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演講稿>

有關記者演講稿彙編10篇

演講稿 閱讀(1.33W)

演講稿在寫作上具有一定的格式要求。在不斷進步的時代,演講稿在演講中起到的作用越來越大,你寫演講稿時總是沒有新意?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記者演講稿10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有關記者演講稿彙編10篇

記者演講稿 篇1

這個季節不會春暖花開,但我卻想面向大海,因為記者夢我做得太長久了,腳下堅實的土地已給了我力量。

曾經我是一名教師,想著傳道授業解惑,與學生為友,但夜深之時,總感覺有種未曾有過的力量催促自己去改變、去嘗試。正是這種力量支撐著我在繁重的教學之後,每晚與孤燈相伴,在本科畢業多年之後,我坐進了嚮往已久的復旦課堂裡。早已不再年輕的我為了練好口語,將小石子放進嘴裡,所以當我在烏鎮用流利的英語採訪外國遊客時,我知道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就如當初很多人不解地問我:當一名教師不是很好嗎?放棄一切重頭開始值得嗎?如今依舊有很多人問我:放棄上海的一切,回到這裡,會後悔嗎?我只想說,對家庭我有太多的愧疚,我需要做一些補償;對事業,我有足夠的信心,在xx晚報這個全新的平臺上,找到自己紮實的立足點。

喜歡做一名記者,只因為對於記者而言,每一天、每一刻都是嶄新的。每天一睜開眼,我想著:哦,又是一天,一個未知的一天,這一天我又像往常一樣出門,找選題、想角度、做採訪、寫文章,這其中的每一個環節都有可能中斷、都有不可預料的情況出現,我必須時時打起精神來應對、解決,也許辛苦就在這裡,挑戰、誘惑也在這裡。當一天結束時,我會回想著對自己說:還行,這一天我把不可能的採訪完成了,我為報道找了一個很好的角度。發現自己對苦難還會感動,對不平還會憤慨,對英雄還會敬佩。每天都會有新的挑戰出現,每天出門都有無數的未知等著我,只有做一名記者,才會讓我永遠與麻木無關,永遠與年輕相鄰。我希望當一切結束時,我也能對自己說:還行,我在記者這個行當裡幹得不錯,我寫過的幾篇報道至今還有人記起。

喜歡做一名記者,只因為自己是個理想主義者。在這個媒體年代裡,資訊已變得觸手可及,我們已不再僅僅是資訊的採集者,這早已不是我們的第一要責,我們都應該是理想主義者,有理想者,才能先行一步。在這個媒體年代裡,地球村早已來到我們的身邊,我們關注著巴以衝突,談論著禽流感,比較著卡米拉與戴安娜的風度,卻常常忽視腳下的土地、身邊的民眾,他們是沉默的大多數,只有藉助於媒體的力量,才能將他們的聲音放大,用我們手中的話語權傳遞他們的聲音,是我們共同的理想。所以,我從xx早報來到了xx晚報。在早報做財經新聞的時候,可以每次出入的是星級酒店,採訪的物件不是有錢的,就是有權的,卻發現感動已離我越來越遠。回到這片熟悉的土地,看著每天從這個城市角落裡升騰出來的新聞:凌晨四點掃大街的環衛工、覺海寺前那張哭泣的小臉、福海雲天見錢不眼開的打妹、府南花園那對善良而平凡的小店夫婦,都讓我有種踩在地面的感覺。

晚報從創刊至今只有十年,從改版至今只有百天,也許我們的聲音還很弱小,我們的步履還不沉穩,但我們一直睜眼看著這塊土地,年頭這塊土地上的民眾,因為我們相信,有理想者,才能走得更遠。

記者演講稿 篇2

20xx年7月,我接到來自恩施大山深處一位孤兒的來信。雖然他成績優異,但卻因為年邁的爺爺拿不出上高中的學費而面臨輟學。他常常因為沒錢吃飯而餓上一天,他說他有辦法,只要拼命做題就不覺得餓了。他說他很想讀書,想當一名老師,但這輩子可能都無法實現。這個絕望男孩兒名叫胡軍。

十幾年前,我外出採訪認識了一位從小被父母拋棄、沒有雙臂的孩子,我帶她去吃麥當勞,她小聲對我說,自己從來沒想過可以去麥當勞,因為那是有爸爸媽媽領著的孩子才會去的地方。可能是她太不好了,不配有爸爸媽媽吧。這個自卑的女孩兒名叫江福英。

