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致詞>

【推薦】道德講堂主持詞四篇

致詞 閱讀(1.3W)

主持詞的寫作要突出活動的主旨並貫穿始終。在當今不斷髮展的世界,司儀等是很多場合都需要的角色,好的主持詞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道德講堂主持詞4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推薦】道德講堂主持詞四篇
道德講堂主持詞 篇1

同學們:

歡迎來到廈門一中八年級7班道德講堂。道德講堂是一個講道德、長好心、送吉祥的地方。

有人說生命如畫,或五彩斑斕,或清麗素雅,都應是最美的精神畫卷;有人說生命如詩,或激情澎湃,或從容靜謐,都需有翩然的道德情懷。這正如康德所言世上最奇妙的是我頭上的燦爛星空和內心的道德準則。

在這個初春3月,社會各界如火如荼開展學雷鋒活動的氛圍裡,我們是否應該潛下心思考:什麼是新時代的雷鋒精神?我們應該樹立怎樣的道德準則,應該將怎樣的情懷化作精神成長的沃土?才能拉近與雷鋒的距離,真正唱響雷鋒精神?

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道德講堂,通過聆聽、觀察、思索、完善,與雷鋒同行

(一)唱一首歌:感受奉獻情懷

主持人:

首先,請同學們跟著節奏,唱一首歌,體會音樂帶來的感動。

歌曲:《相信愛》

女:當風雨 淋溼夢想的翅膀

當彩虹 還沒映照你臉龐

伸出手 它代表你想要的溫暖

相信愛 會有無限的希望

男:用微笑 回答所有的迷茫

用眼睛串成友愛的光芒

不孤單 當我知道你就在身旁

相信愛 就是改變的力量

合:相信愛 是永恆不變的期待

相信愛 是幸福的主宰

相信愛 把最美的心願連起來

愛天長 愛地久 愛同在

主持人:

非常好聽的一首歌曲。老師想問問同學們,演唱時,你有怎樣的感受?

學生現場回答:

主持人:

歌曲中傳達出的無私付出,是奉獻;困難中的鼓勵,是關愛。奉獻與關愛就是雷鋒精神的具體展現。

(二)看一部短片:留住生命中的感動

學生活動(播放剪輯視訊):

這些視訊是我們從央視走基層尋找最美鄉村醫生和感動中國人物中節選的。李前鋒叔叔捨己為人,把自己的知識、青春紮根在了農村,奉獻給了無數病人,卻無力拯救自己;張麗莉老師正值花樣年華,卻不顧生命危險,為救學生挺身而出,失去了雙腿。他們從事著不同的職業,卻有著同樣的奉獻情懷。

主持人:

真如羅丹的那句名言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美的發現。視訊中的最美鄉村醫生,最美教師所展示出的人性美,奉獻美,道德美決不是靠激情和衝動能達到的,而是長期的理解、信念和承受厚德載物,仁德無私,這其中最大的祕密就是愛。

(三)誦一段經典:重溫道德力量

主持人:

他們的大愛,踐行著聖賢古書上的教誨,比如這樣的三句古話

以愛己之心愛人,則盡仁。

《正蒙中正》

君子去仁,惡乎成名?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

《論語里仁》

古人行善者,非名之務,非人之為;心自甘之,以為己度;阨易不虧,始終如一。

《誡子》

第一句告訴我們對待他人,要將心比心;第二句告訴我們哪怕是在緊迫、困頓之時,都要重視仁德;最後一句告訴我們做好事應該是發自內心,堅持到底。

現在讓我們跟著音樂的節奏,有感情地誦讀經典,重溫道德力量。

(四)講一個故事:雷鋒就在身邊

主持人:

平凡,並不意味著平庸,奉獻不一定要轟轟烈烈,而時常在平凡中體現。當你細心觀察,會發現雷鋒就在身邊。下面請調查組的同學說說他們尋找的身邊活雷鋒。

學生活動:

1、圖片展示:

廈門一中教師及學生開展的各項學雷鋒活動、公益活動照片

2、現場採訪:

20xx年被評為廈門市美德少年的袁豪成

3、真情人生:

講述音樂教師王佑傑,患肝癌長達14年間,仍堅持奉獻在音樂教育一線的故事。

(五)談一番感想:與雷鋒同行

主持人:

奉獻,就在身邊;雷鋒,就在身邊。心懷大愛的一中人用奉獻詮釋著文明城市的人性溫暖。讓我們把最誠摯掌聲,獻給這些可親可敬的一中人!

