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演講稿>

有關“讀書”的發言稿3篇

演講稿 閱讀(2.95W)

在現在的社會生活中,接觸並使用發言稿的人越來越多,發言稿具有觀點鮮明,內容具有鼓動性的特點。還是對發言稿一籌莫展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有關“讀書”的發言稿,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有關“讀書”的發言稿3篇

有關“讀書”的發言稿1

各位老師,同學們:大家早上好!

今天是4月23日,是世界讀書日!也是我們學校第二屆讀書活動的啟動日!此時此刻,站在這裡和大家一起做讀書活動的經驗交流,我受寵若驚,也讓我感到汗顏,因為我確實沒有做出什麼成績來。感謝學校領導和老師們的厚愛,給我搭建了一個平臺,談不上經驗交流,讀書活動怎麼開展,我們都處在摸索階段,我只是把我對讀書活動的感受和平時的一些做法和大家共勉。

一. 李振村先生曾經說過:“簡單的事情反覆做,有益的事情用心做,只要堅持,你的人生就別有一種境界。

讀書,貴在堅持,貴在持之以恆。我校組織編纂的《蒙學精選》,那是民族的精髓,中國的傳統文化,是國粹,應該值得一讀。目前我班的學生《三字經》基本能背誦,《弟子規》有百分之三十的孩子能過六級,百分之六十的孩子能過四級,五級,其餘的也都基本上能過三級。雖然這不是什麼可喜的成績,但他們的讀書習慣在逐步的養成。每天早讀課時,我讓他們讀五到十分鐘《蒙學》,家庭作業中佈置一小段讓背誦,每天堅持,《弟子規》可能就是兩個月的時間就能背誦。如果有時間,還可以為他們講解其意思,家庭條件好的還可以自己上網,瞭解其意思。即使他們現在不懂什麼意思,對以後的學習也是有幫助的。

二. 當然,讀課外書並不僅僅限於讀《蒙學精選》,這樣學生會覺得枯燥無味的,只要對學生身心有益的書,我們都可以讀

這學期,我班嘗試建立了“流動圖書角”,就是每個孩子至少向班級交一本自己喜歡的課外書,老師進行編號,登記,然後把這些書相互借閱,一週或者兩週,再交換,做到資源共享,我把這叫做“流動圖書角。”讓他們在規定的時間,必須把借來的書看完,並且完好無損得還回來。這樣,學生看的書就多了,知識面也就自然的越寬越廣。

三. 課堂上的時間是有限的,為了督促他們在家讀書,我嘗試讓他們寫讀書隨筆,積累好詞佳句,寫讀後的感受,哪怕只有一句話,那也是他們通過自己讀書悟出來的,為習作打下基礎。

四. 另外,孩子們自己訂閱的報刊,雜誌,也要督促他們認真讀,有很多知識,是課本上沒有的。

我偶爾也和同學們一起讀書,上週我和我們班的同學一起讀了繪本《猜猜我有多愛你》,《愛,就是這樣》,由於是圖文結合,同學們很喜歡。

這些活動,都需要老師來引導,監督,這就要求老師們有足夠的耐心,如果持之以恆,應該會有很好的效果的。

其實,對於讀書,我們學校有很多老師都有自己行之有效方法,今天我斗膽站這裡拋磚引玉,但願通過我們的努力,能激發同學們讀書的興趣,讓真正他們體會到讀書的快樂!

謝謝大家!

有關“讀書”的發言稿2

“每當我開啟書本,書中的每一個鉛字都象一個快樂的孩童歡呼著在向我招呼,我會感到無比的欣慰。”這是高爾基的一句名言。是啊,讀書是一件快樂的事,從中能得到一些道理和知識。

兒時媽媽講的《海的女兒》讓我看見了一個善良,而又美麗的女孩;《三隻小豬》讓我體會到了那一群憨厚而又可愛的小豬;長大後,從會看那一幅幅惹人開懷大笑的連環畫到一篇又一篇的長篇小說,書讓我的童年時代更加美好,更加快樂,在我兒時的畫卷上灑下七彩水粉。

書中的字裡行間都融入了作者濃濃的情感。《七色花》引的我浮想聯翩;《海的女兒》又叫我淚落如珠……只要我手中一有了書,便會如痴如醉的看起來。

莎士比亞說過:“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品。”我愛看書,我像一個飢渴的孩子,貪婪的吮吸著書中的一切。翱翔在書海之中,讓知識的扁舟帶我去一個神祕的世界!

