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職場>

企業文化的內涵及功能是什麼

職場 閱讀(1.92W)

推進企業文化建設,對企業發展有著重要的作用。企業文化是企業活力的內在源泉。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企業文化的內涵和功能,希望對你有幫助。

企業文化的內涵及功能是什麼
  企業文化的內涵

企業文化內涵豐富,涉及面廣,具體表現在:

[1]企業標誌;如:商標、廠牌、廠旗、廠徽等,都是變現企業文化的企業標誌,也是與其他企業有明顯區別的精心設計。是不可能和別的企業雷同的。

[2]企業環境;如內部環境和外部環境,巨集觀環境和微觀環境等,具體細分還有政治、經濟、道德、宗教、國民教育等。還有企業所有制、行業經營方向、集權與分權程度、內部文化設施,不同的文化環境其特點也是不一樣的。

[3]企業制度;即保證企業目標實現的強有力措施和手段。但是又是能凝聚和激發職工積極性和自覺性的行為規範。

[4]價值觀;是企業文化的核心,也是企業經營活動和人的行為的價值準則,是企業走向成熟的標誌。比如:IBM公司的價值觀推崇的就是“對人的尊重、終身僱傭、人人平等”。

[5]企業精神;是在價值觀的基礎上,反映企業目標和方向,具有推動作用的意識和精神。如:大慶的鐵人精神,海爾的“真誠到永遠”都反映了他們的企業精神。

一個企業不管在名字的設計還是在產品的開發、包裝或者企業的員工素質教育上,決不會完全與其它企業雷同的,一旦有簡單的雷同,就會成為社會的笑柄。就拿“微笑”來說,作為任何一個企業都強調對顧客要進行“微笑服務”,但是在很多情況下,相反一字一板的叫真的態度又成為令買方放心的保證。

所有的企業文化,都會有自己的設計理念,都要考慮形成自己的特色文化和條件,都不能完全的照搬和照抄,否則就不會形成自己企業的特色,也就談不上企業文化的魅力而不具備吸引力了。因此沒有完全相同的企業文化,就象世界上的樹,沒有哪一片樹葉是相同的是一個道理。我曾經懷疑樹葉應該是一樣的,在楓葉紅了的秋季,特別作了對比,結果看上去一樣的楓葉,其實是完全不同的,於是吸引了成千上萬的人去尋找標本,再試想,如果所有的企業都是一個摸子開出來的,產品包裝全一樣,人們就無法得到真正的滿足,於是沒有了需求。

  企業文化的功能

1、導向功能。企業文化是一個方向盤。企業提倡什麼崇尚什麼,員工就追尋什麼。一種文化可以長期引導員工們為實現企業目標而自覺努力。企業文化的導向功能主要是從以下兩個方面來發揮作用:一是直接引導員工的性格、心理和行為;二是通過整體的價值認同來引導員工。後者是更為重要的一方面。良好的企業文化便員工潛移默化地接受本企業共同的價值觀,人們在文化層面上結成一體,朝著一個確定的目標而奮鬥獻身,這樣,那些繁複瑣碎的規章制度反而顯得不怎麼重要了。

2、凝聚功能。企業文化是一種強力粘合劑,企業文化是以種種微妙的方式來溝通人們的思想感情,融合人們的理想、信念、作風、情操,培養和激發人們的群體意識。在特定的文化氛圍之下,員工們通過自己的切身感受,產生出對本職工作的自豪感和使命感,對本企業的認同感和歸屬感,使員工把自己的思想、感情、行為與整個企業聯絡起來,從而使企業產生一種強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發揮出巨大的整體效應。

3、激勵功能。企業文化是企業青春的激發劑,是企業活力的加壓泵。所謂激勵,就是通過外部刺激,使個體產生出一種情緒高昂、奮發進取的力量。研究激勵理論的學者認為,最有力的激勵手段是讓被激勵者覺得自己確實幹得不錯、發揮出了自己的特長和潛能。至於用絕對標準去衡量他們是否真幹得不錯,那倒是次要的。在一種“人人受重視,個個被尊重”的文化氛圍中,每個人的貢獻都會及時受到肯定、讚賞和褒獎,而不會被埋沒。這樣,員工就時時受到鼓舞,處處感到滿意,有了極大的榮譽感和責任心,自覺地為獲得新的、更大的成功而瞄準下一個目標。這就應了一句西方諺語:“沒有什麼比成功更能導致成功的了。”企業文化的激勵是著眼於整體的文化建設和人的不斷完善,應將之提升到人創造文化、文化塑造人的因果迴圈的高度來看待。

4、約束功能(約束協調功能)。企業文化是無聲的號令、無形的管制。企業需要嚴格的管理制度。硬性的廠規廠紀對企業管理起關鍵性的作用。這種硬性約束不是企業文化的主要內容,企業文化的約束功能偏重於軟約束。軟約束產生的依據在於人的文化性和社會性。任何一個作為組織成員的人都有一種心理需要,那就是自覺服從基於組織的根本利益而確定的行為規範和準則。員工在企業中的行為如果得到承認和讚許,就能獲得心理上的平衡與滿足,相反,就會產生挫折感與失落感。這就是說,人人都生活在文化之中,接受文化指令而不能脫離文化規範。如果有人強行與自己摶在的文化群體背道而行,那就會成為“文化異類”而被社會拋棄。

