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職場>

老師研修班學習心得體會

職場 閱讀(1.13W)

8月13日-8月16日,我很榮幸地參加了市直教育系統管理幹部暑期培訓班。本次培訓班的主題是“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提升市直學校管理水平”。儘管只有3天的時間,但對我而言,受益匪淺。

老師研修班學習心得體會

我聆聽了全國政協棠委、民進中央副主席、中國教育學會副會長、新教育實驗發起人朱永新教授、上海市奉賢中學季洪旭校長、浙江省教育廳教研室張豐副主任、南通市如東縣景安初級中學孫劉華校長等專家的報告。

朱永新教授圍繞“教育改革的八個方向”,詳細介紹了教育在治理模式、價值取向、關注熱點、投資重點、管理方式、參與主體、以及學校發展規模和課堂教學形態等八個方面改革方向,朱永新教授對當下中國教育改革發展的深入思考和“新教育理念”的詮釋引起了現場教育工作者的廣泛共鳴。

季洪旭校長以《在矛盾糾結與創新變革中前行》,講述的奉賢中學如何從一個很普通的中學發展成為上海市的知名學校的歷程。

孫劉華校長詳細闡述了景安初級中學課堂教學改革帶來的變化,著重介紹了學校行政推進的具體做法,以及理念改進的六個機制,即模式構建,形成老師少教多導;學案篩選,且研且教;作業面批,瞭解學情;前置補弱,學生整體優化;陣地展示,合作競爭;獨立解題,思維深刻。同時較好地展示了景安中學師生積極的心態、思考的神態、努力的狀態、奔跑的姿態,對我們拓展視野、改善教科研工作方法,起到很好的啟發作用。

張豐主任以接地氣,翔實的案例,幽默風趣的語言獲得了與會教師的陣陣掌聲,也喚起了老師們對教育現狀的反思和教學變革的熱情。

這些著實讓我們聽了很多,看了很多,也想了很多,我是一名普通的中層幹部,我想中層首先應該是忠誠的,一個優秀的幹部,首先應該是一個優秀的人。我們處於承上啟下的位置,肩負著深化校領導工作正常有序運轉的重任,只有我們作風切實,講實話,求實效,落實到每一項工作上,樂於奉獻,愛崗敬業,才能體現一個高品質團隊的風貌,才能發揮中層幹部的非權力影響力。

其次,通過學習,我覺得幹部還要有些精神。我們要從中報告中汲取了一名幹部應該有的敬業精神、鑽研精神、創新精神。謀學校事業發展我們樂意敬業,謀自身素質提高,謀教育改革深化,謀學校發展合力,善謀就是敬業精神的具體體現。而創新精神更是與學校的內涵建設息息相關。因為思想的高度決定了眼界、行為的力度、行為的有效性和戰略性。因為創新所以我們才有了辦學理念的不斷完善,跟單培養模式的不斷推進,校本課程與教材的繼續深化,我想自己還應該不斷在創新上多思考、多實踐。

通過這幾天的培訓班的學習,使我認識以經常的培訓學習特別對於一名剛走上中崗位的幹部是十分重要的,能不斷地提高一箇中層幹部的政治素養和業務素質。這次培訓雖然總時間雖不長,但是所學的內容很值得我在日常工作中不斷地去體會,在實際工作中我們只要能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和克服自身的缺點,用所掌握的理論來指導自己的實踐,我相信會成為一名合格的幹部,能更好的為學校做好管理工作。

老師研修班學習心得體會 [篇2]

參加了國小品德骨幹教師研修班,通過一段時間的學習,我對國小《品德與社會》重要性的認識進一步加深,認識到了新課改的必要性和緊迫性。學習過程中,我也收穫頗多,倍受鼓舞。下面談談自己的收穫體會和一些感悟。

現在的《品德與社會》最大的改革是把學生良好品德、樂於探究、熱愛生活的培養目標切切實實地放在兒童的生活中去培養。真正體現了“以人為本、以生為主”的發展性戰略計劃;真正遵循兒童生活的邏輯,密切聯絡兒童生活,引導學生在生活中發展,在發展中生活。當我們翻開《品德與社會》這本教科書時,我們會發現這是一門全新的課程。它是伴隨我國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而開設的一門活動型綜合課程。它通過遊戲和各種兒童喜歡的主題活動,對學生進行深入淺出的道德的、科學的、生活的啟蒙教育,為他們形成積極的生活態度、良好的道德品質和實際的生存能力打下初步的基礎。

《品德與社會》課程倡導“以兒童社會生活為基礎”,“兒童的品德和社會性源於他們對生活的認識、體驗和感悟,兒童的.現實生活對其品德的形成和社會性發展具有特殊的價值”。我們的《品德與社會》教學不應該侷限於課堂,脫離兒童的現實生活世界,侷限於書本的世界,迴避紛雜的現實生活,只是沒有生活的空談,這樣往往造成學生的思想跟行為截然不同,口是心非,德育也僅僅停留在口頭上,沒有真正落到實處。所以,《品德與社會》教學必須走出小課堂進入大社會,迴歸兒童的世界,迴歸生活的世界,迴歸現實的世界。唯有如此,才會有知行和諧統一的可能,才會使《品德與社會》課成為學生喜歡的一門生活課程。 通過學習使我深刻地認識到:在學習觀上,要以學生為本,將學生看成是學習的主體,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在教材觀上,教師由教材的忠實宣講者轉變為教材使用中的決策者,確立起自己作為課程教材的創造者和實施主體的意識,學會用教材來教,在內容上關注兒童的實際,設計上注重以主體活動的方式呈現,將教學的目光更多的關注學生的生活實際,有針對性地調節教學內容;在教學觀上,教學是師生互動、積極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讓學生主動地進行觀察、體驗與交流。新課程注重過程與方法,注重學生的感受、體驗和經歷。不僅教師的觀念

發生了變化,而且教師的角色也發生了變化,教師應是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

本次學習讓我更懂得珍惜兒童生活的價值,尊重兒童的權利,引導兒童熱愛生活、學習做人;讓學生在實際生活的教育活動中引發內心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實而非虛假的道德體驗和道德認知;重視兒童在真實生活中感受、體驗、領悟,突出活動,讓學生自主地、能動創造性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