20xx年10月15日,我接到一位小姑娘的電話,“簡然阿姨,我好想看書!老師正在教我們寫作文,如果我也能看看作文選該有多好啊!”這個女孩兒名叫黃雅倩,是一名盲童。

21年,7000多個夜晚,我聽著故事,不知不覺中也成為故事中的人物,成為影響故事發生、發展的人。

胡軍,我在恩施大山深處找了他四天三夜,他的故事引發了全國聽友的愛心熱潮。在聽眾的幫助下,八年後的今天,他以優異成績完成大學學業,走上了神聖的三尺講臺。他的第一堂課,我坐在教室的最後一排,倍感欣慰卻淚流不止。他的故事讓更多山裡孩子相信,就算身處困境,也要敢於夢想!

江福英,我們從麥當勞開始結下難解的親情。十多年間,身為孤兒的她在眾多“媽媽”們不捨不棄的心靈溝通與愛的鼓舞下,成長為一名優秀運動員。20xx年,在北京殘奧會上勇奪五十米蝶泳冠軍,為祖國爭得了榮譽!去年,她結婚了。我作為媽媽出席婚禮並致辭。這一天,她終於相信:就算是一名孤殘孩子,也值得擁有幸福!

為了黃雅倩和她的同學們可以和正常孩子一樣擁有閱讀的權利,我們發出了倡議:“用我的聲音,做你的眼睛——為盲童錄製有聲讀物。”5年來,已經有全省百萬志願者加盟到志願服務中來。20xx年5月6日,30名盲童在志願者的陪同下在上海蔘觀了世博會,受到了貴賓禮遇。這是世博史上第一次接待盲童團隊,引起全世界媒體的注目。我們讓更多人關注到社會對每一個平凡生命的尊重。

21年主持夜間談話節目,披星戴月走夜路,有人說:“你特別喜歡黑夜吧?”不,我喜歡光明。所以,當你傾聽並參與到這夜幕下的故事中,你不由自主地就踏上了與聽眾在黑夜中攜手尋找光明的路程。

20xx年,湖北廣播電視臺“簡然·愛基金”宣告成立。作為媒體人的我們不僅傾聽故事、報道故事、追蹤故事,更是故事的參與者,是美麗夢想的締造者。“不做旁觀者,我是建設者!”這是湖北媒體人的莊重誓言!

故事每夜都在繼續,尋找光明的路我們要攜手走下去!

記者演講稿 篇3

大家好,我叫xx,是一名“老資格”的小記者啦!

當一名優秀的記者,是我的夢想。二年級上學期,我當上了小記者,別提多高興了,心裡想:一定要好好努力,為集體爭光。很快,機會來了,我在小記者協會舉辦的xx市中國小生 “愛祖國,愛家鄉”攝影比賽中,獲得了一等獎。接著,我再接再厲,參加市教育局、環保局舉辦的“我身邊的環保”青少年攝影比賽,又獲得了一等獎。這些榮譽,給了我很大的鼓勵和信心,也讓我更加註意向老師請教,向同學學習。

小記者既要能拍,更要會寫。有一次,我們在陸老師的帶領下,參觀了印刷廠,回來後不久,我認真採寫、反覆修改的文章就刊登在《xx晚報》的小記者週刊上,第一次發表文字作品,心裡面樂滋滋的。此後,我通過一次又一次地實地採訪,先後寫作了《xx魚》、《xx?》、《xx》等文章,陸續都發表在了晚報上。

濃厚的興趣,勤奮的學習,這就是我,一個小記者的成長心得,請大家投給我寶貴的一票,給我一個機會,還您十分精彩!我會更加努力的,謝謝!

記者演講稿 篇4

從事記者的5年來,始終記得這樣一句話“筆下有是非曲直、筆下有譭譽忠奸、筆下有財產萬千、筆下有人命關天”。在我的筆下,曾報道過數十年如一日無償修剪樹木、打掃衛生,用生命種植綠色的老人;報道過西關國小執著奉獻於聾啞盲童特教事業的青年女教師。作為遂平縣電視臺的一名普通新聞記者,一個可以與50多萬遂平人民脈搏一起跳動的記者,我有幸見證了遂平近年來取得的輝煌成就,也有幸成為橋樑、成為紐帶,為這方熱土的群眾鼓與呼……