5、輻射功能。企業文化儘管是企業內部的生成物,通常在本企業內發揮作用,但它並非是封閉的。企業文化是企業從環境中吸取養料加工而成的企業產出精華,它深含在企業對外輸出的一切成果中。如通過高質量的產品和滿意的服務,使顧客感受到不同企業的文化特色,通過各種宣傳手段,如電視、廣播、報刊、會議等傳播方式,宣傳企業文化等。企業文化是企業形象的核心內容,企業文化是企業管理的基礎,企業文化是企業產品、服務的附加值。企業文化通過各種渠道和媒介輻射到環境和社會公眾之中。優秀的企業文化可以成為其他企業及社會組織效仿的榜樣,對正確的社會意識和良好的社會風氣及道德規範的形成起到積極倡導和促進作用。所以,有人說,企業文化是一團很好的酵母、一種熱力強大的輻射源。當大型企業(跨國企業)的文化發展到一定程度,形成較為完整的模式時,則不可避免地對社會產生影響。

6.效益功能(資產增值功能)

企業文化作為特定企業環境中生成的群體文化,一經形成便帶有本企業經營管理特點和鮮明企業個性與色彩,成為企業的專利和財富,與物質技術裝置等有形資產相區別,企業文化是企業的無形資產。在知識經濟社會中,企業無形資產的作用將超過有形資產的作用。企業文化作為一種無形資產,可以為企業帶來市場、客戶、品牌、合作者等一系列的資產增值。擁有優秀的企業文化就可以自如地在有形資產和無形資產之間進行轉換和支援,促進企業整體資產的增值。不僅如此,當有形資產遭受損失時,企業文化還可以起到補償和替代作用。

  企業文化的特徵

1.民族性: 社會文化是一定社會特有的文化,是社會生產方式、社會制度、社會結構以及主要民族的歷史傳統的綜合體現。企業作為社會的組成成員之一,必須存在於一定的社會文化環境中,其亞文化的形成必然受到社會文化的薰陶、滲透和影響,從而帶有濃厚的社會文化的印跡。不僅如此,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不是在真空中進行的,而是在社會系統環境中進行的,企業與其他社會主體存在緊密的依存關係,企業亞文化也因此受到其他社會主體亞文化的影響和制約。其中尤以民族文化的影響最為深刻。

2.功用性:企業文化是文化的組成部分,但它又和民族文化、社群文化、政治文化相對獨立而存在,是一種經濟文化。這反映的是企業經濟組織的價值與目的要求,以及實現目標的行為準則和習慣。企業文化受到民族文化、社群文化的影響,但它不是純粹的`"社會性"概念,更多的體現出經濟性。

3.承傳性:其一,員工不斷學習、探索並在更高層次上加深對企業文化的認識,從而帶動企業文化的持續進步;其二,企業通過培訓、教育提高員工素質進而推動企業的整體文化不斷成長;其三,企業文化可以累積、沉澱形成企業的文化傳統優勢。

4.人文性:企業組織中的人是企業的物質、制度精神文化的直接創造者,同時,組織成員也是組織文化的接受者,在構成企業文化的諸要素中,人始終居於首要的主體地位。企業文化作為一種現代的管理理論,以前所未有的高度關注和重視人的多層次需要,關注和重視企業內員工的價值和自我的實現。因此,提倡團體精神,上下平等和親密合作等"人文性",理所當然成為企業文化理論有別於其它管理理論的一個根本特徵。

企業文化的主旨與核心就是以人為本,關心人,重視人,尊重人,為人的全面發展和價值實現創造條件。企業文化強調不僅要關心、重視企業內部的人,而且關注和服務所有企業面對的人,通過提供優質產品和服務滿足其物質方面的需要,而且要為實現他們對社會和精神方面的追求創造條件。值得指出的是,企業文化既注重人對於企業發展的價值,把人視為企業的成功之本,同時也注意到企業對人的發展的積極作用,力求使企業成為人的價值實現場所,因而強調把實現企業的價值與實現人的價值有機結合起來,使二者協調統一,互相促進,同時達到企業興旺發達與個人全面發展的雙重目標。

5.革新性:隨著企業的產生和發展,企業文化也將不斷豐富和發展完善起來,這是一個過程。不僅如此,隨著企業所處環境的不斷變化,必然引起人們觀念的更新、充實。只有根據實踐發展客觀要求,以新的觀念代替歸的觀念,企業文化才能和企業本身一樣,充滿生機和活力,這是企業文化革新性的另一種表現。

6.獨特性。即個體性,指的是企業在長期的歷史條件下,形成的具有區別其他組織(或企業)的企業文化的特徵。一個成功的企業,總是有其獨特個性的文化,有其獨特的價值觀念和獨特的追求。只有基於實際,獨具個性的企業文化,才能顯示出企業的特色,對企業員工產生強列凝聚力,才是真正的本企業文化。

作為一種組織文化或群體文化,企業文化的形成除受所屬社會文化及民族文化的制約和薰陶,從而帶有明顯的本社會、本民族文化特性的烙印外,更重要的是受到本企業組織環境和群體特性的影響和制約,尤其是企業家的倡導和推崇。企業的規模與性質、行業及產品特點、組織結構、經營方式、人員構成與素質、管理水平、領導方式等,直接孕育和促成企業文化的生成。這些因素在不同企業中有著不同的存在形式和內涵,從而生成企業文化的諸多本質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