,卻可以讓你認清前進的方向;沒有雙手,卻可以在困境中助你一臂之力,友誼之橋。

曾幾何時,你成功了,你是否會想到他?他一定會比你更加高興,會陪你一起開懷大笑。但也不忘了給予你善意的提醒,讓你不會在成功中迷失方向。

曾幾何時,你迷茫了,你是否會想到他?他一定不會和你一同在濃霧中迷失方向,而會為你點明前進的道路,讓你不會在迷霧中跌入陷阱。

曾幾何時,你失敗了,你是否會想到他?他一定不會和你在荊棘中一同沉淪,而會給予你鼓勵,讓你在他的鼓勵中感到未來的光明,不知不覺中撫平了你心靈的創傷。

俞瑞,字伯牙,善於彈琴,極負盛名,雖然有許多人讚美他的琴藝如此高超,但他知道沒有一個人能聽懂琴中之意,所以,俞伯牙一直在尋找自己的知音。一次,俞伯牙奉晉國國君之命出使楚國,中途由於風大,不得不將船停在岸邊。晚上,風浪漸漸平息,雲開月出,月色朦朧,望著遠處清淡的月光下平靜的湖面,拿出他的琴,如痴如醉地彈了起來,這時,他隱約看見朦朧的月光下站著一位青年,一身農人打扮。他見俞伯牙看見了自己,就說:“我是個打柴的,聽到琴聲,覺得美妙,就在這裡聽聽。”於是俞伯牙就問:“您既然懂得琴聲,那就請您說說我剛才彈得曲子吧!”打柴的人回答:“您彈的是孔子贊堂弟子顏回的曲譜吧。”

俞伯牙大喜,請鍾子期上船辨識其中之意。當他彈奏的琴聲雄壯高亢的時候,打柴人說:“這琴聲,表達了高山的雄偉氣勢。”當琴聲變得清新流暢時,打柴人說:“這後彈的琴聲,表達的是無盡的流水,散文隨筆《友誼之橋》。”

俞伯牙聽了不禁驚喜萬分,自己用琴聲表達的心意,過去沒人能聽得懂,而眼前的這個普普通通的打柴人,竟然聽得明明白白。在這野嶺之下,竟遇到自己久久尋覓不到的知音,於是他問明打柴人名叫鍾子期,和他喝起酒來。倆人越談越投機,相見恨晚,結拜為兄弟。約定來年的中秋再到這裡相會。

和鍾子期灑淚而別後第二年中秋,伯牙如約來到了這裡,可是他怎麼也不見鍾子期來赴約。第二天,伯牙向一位老人打聽鍾子期的下落,老人告訴他,鍾子期已不幸染病去世了。臨終前,他留下遺言,要把墳墓修在江邊,到八月十五相會時,好聽伯牙的琴聲。

聽了老人的話,俞伯牙萬分悲痛,他來到鍾子期的墳前,悽楚地彈起了古曲《高山流水》。彈罷,他挑斷了琴絃,長嘆了一聲,把心愛的瑤琴在青石上摔了個粉碎。

兩位“知音”的友誼感動了後人,人們在他們相遇的地方,築起了一座古琴臺。直至今天,人們還常用“知音”來形容朋友之間的情誼。

俞伯牙與鍾子期兩位知音的相逢也許是必然的,也許是偶然的,但是鍾子期在俞伯牙人生之路上的重要性是不可替代的,雖然兩人不能相見,但友誼的力量卻推動著相隔千里的俞伯牙,邁過道道難關,跨過酷暑嚴寒,走向人生美好的彼岸。

是的,真正的友誼就是在交往中相互信任的基礎上才能建立的,只要你懷有一顆真誠的心,將心比心,坦誠相待,你就會得到真正友情的回報,能把自己真心地贈給朋友,你就會贏得更多真正的朋友。

也許若干年後,驀然回首你曾經走過的路,你會發現,你原來不是一個寂寞孤獨的旅行者。

關於橋的作文2

歲月似一張綿密的網,篩去記憶的泥土,留下在我腦海中揮之不去的童年時光。

橋是我童年的夥伴,為我的童年添上了瑰麗的色彩。聽說這座橋有很久的歷史了,橋面上長滿的青苔猶如長長的地毯,散發出悠久和歲月的味道。橋身是用木頭做的,一根一根整齊的排列著,雖說走過了幾代人,但它依然挺拔,顯示出古人是的勤勞與智慧。橋橫跨一條小河,流水淙淙,恰如姑娘嬌嫩的容顏,又如一曲溫柔婉轉的歌,與小橋的滄桑古老相融合,好像訴說一個故事。這座橋是我每天上學放學的必經之路,慢慢地我就發現隨著季節的更替,橋會顯示出不同的風姿。