一位記者,他的腳下有多少泥土,他的筆下就有多少真情;他的筆下有多少真情,他的報道就有多少力量!今天站在這樣的演講臺上,我來說說我們記者自己的故事。

盛夏酷暑,正是菸葉生產的旺季,我的同事小馬接受了全程報道菸葉生產的任務。哪位姑娘不愛美?可是這白白淨淨的小姑娘,硬是扛著臉接受大太陽烘烤;哪位姑娘無潔癖?可是這位文弱的小姑娘,卻硬著頭皮往烤煙房裡鑽。任務完成後,她悄悄告訴我,3天啊!天天臉像個“花老墨兒”,也不知道是汗水還是淚水,流到嘴裡澀苦澀苦的,但是一想到我們的勞動成果能夠讓廣大觀眾和領導肯定,心裡又有一絲甜甜的感覺。為了一個“真”字,她,付出的是亮麗青春。

一個畫面、一篇稿件、一次活動,我們都力求新意。感動中原人物李XX的事情發生後,為弘揚正氣、樹立典型,我縣組織了宣講團,同事小李接受了宣講李XX事蹟的任務。為了將李XX的事蹟講述得聲情並茂,她投入了真情,忍痛把正在哺乳期的孩子斷了奶。她在母愛與事業之間毅然選擇以大局為重。一邊是孩子哇哇的哭聲、一邊是停乳後的剌痛和不適,一手抱著孩子、一手拿著幾千字的宣講稿,在孩子的哽咽聲中尋找宣講的感覺,終於圓滿完成了宣講任務。

現在,如果你再問我,怎樣才是一個好記者?我想我會這樣回答你,當你勇於承擔社會的責任,由衷地熱愛這個職業渴望幫助更多的人,義無反顧奔向事實真相時,你就是一個好記者。

記者演講稿 篇5

大家好! 我是一名來自羅江縣廣播電視臺的新聞工作者董霄。 我 今天演講的題目是——讓青春夢想綻放在新聞路上。 青春和夢想永遠都是人們津津樂道的主題。年少時我就夢想著 將來做一名電視人,所以考大學時我報考了播音與主持專業,xxxx年 6 月畢業後,我來到羅江廣播電視臺,同學和朋友有些不解,幹 嘛到一個小縣城去啊?現在許多像我一樣的年輕人都向往大城市、 大舞臺,有的為了留在大城市甚至放棄自己所學專業,但是xx 不是說了嗎:打鐵還需自身硬!

我認為,對於我們才畢業的大學生 來說,想要業務精、自身硬、最終實現自己的電視夢,就必須系統 地接觸瞭解廣播電視行業,而縣級電視臺就是很好的鍛鍊平臺,由 於人員有限,一個人扛起幾份工作是很平常的事,上午拿著攝像機 跑新聞,中午寫稿子,下午配音,晚上寫活動策劃,睡前備稿準備 第二天的活動內容,這些都是家常便飯。雖然我沒有更多的時間去 遊玩,但在採集新聞的路上,不停地嘗試,不同的經歷充實了我的 青春,讓我有種踩在地面的踏實感。

從第一篇不到 100 字的簡訊新聞,到今天上千字的連續報道, 我從沒想過原來自己可以走這麼多路,也從沒想過原來自己可以和 陌生人這麼熟絡地聊天。在這一年多的工作經歷當中,我感受很多, 感受到了單位領導的關愛,同事的幫助。記得第一次出外鏡,自認 為學這個專業的我不成問題,可面對攝像機拿起話筒時,我的面部 表情開始僵硬,說話變得結巴,同事安慰我說,沒啥,第一次都這樣,你把鏡頭當成自己的戀人就不緊張了。

從第一次的結巴到今天 主持大型文藝活動,我從沒想過自己可以站在上千人參加活動的舞 臺上瀟灑自如地主持節目,當我第一次交出粗糙的稿件時,是熱情 的同事幫我潤色修改,在我為找不到好的選題而苦惱的時候,也是 他們及時給我點撥提醒。在這個溫暖的集體裡我感受了什麼是關愛, 什麼是責任,什麼是付出。

