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職場>

道德講堂考察學習報告

職場 閱讀(2.22W)

2月7日至10日,市文明辦帶領西陵區和伍家崗區文明辦、石板溪和力行街兩個社群、第710研究所和宜昌供電公司兩家全國文明單位共計10名同志奔赴全國文明城市——江蘇省常州市,專題考察學習常州市在新時期探索的加強公民道德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的創新品牌“道德講堂”的實踐經驗,現將考察學習情況彙報如下:

道德講堂考察學習報告

一、考察學習的基本情況 常州市地處長江金三角地區,與上海、南京兩大城市等距相望,與蘇州、無錫聯袂成片,下轄金壇、潥陽兩個縣級市和武進、新北、天寧、鐘樓、慼墅堰五個行政區,國土面積4385平方公里,戶籍人口360萬。2017年地區生產總值2978億元,人均GDP10000美元。是“中國城市綜合實力50強”和“中國城市投資環境40優”城市之一,曾獲“中國人居環境範例獎”“中國創新環境10強市”和“全國第三批文明城市”榮譽稱號。 我們考察組的常州之行,得到常州市文明辦的大力支援。常州市文明辦安排我們實地考察學習了常州市市民道德講堂、天寧區紅梅街道北環新村社群道德講堂、常州供電公司道德講堂三種不同型別的道德講堂,並就常州市道德講堂的現實考慮、主要做法、工作體會、下一步工作打算作了詳細介紹。考察組成員通過看、聽、問、議,普遍認為常州市的道德講堂實踐破解了當前思 1

想道德建設難題,在內容上切準了社會關注的熱點話題,在方式上探索到新形勢下加強思想道德建設的有效途徑,在陣地上尋求到搶先佔領、長期佔領的好方法,真切感受到常州市實踐經驗珍貴、學習機會難得。

二、常州市道德講堂的創新實踐 從2017年開始,常州市文明辦圍繞中央文明辦王世明副主任交辦的“如何在新時期深化公民思想道德建設”的課題任務,結合常州市建立全國文明城市和精神文明建設等現實考慮,在總結原“龍城講壇”工作經驗的基礎上,探索出“道德講堂”這一公民道德建設嶄新載體和方法。

(一)基本做法。常州市“道德講堂”於2017年11月在鐘樓區試點探索,2017年8月發文在全市推開。常州市“道德講堂”以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等“四德”為主線,精心設計“五個一”的基本流程,推行“六個我”的講堂形式,推進七大類講堂建設,在全社會積極倡導並鼓勵助人為樂、見義勇為、誠實守信、敬業奉獻、孝老愛親等道德實踐,取得了可喜的成效。

1、精心設計“五個一”的基本流程。圍繞“講什麼”,常州市“道德講堂”精心設計了五個一的基本流程:一是唱一首歌曲,常州市面向全國徵集、精選了10首道德講堂主題歌曲,每一次開講前,組織居民群眾學唱一首主題歌曲;二是看一部短片,圍繞主題,組織群眾觀看一部道德建設先進人物事蹟的短片;三 2

是誦一段經典,常州市文明辦通過整合悠久豐富的傳統道德資源、群眾身邊先進人物的優秀事蹟,編寫成“道德講堂系列叢書”,在每一次講堂過程中,組織群眾誦讀一段中華傳統經典語錄和徵集的公民道德“三字經”;四是講一個故事,講述一個發生在群眾身邊的,體現民族傳統美德、優秀革命道德與時代精神的典型事例;五是作一番點評,由群眾評議身邊好人故事,講述心中感受,品悟道德力量,昇華自身境界。一次道德講堂設計時長為45—60分鐘,週期為一週(市民道德講堂)或一月(社群道德講堂)。

2、堅持推行“六個我”的講堂形式。圍繞“誰來講”,常州市“道德講堂”堅持貼緊百姓的道德認同、貼近百姓的`道德實踐、貼牢百姓的道德需求來設計、開展。堅持“我聽”,組織百姓聽取身邊的先進事蹟宣講;堅持“我看”,組織百姓觀看道德人物事蹟短片、情景劇表演等;堅持“我講”,組織群眾自我宣講道德故事,常州市以“自身素養強、道德素質高、文化修養好”為標準,組建了市區宣講員、先進模範、身邊群眾三個層面的專兼職結合的社會化宣講員隊伍;堅持“我議”,組織群眾討論現象,評議行為;堅持“我選”,由群眾推薦選樹先進人物;堅持“我行”,引導群眾在認識、接受先進人物的優秀品質後,群起效仿,轉化行為。