春天的時候,晨霧薄籠,碧瓦晶瑩,春光明媚;芍藥帶雨含淚,脈脈含情,薔薇靜臥枝蔓,嬌豔嫵媚。柳絲婀娜嫋嫋,輕撫著橋,展現著它們的纏綿,紛飛著看也看不清,聽也聽不清的飛絮。橋散發出清新舒服的味道。夏天,在我印象中是聒噪的,蟬鳴蛙鳴打成一片,給這片土地帶來了生機,鬥急了流水,鬥急了石榴花,清風帶著花香迎面撲來,橋好像被這熱鬧的氣氛感動而顫動起來。秋天,蕭瑟的風吹落了樹上的葉子,也吹孤單了這座古老的橋,但是它有了葉子的眷戀,葉子依偎在它的胸懷,一座火紅的橋甚是好看。收穫的農民帶著喜悅從它身上走過,它加重了工作負擔但是它樂意為人們服務,它依舊無聲無息地佇立在那。冬天雪似柳絮,像鵝毛,紛紛飄落在小橋上。看,小橋猶如白玉雕出的工藝品,使人捨不得從上邊踏過。人們沒有忘記它,這年冬天人們把它修葺完善了。

橋充實了我的童年,使我學會了觀察,它帶給我的還有濃濃的親情。“搖啊搖,搖啊搖,搖到外婆橋。”這首兒歌伴我走進多少個甜美的夢鄉,小時候爸媽忙於工作,把我放在外婆家,我是跟著外婆長大的,在我心裡,外婆就是我的橋,為我遮風擋雨,是我休棲的港灣。有一次我和幾個小夥伴去別人家偷棗吃,讓人家發現了,帶著我去找外婆,外婆守著人家的面把我打了,打的我號啕大哭。晚上外婆語重心長的對我說:“不要幹偷偷摸摸的事,小時偷針,長大偷金,外婆希望你做一個好人,對社會有用的人。”外婆流下了眼淚。外婆經常帶我去小橋邊洗衣服,瘦瘦的肩膀卻有力的擺動小河中的衣衫,黃昏,斜陽下,橋邊楊柳低垂,外婆勤勞的剪影深深烙印在我的靈魂中,勤勞的血液於無知無覺中流淌在我的身體中。我曾多次要求幫外婆洗衣服,外婆總是說我是要幹大事的,不能幹女子做的事,其實外婆是心疼我,長大以後外婆又告訴我自己動手豐衣足食,只有通過自己的勤奮努力才能過上好日子,只是外婆不知道我早已從她的身上懂得了這些道理,外婆對我人格的養成指明瞭方向。在外婆家的時光充滿了愛與親情的味道,難忘一大一小兩個身影總是從橋上走過;難忘黃昏橋下沉醉於和朋友嬉戲中的我總能聽到外婆急切呼喚回家的聲音;難忘外婆的慈愛的目光和溫柔的撫摸。

再看看如今迷宮般的城市,讓人習慣了看相同的事物。縱橫交錯的交通設施,構成了城市的血脈和骨架,推動著它們踏步邁向現代化國際城市。那水泥磚瓦的立交橋是多麼雄偉壯麗,可為什麼那麼死氣沉沉,沒有一點故事也沒有味道,只是迎合了高速發展的社會罷了。

“想回到過去,試著抱你在懷裡,羞怯的臉帶有一點稚氣,想看你看的世界,想在你夢的畫面,只要靠在一起就能感覺甜蜜。”好想回到過去,找尋童年時對它的記憶;找尋失散已久的味道,愛的味道。

關於橋的作文3

橋如人生,人生如橋。人生又恰似九曲之橋,可人生何止九曲之彎。——題記

九曲橋——屈原

他,站在汨羅江畔,望江水滾滾,淚水浸溼衣袖。吟著“眾人皆醉我獨醒”的詩人,難道此時也醉了嗎?不,他沒醉,只是我們世俗的眼中無法看到他那心中的一座“九曲橋”。他悲痛祖國大好河山的破裂,而無力挽回,寧願自己直走“九曲橋”去敲醒昏君的一場夢,也不願自己看著“九曲橋”兩旁的“殘花敗柳”,終於投河自盡。

九曲橋——荊軻

他,站在易水江畔,望狼煙烽火,馬蹄踏破易水寒。吟著“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返”的豪言壯語,懷藏利刀。只為不願看黎民百姓再受秦始皇的迫害,擔起“九曲橋”上走直路的重擔,抱著雄心壯志刺殺秦始皇。當一切失敗時,他仍不後悔,因為他知道還會有更多的人像他一樣站起來反抗,他死而無憾。

九曲橋——項羽

他,站在烏江江畔,望江東父老,鮮血染紅衣襟。成全了大漢,“大風起兮雲飛揚”:鴻門宴時,義放劉邦小兒,是他博大的胸懷;不聽亞父範曾的良言,是他不懼劉邦的陰險。四面楚歌,無言以對江東父老,不願再東山在起,享受千瘡百孔的江山,去直走“九曲橋”,忘記了一切的成敗,揮劍自刎。

九曲橋――我

我,站在“挫折”江畔,望艱難險阻,汗水締造成功。堅信成功並非只有天才可以做到。當走上人生的“九曲橋”時,重重困難,就像一個個彎處,我們可以繞過,也可以選擇直走。但繞過會失去一分信心,一分勇氣,成為懦夫;而直走,我們則會得到一分信心,一分勇氣,更離成功近了一步,也為自己積累了經驗,使“九曲橋”伸直。