記得去年剛到單位時,正好趕上羅江“7·9”洪災,臺裡的幾 位老記者迅速出動,為了第一時間瞭解災情,不顧自身的安危,深 入重災區芒江村,我記得當時我們所在地的水位已經漫過了我們的 肚臍,而且水位還在上漲,我們新聞中心的老記者張熙,卻仍站著 一動不動,扛著攝像機,就為了捕捉到重災區第一支救援隊伍的鏡 頭,一股水浪打來,他險些跌倒,我趕去扶住他時,只見他高舉攝 像機,向我喊道的第一句話是:“看好機器!” 我隔壁辦公室的彭妮娜,是電臺走進鄉村節目的記者兼主持人, 在她的辦公桌下面,始終放著一雙平底鞋,剛開始我有些奇怪,後 來才明白,那是她下鄉時的專用鞋,作為對農節目的主持人下鄉是 常事, 別看她文靜瘦弱, 走在鄉間的小路上比我這個 90 後還跑得快, 跟娜姐一起下鄉採訪總會有農民朋友上前搭訕,向她反映家裡養的 雞鴨生病啦,地裡的莊稼出什麼問題了,外出打工遇到什麼麻煩了 等等,娜姐總是耐心地聆聽他們的心聲,詳細記錄他們反映的情況。

記得有一次在金山鎮大井村採訪,村民向東說他家的雞苗大量死亡, 不知什麼原因?娜姐立即與縣畜牧局聯絡,請技術人員到向東家現場檢視,原來是他把雞鴨兔混養在一起造成的,針對這個案例娜姐 製作了《盲目養殖要不得》節目,之後還做了回訪瞭解向東改進後 的養殖情況,提醒農民朋友如何科學養殖,娜姐說,做對農節目就 是要通過具體的事例加技術講解說給農民朋友們聽,他們才容易接 受。一年了,娜姐的辦公桌下又換了一雙新的平底鞋,她說一年跑 爛一雙鞋沒啥,只要我們的節目有人聽,能幫到農民朋友那才是最 重要的。 還有一個人他的手機隨時隨地都不離身,全天 24 小時開機,無 論在單位還是在家裡,無論是在白天還是在午夜暖暖的被窩裡,他 就是我們現在的新聞中心主任楊俊。當時俊哥還是一名普通記者, 他是在去年當的父親,記得當時俊哥的妻子已經到了預產期,這時 候正是一名丈夫最應該在他妻子身邊的時候,但他就在家守候妻子 的一天晚上,新盛鎮金龍村 10 組一汽車側翻在防洪溝內,駕駛員被 困車內,急需救援。接到熱線電話後,他沒有打擾熟睡的妻子,立 即出發,第一時間到達事故現場進行採訪,並以那次事故為由頭, 在《羅江新聞》中播發交通安全常識系列報道,向全縣群眾宣傳交 通安全常識。過後我們說他應該在家陪妻子,他卻說:“丈夫的責 任我確實沒盡到位,但是我對社會責無旁貸!”

我剛剛接觸民生新聞的時候,覺得繁瑣、累心,因為時常要下 鄉,要花時間,要用精力。而我們的老記者勇哥,卻時常比我們這 些年輕人精力還要旺盛,勇哥原名李元勇,因為他常跑民生新聞, 接觸的人、遇到的事、處理的問題比我們任何人都要多得多,所以我們常戲稱他為街道辦劉主任。勇哥是個事兒媽,一次下鄉採訪農 業的相關新聞時,他細心的發現有幾片田無人問津,打聽後才得知, 這戶人家的壯勞力只有父親和兒子,兒子常年在外打工,而身患重 病的父親不想讓兒子擔心,一直隱瞞著病情,在勇哥和當地村民的 勸說下,這位父親終於到醫院做了檢查,結果是尿毒症!鉅額的醫 療費用讓這位父親幾乎放棄了治療,而勇哥卻在鼓勵這位父親堅持 活下的同時對降臨在這個家庭的不幸做了報道,社會的力量是無比 的強大,不僅村鎮上舉行了捐款,醫療單位也表示將按政策減免部 分治療費用。

我始終認為自己是幸運的,以自己熱愛的工作為職業。我感謝 記者這個職業讓我融入在感動和溫暖中,給了我更廣泛地瞭解社會、 理解這個職業的機會,對於記者而言,每一天、每一刻都是嶄新的。 每天一睜開眼,我想著:哦,又是一天,一個未知的一天,這一天 我又像往常一樣出門,找選題、想角度、做採訪、寫文章,這其中 的每一個環節都有不可預料的情況出現,我必須時時打起精神來應 對、解決,也許辛苦就在這裡,挑戰、誘惑也在這裡。

