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職場>

打造生態宜居城市的考察報告

職場 閱讀(8.75K)

建設生態宜居城市,是區第四次黨代表會提出的今後五年的重要工作目標之一。區政協圍繞這一課題,組織人員分赴青島、威海、大連、丹東、廈門、泉州等地考察學習,並結合學習市黨代表會報告提出的打造“三個名城”的要求,認真組織了討論,形成了考察報告。現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打造生態宜居城市的考察報告

一、各地打造生態宜居城市的主要做法和經驗

1.規劃先行,注重彰顯城市內涵。考察的這些沿XX市,無一例外地堅持規劃先行,充分發揮本土特色,及早制定了生態城市建設規劃,並從生態格局、生態人居、生態經濟、生態資源、生態環境、生態文化建設等方面,闡述了打造生態宜居城市的具體要求。青島提出要建設生態文明繁榮、生態良性迴圈、環境潔淨優美、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生態宜居城市。大連提出要打造經濟高效、社會和諧、環境優美、文化繁榮的國際知名生態宜居城市。同時,這些城市注重打造城市品牌,突出彰顯城市內涵。青島以“世界眼光、國際標準、本土優勢”為導向,塑造出了擁有世界一流城市內涵的“品牌之都”和“帆船之都”。大連自建市之初就注重追求城市文明和環境建設的不斷超越,以高標準、高品質來定位發展戰略和目標,近年來更是打造了諸如“服裝城”、“北方明珠”、“浪漫之都”等城市品牌。

2.生態優先,自然與人文相得益彰。考察的這些城市在發展過程中,都堅持生態環境優先的發展理念。一方面通過搬遷汙染企業,開展大規模環境整治,構築科學的綠化體系等方式,有效地改善了生態環境。如廈門近年來全面實施“藍天、碧水、綠色、潔淨、寧靜”五大環保工程建設,打造宜居城市,僅“碧水工程”的投資就超百億元。青島則明確提出,在XX區中根除汙染,在XX區建設中杜絕汙染,做到有序開發與合理保護相結合,走生態文明發展之路;以打造世界宜居城市為核心,以“增綠補綠、豐富色彩、提高品質”為手段,堅持“綠色、生態、低碳”的工作理念,積極推進綠色青島建設。另一方面,按照“自然融於城市,城市歸於自然”的原則,採取沿海岸線、環繞山體等對城區進行組團分割槽,使城市和自然有機融合,充分體現“山在海中、城在山中、樓在林中、人在綠中”的城市個性和特色。如青島的城市建設在充分利用自然資源的同時建造人文景觀,整個城區風格如一件精雕細琢的藝術品,林立的高樓、如畫的街景、清澈的流水,無不展現出人與自然、城與自然的和諧統一。

3.強本固基,城市功能日臻完善。這些城市在打造生態宜居城市的過程中,尤其注重加快城市基礎工程建設,城市功能日臻完善,發展環境不斷優化。“十一五” 期間,大連圍繞提升城市功能、改善人居環境,加大城市基礎設施和生態環境建設力度,頻出大手筆,城市道路、交通、能源等重大基礎設施的服務保障能力顯著提高,城市功能更加完善,國際航運中心框架基本形成,國際物流中心、區域性金融中心建設取得重大進展。廈門按照建設現代化國際性港口風景旅遊城市和海峽西岸重要中心城市的定位,建設大港口、大交通,加快重大片區開發與產業園區建設,與中心城市相匹配的承載、輻射、帶動功能進一步增強。威海工業新區自設立以來,就秉承產業新都市的發展定位,圍繞建設製造業專案集中區,嚴格按照城市功能中心區、城市功能配套區、金融商業服務區、休閒度假區等規劃要求有序推進,城市功能日趨完善。

4.民生為重,宜居指數不斷提升。宜居城市更需要社會事業的完善,考察中發現,這些城市一直以來都注重以人為本,突出居民生活的便利舒適,充分考慮老百姓的工作、居住、交通、醫療、教育、消費等需求,加強社群公共配套設施建設,不斷提升居民的宜居指數。大連以優先發展公共交通為導向,加大了中心城區道路橋樑改造建設力度,全方位提升城市道路的設施服務功能,有效改善了行人道路通行安全狀況。青島注重配置優化社會事業,“十一五”期間該市財政用於社會民生的投入高達300多億元,社會事業和民生專案50多個,包括體育館、全民健身中心、醫療中心、供電供熱、汙水垃圾處理、經適房等重點專案建設,大大改善了居民生活條件;同時積極打造綠色家園,採取平面與立體綠化相結合,實現了生態綠化、文化娛樂、生物防火、旅遊觀賞等多種功能於一體,讓市民“推開家門就進花園”。