九曲人生橋,其實只是由你決定它的“彎”數,“彎”的最少的才是最美的人生橋! 在橋一方

夜闌人靜時,寂寂無人處,總有一個聲音在低語:橋是什麼?它僅僅是一條放大的板凳嗎?我知道這是不安分的心靈在叩問,是愛幻想的大腦在高速旋轉。在這個多元的世界裡,萬物皆相似,在思索了半天后,潺潺的心靈之水送來了答案:水也是橋。

水是思鄉之橋,美麗的昭君出嫁時,陪嫁的除了金銀珠寶外,最不可缺的就是那香溪溪水,是那條長溪給了她落雁的容貌和如水的柔情與堅毅。幾次伴著月夜環佩空歸,對著遠方暗自落淚,遠嫁的姑姑再也不能隨侍女一起到溪邊浣紗,梳洗那如雲的長髮,“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塞外沒有親似骨肉的香溪和親如夥伴的侍女,她對著那瓶溪水暗自神傷,在溪水架成的思鄉之橋上失神、落淚。

水是友情之橋,那潭深千尺的桃花潭水依舊如故嗎?李白與汪倫的友情隨之沉積至今,忘不了那仍依惜別的友人深情的目光和一份僅存心底而無法用語言表達的默契,還有什麼不快嗎?舉杯與朋友暢飲,對影成三人獨酌,讓人神傷,遠在天涯斷腸人的自飲讓人心碎,這友情之橋讓“海記憶體知己,天涯若比鄰”成為現實。即使遠隔千山萬水,也有人為你祝福、祈禱,潭水依然如故,友情越積越深,一葉素箋為你寄去相思,一封飛鴻讓我們永記潭水般深厚的友情。

水是愛情之橋,前生前世黛玉欠下寶玉那幾滴瓊漿化成他們今世的姻緣之橋,演繹一個動人的愛情故事,正是這座橋造就了情侶情緣,讓他們如水繞山、山護水般纏綿,藐視著世俗的眼光,走出天國的迷夢,到地獄裡尋找自己的真家,他們不愛那南面的金山,西面的銀山,東面的銅山,卻偏愛北面的那座孤冷的北山,情願用一生卻廝守它的清冷與孤寂。

佇立在這條我們似懂非懂,朦朦朧朧的橋上,感覺它好像一部長長的、牽動心絃的史書,讓

我思索至深,感悟至深。

關於橋的作文4

漫長的人生旅程,曾走過坎坷泥濘,曾遇過苦雨悽風。旅途渺渺,我想找尋溫馨的驛站;人海茫茫,我想走進真誠的心田。

我知道,這一切就在彼岸。可是,狂風肆虐,巨浪滔天,沒有渡口,也沒有艄公。我無力泅渡,只能默默企盼!感謝上蒼,賜我一座網路架起的心靈之橋,讓我從橋上緩緩走入夢中的彼岸。

洗去一路風塵,休整疲憊的身心。將成功與失敗、輝煌與落寞,都留在另外一個世界。在鍵盤的舞蹈中,體會月下荷塘的怡然釋懷;在耳麥的吟唱裡,感受南山下的悠然自得;在熒屏的畫卷上,品味桃花源的美麗夢境。。。。。。喝一壺醇香的老酒,看窗外那片青青的草地,嬌柔的花兒悄悄綻放,悠揚的牧歌隨風飄向遠方,我的心慢慢沉醉。。。。。。

穿越心海的阻隔,拆除心靈的籬笆。將名利與得失,虛偽與顧忌都留在另外一個世界。隔屏面對的你我,伸出雙手,輕輕相握。在你的坦蕩中,我把心中的故事講給你;在我的真誠裡,你把心底的祕密告訴我。我們彼此理解,彼此安慰;我們彼此欣賞,彼此鼓勵。淡淡的牽掛,切切的關懷,純潔的友情,象白雲一樣淡雅;默默的祝福,款款的關愛,摯若親情,如泉水一般清澈。遠在天涯的我,成為你最親近、最忠實的朋友;未曾謀面的你,猶如我血脈相連的姐妹弟兄。寒夜裡,我為你燃起熾熱的篝火;風雨中,你為我撐起一片晴空。。。。。。 網路——心靈之橋,你讓我跨越時空的距離,在溫馨的驛站中,揮灑浪漫;你消除了心與心的屏障,讓我在真誠的心田裡,放牧情懷。明天,我將在人生旅途中繼續風雨兼程,只要有網路架起的心靈之橋,我就不再畏懼坎坷泥濘,不再害怕苦雨悽風 。為了我心中永不熄滅的理想,我將一路瀟灑前行! 心靈的橋樑

如果心靈沒有距離,天涯也是咫尺;如果心靈有了距離,咫尺就是天涯。搭建一座心靈的橋樑,拉近我們彼此的距離。每時每刻,我都銘記著:敞開心門,為他人建造一個充滿愛與溫馨的心靈心靈之橋

送人玫瑰,手留餘香。至今依稀記得那“驛路梨花處處開”的美景,那是人與人之間心靈的碰撞,激起的一朵浪花,取名叫:愛。人人為我,我為人人,鍾情那辛勤的蜜蜂,這可愛的小生靈,對人無所求,給人卻是極好的東西,為人們釀造生活,那是雲淡風輕中所留下的一種精神,取名叫:奉獻。在生命的延續裡,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心靈之橋,它所孕育的不正是愛與奉獻的精神嗎?