在生活中我們應該如何奉獻自我,關愛他人呢?

學生現場交流回答:

(六)送一份吉祥:向學雷鋒標兵學習

主持人:

近期,全班同學積極參與各項學雷鋒活動,請領導及老師為同學們頒發與雷鋒同行愛心徽章。

(七)行一次善舉:發出倡議

主持人:

雷鋒精神永不過時,重在奉獻,奉獻是范仲淹筆下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是魯迅口中的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更是懷著真誠而毅力的心,不計回報、不怕委屈地幫助別人,讓無力者有力,讓悲觀者前行,讓需要幫助的人感到溫暖,讓生活處處都有溫情。

今天的道德講堂,是對我們這段時間學雷鋒活動的總結,更是雷鋒精神延續的又一個開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我們在為崇高肅然起敬時,一定也能在自己身上尋找到奉獻社會、關愛他人的力量。在此,讓我們發出與雷鋒同行倡議。

道德講堂主持詞 篇2

各位領導、同志們:

大家下午好!

歡迎大家來到鞏義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道德講堂。講述身邊好人的道德故事,分享身邊好人的道德感悟。我是這次道德講堂的主持人:董超飛。

孟子曾說,惟孝順父母,可以解憂。父母給我們生命,父母養育我們成長,父母是我們每個人一生的精神支柱。

感恩父母,就是要孝老愛親,就是要把父母對我們的愛傳承下去。今天我們道德講堂的主題就是“孝老愛親,傳承美德”(圖片目錄)今天的道德講堂有“自我反省、唱歌曲、學模範、誦經典、發善心、發感言、送吉祥、向德鞠躬”等八個環節。

一、首先,我們進入道德講堂的第一個環節“自我反省”。(圖片)現在,全體肅靜,由我帶領大家靜默三分鐘做自省,大家自問:(圖片)

這段時間,您有沒有回去看看自己的父母?

您有沒有回家後給父母捏捏背揉揉腿洗洗腳?

您有沒有經常拿起電話問一聲“爸媽,你們還好麼?”好,靜思結束。同志們,此時此刻,您是否聽到了心靈的感應,是否感受到了親情的呼喚?孝道是中國傳統社會十分重要的道德規範,也是中華民族尊奉的`傳統*道德的核心內容。現在就讓我們懷著敬畏的心,懷著感恩的心去面對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面對我們的社會道德,讓孝道孝德成為我們的自覺。

二、(圖片)接下來我們進入道德講堂的第二個環節“唱歌曲”。

(圖片歌詞)從只會在襁褓中哇哇啼哭,到我們喃喃學語叫出第一聲爸媽,到第一次踩著小腳丫跌跌撞撞地走路。第一次揹著書包走向學校,第一次拿回考試成績,第一次離開父母……

也許你從沒注意到在這無數次的第一次中,在這漫長的成長道路上父母付出了多少心血傾注了多少愛。你的每一次微笑,每一次成功,甚至是每一次失敗,每一次犯錯誤父母都會牢牢記在心頭,陪在你身邊,給予你默默的支援……

(圖片)讓我們一起來聆聽這首“時間都去哪兒了”。(插入MV)

在一個人的一生當中父母的關心和愛護是最真摯最無私的,父母的養育之恩是永遠也訴說不完的,父母為養育自己的兒女付出了畢生的心血。這種恩情比天高,比地厚,是人世間最偉大的力量。恩欲報,怨欲忘,抱怨短,報恩長。作為子女,更應該時刻懷著感恩的心,積極履行盡孝道的義務。現實生活之中,我們的身邊也並不乏孝老愛親的先進楷模。