當一天結束 時,我會回想著對自己說:還行,這一天我把不可能的採訪完成了, 我為報道找了一個很好的角度。發現自己對苦難還會感動,對不平 還會憤慨,對英雄還會敬佩。正如我的同事說的,做新聞就像談戀 愛,唯有實踐才能抵達幸福。 我熱愛我從事的這個職業,每天都會有新的挑戰出現,每天出門 都有無數的未知等著我,在這個資訊已變得觸手可及的媒體時代裡,成為“當下”的記錄者,成為“歷史”的見證人,我為“新聞”兩 個字激動和驕傲。人生,因青春而美麗;青春,因夢想而絢爛;夢 想,因努力而閃耀,讓我的青春夢想綻放在新聞路上。 謝謝大家。

記者演講稿 篇6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能站在這裡參加小龍人學習報小記者的競選,我很高興也很激動,更要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援和信任。

我首先作一下自我介紹,我叫牛子孺,來自四年級(2)班。 我這次競選的是小記者站站長。作為同學們推薦的候選人,我自信我能勝任小記者站站長一職,在同學們的協助下,我相信我可以把小記者站的工作做得更好、更出色。

我是一個十分有上進心人的,任何事不做則已,做則一定做好。俗話說:“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作為我自己,我需要一個更廣闊的空間來展示自己的能力。“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只有站得更高才會看得更遠,我希望在更高的位置發揮更大的作用,去帶領小記者,把我們朝陽國小小龍人報小記者站的工作搞得更好。

我堅信!是雄鷹就要展翅高飛,是海燕就要跨越大海!我自信,我能行!

能成為一名“小記者”正是我夢寐以求的心願.

如果我競選成功了,我會認真、負責地幹好編輯部交給我的每一件事情,如果不成功,我也不會灰心,並且我堅信,如果一個人用力去做一件事情,結果最多是良好,但如果用心去做,結果總是優秀。

最後,希望能得到各位評委的支援與認可! 謝謝大家!

記者演講稿 篇7

1944年6月,中國共產黨邀請21位中外記者赴延安採訪,xxx親自擔任新聞發言人,接受連珠炮式的提問。美國記者愛波斯坦讚歎說,中國的新聞之門正在開啟!在這之後的70年間,從這扇門走出來的一代代新聞人在激情、擔當和夢想的照耀下,腳步穩健,愈行愈遠。記者,在筆下堅守道義,在前行中彰顯正義的力量!我從事新聞工作二十多年,始終認為:選擇了記者,就是選擇了一種使命。因為記者,是社會的良心!

十四年前,我負責南昌電臺溫馨港灣節目的採編播工作。有一天接到一位聽眾的求助電話。她聲淚俱下告訴我,她兩個兒子患上血友病,大兒子剛剛病逝,還來不及悲痛,小兒子又因為出血不止造成左腿感染,需要截肢。現在醫藥費又告急,她完全陷入了絕望。放下電話,我帶上採訪機直奔九四醫院血液科。來到病床前,看到的是一張青春卻蒼白的臉。二十歲的小夥兒虛弱的眼神裡只剩下對生命的渴望,蓬勃的生命就要在最好的年華凋謝,讓人心疼!來到醫生值班室,我瞭解到小夥危急的治療狀況:左腿感染壞死,必須儘快截肢。雖然血友病人手術風險極大,但哪怕只有百分之一的希望,誰也不願放棄!

隨後我和孩子母親來到他們的家,位於永外正街一處狹小擁擠的房子。桌上的鹹菜剩飯無聲地訴說著這個家庭的窘迫。臨走時,我將隨身帶的四百多元錢全部塞進了孩子母親的手裡。在當晚的節目裡,我播放了採訪錄音,講述了這個家庭的遭遇。節目播出後引起極大反響,當晚就有的哥的姐開車把錢送到電臺。當我們籌集到八千多元善款送到醫院時,母親如同抓住了救命稻草,當時就要跪下。兒子及時手術了,整整五個小時,我一直陪著母親守候。孩子活著被推出來,母親又是哭又是笑。然而,三天後,孩子最終沒能闖過術後危險期,走了。得而復失的母親撕心裂肺地哭喊著:我沒有兒子啦,什麼都沒了!望著悲痛欲絕的母親,我感到自己是那麼無助、無能和無奈。我默默地陪著她流淚,不忍也不能打擾一個母親失去兒子的悲痛。

故事並沒有結束。之後的日子,我有空就去看望這位母親,帶她一起參加社會公益活動,在正能量的影響下,孩子母親逐漸走出了陰霾,20xx年開始她主動參加志願活動,成為一名造血幹細胞志願者,20xx年她成為一名遺體器官捐獻者,20xx年又成為一名無償獻血者。她總是說,我已了無牽掛,也沒有別的辦法感恩,只有用血肉之軀去回報社會!