愛的色彩紛繁複雜,愛的格調雅俗高低。只要你真正用心靈蔚藉與幫助他人,那麼,這樣的愛定能流放遐邇,愈加甘甜。一句輕輕的問候,一個溫暖的眼神,一雙助人的雙手,都將是愛最好的傳遞,它們為心靈之橋增添更多色彩 。讓愛在這裡播種,沐浴陽光雨露,收穫一份心靈的淳樸與希望。讓愛在這裡發光,享受著真誠與坦蕩,拮取一顆助人為樂的心。

長路奉獻給遠方,玫瑰奉獻給愛情,白雲奉獻給藍天,星光奉獻給長夜。它們都是彼此心靈的橋樑,不求任何回報,默默地散發自己的光亮,照耀他人,潤澤他人。面對人生,面對社會,我懂得了奉獻的偉大與高潔,它不是愚蠢的代名詞,更沒有索取的意味,它直接源於至聖至潔的心靈

心靈的美好將鼓勵我勇往直前,我會在呵護。

關於橋的作文5

遠遠看去,爺爺像一座橋。

這橋不是趙州橋,沒有氣勢磅礴的雄渾風采,亦不是蘇杭石橋,沒有典雅嫻靜的詩情畫意。他只是一座普普通通的,瘦削的橋,駝著身子,用骨架連線著一個家的橋。

這橋是沉默的。橋將身子趴下,手搭著這邊,腳踏實那邊。每日每夜地立在溪流上,任腳步從他身上踏過,一言不發。

自我記事起,爺爺總是悶不做聲 ,扛著鋤頭去地裡幹活,看不出來任何情緒,透過他渾濁的眼睛,看不到任何波瀾。奶奶總是打趣爺爺:話也不說,像個悶葫蘆。每每這時,爺爺總是像沒聽到似地低頭做事,本來就駝的背顯得更加駝了。爸爸曾說起過爺爺的一件往事:那時爺爺還年輕,身強力壯的小夥子,盛夏時節,帶了一小袋米和一些糧票去老家拜訪親戚。坐的是火車,鐵軌“啪啪”的聲音有規律地響著,令人昏昏欲睡。縱使車廂擁擠,人聲嘈雜,爺爺也抵不住睡意襲來。等下了站,才發現兩手空空,米沒了,糧票也沒了。當時爺爺心裡急得啊,不知該如何是好。找賊肯定是找不到了,可是也不能空手去看親戚啊。爺爺只好一邊往前走,一邊想法子。到了離親戚家不遠處的山腳,法子一個也沒想出來,只好又往回走,繼續想,如此迴圈往復。六月驕陽似火,爺爺一個人悶頭在太陽底下徘徊,過路的人問他,他也不答話。又渴又熱又餓,終於,支撐不住,昏倒在地。幸好那時有熟人路過,看見了他,連忙將他帶到家裡,煮了碗稀飯,才把爺爺喚醒。

爺爺總是沉默,像橋。更多的時候是身體力行的勞作,用汗水澆灌時間的土壤。

這橋是固執的,他甘願俯身於骯髒的土壤裡,被奔騰的流水腐蝕身軀,揹負這世間最沉重的苦難。

爺爺一生都在勞作,黑色的土地是他最親近的朋友。每日清晨,薄霧濛濛,便扛著鋤頭往地裡走,待到日頭正濃,回家匆忙扒口飯,又急急地往地裡趕。爺爺很少穿鞋,春夏秋冬,都能看到他寬大的腳掌有力地踩在土地上。風吹日晒,黑褐色的腳背與土壤融為一體,踩在各式各樣的地面上,腳板早已硬化,再體會不到冷暖。橋也如此,歲月風霜擠彎了它的背脊,過往行人磨平了它的凹凸。

爺爺的腿很瘦,乾巴巴的只剩下褐色的皮包裹著骨頭,行走的時候有些不協調。據奶奶說,中年的時候,骨頭錯了位,每夜都疼痛難耐,家裡人勸他去醫院看看,可爺爺又是如此固執:“去看什麼!浪費錢!土地是我最好的藥。”胡亂往腿上抹了一把藥,又往地裡跑。爺爺總是固執,像橋。從來不會順著別人的意願,他有他固執的驕傲與執著。