三、(圖片)下面我們進入道德講堂的第三個環節“學模範”。(圖片)謝延信,河南省滑縣半坡店鄉車村人,自1974年以來的32年裡,謝延信同志以孝道為榮、以敬業為榮,以奉獻為榮,將自己的愛心一點一滴地傾注到前妻的三個親人——癱瘓的父親、喪失勞動能力的母親、呆傻的弟弟身上。他踐行了中華民族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付出了自己的青春、幸福,甚至是健康。

1974年,他新婚一年的妻子生下女兒後因產後風不幸去逝,他主動承擔起照料前妻父母和呆傻妻弟的責任。為使老人放心,他毅然改姓為謝。1979年,岳父突患腦中風,全身癱瘓。一老、一癱、一傻、一幼,重擔全部壓在謝延信的身上。為照顧岳父一家,謝延信狠下心把5歲的女兒送回滑縣老家,自己在焦作伺候老人。岳父癱瘓在床18年來,他精心護理,端屎端尿,洗澡按摩,從未間斷。

20xx年,謝延信當選全國道德模範,之後又被評為“感動中國十大人物”。

(MV)接下來,請觀看謝延信感動中國頒獎禮:播放謝延信感動中國視訊。

我們可喜的看到,今天,像謝延信這樣恪守孝道,孝老愛親的善良人士大有人在,他們付出的是孝心、愛心和耐心,贏得的是尊重和敬意,讓我們在感恩的心中重新發現向善的力量,讓傳統的孝道充滿生活情味。

四、(圖片)下面我們進入道德講堂的第四個環節“誦經典”。(圖片)百善孝為先,齊聲誦經典。讓我們在孔孟之道中接受洗禮,在孝經、論語中淨化心靈。請大家跟我一起朗誦。

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

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

冬則溫夏則清晨則省昏則定

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業無變

(圖片)下面我們來學習孔子的一句名言“夫孝,天之經也,地之義也,民之行也”。這句話出自《孝經》,意思是“所謂孝,就是上天的規範,大地的準則,人最根本的品行。”

我們來看第二句“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這句話出自《論語里仁》,意思是“父母的年紀,不可以不知道,並且要常常記在心裡。一方面為他們的長壽而高興,一方面又為他們的衰老而恐懼”。

大家請看第三句“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這句話同樣出自《論語里仁》,意思是“父母在世時,怕沒人照應,子女應不作遠遊,即使要遠遊,子女必須要有一定的方向,讓父母放心”。(雅楠、倩倩、爍貝)

感謝這三位同志為我們做出的解釋。尊老、敬老、養老,讓辛苦了大半輩子的老年人頤養天年,安享天倫之樂,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孝敬老人需要得到整個社會的關注,只有全社會共同承擔起贍養老人的責任,才能真正地讓老年人無憂無慮的安享晚年生活。

五、(圖片)下面,我們進入道德講堂的第五個環節“發善心”,先請大家欣賞成語故事《扇枕溫衾(qin)》。(播放動畫)

看完故事後,我想提問大家幾個關於孝老愛親的成語故事(偉娜、宋蕾、虎元)

1、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2、慈母愛子非為報也

3、十月胎恩重三生報答輕

謝謝這幾位同志為我們做出解答,在道德模範的感召下,我們感恩父母,珍惜現在;在孝老善愛的引領下,我們踐行大愛,承擔未來。

六、(圖片)下面我們進入道德講堂的第六個環節“發感言”

生活積累了太多的認真,也留下了許多的遺憾,回首過去的種種,此時此刻,大家一定有許多感慨,下面,請幾位同志給我們分享她的感受(邢浩,秀琴,禹璐)

謝謝這幾位同志能給我們分享你們的感悟、心得。其實孝敬父母並不需要我們做什麼轟轟烈烈的大事,有時候關心孝敬父母,就是陪父母聊聊天,就是一個祝福、一句問候、一朵鮮花、一個擁抱,甚至只是一個微笑。