記得有一次,媽媽給我買了一本《純真年華》,我一看,就情不自禁的愛上了它:淡紫色的封面,是我喜歡的顏色!上面一朵含苞欲放的花朵中間睡著一個小姑娘。翻開一看,潔白的紙上印著黑體的鉛字,好漂亮呀!真是讓人愛不釋手!我便馬上如飢似渴的讀起來。從文章中我不僅積累了許多好詞好句,也領悟了許多做人的道理。漸漸地,我的文章已不再只有單調、乏味了,稚嫩的手筆中也多了幾分沉穩、包容。有同學驚訝我的轉變,而我的.回答是多讀書,知識的豐富要靠日積月累才形成。

同學們,“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有的書像陳年佳釀,百讀不厭;有的書如倒啖甘蔗,漸入佳境;有的書卻像一枚青青的橄欖,苦澀後現清香……

書,是我成長道路上的啟明燈,它不僅為我提供豐富的精神糧食,還陶冶了我的品格,使我懂得了做一個怎樣的人。我愛書,她伴我走過了無數風雨,書是我的良師益友,她向我描繪氣象萬千的景色,教我大大小小的道理,教我受益無窮的知識……感謝一路有你,伴我快樂成長!

有關“讀書”的發言稿3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老師:

早上好!

我今天演講的題目是《讀書,打好人生底色》。

1811年2月12日,一個男孩出生在美國肯塔基州鄉村一個窮苦農民的家裡。因為家裡窮,他沒有機會上學。他一生中進學校上學的時間加起來不到一年。他的母親能閱讀,但從來沒有學過寫,而他的父親也僅能寫他自己的名字。

可是,他卻被書籍強烈地吸引著。他7歲開始上學,每星期只去學校2~3天。從那時起,他開始了自己的啟蒙教育。他把燃燒過的木頭當成"鉛筆",在粗糙的木板上練習寫字母。夜晚,他向母親大聲朗誦《聖經》,還反覆閱讀《伊索寓言》。

十幾歲時,他從50裡範圍內的所有鄰居那裡尋找並借回很多書,包括《本傑明弗蘭克林自傳》、《華盛頓的一生》和《天路歷程》。他抓住一切機會認真閱讀。當其他小夥伴在山上玩捉迷藏遊戲的時候,他卻手捧書本在一棵樹下閱讀。吃完飯後,他又很快拿起書本。

9歲時,他深愛的媽媽不幸去世。他和姐姐用讀母親最喜歡的《聖經》章節的方式來安慰母親的在天之靈。

當他父親再婚時,繼母帶了幾樣傢俱和三本書到她的新家:《韋氏大字典》、《魯濱遜漂流記》和《天方夜談》。他把這些書讀了一遍又一遍。他漸漸成為了一位精通寫作的人,以至於他的鄰居們願意出錢請他寫信和簡單的遺囑。

21歲時,他決定外出。最後在一個住有100多個新移民,位於西部邊境的小村莊安頓下來。這個小村莊有6位受過大學教育的人,其中包括兩位知識淵博的內科醫生,他們允許他隨時借閱他們的書籍。

在此後的7年,他做過兩份工作,都是允許他可以長時間讀書而不受打擾的工作。第一份工作是商場店員,第二份工作是郵遞員。他在接待顧客之餘,廣泛閱讀了哲學、科技、宗教、文學、法律和政治學方面的書籍。事實上,通過閱讀,他自己授予了自己一個優等的大學畢業文憑。

1837年,28歲的他雖然連國小一年級都沒畢業,卻已經是伊利諾依州的執業律師了。

1861年,他通過參加競選,成為美國第十六任總統。他就是美國歷史上最偉大的總統之一,亞伯拉罕林肯

聽了這一個故事,你們一定會從中有所感悟、有所啟迪吧。

在人類歷史上,不論是國內還是國外,因勤奮讀書而改變自己的命運,乃至改變國家、民族的命運,影響人類文明程序的事例有如天上的繁星,數不勝數。他們的故事影響著、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人,而要認識他們,從他們身上汲取精神力量的最好辦法仍是讀書。

你不可能在現實生活中結識世界上所有的偉人、大師,但通過讀書,就有可能。歌德說:"讀一本好書,就是和許多高尚的人談話"。你不可能回到過去,也不可能提前進入將來,但書籍可以把你帶到過去和未來。有人說,不讀書的人只生活在現在,而讀書人是同時生活在三個時代——過去、現在和未來。你不可能走遍世界各地,但書籍可以把你帶到地球的每個角落。

文字、書籍是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發明,而如果你能夠利用,卻不去利用這個最偉大的發明,那真是最大的愚昧,枉到人世一遭。

讀書就意味著教育,甚至意味著學校。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學校首先意味著書籍"。沒有供師生閱讀,充實師生精神生活所需要的豐富的書籍,或者雖有豐富的書籍而缺乏熱愛讀書的師生的學校,不能算是一所真正的學校,可以說只是一間"製造、生產勞動力的工廠"。

你們喜歡讀書嗎?那麼開始讀書吧,收穫吧,品味吧,進取吧!讓我們盡情地在書中沐浴,在書中享受。書是黃金,珍貴無比;書是陽光,能量無限。捧起書本吧!可以廢寢,可以忘食。讀書中,我收穫著;讀書中,我成長著。我愛讀書,我愛收穫。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