橋的使命是揹負重任的。只要橋在,人們就再難看到山窮水盡,就再難遇到窮途末路。安然地踏過它的身體,如履平地,少了艱辛。

爺爺一輩子沒做過一件大事,沒說過一句讓人記牢的話,沒留下過一則動人的故事。來到這世界上,像橋。是專門出力和流汗的,是專門趴著身子讓後人順順當當過山過水的。在艱難歲月裡,他馱著一個七口之家,每天起得最早,睡得最晚,幹最苦最累最髒的事。他揹負的重量硬生生地把背也馱彎了。他一生都是在馱著一個家,到了晚年也未曾有片刻歇息。

終年一身灰黑布衫,像橋。

終日田頭重擔在身,像橋。

終生揹負任勞任怨,像橋。

遠遠看去,我已經分不清橋是爺爺,還是爺爺是橋。

關於橋的作文6

石拱橋是家鄉惟一一座有歷史性的橋,它建立於一九九七年,直到現在還依然,完整儲存。其實說石拱橋有歷史,也只不過是相對家鄉而言。倘若與其它地區相比,那就不值一提了。

石拱橋是一座長五十米,寬五米,高三米的石頭橋樑。為什麼要說它是石頭橋樑呢?因為石拱橋的建造幾乎全是石頭,極少水泥,並且橋面凹凸,人走起來,艱難得很。其實說,建石拱橋石頭多,水泥少,也是有原因的。因為那時家庭貧困,村裡派的錢也不多。不過還好,石拱橋建起還是挺堅固的,也很有特色。

石拱橋的結構很是美觀,也很吸人眼球。雖說橋不長,但卻建有三個拱形,各有特色,觀賞價值也很高。橫看石拱橋,它像三座巍峨山峰,雄偉壯觀,氣勢澎湃,有一副英雄氣概;上看石拱橋,它像三個無底山谷,霧氣噴薄,氤氳絮繞,有種身臨其境的奇特妙感;下看石拱橋,它像三條拋物線,勾勒均勻,長短參差,有點獨特新穎的視角吸引力。三拱之間,還有兩個稍微平滑的平行四邊形。以中拱為點,前後兩個拱,共以中拱建一個平行四邊形。雖說這平行四邊形,並未給橋外觀,增添什麼生色,但卻起了個支撐和穩定作用。三拱的水位也大不相同。第一拱最深,二拱其次,三拱最淺。具鄉里人說,這樣是為了防洪。至於還有沒有其它功效,我也說不清個究竟。

記憶中,在沒建這座石拱橋之前,這裡只有一座用鐵釘和鋼鐵建造的木頭橋。因常年雨水滴淋,時間一久,木頭就不經用了。至於這座木頭橋,是什麼時候拆的,我也不大瞭解。根據村裡人的說法,是因為,在這裡,淹死了一個兒童,之後村委會商量,並決定把木頭橋拆除了。

兒時,喜歡在石拱橋上,走走往往,觀望河水。但當時並沒覺得,石拱橋會有思想,也沒想到它會變老。直到上次,我再走上這座石拱橋,才真正的體會到,它的腳步走得很匆忙,心臟跳得也很快,似乎是要去做什麼大事,又好象是為了生計而忙碌著。是什麼使它變成這樣的呢?是因為時間消磨它,變老了嗎?還是走路人把它,摩挲老了呢?或者是經受不了,人間悲歡離合,金錢誘惑想盡快老去呵?噢,石拱橋真的`老了,那一塊塊凸起的石頭,都被鄉親們的草鞋磨碎了,碎得很厲害,似乎還在流血。河水也在侵蝕著它的身體,它很疼,但沒有呻吟。它望著河水,似乎在對河水說,“孩子,你流吧。流得越遠越好,流開這個貧窮的農村。奮鬥吧,孩子。為了夢想奮鬥吧”,於是河水真的流走了,帶著石拱橋的祝福與希望,流到了另一個地區。繁華,美麗,高樓,河水彷彿覺得這裡很貼切殷實,但也感到陌生。之後,它併為了夢想,不斷的努力,奮鬥。直到有一天,它突然發現自己在這個地方,原來是那麼的渺小,卑微。------老師的歧視,同學的詭譎,甚至朋友的出賣,它都經受了。它想離開這個冷漠無情,自私自利的鬼地方。可是它流不動了,它已經被漩渦捲進了陷阱,在也不可能流出來。它寂寞,它惆悵,它想在過過有鄉村氣息和石拱橋相伴的生活。

於是,它的靈魂迴歸了農村。當它再次,踏入這座離別兩年的石拱橋時,它流淚了,它彷彿覺得這才是它過的生活。可當它在往石拱橋看時,它發現石拱橋老了,它在也不是以前那座石拱橋了。然後,它帶著失落的心情離開了石拱橋。

橋老了,它會說話嗎?

