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幼兒>

《聞一多先生的說和做》教學設計大綱

幼兒 閱讀(1.99W)

《聞一多先生的說和做》是“農民詩人”臧克家所作, 原名是《“說和做──記聞一多先生言行片斷”》,這篇文章不是人物傳記,卻記敘了聞一多先生的主要事略,表現了他的崇高品格,高度讚揚了他的革命精神。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聞一多先生的說和做》教學設計,歡迎大家閱讀。

《聞一多先生的說和做》教學設計大綱

【教學目標】

1、知識能力目標:

⑴積累掌握雙音節詞和成語的讀音與用法。

⑵瞭解臧克家、聞一多。整體把握課文,領會文章的思想內容。

⑶理清文章的思路,精緻嚴謹的結構,過渡語段的作用。

⑷理解艱深語句的作用,賞析文章的語言美。

2、感目標

學習聞一多先生刻苦的學習態度,無私無畏的鬥爭精神,執著的愛國熱情和言行一致的的高尚的人格,做一個生動的人,大寫的人。

【教學重點】

品味文中重要語句,理解聞一多先生精神實質。學習文章選材、組材方法。

【教學難點】

理解本文敘述中的描寫的運用及作用,關鍵詞語。

【教學過程】

創景匯入──朗讀,積累字詞──默讀,整體感知文意──思讀,理清文章思路──悟讀,深層探究──美讀,品味賞析

第一課時

〖教學步驟〗

一、匯入新課

教師:播放《七子之歌》,學生可跟唱,創造情境。(學生熟悉此歌,由此可猜到作者,教師也可隨機提問。)

這首歌的作者是聞一多先生,他是近、現代史上一位傑出的人物。他有強烈的愛國熱情,是一位為人所敬的民主戰士,他敢作敢為,言行一致。現在我們學習臧克家寫的一篇文章《聞一多先生的說和做》,理解他的精神品質。

二、資料交流,資源共享

1、作者介紹(大螢幕顯示,點一名學生朗讀)臧克家,詩人。1905年生於山東諸城。從小受家庭影響,喜歡古典詩詞和民歌,並目睹農民的苦難生活,引起他深切的同情,這為他後來的詩歌創作,初步奠定了基礎。1926年秋到武漢,投身於大革命的洪流。大革命失敗後,受國x黨當局迫害,四處逃亡。1929年還鄉,入國立青島大學補習班。1932年開始發表新詩,以一篇《老馬》成名。1933年9月,詩人自費出版了第一本詩集《烙印》。隨著《老馬》等詩的廣泛流傳,臧克家被譽為“農民詩人”,為廣大讀者所熟知和喜愛。1934年大學畢業後到中學任教,發表了長詩《自己的寫照》。抗戰爆發後,詩人熱情地奔赴抗日前線,從事進步文化工作,出版了《從軍行》《淮上吟》等詩集。1942年秋到重慶,參加“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出版《十年詩選》及長詩《古樹的花朵》等。抗戰勝利後,在上海主編《文訊》,寫了許多揭露、批判國x黨統治的政治諷刺詩。1948年由於國x黨的迫害,逃亡香港。1949年3月回到解放後的北平,歷任人民出版社編審、作家協會書記處書記、《詩刊》主編等職。解放後出版的詩集有《春風集》《歡呼集》《臧克家詩選》和長詩《李大釗》等。“四人幫”後,詩人又寫了不少作品,並任復刊後的《詩刊》顧問。

