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職場>

當前我國高校就業援助的必要性與措施

職場 閱讀(2.27W)

大學生是國家寶貴的人才資源。大學生的就業質量直接關係到黨和國家的長遠發展和千萬個家庭的幸福安康。推進大學生全面順利就業是一項重要的民生工程。在世界局勢複雜多變、經濟發展面臨眾多不確定性的今天,加強對高校大學生就業趨向的瞭解,加大對高校大學生的就業指導力度,對於促進大學生全面高質量就業,推進和諧社會建設,提高同民綜合文明素質等有著重要而深遠的意義。

當前我國高校就業援助的必要性與措施

一、當前的就業形勢

1.高等教育與社會經濟的矛盾直接影響畢業生的就業。一個社會的現實就業容量是受一定時期的經濟規模和產業結構以及勞動力供給等短期內相對恆定的因素所制約的。對於畢業生的就業來說,影響的關鍵因素就是高等教育的結構與社會產業結構是否協調。目前,我國高等教育還有很多不合理的地方,例如:不少學校定位不準,過分追求學校升格,過分強調層次提升;專業設定與社會需求、市場需求不相適應,過分注重學術型人才的培養,忽略社會應用型人才的培養;大學生綜合素質不高,就業期望與現實不符。在大學畢業生滿足不了社會需求的時期,這些問題雖然也存在,但矛盾表現得不很突出,也比較容易解決,但在畢業生人數急劇膨脹、大於社會需求的時期.這些問題就會凸顯出來。

2.傳統的畢業生就業主渠道吸納能力下降。從恢復大學聯考到1997年,政府機關、國有企事業單位是大學畢業生就業的天堂,也成為大學畢業生的主要渠道。但自1998年以來,政府機構大幅度精簡,1998年中央國家機關分流了50%。地方政府機關的改革也在進行;事業單位也壓縮銀根,精簡人員,一些員工開始自謀職業,大多數單位採取人事凍結的辦法。因此,政府機關、國有企事業單位再也不可能像以往那樣吸收大量的畢業生。與此同時,國有大中型企業也面臨著重重困難,也到了非改革不可的地步了。國有大中型企業紛紛進行結構調整。資產重組,減員增效。當然,這些因素並不完全排斥大學生的加盟,相反,他們需要人才,需要新鮮血液來啟用企業,幫助企業儘早走出困境。於是,一些企業開始儲備人才,調整人才結構,合理置換冗員。但是今天所需人才絕非往日計劃分配時那樣。他們在數量上少得多,在質量上要求也高得多,非有用之才不取。新形勢下企業的用人之道更加挑剔,寧缺勿濫。傳統的畢業生就業主渠道吸納能力嚴重下降了。

3.社會對畢業生學歷層次的需求越來越高,引起低學歷者就業受挫。現在隨便走進一場畢業生招聘會,就可以發現招聘單位的廣告上,無論什麼崗位,都要求本科及以上學歷。一些單位間的攀比現象,以及單位企圖達到的廣告效應,嚴重傷害了部分本科以下學歷學生的心靈,造成低學歷供過於求,高學歷人才不足的現象,而且造成“人才高消費”的浪費現象。對單位從經濟學角度來看,反而增加了成本。招聘了較高學歷的畢業生,學非所用,或不安心工作,跳槽頻繁,

既影響了畢業生的前途,也使單位自己受損。成為培訓中心。對於低學歷的學生來說,也失去了一次就業的機會。

4.地區經濟發展不平衡狀況直接影響畢業生的供求狀況。改革開放以來。隨著沿海和內地經濟差距的拉大以及高校畢業雙向選擇就業制度的推行,應屆大學畢業生就業早已形成了一股由落後地區指向沿海發達地區的強大勢能,使我國的人才分佈狀況由計劃經濟時代的相對均衡演變為明顯的不對稱。珠江三角洲、長江三角洲、京津塘、山東半島等東部沿海地區由於經濟發達工資收益較高,工作環境發展空間較大,成為高校畢業生競相追逐的目標,許多大學畢業生不惜犧牲自己的專業,通過各種途徑走向這些地區。而中西部地區則出現了極為不利的情況。本來地區內部花大力氣培養大學生十分不容易,但由於經濟發展遲緩,又提供不出足夠有效的工作崗位,只得把他們拒之門外。

二、新時期大學生就業趨勢

1.大學生就業期望值不斷務實。我國大學生就業難是中國經濟大調整、大發展過程中所造成的一個不容迴避的問題,與社會的就業難是同時產生和同步發展的。造成就業難問題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且十分複雜。主要表現是:一方面大學生就業主渠道吸納能力下降,另一方面企業提供給大學生的就業崗位由於競爭激烈,工資標準比以前低了很多,部分大學生不能接受這個現實,不能及時調整期望值(包括對月薪、對就業地區、對就業單位、對職業的期望)。在就業形勢日趨嚴峻的情況下,為了儘快找到一個工作,大部分畢業生開始調整期望值,顧不得個人就業意願,就業期望值不斷務實。

2.實習基地和就業基地相結合,優秀學生可以提前獲得就業機會。在企業用人過程中,不少企業已逐步從注重“現貨”向注重“期貨”轉變,在培養人才上先走了一步。所謂“現貨”,就是畢業生,“期貨”就是優秀的非畢業生。不少企業已經和學校簽訂了人才智力合作協議,設立學生實習就業基地,即實習基地和就業基地結合。讓一部分學生在讀期間來此學習,然後和優秀學生提前簽定就業合作關係。

《當前我國高校就業援助的必要性與措施》全文內容當前網頁未完全顯示,剩餘內容請訪問下一頁檢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