關於橋的作文7

東有燈臺西有鵝,南有馬鞍北有雀這兩句在民間流傳很廣的詩句記載了桂中著名商埠——龍城的四大著名景點。如今,這四大著名景點風光依舊,在人民的呵護下更煥發了青春的魅力。而現在的柳州,成為了一道道亮麗的風景線的卻要數那飛架柳江南北,絢麗多姿,造型優美的座座大橋。

我的家鄉柳州地處桂中腹,上連風景名城桂林,下接廣西首府南寧,成為廣西的交通樞紐,但江流曲似九迴腸這獨特的地貌,使柳州市被柳江隔成環抱葫蘆半島的河南河北兩大塊,橋樑成為南北交通急需解決的大問題,成為龍城人民歷史的期盼。

小時候,我曾聽外祖父說過一段美麗的傳說,柳江河上架起了一座浮橋!那時,浮橋是柳江河上僅有的一座木製橋。浮橋下方是用一排由幾十條相扣的小船墊起,上面鋪上一層厚厚的木版,用十分粗的繩子簡單的作成護欄,車輛不能通行,且每當颳風下大雨,行人稀少,每當夏水襄陵,水流湍急,又得把浮橋拆掉。這座浮橋的系連著我母親的童年,留下母親成長的足跡。

那時,外祖父每天都要牽著母親在這橋上來回地走著。初始,母親一看見這橋就哇哇大哭起來,總讓外祖父揹著過橋;慢慢地,時間長了,母親開始學過這座橋,可沒有走多遠,就又是哭又是鬧的,而外祖父則總是以慈善的笑容安撫著。

隨著歷史的推移,柳州終於出現了一座水泥鋼筋建成的橋——鐵橋。鐵橋的出現名噪一時,可還是留下了許多遺憾,鐵橋只供火車通過,人們還是無法了結過橋的這一長久的等待。

到了文革時期,柳江大橋終於問世了,它了結了幾代人過橋的願望;過了不久,隨著人們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二、三、四橋也出現了;接著是文惠橋成為又一亮點;如今,紅光橋也正在動工建設當中。

倘若是登上馬鞍山,眺望柳州,無論白天黑夜,展現在你眼前的都是一幅美麗的柳州畫卷。

白天,在陽光的照耀下,這橋顯得愈發精神,柳江橋是鋼筋混凝土澆築成的,它以自己古色古香的韻味,給人以樸實無華的感覺。在橋上有精雕細琢的圖案,有的是一面五星紅旗,有的是黨旗,有的是旭日東昇的情景。二橋像一條龍臥在柳江上方,在這藍天碧水中,它還在熟睡。三橋又稱壺東大橋,它穿著現代化的服飾,走向新時代,在它寬敞平坦的橋面上,給予行人和車輛方便。四橋又叫壺西大橋,是一座拉索橋,單靠一個橋墩支撐著,我想它是這些橋中獨立性最強的吧!從橋的一端放眼望去,藍天碧水之間,像出了一條彩虹。文惠橋雖然橋面只能單行車輛,但卻是這五座大橋最為奪目的,它的除塵脫俗,給人以清新自然的感覺,何等美妙!它的飄飄欲仙給人以遐想的感覺,何等神奇!它的瑰麗多彩讓人流連忘返,何等奇麗!它有四個橋墩,三個橋拱,像一座彩虹橋似的。

晚上,整個龍城便成了燈的海洋,星的世界,而這五座橋在柳江河上可謂是出盡了風頭。柳江橋上的兩排柔和的光,保留著特定年代的古色韻味;二橋,三橋及四橋燈火通明,像是嵌上了珠寶似的,在夜裡閃閃發亮;文惠橋則撒下了珠光寶氣,把柳江河映紅了,把橋的兩端照亮了,成了龍城晚上的夜明珠。

數座大橋飛架,為柳州增添了氣勢和色彩,想當年,柳州無橋,人民盼望有橋,龍城人民經過了多麼漫長的期待!如今,橋從無到有,從少到多,推動柳州歷史的程序,經濟的發展不正是這座座大橋嗎?文惠橋及紅光橋的相繼建成,將龍城的經濟發展推向新高潮,體現龍城經濟發展的新輝煌。不久的將來,我的家鄉龍城將更繁榮,桂中明珠柳州將更美麗!

關於橋的作文8

說起橋,我就想起了我的故鄉我的村莊。

直到考上大學我都生活在那裡的村莊原名圈裡,解放後雅化為勸禮,它的西、南、東三個方向都是山,北面是嶺,一條河從南山和東山的谷口繞出來,蜿蜒而西而北而東,把村莊一分為二,最終而東而東北,從東山和北嶺之間的窪地流出去,流到鐵钁山北被截住,成為有名的鐵山水庫。就是這條河給我的印象特別深。

有河必有橋,但這條河上沒有橋,直到上世紀80年代末期。這條河的變遷,既承載了我許多美好的記憶,也是社會發展的一個縮影。

說印象深,是因為我上學的時候總要經過這條河。學校在河的南岸,而我家在河的北岸,記憶中我小的時候雨水特別豐沛,河裡總是不斷水,即使是枯水季節,也會有淺淺的流水慢慢地遊動,如果是雨季,大雨下過,接著就是大水滾滾,河裡會卷著從河岸衝出來的樹和地裡的莊稼奔騰而去,雨停了,河裡的水漸漸衰減,可以趟過去,小孩子則需要大人幫忙才行。