七、(圖片)下面,我們進入道德講堂第七個環節,“送吉祥”。

請拿起手中的筆,在紙上寫下一段送給爸媽的祝福語,這段話不需要有多麼華麗的辭藻,不需要有多麼漂亮的修飾,只是自己的真心話而已。當做是自己的心願珍存起來。只要心中擁有這份信念,相信通過自己的努力就一定可以達成。

在經典的浸潤下,我們立身行道,孝老愛善。道德是一種強大的力量,這種力量是可以感染的,是可以傳播的。

八、(圖片)下面,我們進入本期道德講堂的最後一個環節,向“德”字鞠躬。

請全體起立,面朝“德”字,行鞠躬禮。謝謝,請坐。最後,真誠的希望我們每一個人都能成為道德的傳播者,無私奉獻的踐行者。通過道德講堂,洗滌心靈,感悟道德,從而踐行道德。這也是我們開設道德講堂的根本宗旨。

本期道德講堂到這裡就結束了,衷心感謝大家的熱情參與!謝謝大家!

道德講堂主持詞 篇3

各位領導、各位同事:

下午好!

歡迎來到道德講堂。今天,我們道德講堂的主題是“學習中國夢和核心價值觀”。

中國夢”是小康夢。小康夢即人民幸福夢,人民幸福不是央視記者採訪的那句話“你幸福嗎”,是“貓吃魚,狗吃肉,奧特曼打小怪獸”這種平凡的人們生活。此次道德講堂主題就讓我們更加深刻了解“中國夢”。

今天的道德講堂有八個環節――做反省、唱歌曲、學模範、誦經典、發善心、鞠躬禮、做善事、送吉祥。

首先,進入第一個環節――做反省。

請大家起立,問問自己的內心:自己的心誠不誠?情真不真?行正不正?

請靜默。

……

靜默畢,請坐。

下面,進入第二個環節――唱歌曲。大家一起合唱《我的祖國》,請放音樂。

……

請坐。

下面,進入第三個環節――學模範。觀看《中國夢 百年潮》記錄片第一集《追夢百年》。

下面,進入第四個環節――誦經典。請大家開啟手中的資料,讓我們齊讀一段道德經“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知足者富,強行者有志。《道德經》

譯文:能瞭解他人的人聰明,能瞭解自己的人明智。能戰勝別人的人是有力量的,能戰勝自己的人更加強大而不可戰勝。知道滿足的人才是富有人。”

下面,進入第五個環節――發善心。觀看了《中國夢 百年潮》,我想,大家應該有所感悟吧,哪位同事願意和大家分享一下?

……

下面,進入第六個環節――鞠躬禮。

全體起立,讓我們懷著崇德之心向“德”行鞠躬禮。

向德鞠躬!

請坐!

下面,進入第七個環節――做善事。

日行一善,積善成德。本次道德講堂結束後,我們將和孩子們一起繪畫以“我的中國夢”為主題的作品,並在園內進行作品展。

最後,進入本次道德講堂最後一個環節――送吉祥。

道德講堂是激發善心,抒發善意的地方,今天,我們將送給每個參與者與孩子們一起繪畫時的照片。

本期的道德講堂到此結束,謝謝大家的熱情參與。

道德講堂主持詞 篇4

親愛的同志們:

大家下午好!