3、紮實推進七大類講堂建設。圍繞“在哪講”,常州市根據不同人群的特點和需求,紮實推進了七大類講堂建設。機關道德 3

講堂,由市級機關工委牽頭,與市委組織部、宣傳部、市文明辦和市人社局共同負責,主要物件是機關公務員,主要任務是教育引導機關公務員牢固樹立立黨為公、執政為民意識,改進作風、提升效率、搞好服務,爭做公民道德建設的實踐表率;企業道德講堂,由市經信委牽頭,與市委宣傳部、市文明辦、市教育局、商務局、人社局、科技局、工商局、總工會、科協等共同負責,主要物件是企業家和企業職工,主要任務是打造以先進道德理念為核心的企業文化,提高職工的綜合素質;行業道德講堂,由市委組織部牽頭,與市委宣傳部、市文明辦共同負責,主要物件是視窗行業服務人員,主要任務是引導行業從業人員自覺提升服務效率和服務水平;學校道德講堂,由市教育局牽頭,與市委宣傳部、市文明辦共同負責,主要物件是在校學生,主要任務是教育學生為長輩盡孝心、為同學送關心、為他人獻愛心;社群道德講堂,由市民政局牽頭,與市委宣傳部、市文明辦、市司法局、教育局、文化局、衛生局、體育局、團市委、市婦聯、老齡辦、關工委及各轄區共同負責,主要物件是社群居民,主要任務是進行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教育;村鎮道德講堂,由市委農工辦牽頭,與市委宣傳部、市文明辦和各轄區共同負責,主要物件是農村居民,主要任務是圍繞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開展公民道德教育;新市民道德講堂,由市人社局牽頭,與市文明辦、民政局、公安局和各轄區共同負責,主要物件是外來務工人員,主要任務是遵紀守法、自強不息、健康生活等方面公民道德教育。

4、綜合運用傳統與現代媒體等多種傳播載體。圍繞“怎樣講”,常州市“道德講堂”綜合運用了多種傳媒手段,形成了交流互動式道德講堂、評書彈唱式道德講堂、網路QQ道德講堂、空中道德講堂(聯合廣播電臺開通)、手機報式道德講堂(聯合通訊公司開通)等資源整合、功能互補、服務不同人群的聯合傳播載體,道德宣講與傳承以最普及的方式融入尋常百姓的日常生活。

5、“教”“導”結合引導“知行合一”。圍繞公民道德建設的“知行合一”,常州市有序推進道德講堂的示範引導和講堂建設的延伸。為加強道德講堂建設,常州市研究出臺了“道德講堂示範點建設標準(試行)”,從領導有力、隊伍健全、主題明確、氛圍濃厚、活動豐富、突出實效六個方面引導各類別道德講堂規範化建設,經過兩輪考核驗收,目前全市4000餘所道德講堂中,共考評出精品講堂20處(由市文明辦管理)、示範講堂140所(由各區文明辦管理)。為促進公民道德教育的“知行合一”,常州市將道德講堂的觸角延伸,在全市開展“道德積分活動”,倡導、激勵公民在9方面領域的道德實踐,分別認定分值,達到一定分值的推薦參與常州市年度“身邊好人”“道德之星”的評選。

(二)成功經驗。常州市以“身邊人講身邊事,身邊人講自己事,身邊事教身邊人”為主要形式的道德講堂,經過2年來的實踐,深受群眾歡迎,“唱道德歌曲、誦道德詩篇、講道德故事、發道德簡訊、上道德課堂、行道德善舉”已成為常州市道德

文化建設的新平臺。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央電視臺等10多家中央媒體競相報道,中央政治局委員、書記處書記、中宣部部長劉雲山評價“常州市道德講堂活動是新時期思想道德和精神文明建設的創新”。總結常州市的道德講堂建設工作,有3點成功經驗:

一是領導重視,注重頂層設計。常州市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在人員編制、工作經費、研究力量上都給予市委宣傳部、市文明辦以最大的支援。市委、政府主要領導參與研究、策劃道德講堂建設工作,並及時爭取中央文明辦王世明副主任的指導,道德講堂的策劃、背景設計、基本流程、開課時長及週期、道德歌曲及LOGO標識的徵集等頂層設計都集中了中央、省、市領導的集體智慧,是新時期開展公民道德建設工作的科學決策。

二是“小切口”繪就“大文章”。隨著經濟社會的“轉型升級”,迫切需要公民道德教育的同頻共振。“傳統的公民道德教育注重於政策宣傳、理論教育,難免出現單向灌輸的現象,致使道德教育浮在表面,不容易侵入百姓心中”,而常州市打造的道德講堂,由於重事實、輕理論;重體驗、輕說教,讓老百姓講述自己的事和發生在身邊的事,選材標準是“可親可學可為”,授課地點“就近就變就需”,所以能在共鳴中感悟,在感悟後自覺踐行道德規範。同時,通過道德講堂和道德積分活動,引導群眾積小善為大善,啟用人民群眾中蘊藏的自我管理能力,並將其有機

融入到和諧社會建設、管理和服務當中。正如常州市文明辦副主任汪明光介紹:常州道德講堂已經逐漸成為爭當文明人、爭做文明事、爭創文明城的“增長點”,紮實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提升文明素質的著力點,推動經濟社會轉型升級、提升城市軟實力的支撐點。常州市“道德講堂”實踐的小支點,撬起了公民道德建設的大工程。