我不怕下雨,雨大了,可以不去上學,雨停了,可以脫鞋趟水而過;而且在雨季,河裡滿水,還可以跟小夥伴在河裡洗澡。最鬧心的是春季,冬天結冰,秋季水少,春季的河水甦醒,天又冷,過河就是麻煩的事。

為了過河,大人們會從附近撿拾一些亂石搭成“橋”,當然不能算是橋,充其量只能算是些不結實的橋墩。較大的石頭,一塊就是一個橋墩,較小的就幾塊堆在一起,很不牢固,而且因為石頭難尋,“橋墩”往往相隔較遠,不是專為小孩設計,所以大步邁過去,很容易踩歪,掉進水裡溼了鞋子。春寒料峭,穿著溼鞋子可不是好受的事,可有什麼辦法呢,即使中午或者晚上回家,也是沒鞋子可換的,每到這時候,我就想要是有一座橋該多好啊。

我的國小、國中都是在本村上的,這條河來來回回我走了整整七年。等上了高中,公社中學是出村往西走,上大學更是到了外地,基本上算是告別了村裡的小河。

記不清是80年代末還是90年代初,農村經濟正搞得紅紅火火,幾乎家家機械,戶戶換新顏,頓頓白麵,天天似新年。有一次我回家,家裡的人說村裡的河修上橋了,我激動了好一陣,就找機會去看了看。

橋的位置已不是我原先常走的那個位置,橋兩端的路也是新修的寬路。橋高高地橫跨在兩岸,白色的欄杆在陽光下俏皮地閃著銀光,似乎是要向我訴說它的喜悅和驕傲。河底是洗衣服的婦女,瀟灑地抖動著洗好的衣服,放肆地跟路過的熟人打情罵俏,整個空氣似乎瀰漫著幸福的回聲。

“這回方便了,”我對家裡人說,“小孩子上學不用愁了。”實際上不只是孩子上學方便了,進進出出的拖拉機、農用車也方便多了。

後來因為父親去世,母親搬出來跟我住,村裡就不常回去了,一年也就是回去那麼一兩次。也許是在外住慣了,回家反而很不習慣,城市的日新月異,讓這個偏僻的村莊更顯得像一個步履蹣跚的老人,不知什麼時候,橋上的護欄已經全部折斷不見了蹤影,橋上隨便推放著一些附近人家的莊稼秸稈和一些雜亂的石塊。我的村莊在光鮮了一陣之後好像又恢復了昔日的模樣。

難道這橋也有它的歷史使命嗎?它在我心裡曾是一個時代的象徵,什麼時候它能夠再一次喚起我內心的激動?

關於橋的作文9

我的童年在鄉下奶奶家度過。奶奶家依山傍水,景色美麗極了。於是我的童年多了一份山的豪爽,多了一份水的清純。河對岸有個果園,河這邊是奶奶家,要想去果園就必須過那橋,那用圓木搭成的橋成了我的愛物。因為過了橋就能吃上好多鮮甜鮮甜的水果了。每天清晨,我揹著爺爺奶奶偷偷過橋,太陽掛在天中間時,揹著一小簍水果的我就得意地回來了。

在“吱呀”的過橋聲中,我漸漸長大,輾轉回到了新疆,踏進了學校的大門。

開學第一天,我使勁看著老師。哦,老師滿臉笑容,清亮亮的眼睛,像一朵野菊花。她的嗓音脆甜,很吸引人。看來,她沒有我想像中的那麼壞,我長長地吁了一口氣。記得在奶奶家中,滿頭白髮的奶奶就告訴我:“老師可厲害了,誰學習不好,就用大尺子敲誰的手,把手敲得又紅又腫。”這是真的嗎?我不敢問奶奶,因為她那一臉虔誠和那縷白髮給了我不容置疑的答案。從此我的心中又多了一份害怕:害怕老師。我想,只要我把學習搞好,老師就不會用大尺子敲我了。

後來,有一天下課,我由於玩得高興而忘了上課,直到快下課了。我才戰戰兢兢地敲開教室的門。心裡好怕,好怕那大尺子。

放學了,老師留下了我。我嚇得不敢去看她。只在心裡說:奶奶的話就要實現了。可是出乎我的意料,她沒有罵我,也沒有用大尺子打我,那甜甜的笑容就是她耐心教育我的見證。再後來,從她親切詢問我的病情時,從她認真教我學習中,我有了一種感覺。這種感覺是什麼?我不知道。不過我在給奶奶回信時說:“老師可好了,這兒沒有大尺子!”