歡迎來到××××20xx年第七期“道德講堂”,學習先進人物,講述身邊故事,傳承中華美德,我是主持人×××。

今天我們這場道德講堂的主題是:誠實守信。“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誠實不欺、恪守信用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公民道德的基石,是對每個人最起碼的道德要求,誠信是市場經濟的本質屬性、企業的寶貴無形財產,誠信也是社會和諧的紐帶。在當前我國經濟飛速發展轉型時期,一些失信行為像“沙塵暴”一樣吞噬著信用的“綠洲”,但我們也應該意識到社會道德進步從來都不是平坦的、直線的,而是螺旋式上升的,是在戰勝各種挑戰中不斷前行的。種種失德失信現象,是前行途中必須跨越的荊棘和經歷的磨難。現在,我想請在座的各位和我一起靜靜的反思一下,在日常生活工作中我們是否做到誠實、不說謊、不做假、信守承諾,忠實於自己承擔的義務和工作?時間一分鐘。

好,時間到。同志們,要跨越這荊棘,鑄成誠信的高牆,我們每個人都有責任,這就需要我們嚴於律己,督促自我提高素質修養,做誠實不欺、恪守信用之人,用我們的實際行動造就更廣闊的信用“綠洲”。

今天的道德講堂共有五個環節:

首先我們進入第一個環節:唱道德歌曲--公民道德歌

大家起立。請工作人員放音樂。

請坐下,謝謝大家!

下面我們進入第二個環節:學道德模範

今天我們學習的道德模範是一對兄弟,他們信守承諾,為了兌現“新年不欠舊年賬,今生不欠來生債”的誓言,上演了一場悲情接力,他們就是20xx年度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信義兄弟”孫水林、孫東林。請看短片。......

信義好兄弟,他們為尊嚴承諾,為良心奔波,雪落無聲,但情義打在地上鏗鏘有力,而這鏗鏘之聲是否也打動了你的心?7月15日,我們的身邊也發生了一個平凡卻感人的故事。

下面請×××給我們講述臨沂好的哥--楊玉傑的故事。

感謝×××精彩講述,通過楊玉傑的感人事蹟,我們知道他猶豫過、矛盾過,但最終做出善意的決定,一個普通人一件普通的事情折射出一個人的優秀品質和善良本性,正因為平凡所以偉大,不做作、不刻意,彰顯大義臨沂人風範。而全市乃至全國人民的關注和幫助也充分證明了所謂的現代社會“道德滑坡”結論是片面和偏激的,我們應該以理性、平和的心態來看待,對中華美德的傳承光大充滿信心和希望。

下面我們進入第三個環節:誦中華經典

誠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出自《孟子〃離婁上》。意思是說:真實無妄是自然之道,是自然的規律,因為自然界的一切都是實實在在的,沒有虛假;追求誠,是做人的根本要求。此句是從宇宙萬物存在的現實和規律上說明了誠是宇宙萬物存在的基礎,因此也是為人的根本。

現在,請大家一起跟我大聲朗誦:誠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

下面我們進入第四個環節:發善心

在共同學習了“信用兄弟”孫水林、孫東林和臨沂好的哥楊玉傑的事蹟後,我想今天在坐的每一位都有許許多多感想,下面就讓我們共同交流一下今天的道德感悟,哪位朋友願意跟我們一起分享?

首先請×××給我們做一下點評,發一番善心。

感謝×××的點評。

下面有請×××給我們做一番點評。

感謝兩位的點評。

朋友們,立人先立德,有德才有為,“德”在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中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德”也是我們的立身之本,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敬畏道德,崇尚道德,追求道德。下面請全體起立,向前方這個“德”字表達我們內心的敬意,深深的鞠上一躬。(主持人回身,帶頭引領鞠躬)

謝謝,請坐。

下面我們進入第五個環節:送吉祥

今年四月份,×××積極響應區文廣新局的號召,組織開展少兒圖書捐贈活動,分局全體幹部職工積極踴躍參與,按照捐贈標準,共捐贈圖書×××本,捐款×××元錢,所捐錢物全部用於豐富區圖書館館藏,籌建區少兒圖書館,目前區少兒圖書館已建成開放,為廣大少年兒童提供了一個讀書求知、學習科技知識的平臺,豐富了他們的課外生活。

會讀書、習讀書,今天為全體職工送上中國風精美書籤,希望大家養成愛讀書的好習慣,增長知識,回報社會。下面請工作人員將這份禮物發給大家!

本期道德講堂到這裡就結束了,衷心感謝大家的熱情參與!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