這是一個悲喜交加的故事,在我們的報道中,生命重新有了一種姿態。儘管每個新聞工作者的力量是微薄的,但力量可以匯聚,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無限延伸!

在我們這行,貧困出新聞,大難易成名。但切膚的傷痛豈能成為煽情的工具,悲慘的災區怎能成為個人的秀場!我不願在災難中做個新聞狂歡者。曾經,我跑過監獄,看望死緩的罪犯,告知對他家人的幫助,讓他安心改造。曾經,我跑過醫院,撫慰產後抑鬱的母親,讓她快樂起來。曾經,我跑過婦聯,給遭受家暴的農婦尋求司法途徑,為她捍衛尊嚴!

記者,用忠誠記錄時代,服務人民。我們有信念,繼承和發揚黨的新聞工作優良傳統;我們有力量,充分發揮新聞工作的正確輿論導向作用;我們有責任,保持媒體公信力,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因為記者,是社會的良心!

記者演講稿 篇8

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聞事業的根本指標。對於如何踐行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我們這些常年奮鬥在基層一線的記者也許說得不太準確全面,但是我們卻一直滿懷激情,擔當使命,用行動在努力回答這個問題。

實事求是是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的靈魂,也是新聞工作者必須堅持的工作作風。對電視新聞而言,畫面是證明新聞真實性的主要方式,這就要求我們電視新聞記者要做到實事求是,就必須在每一個新聞報道中扛著沉重的攝像機親臨現場,用鏡頭記錄新聞過程。無論雨雪風霜,不怕艱難凶險,只要有新聞需求的地方,就有電視記者忙碌的身影。電視新聞播出時只有短短的一兩分鐘,可是在這一兩分鐘的背後,往往是電視記者付出的數十倍的時間和努力。

20xx年正月十五,XX遭遇五十年不遇的大暴雪,我拍攝了市交通部門及時清理公路幹線積雪的情況,通過畫面向群眾傳遞了出行資訊。在採製這條新聞時,我所乘坐的採訪車被一輛廂貨嚴重追尾,坐在後排的我,腦袋撞在車窗上,磕得又青又腫,頭昏眼花了好一陣子,可是為了心中那一份責任,我強忍著痛苦,做到了及時發稿。20xx年我的電視新聞短訊息《鑽井平臺升起五星紅旗》獲得XX好新聞一等獎,在這條僅一分鐘的新聞裡,莊嚴卻又激情澎湃的升國旗畫面表達了鑽井平臺上石油工人對祖國的熱愛。但是它的背後是我和一名同事接到採訪任務後,頂著七級的海上大風,乘坐顛簸不已的快艇來回行駛3個小時,站在只有幾根繩子牽引的吊臺上,帶著幾十斤重的攝像機和三腳架,在風浪中飄搖著登上亞洲最大的深海鑽井平臺的過程;是強烈的暈船反應讓我暈頭轉向,嘔吐不止,回到陸地上走路腿腳發軟的感覺。20xx年8月,盤錦防汛進入關鍵期,我和同事採製了機關幹部在大堤上抗洪的新聞,畫面展現了一幕幕抗洪防汛的真實場景。為了採製這條新聞,我和兩名男同事們在風雨交加,泥濘不已的防洪大堤上跋涉兩個多小時,全身溼透,滿身泥漿的走進各個單位的防汛帳篷,進行採訪和拍攝。當時雷電轟鳴,身上的手機響了多次,都不敢接,回來時實在走不動了,幾乎癱坐在泥水中,幸好遇到了來給抗洪人員送東西的一臺越野吉普車,我們才得以搭車返回。當時在很多艱難環境中採訪時,不覺得有什麼痛苦,因為有一種工作的信念在支撐著;而現在想來雖然多少有些後怕,卻依然感謝那些難忘的經歷豐富了我的人生。