二、對我區建立生態宜居城市的幾點建議

我們本次考察的城市都是在打造生態宜居城市方面比較成功的典範,在國內外知名度、美譽度較高,我區規模雖與他們沒有可比性,但其成功的經驗和做法,我們完全可以借鑑。為此,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1.高度重視,迅速啟動建立工作。生態宜居城市建設,對於改善城市發展環境,提高城市綜合競爭力,優化人居環境,提高人民生活品質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已成為當今時代城市發展的目標和必然趨勢。目前,全國眾多城市紛紛提出了具有地方特色的生態宜居城市建立目標,我省已全面啟動“六大行動”打造城鄉宜居環境,市第四次黨代表會明確提出打造生態名城的目標,周邊兄弟市區,如姜堰、興化已研製出臺了相關的規劃(建設)綱要,正式啟動生態宜居城市建立工作。建議區委區政府儘快把我區建設生態宜居城市工作擺上議事日程,成立領導班子和工作機構,按照生態宜居的要求,對城市建設總體規劃進行完善,在此基礎上,研究制定生態宜居城市建立規劃和實施方案,分解任務,落實責任,儘早啟動建立工作。同時,充分利用網路、電視、廣播、報紙等新聞媒體,宣傳我區建立生態宜居城市的重要意義,大力營造輿論環境,廣泛動員組織全社會力量參與共建,形成全民關注、共建共享、自覺維護的良好氛圍。

2.明確目標定位,確立建設理念。我區是一個新建區,雖然經濟實力、城市規模和功能與大城市無法相比,但我區濱臨長江,城市水系眾多,人口密度小,環境汙染少,沒有都市的喧囂與繁忙,所以我們應揚長避短,體現個性,把“生態宜居濱江新城”作為我區建立生態宜居城市的目標定位,致力打造生態良好、環境宜人,生活舒適、安逸悠閒,親水臨江、精緻秀美的濱江新城,區別於高樓林立、立交縱橫、人群密集、交通擁堵的大城市、大都市形象。生態宜居城市建立是一項系統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幾屆政府堅持不懈的努力。因此,一方面,應將生態宜居的理念始終貫穿城市建設的全過程,在突出經濟發展、城市居住條件、生態環境質量、基礎設施與公共服務設施等硬環境建設的同時,著力改善城市的文化氛圍、發展環境、社會治安等軟環境,做到經濟、文化、社會與城市建設的均衡發展。另一方面,牢固確立以人為本的城市建設理念,高度體現人文關懷,更多地關注與老百姓生產生活緊密相關的方方面面,把不斷提高群眾生活質量,不斷提高城市居民的歸屬感和幸福感,作為建設生態宜居城市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3.注重生態建設,提升生態水平。良好的生態環境是城市宜居的決定性因素之一。就我區而言,在生態環境建設上,要重點做好環保、綠化和美化三篇文章。在環境保護方面,要強化總量減排,控制永安化工園區的發展,待條件成熟時逐步取締。同時,力促濱江化工園區調整產業規劃,關閉或搬遷對我區生態環境造成威脅的化工企業,以從根本上杜絕城區化工染汙。高新區、核心港區和臨港經濟園三大園區作為全區工業經濟的主陣地,要牢固確立生態理念,堅定不移地走新型工業化道路,通過實施工業轉型升級,努力推進產業生態化,大力發展高效、低碳、節能、環保的生態特色工業,全面建成生態工業園,實現全區工業經濟的低碳綠色增長。紮實開展城市環境綜合治理,加大環境執法力度,嚴厲打擊各類環境違法行為,包括公眾目前反響最為強烈的煙花爆竹噪聲汙染等。在城市綠化方面,要進一步提升城市綠化品位和檔次,針對目前全區綠化色彩單調、品種較少、景觀效果不佳的現狀,建議聘請專家對全區綠化進行規劃設計,做到高大喬木、灌木和花草搭配合理、錯落有致,同時突出色彩搭配、園林藝術和景觀效果,讓綠化為宜居城市錦上添花。對城市主幹道、主要街路和主要廣場的綠化,要努力營造“一街一品、一路一景”的風格和特色,著力構築“樹成林、花成片、綠成景”的良好生態環境。在城市美化方面,要充分利用我區發達的城市水系,完善城市水景專項規劃,做足 “水”文章。充分挖掘宣堡港、宣南中溝、南官河、引江河、蔡圩河以及未來的鳳棲湖、龍窩湖等水資源的優勢和文化內涵,通過栽種不同的樹種、花草,搭建各種亭、臺、廊、榭等觀景、親水設施,構築風格迥異、特色鮮明的生態水景觀光帶,讓水系為宜居城市增添靈性,彰顯“城在水中,水在綠中,水城相映,綠環水繞” 的`生態特色。