於是,心懷這份不知答案的感覺,我慢慢長大了。幾年來總想從那一張張寫滿熱情的臉上找到答案,可是沒有。

然而,我踏進了中學的校門。第一節語文課,老師竟是一個姑娘,很漂亮的。老師的口才真好,面對這麼多同學還泰然自若。她的聲音帶有磁性,把我牢牢吸住,無形中,我把心貼向一了她。

後來,我們上《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時,我才明白,小時候奶奶說的學校就是私塾,老師就是先生,那大尺子就是戒尺。現在這些早已淘汰了,我真為自己趕上了好時候而高興。

老師確實很棒。她像太陽,照亮我們的心田;她像雨水,滋潤著乾渴的小苗。她的眼睛和笑容使我只敢犯一次錯誤便再不敢有第二次了。是的,教育人,她的話不多,卻蘊含著灼人的神奇的力量。聽她上課,是一種享受。知識就像春風喚醒了我心中那顆沉睡的種子。

光陰靜靜地流逝,每天我總是靜靜地看著她從太陽裡來,從太陽裡歸,靜靜地品味那份沒有答案卻越來越強烈的感覺。

再後來,我上了八年級。沒想到,第一單元全是寫橋的,我被深深吸引了。那晚我在燈下讀書,突然靈光一閃,我明白了那個感覺。

老師就是一座橋,一座愛的橋。她把幼稚無知的我們護送過橋,一路上悉心地照顧我們。待我們到岸時,就顯得成熟、穩重了。

哦,我懂了,這是一種愛,這是一種情,是心與心的交流,是激情相擁的絕唱。老師和媽媽之間是完全可以畫等號的。那麼,我就以這作為結尾吧:

老師—媽媽。

關於橋的作文10

一股潺潺的溪水向西流去,水雖然不深,但很急,已是深秋,汛期已過,水位處於最低處,旁邊有一座高山,山上是大片大片的楓樹林,現在已經一片火紅,兩旁的高山上架著一座吊橋,竹板捱得很緊,看不見一絲的縫隙,橋離水面不高,有兩三米高,水位漲的時候,坐在橋上,可以觸到水。

他和她從童年到現在就在這座吊橋上生活,從橋頭玩到橋尾,他給她叉河裡的魚。撈河裡的小石頭,白的。黃的,黑的,灰的,他們倆從來沒有離開過橋,離開過這個地方,離開過相依相靠的彼此,他今年19歲,她只比他小3歲,兩人沒有父親,沒有母親,沒有親人,只有一片楓林,一個牧場,還有就是那座吊橋,他真的很疼她,甚於他自己的生命。

曾經一個雪天,她的病突然發作,是那種神志不清的病,她只穿了單衣單褲,跌跌撞撞的從屋裡跑到了吊橋上,坐在吊橋中間,眼裡浸滿了淚,“媽,媽,你回來,寶寶乖,寶寶不哭了。"她像個嬰孩似的嘶喊,跪在吊橋中間,下著大雪,她身上,頭上全是雪花,凍得全身發紫,只能嗚啦嗚啦地大叫,吐不出一個字。他在屋裡聽到喊聲,拔腿就向外面跑,看見她:滿身雪花、吊橋已不再搖動,整個大山全是雪白,楓葉已經沒有了,她跪在那兒,兩隻手抱著胳膊,哭的聲音嘶啞,孤慘,淒涼。他走到她旁邊,看著她,思緒像倒電影一樣,回到了十二年前。

那時,他剛剛懂事,媽媽帶著他和妹妹來到這個吊橋頭上,停在那裡,讓他帶妹妹走到橋尾,從來沒見過這個媽媽稱為“橋”的東西的他和她,牽著手蹦蹦跳跳地走上橋去,他們不時地向水裡看,不時地向山上的楓林看,猛地一望天空,一群從未見過的大鳥在天上飛,他大叫:“媽媽,你快看天上!”他沒有聽到應答,扭頭一望,媽媽不見了,已經不見了,媽媽站的地方放著一張紙,上面有一塊小石頭壓著,他丟下她跑了過去,踢掉石頭,看見上面有幾個大字:“去橋另一邊,有個小木房。”望著這張紙,他似乎已明白了幾分。她在吊橋中間,稚嫩地問:“哥哥,媽是不是在跟我們玩捉迷藏,快讓她出來,我好害怕。”她說著就要掉金豆兒。“媽媽不會再回來了。”聲音有磁性,很平靜。“哥哥壞,你騙人,媽媽一定在那邊。我要找媽媽。”說著,就要上附近的小山頭上,他默默地追上去,牽著她的手,來到了小木屋。從此,他們就在這裡生活。。。。。。。。。他的思緒被妹妹的哭聲又拉回到現實,他拍拍她的頭,把她抱進屋裡。

那天晚上,雪還沒有聽,她發著高燒,他並沒有察覺,帶著她在外面看雪,她在他身邊很安靜很安靜,'哥,媽媽回來了嗎?'他望著她,他拉起她的手,冰得自己一驚,渾身發冷,“哥,沒有嗎,媽沒有回來嗎,好吧,沒關係,哥,我只想要一個灰石頭,媽媽很喜歡那種石頭。”他望著橋下,白雪皚皚,他放開她,緩緩走向吊橋,他想從橋上跳下去,不料碰到了山谷旁的一塊結冰的石頭,他一下子滑下了山谷,摔了下去,她嚇得跑到橋上,趴在上面往下望,大聲地喊:“哥!哥! 你回來,我不要石頭了,我不要了,哥!”她幾乎使盡了全力,昏倒在橋上。

山坡上,最後一片楓葉伴隨著雪花飄落在了那再也不會搖動的吊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