三是體制機制促道德講堂科學發展。常州市圍繞七大類道德講堂,建立健全了系統化的領導責任體系,形成了主要領導負總責、分管領導抓部署、職能部門抓落實、相關部門抓督辦落實的組織架構。常州市建立了科學化的考核激勵機制,文明講堂建設列入黨政領導班子年終績效考核、單位“好班子建設”考核範疇,納入群眾性精神文明建設考核體系(道德講堂佔文明單位考核百分之十的權重),每年定期命名錶彰示範道德講堂、優秀宣講員、道德講堂建設工作先進集體,定期命名錶彰身邊的好人、道德模範。常州市建立了經常化的宣傳推廣機制,每年舉辦一次道德講堂建設交流研究活動,總結實踐經驗,研究解決疑難,為工作健康發展提供理論和實踐指導。常州市建立了道德講堂建設財政投入保障機制,政府按照年人均1元的標準將道德講堂建設納入財政經常性預算。

三、我市推廣常州“道德講堂”建設的建議 “道德講堂”建設已作為重要內容納入“城市文明程度測評指標體系”,中央文明辦已將建設“道德講堂”作為今年公民道

德教育的重要工作擺上議事日程,建設好宜昌的道德講堂、提升城市文明程度已刻不容緩。現就做好宜昌道德講堂的頂層設計建議如下:

一、儘快研究明確宜昌道德講堂的基本模式。儘管常州市先行探索了比較成功的道德講堂模式,但宜昌應結合本地實際確定道德講堂的基本模式,安排工作日程,通過一定的方式,在年內逐一落實道德講堂的基本流程、講堂標識、道德歌曲、講堂分類、建設標準及方式、專兼職宣講員隊伍、工作推進方式、道德經典收錄編輯等項具體工作。

二、搭建道德講堂建設的組織架構。建議根據我市的具體情況,明確道德講堂建設的組織領導體系、工作體系、管理考核體系。

三、建立道德講堂建設的長效機制。一是建議建立推動道德講堂建設的考核激勵機制;二是建議建立促進道德講堂健康發展的宣傳推廣機制;三是建議建立道德講堂的財政保障機制。

宜昌市文明辦赴常州市道德講堂建設學習考察組

2012年2月12日

道德講堂考察學習報告 [篇2]

開展“公民道德講堂”建設工作,是我局精神文明建立工作今年的創新工作,是提高職工素質的教育工程。為深入貫徹實施《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紮實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增強公民思想道德建設的吸引力和親和力,吸引全域性幹部群眾投身道德實踐活動,不斷提升全民思想道德修養、社會文明程度,根據縣文明辦要求,我辦高度重視,認真開展了該項工作,現將該項工作的開展情況總結如下:

一、高度重視,迅速安排部署

及時召開了動員會,成立了以黨組書記為組長、其他黨組成員為副組長、相關股室人員為成員的 “道德講堂”工作領導小組。同時,制定並下發了《來安縣財政局“道德講堂”實施方案》和《來安縣財政局“道德講堂”活動計劃》,全面安排部署該項工作。之後,局明確了“道德講堂”專(兼)職人員,制定了道德講堂活動劃,為“道德講堂”的順利開展做好了各項準備工作。

二、加強各項軟硬體建設,確保“道德講堂”工作有保障

對縣局黨員活動室進行改造,建成“道德講堂”1個,制定完善各項制度,先後制定了《道德講堂守則和制度》並製作成牌匾上牆公示,將其制度化、規範化管理,做到了有場地、有設施、有人員、有制度。

三、根據道德講堂的型別,確定了“道德講堂”授課內容

根據上級檔案精神和結合我局實際情況,確定了我局道德講堂主要以倡導遵紀守法、友善互助、關愛感恩、孝老愛親、文明禮貌、移風易俗等為主要內容,圍繞建設“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的的要求,根據當下市民的價值觀接受特點和生活習慣,以《公民道德綱要》和具體道德模範的事例為主,精心設計“道德講堂”的教育內容和形式,吸引職工參與。

四、道德講堂建設取得良好效果

到目前為止,共舉辦“道德講堂”2場次,第一期道德講堂的主題為“感悟最美”,第二期道德講堂的主題為“文明禮儀”。參學人員還學習了“最美教師”張麗莉、“最美司機”吳斌、“最美戰士”高鐵成的先進事蹟。參加會議的財政幹部職工緊緊圍繞先進事蹟暢談感想,踴躍交流。大家一致認為:感悟“最美”,就是要學習“最美”勇於擔當的責任意識,

捨己為人的奉獻精神和恪盡職守的職業道德。在財政事業的本職崗位上,要樹立強烈的責任心和事業心,兢兢業業,在平凡的崗位上創造不平凡的業績;要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意識,真誠服務;要樹立樂於助人和見義勇為的奉獻意識,關心群眾疾苦,敢於同不良的社會現象作鬥爭。參加會議的局領導先後對青年財政幹部的發言進行了點評並發表了自己的感想,勉勵大家以“最美”為榜樣,盡心盡責,恪盡職守,努力為財政事業的發展做出貢獻。

下一步,我局將在縣文明辦的領導下,繼續深入開展“道德講堂”活動,全力抓好思想道德建設,把“道德講堂”活動不斷引向深入,引入長效機制。真正使我局形成健康、文明、和諧、良好的社會道德風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