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語錄名言>

從“另類贈言”分析中國小生開放式的成長文化環境

語錄名言 閱讀(1.57W)

“另類贈言”是一種校園文化現象,也是社會的一面鏡子,它反映了中國小生的成長文化環境存在缺失,折射出當前青少年的價值觀受到社會成長環境的衝擊。結合班杜拉的社會學習理論,分析出現“另類贈言”這一現象的原因,並提出合理引導大眾媒體、家長營造健康的生活環境、學校創設良好的學習文化環境以及青少年自我調節等可行性措施。

從“另類贈言”分析中國小生開放式的成長文化環境

關鍵詞:“另類贈言”;成長文化環境;價值觀;社會學習理論

畢業贈言是學生在一個學習階段結束後,學生之間相互贈送的話語,其主要表達同窗之間臨別的祝福與希望以及對現實生活和未來理想的期許。而“另類贈言”則是在當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速發展、思想觀念深刻變化、社會文化多元化、大眾媒體空前繁榮的時代背景下出現的。它主要指的是非主流、非積極向上、與眾不同的畢業贈言。中國小畢業生的“另類贈言”可以分為以下幾種型別:第一,擇業類的,如,“做大官”“將來就當老闆,當不了老闆就當老闆娘,當不了老闆娘當老闆他的娘”;第二,愛情類的,如“祝你們永結同心,早生貴子”;第三,金錢類的,如“祝你發大財,住豪宅!”“加油!努力!為了人民幣”;第四,生活類的,如“買彩票”“搶車位”“有時間來我家放羊”;第五,關於調侃、幽默類的,如“位子、票子、妻子一個都不能少”“人見人愛!花見花開!車見爆胎”等。

“另類贈言”的出現也許只是學生思維活躍,想象力豐富,相互調侃的產物,或只是想與所謂的“時尚”接軌,並不是他們內心深處最真實的想法。但國小畢業贈言的“另類化”“低俗化”以及成人化絕不是偶然的個別現象,它反映了當前我國國小生開放式的成長文化環境受到負面影響,並且中國小生的價值觀受到一定程度的衝擊。

一、“另類贈言”凸顯中國小生成長文化環境存在缺失

每個人從呱呱落地那一天起,就置身於一定的成長文化環境之中,隨著年齡的增長、生活內容的豐富,接觸社會面的擴大,逐漸成為一個能掌握一定社會文化、學會參與社會生活、履行某種社會角色行為的人。近年來,國小生或國中生撰寫“另類贈言”日益頻繁,價值觀呈現出日益成人化、低俗化的趨勢,從側面反映了他們所處的開放式成長文化環境存在缺失。

1.大眾媒體的虛無渲染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科學技術的進步以及政治體制改革的深化,大眾傳媒獲得了空前的發展與繁榮,逐漸進入青少年的日常生活中。大眾傳媒以報刊、圖書、電影、廣播、電視、網路等為工具,面向大眾傳播資訊。但不容忽視的是,其商品化和低品味化的趨勢愈演愈烈,產生了極大的負面效應。青少年是大眾傳媒受眾中最特殊的一個群體。他們正處於成長關鍵期,自我意識迅速發展,人生價值觀逐步確立。尼爾·波斯曼教授認為“由於電子媒體肆無忌憚地揭示一切文化祕密,它已對成人的權威和兒童的好奇心構成了嚴重的挑戰。”好奇心是兒童的天性,它溝通了兒童已知與未知的世界,是無可厚非的。但是操縱大眾媒體的人卻把兒童的好奇心看作獲取經濟利益的契機,美化和鼓勵兒童的成人化。有學者對北京市3058名中學生所做的調查表明,北京市中學生中有80.4%的學生上過網,1.2%的學生每週上網時間超過28小時;59.7%的學生將上網地點選擇在網咖。近半數學生上網是為了聊天交友;33.0%的學生認為,網上可以使用不文明語言,22.0%的學生瀏覽過色情網站,14.3%的學生玩過具有暴力傾向的電腦和網路遊戲。()如此存在缺失的開放式成長文化環境,是中國小生撰寫一系列“另類贈言”的催化劑與直接因素,在這樣的.成長環境中,青少年的精神能夠得到片刻的安寧、能自由地翱翔嗎?

2.家長的不良示範

“家庭是塑造一個人品格的第一所而且也是最重要的學校。正是在家庭中,每一個人受到他最好的或最壞的道德薰陶。”所以,家長的行為準則和價值取向通過言傳身教或潛移默化地傳給了孩子。家長對孩子的不良示範主要表現為顯性和隱性的不良示範,而對孩子影響最大的是隱性的不良示範。

社會學習理論認為,兒童不需要強化,僅通過觀察榜樣的行為就可獲得學習,可以說,觀察學習是人類的一種基本學習方式。然而家長在日常生活中言語粗俗,行為粗暴,思想貧乏。有些家長追求金錢帶來的享受,認為金錢是萬能的,奉行拜金主義。一些貧困的家庭,父母教育子女的思想很落後,告訴孩子,學習是為了賺大錢,甚至有些家長不鼓勵孩子學習,認為女孩子只有找到有錢的老公就出人頭地了。由於家權威性或是孩子對父母的依賴性以及孩子自身的好奇心,兒童在日常生活中會注意觀察父母的言行舉止,進行模仿,在潛移默化中受到了不良影響,嚴重扭曲了他們的成才觀、金錢觀,甚至人生價值觀。