堅持正確輿論導向,是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的核心;為了人民、服務人民是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的基石;把這兩點結合好的就是關鍵要把人民作為新聞報道的主體。多年來,我始終堅持新聞三貼近的原則,不怕辛苦勞累,深入到最基層,最艱苦的地方採訪拍攝基層群眾。田間地頭、廠礦工地、郊區野外是我經常出入的新聞現場。每天早出晚歸,節假日加班自然平常,有時大年三十也在工作中度過。過年當天我在寒風刺骨的濱海大道寫過稿子;在年三十晚上的路燈下采訪過守護綠地的園林工人;在春節晚會直播出時,在市民家裡拍攝過人家四世同堂、歡度春節的畫面。工作中,我在以群眾為主體的同時,也始終把堅持正確輿論導向放在首位,把做好主題宣傳當成壯大主流思想輿論的有效方式。

因為我知道,作為電視臺這個主流媒體的記者,傳播正能量,推出有利於團結穩定,加油鼓勁,正面宣傳又深受群眾歡迎的作品,這是我的責任也是義務。20xx年初,我開始創辦電視新聞專題欄目《在基層》,在主導思想上開創了省內以電視媒體引導領導幹部到基層去為群眾解難題,辦實事的新聞報道形式。伴隨著《在基層》欄目走過的路程,上百個涉及百姓民生的熱點、難點問題得到解決和關注。通過我們節目的拍攝,藍色康橋小區H區兩棟廉租樓被砸的對講門得到了修復;XX縣XX鎮XX村的歪腳丫女孩馬XX得到了政府送來了的電腦,為自己與外界溝通架起了一道嶄新的橋樑;XX鎮居民於XX一家五口終於申請到了夢寐以求的廉租房;告別了以往住大棚的日子;大夥房水庫飲水工程異地交稅,非常麻煩的問題得到了解決;盤錦港裝置檢測進展順利,保證了港口的順利執行;身有殘疾的外來務工人員“趙虎姐”姐妹倆在盤錦落了戶口,辦理了低保邊緣戶救助證,解決了一連串的煩惱,對生活也充滿了希望。

在工作中,作為電視新聞記者,我們每天都要面臨“如履薄冰、如坐鍼氈、如釋重負”三種狀態。在採製新聞時,身上擔負著沉甸甸的責任,要考慮新聞的客觀性、時效性,權威性等因素,所以如履薄冰;在新聞播出時,生怕有遺漏和差錯,有對不住觀眾的地方,所以如坐鍼氈;在新聞播出後,如果沒有什麼負面聲音,也沒有什麼批評指責,效果不錯,才能如釋重負。我們每天都要在這種壓力和煎熬中度過,雖然也有過抱怨,有過委屈,但是卻從未有過甩手不幹的想法。這樣的堅持不是為了那微薄的薪水,而是心中永遠存在一份對於新聞事業的熱愛,敬畏和執著。

作為一名電視新聞女記者,對於工作,我總是滿懷激情和責任,不辱使命。但是對於家庭我卻虧欠很多,因為工作關係,每當年邁的父母或公婆因病住院時,我是那個只有晚上才能到醫院照顧他們的孩子,白天病床前的悉心照顧和噓寒問暖全部落到了丈夫和弟弟等其他家人的身上。因為工作關係,我沒參加過一次兒子幼兒園的親子活動;他每天上學放學的接送基本上由丈夫全權負責;他去上輔導班,大部分都是爸爸或爺爺奶奶陪同;我許諾過節或者假日帶他去玩兒的諾言往往都成了空話。我從小由奶奶帶大,和奶奶感情無比深厚。在奶奶去世一週前,我回老家伺候她,她拉著我的手對我說的:“我好些了,你工作忙,快回去吧!”我當時以為奶奶會真的會好起來,就趕回了單位。可是20xx年7月6日,當我在參加宣傳部組織的去遼東灣新區集體採訪時,奶奶與世長辭了。她對我說的那句“我好些了,你工作忙,快回去吧!”成了她留給我的最後一遺言!!!

多年來,在長期忙碌的工作中,採訪物件那一張張真誠的笑臉讓我感受到了被人信任的溫暖;一個個獲得省市大獎和觀眾認可的新聞作品讓我享受到了敬業的成果;“遼寧省十佳新聞工作者”等榮譽讓我體會到了成功的喜悅。回顧往事,酸甜苦辣品嚐過,悲歡離合經歷過,但是對於新聞事業,我也從來不曾後悔過,更不曾放棄過。

因為我最引以為自豪的事情就是“我是一名電視新聞記者”!謝謝大家!

記者演講稿 篇9

親愛的同學們,敬愛的老師們:

大家好!

