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作文>

新材料作文的審題

作文 閱讀(2.31W)

一隻公雞伸長脖子、張開嘴高聲鳴叫,畫面左方中間一輪紅日已升起一半,畫面左上方有一行小字:“我不叫太陽就不出來。”畫面左下方一行大字:“雞貴有自知之明。”很容易讓人聯想起生活中的某些人,可見畫的是雞批評的是人。參考立意:人貴有自知之明、狂妄與冷靜、表象與實質。

新材料作文的審題

漫畫作文審題要注意兩點。一是觀察構圖,二是思考寓意。

觀察構圖要注意以下內容:漫畫的形象(人、物)是什麼,形象處於什麼狀態(靜止、運動);漫畫的佈局:按照上下左右的順序理清漫畫所有的內容,理清是單幅漫畫還是連環漫畫,若是多幅漫畫則要注意相互間的關係;漫畫的細節:漫畫中形象的特殊性(一般表現為誇張的動作、表情、語言),漫畫人物的語言,漫畫的題目。

思考寓意:在對漫畫進行細緻的觀察之後就可以思考漫畫的寓意了。一般來講,漫畫多是對現實生活的喜劇化、誇張化、荒誕化表現,所以,畫面中越是誇張得厲害的地方越是問題的癥結,因此,要注意透過誇張解讀其現實意義,

例6、下面兩幅圖可以給人豐富的聯想或感悟,請聯絡提示文字對它們加以比較,把圖給你的聯想或感悟寫成一篇900字左右的文章。

注意:①聯想或感悟與兩幅圖都相關。②題目自擬。③立意自定。④文體自眩⑤不得抄襲。

一個大圓,規範,穩定,面積大;一個多角圓,新穎,多變,面積校由此可以提煉出不同的觀點:

(1)人生既要穩定,又應多變。 (2)圓有不同的形狀,人生也是如此,具有不同的人生軌跡。(3)"和而不同"。不管怎麼說,兩者的圓心是一樣的,可能方式方法不同,但都有相同的心地,都是為了圓滿;所以,不管呈現的形式如何,其核心是一致的。"和而不同"是古人的說法,意思是為了"和",可以有不同的主張、不同的看法、不同的選擇方式。"一國兩制"的構想,就是如此。那麼可以聯想到香港、澳門、臺灣,在"一個國家兩種制度"前提下的迴歸、繁榮與努力。 (4)新穎,多變很好,很新潮,但它不如穩定、規範更實際。猶如現代社會中的某些現象,存在著追新潮而忽視本質的現象。 (5)人們往往看中的是新,但本質的面積大的,往往還是更原始的那一種,所以迴歸本源也是一條出路。 (6)但願兩者結合起來,既要穩定,又要新穎;既要規範,又要多變,這也是人生應該汲取的。 (7)圓,是核心,不管怎麼多變,葉落歸根;洋裝雖然穿在身,都有一顆中國心。 (8)圓的多變,太陽在落山之時,看見的大,猶如第一幅;正午之時,光線散開,強烈,看見核心少。猶如第二幅。實際是一個物體,不同的時空呈現不同的方式,人生也應如此。

小結

審題:對於材料,首先要整體把握。材料作文所提供材料是寫作的依據,包孕著文章的主旨,寫作者必須把握住材料的中心。它是你文章的靈魂。簡單的說材料的主旨就是你要寫的'議論文的論點,你所寫的記敘文的中心思想。先根據材料中抓住關鍵詞語,可以從肯定、否定和辯證地看待三個角度入手,分析歸納出一個鮮明的結論。若關鍵詞語不明顯,還可以通過因果、辨證關係來推主旨,最後要聯絡現實。審題時還要把握材料中作者的情感,是褒是貶。

立意:1.橫向立意 就是在思考問題的過程中,思維順著原材料所告訴讀者的指向去考慮。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我們可以按照這個方向去思考,立意為外因對人的影響。 2.假設推理(逆向立意) 就是在原材料已知內容的基礎上,對原材料作合理的假設(正反),進行恰當的推理、引伸 。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我們可以立意為“近墨者未必黑”。 3.類比立意 就是通過聯想,把材料的已知內容同材料外的其他內容(最好是當前的實際)由此及彼地聯絡起來考慮,找出其中的相似點。材料三:這是一則禪宗故事。從前,有一位少年,渴望練就一身超群的劍術,便千里迢迢來到一座仙山求教於一位世外高人。這位少年一心想早日成名,跪拜之後,便說:“我決心勤學苦練,請問師傅需要多久才能學成下山?”師傅答道:“十年。”少年嫌太長,就說:“假如我全力以赴,夜以繼日,需要多長時間?”師-父說:“這樣大概要三十年。”少年大吃一驚:“為什麼全力以赴反而要三十年呢?”師-父不答。少年又說:“我一定要不惜一切代價,拼死拼活修練,爭取早日成功。”師-父說:“那麼,你就得跟我學至少七十年。”少年冥思苦想,良久,終於大悟。聯絡現實有無類似的現象,才發現比比皆是,如現實中許多家長費勁心思把子女變成天才,急功近利,妄想一步登天,結果可想而知。4.辨正立意 材料作文的觀點最能體現考生的思考問題的能力,辨證地看問題,辨正地立意也就最能顯出文章的深度。材料四:有一隻螞蟻爬牆,六次失敗了,可是它還是延遠路向上爬,一人說:“多可敬的小螞蟻。”第二人說:“多麼愚蠢的螞蟻。”第三人說:“多麼可悲的小螞蟻。”你怎麼認為?請根據材料寫一篇議論文。這篇可寫“持之以恆”,可寫“變一條路”,但是“變通與堅持”更出採。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我們只有不斷練習才能審好題,立好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