2、臧克家和聞一多(學生齊讀)臧克家於1930年至1934年在青島大學學習期間,是聞一多先生的高足,經常出入於聞一多的辦公室和家中,向老師請教;聞一多也很賞識臧克家,1932年回清華任教後寫信給臧克家說:“得一知己,可以無憾,在青島得到你一個人已經夠了。”可見相知之深。1933年臧克家準備出版詩集《烙印》,因當時名不見經傳,書店不願出版他的詩集。聞一多聯絡王統照等人,替他出資印行《烙印》,又在大型雜誌上撰文介紹。40年代,兩人多有書信往來,如課文中提到的“他在給我的信上說……”,這是聞一多在接到臧克家讚揚他的信後,於1944年9月11日寫的回信;課文中提到的“1944年10月12日”那封信,是答覆臧克家欲至聯大教書的問詢的。聞一多先生遇難後,臧克家於1946年8月撰寫《我的先生聞一多》以示悼念。3、聞一多(老師講讀)聞一多,本名家驊,著名詩人、學者、愛國民主戰士。1899年11月24日出生於湖北省浠水縣一個“世家望族,書香門第”。五四運動時在北京清華學校讀書時即參加學生運動,曾代表學校出席全國學聯會議。1922年赴美國芝加哥美術學院學習,後來研究文學。1925年5月回國後,歷任青島大學、清華大學教授。1923年出版第一部詩集《紅燭》,閃爍著反帝愛國的火花。1928年出版第二部詩集《死水》,表現出深沉的愛國主義激情。在這以後致力於古典文學的研究。1937年抗戰開始,他在昆明西南聯大任教。抗戰八年中,他留了一把鬍子,發誓不取得抗戰的勝利不剃去,表示了抗戰到底的決心。1943年後,因目睹蔣xx反動政府的腐朽,於是奮然而起,積極參加反對獨裁、爭取民主的鬥爭。1945年為中國民主同盟中央委員兼雲南省負責人,昆明《民主週刊》社社長。“一二·一”慘案發生後,他更英勇地投身愛國民主運動,最後獻出了寶貴的生命。遺著由朱自清編成《聞一多全集》四卷。

三、聽課文錄音,積累詞語,整體瞭解全文大意

1、字詞(讀一讀、寫一寫生字詞,並積累詞語。)

衰微赫然迭起高標

鍥而不捨兀兀窮年嘔心瀝血

潛心貫注心凝神會迥乎不同

一反既而慷慨淋漓氣衝斗牛

無暇顧及目不窺園仰之彌高

2、整體感悟:(大螢幕上打出下列問題,師生共同探究明確)

⑴文章從哪兩個方面來寫聞一多先生的說和做的?

──從學者的方面和革命家的方面來寫的。

⑵綜合這兩個方面來看,聞一多先生是一個怎樣的人?(用課文原話回答)

──“言論和行動完全一致”或“口的巨人,行的高標”。

⑶由此來看,文章可分為幾個部分?

──第一部分(1~7)記述聞先生作為學者方面的"說"和“做”

第二部分(8~20)記述聞一多先生作為革命家方面的“說”和“做”。

四、朗讀第一部分,4人小組討論思考下列問題

1、“人家說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說。”“人家說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說。”課文開頭引用聞一多先生這兩句話起什麼作用?這兩句話用了什麼寫法?表現了聞一多怎樣的品質?

──領起全文,表現聞一多“做”的特點--“做了再說,做了不說”

──對比寫法。嚴謹踏實的治學態度,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和謙虛謹慎的美德。

2、聞一多前期思想品格上的主要特點“做”了再“說”、“做”了也不“說”,為了表現這一特點,作者選取了哪些材料來證明?

──三件事例:《唐詩雜論》《楚辭校補》《古典新義》

3、作者選取的這三件事,選擇的角度是什麼?詳略安排有什麼不同?

──寫作《唐詩雜論》是從"做"了再"說"這個角度選材的;其它兩個事例是從

“做”了也不一定“說”角度選材的。其中第一件事詳寫,後兩件事略寫。

4、“詩興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濃”是什麼意思?

──“詩興不作”就是寫詩的興致減少了。20年代,聞一多寫了許多愛國詩篇。

從20年代末起,轉入對我國古典文化的深入研究。

5、聞一多向古代典籍鑽探的目的是什麼?(用原文回答)

──“他想吃盡、消化盡......文化史”“他要給我們......文化藥方”

6、“他要給我們衰微的民族開一劑救濟的文化藥方”是什麼意思?

──“開一劑救濟的文化藥方”是比喻,指尋找使民族文化繁榮昌盛起來的方法。

自20年代末起,聞先生過了十多年"書齋生活",企圖從文化上尋找振興民族的途徑,目的在於救國。

7、““望聞問切”也還只是在“望”的初級階段。”這一句該怎樣理解?

──“望聞問切”是擬人,把我們的民族比成一個病人。

意思是聞一多從文化研究上來探求救國的方法,也還僅僅是走出了第一步。

8、“目不窺園,足不下樓”,“頭髮零亂”“睡得很少”這些細節,表現了聞先生怎樣的研究態度和精神?

──專心致志的研究態度,持之以恆的精神。

9、深宵燈火是他的伴侶,因它大開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