4.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宜居水平。城市功能的完善是提升城市核心競爭力的重要因素,更是打造宜居城市的重要環節。結合我區實際,建議圍繞基礎設施、區內交通、城市商業和社會事業等方面增強城市綜合承載能力,完善城市功能。進一步完善基礎設施。加快城市道路“五縱九橫”框架建設,加大舊損道路改造力度,拓展延伸“斷頭路”,形成城市外環內連的道路體系;完善雨汙管網的建設,加大汙水收集力度,全面實現垃圾日產日清。進一步完善交通網路。倡導綠色交通,健全公交網路,實施公交優先發展戰略,讓公交成為市民出行的首選,力爭早日成立計程車公司,讓市民出行選擇性更多、更加暢通便捷。進一步加快城市商業發展步伐。加快規劃引進具有多種功能的大型購物中心、高檔酒店、餐飲中心、現代商務等商貿服務專案,儘快形成核心商圈,滿足市民對服務業的多樣化需求,提高我區對商流、物流、人流的集聚能力。進一步提升社會事業發展水平。加大公共文體設施建設力度,加快全民健身中心、博物館等為重點的公益場館建設,為市民提供完善的、均等的、多樣的、人性化的公共服務;配套完善廣場、公園、綠地等基礎設施,規劃建設一批類似高港生態公園之類的“小遊園”,使居民出門500米左右就能入園休憩、鍛鍊;改善醫療和教育條件,縮小與周邊市(區)醫療教育水平的差距,早日實現“病有良醫、學有優教”的目標。

5.抓好重點工程,打造濱江特色。特色是一個城市的魅力所在。放大我區的濱江特色,打造特色工程,是我區打造生態宜居城市的關鍵。濱江新城和大橋公園的規劃已經出爐,因此,當前我們工作的重點是抓好規劃的實施。一是做好“生態入城、凸顯文脈、造城造景”文章,全力打造濱江新城。注重生態改造,強化造城就是造景的理念,引景入城、引綠入城,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努力將濱江新城建成“沒有圍牆的生態城區”;體現宜居效果,充分挖掘地方特色歷史文化,反映風土人情,彰顯城市個性,滿足遊客休閒、娛樂、遊玩、住宿等多方位需求;彰顯濱江特色,引水入城、引江入城,改變濱江不見江的尷尬現狀。二是堅持基礎先行,高標準建設大橋公園。打造基礎工程,結合江潮水位、地形地貌,分段、分層打造,先外灘後內陸、先固堤後造景、先基礎後配套,循序漸進逐步到位,特別要做好固坡護堤和打通沿江快速通道工程;打造綠色工程,充分考慮長江岸線地形地勢和水系錯綜複雜等因素,因地制宜,選擇有固坡護堤作用的耐溼、景觀樹種,分割槽分段、分層分級、立體佈局,實現固堤護坡和打造生態景觀的有機結合;打造親水工程,結合溼地、蘆葦叢等天然條件,設定景觀平臺,增加通向水體的通道、棧橋,一方面達到親水、戲水的目的,另一方面促使沿江景觀得到延伸和拓展,努力讓大橋公園成為泰州的外灘,成為市民和遊人欣賞長江風光、親近長江的最佳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