3.教師的不良“身教”

教師是教育目的的實施者,是教育活動的設計者與組織者。教師的一言一行對學生有舉足輕重的作用。然而,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教師隊伍的價值觀也受到了一定的衝擊。在市場競爭激烈、公民收入差距拉大的情況下,作為校園文化引導的教師,在物質和精神生活方面受到了不小的衝擊。有些老師在金錢的吸引下下海經商,或不安心教學工作,利用業餘時間通過多種形式賺取金錢。而擔負著“傳道、授業、解惑”之職的教師的所言所行對受教育的學生起著言傳身教的作用。教師的不良“身教”,讓學生在日常的學習環境中收穫了不良的金錢觀、學習觀。

二、優化中國小生成長文化環境的可行性對策

在青少年成長教育的過程中,家庭、學校、社會分別扮演著不同的角色,起著不容忽視的作用。應該充分發揮各自的優勢,促進青少年的健康發展。

1.合理引導大眾傳媒,努力淨化社會風氣

三元互動理論強調在社會學習過程中行為、認知和環境三者的互動作用。班杜拉認為:“行為、認知、環境三者彼此相互聯結、相互決定,這一過程涉及三個因素的互動作用而不是兩因素的結合或兩因素之間的單向作用。”在社會這個大環境中,大眾媒體本具有兩種功能,一種是反映現實的功能,另一種是建構現實的功能。然而,大眾媒體因利益的驅使而產生的負面效應嚴重影響了青少年的健康發展。為此,我們應呼籲大眾媒體要本著客觀的態度做好宣傳工作,對青少年進行合理引導。同時,有關政府部門應加強巨集觀調控,定期進行整頓治理,規範市場秩序,為青少年的健康發展提供良好的社會環境及文化成長環境。

2.家長營造健康的生活環境

社會學習理論強調觀察學習是社會行為習得的一種更常見方式,喚醒了人們重新審視榜樣示範在家庭教育中的巨大作用和無窮力量。首先,父母要和睦相處,共同關心自己的孩子,給孩子的健康發展創造良好的家庭環境。其次,家長要從小事做起,誠實守信,善良節儉,注意有意識或無意識的示範作用。多看公益頻道、動物世界、新聞等有利於孩子的電視節目。多帶孩子親近自然,自由呼吸。要有正確的成才觀、金錢觀,用正確的心態引導孩子的健康成長,用“身教”來感染和影響孩子。這也是為青少年創設健康成長環境的一個重要方面。

3.學校創設良好的學習文化環境

(1)教師示範——“身正為範”

教師要樹立正確的教學觀,“做一行愛一行”,既然選擇了教師這個職業就要熱愛它。教師這個職業是平凡的,但它也收穫了希望,一屆一屆的學生就是教師最大的收穫。“學高為師,身正為範”,教師的一言一行對學生來說都是無聲的教育。

(2)學習成長需要——推薦經典書籍

“另類贈言”的出現,很大程度上反映了青少年把過多的精力放在世俗功利上,造成精神成長的缺失。教師作為教育活動的組織者,應該多向學生推薦富有濃厚文化氣息的中國傳統經典名著,讓學生汲取中國古代先哲的思想精華,提高他們的道德情操和文化素質,加強民族自信心與自豪感,豐富他們的精神成長價值。除此之外,學生也需要多涉獵我國近現代優秀的文化成果以及西方的文化精髓,在和諧共生的多元文化理念中健康自由成長。

(3)榜樣教育——樹立合理的價值觀

隨著經濟多元化的發展,青少年偶像崇拜作為一種新萌發的偶像文化卻以其特有的方式越來越強地影響著青少年的精神生活和個性發展。追星並不一定是壞事,但是由於青少年心智還沒有完全成熟,沒有形成獨立的思考,而是盲目地隨大流,趕時尚,過分瘋狂,從而引起了一系列負面效應。面對這一情況,學校教育者需要對青少年進行正確的引導,通過榜樣教育青少年樹立合理的價值觀。首先,應承認學生的偶像崇拜現象,站在學生的角度,理解學生的心理,加強溝通,從而強化偶像身上積極的一面,做正向引導。其次,對學生進行榜樣教育,充分挖掘正面榜樣的教育功能。

4.青少年的自我調節

青少年的成長文化環境不僅指外部的、表面的環境,也包括他們內部的身心發展環境。班杜拉認為,自我調節是個人的內在強化過程,是個體通過將自己對行為的計劃和預期與行為的現實成果加以對比和評價,來調節自己行為的過程。“另類贈言”的出現,不僅是由於青少年受到外部環境的影響,也與其自身有很大關係。所以,青少年也要進行自我生成的內在因素調節。此時期的青少年正處於心理斷奶期,由於心理的不成熟,導致他們對自己的身心發展感到困惑,對各種社會現象感到迷茫,這是他們產生不良行為、觀念的內因。學校和家長要有意識地幫助青少年意識到自己的不足,引導他們進行自我調節。青少年在內外兩方面的良好成長環境中能夠認識到怎樣的成才觀、金錢觀、婚姻觀才是正確、健康的,並逐步內化為自己的主體自我要求,成為他們日後的行為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