我是小主人報的小記者吳xx,我今天演講的主題是“我的小主人報生活”。轉眼間,我已在小主人報度過了三個春夏秋冬。回望走過的一步步腳印,百感交集。正是因為這一點一滴,才造就了今日我的自信、勇敢與不服輸。在這裡,我體會過苦的青澀,也品嚐了甜的甜蜜,總而言之,小主人報,是我終身的良師益友。

猶新的記憶,不時浮現在我的腦海。開啟記憶的枷鎖,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我初入小主人報時的場景。那時候的我,只與熟人交談甚歡,與陌生人卻兩眼漆黑,不善與之談話。而小主人報那陌生的環境,卻讓我倍感親切和溫馨。踏入一班的教室後,更讓我眼前一亮:並不壓抑的氣氛,反而還帶著絲絲愉快,藍簾白牆,小巧玲瓏的裝飾品以及一張張帶滿祝福和嚮往的寄語卡讓我驟然一新。原本還存在在心頭的緊張感不知不覺中蕩然無存,只剩下一種不明由來的輕鬆和快樂。

小主人報的生活也讓我感受到了充實。採訪氣象站,遊覽故宮長城,瞭解小主人報的種種故事,讓我感慨萬千。我依稀還記得,在小主人報,是老師的鼓勵,讓我拿起了漸漸生疏的鉛筆,將幻想和眼睛以及心所看、所感受到的美麗景色用所學不多的詞、句、成語,來描繪下來。正是這樣,我又愛上了讀書:從雜誌到圖書,再到古典民著,我所積累的知識越加豐富,文筆也有所提升,並在小主人報拿到了人生第一桶金。我看著用汗水和努力換來的成功,不由欣喜萬分,越戰越勇,我始終相信,我成功了第一次,還會有第三次、第四次······這種信念一直激發著我,使我不再畏懼失敗,長風破浪,有了美好的夢想;第一次的燒飯,經過無數次的失敗,終於學會了炒蛋;第一次的梳頭,經過無數次的失敗,終於擺脫了那亂蓬蓬的雞窩頭,學會了簡單清新的馬尾辮;第一次的採訪,經過無數次的退縮、被拒絕,終於膽大起來,首當其衝,邁出了第一步······無數的第一次,接踵而來的失敗,讓我漸漸地成長,就像是數不清的雨滴終會成為大海,我亦是如此。是小主人報的磨練,使我曲折的人生道路遍地開花,春色滿園。“有志者,事竟成”這是小主人報讓我明白的道理,深深地刻在了我的心頭,難以忘懷。

此外,我還堅持地發微博,雖然不是微博總數第一,可也突破了二百條的防線。我一定還會再接再厲,完成五百條的微博總數的。

在小主人報,我還廣交朋友,小夥伴們的陪伴和笑顏是我最大的動力。古人云:“有朋自由遠方來”這真是一點兒也沒錯。在小主人報,五湖四海的同學都歡聚在此,共同分享成功和喜悅。小主人報,給予了我很多知識與道理,是一本翻也翻不盡的書、源泉;小主人報的故事,更是說也說不完,道也道不盡。

這就是我的小主人報生活。我的演講到此結束!

記者演講稿 篇10

今天晚上爸爸陪我一起觀看了《好記者講好故事》,這部視訊給了我很大的感觸。

其中讓我印象深刻的就是女記者李丹講述的大涼山的故事。當我從故事中知道在大涼山裡的那些小朋友們的學習環境時,我感到自己和他們相比,現在的學習和生活條件是多麼優越和幸福。我真的很為他們感到擔心,看到他們在大冷天裡只穿著破舊的涼鞋時,我好想把自己的鞋子送個他們;看到他們圍著一個普通的塑料滑梯瘋狂的玩耍時,我真的好想把自己的玩具分享給他們玩耍……

他們中有一個小女孩叫“小阿牛”,她有一個理想,就是想長大了要當一名老師,在那樣艱苦的環境中他們都能夠有自己的理想,我生活在這樣優越和幸福的環境裡,更要有自己的理想。我的理想有很多,有時候我相當一名飛行員,希望自己長大後成為一名空軍的飛行員,保衛自己的國家;我還想當宇航員,為祖國探索宇宙的奧妙;我也相當一名科學家,我要發明許多好東西,讓祖國變得更加強大;我還想……

後來爸爸把我的理想給我總結了一下,那就是:我要做一個對祖國有貢獻的人!